大喇叭开始广播啦 民法典的诞生: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聊一聊实施民法典的的重大意义以及民法典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从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编纂工作,到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针对这些意见建议所涉及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研究,并在草案修改中加以体现,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部民法典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志。
这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涵盖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所有内容。民法典体现着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体现着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具有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一个人一生中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作为一名公民,我们要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更要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不断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手中的法律武器,保障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基本权益,为我们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