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张黎明在中宣部中外记者会上答问
中央企业党员代表、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检修班班长张黎明21日在中宣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每次处理完故障后,都会在现场再等一会儿,看看送电情况是不是正常。还有一个原因,是送完电之后,看着居民的灯一盏一盏地亮起来,那时候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中宣部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 邢宝华 摄
6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央企楷模 责任担当”中外记者见面会, 中央企业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记者见面会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主持。在见面会现场,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我的问题提给张黎明,您用34年的奉献守护和点亮万家灯火,您最深的工作体会和感悟是什么?也请介绍一下您所带领的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情况。
盛汛期对线路影响非常大
张黎明对此响应称,我工作34年了,从事的是配电抢修工作。北方6月15号—9月15号是汛期,很多单位会进入到防汛的状态,可以说是特别紧张的状态。特别是在盛汛期,其实就是“七下八上”,7月15日到8月15日是京津两地的雨季,一年的百分之七八十的雨量都会在这个时间下,大暴雨、雷电都会在这个时间发生,这样的雷暴天气、大风天气,对线路影响非常大,因为线路都是在野外,所以这个时候工作就会特别忙。
中央企业党员代表、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检修班班长张黎明 邢宝华 摄
一场暴雨后接单百余件 三十多小时未合眼
“我们还总结了一个小规律,每年7月20号前后两三天,会有这一年最大的一场雨下来,我们肯定会准备好;8月10号左右,会有一场急雨,预示盛汛期就要结束了,这两场雨对我们工作影响非常大。” 张黎明说。
他忆起,2011年的7月20号,当时下午4、5点钟开始下雨,人们都在下班,天就黑了,雨一直下到凌晨,而且那天掉了11条线路。尤其最后一条线路特别难查找,看着天逐步变得亮起来,其实大家非常紧张,如果天亮之前不处理完,其实还有更大的考验。因为暴雨之后,转天太阳一出来,蒸汽上来了,湿度特别大。蒸汽大了、湿度大了之后,对低压设备影响特别大。
“跟预想的一样,转天天一亮,低压工单就上来了,那天我们处理了一百多件的工单,整整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一直在处理故障。” 张黎明深有感触地表示,其实这种状态在国网是非常普遍的,因为我们还地处在华北平原,还有很多国网公司在山区、高原,包括青藏高原,他们所处的环境比我们更加艰苦,他们比我们还辛苦。
用行动搭建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谈及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张黎明介绍,服务队是2007年成立,当时是践行国企的社会责任,是想利用我们的技术专长,为困难群众进行技术帮扶。
“我们找到居委会,让居委会界定一下,因为困难群众在小区是有备案的,这样就能做到精准帮扶,而且是用我们的技术特长,包括早期的换保险丝,再到后来换漏电保护器,再到往后我们解决黑楼道的问题,就是节能互助这样的邻里项目。”他亦表示,通过项目,再加上精准帮扶,使志愿服务一直连续坚持了14年,而且服务队也由2007年的一支发展为三十支。
张黎明进一步表示,国网也有统计,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成长的时候全国网只有30支服务队,不足800名志愿者,截止到2020年,整个国网是4800支,有10.8万名志愿者,已经遍布了国网公司所有的专业。
张黎明34年如一日坚守抢修一线,秉持“黎明出发 点亮万家”的服务承诺,对党忠诚、勤学善思,笃行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用实际行动为百姓守护光明,搭建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带领团队累计开展技术革新500余项
张黎明创勇于创新,依托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累计开展技术革新500余项,获国家专利200多项。针对带电作业高危、艰苦和效率低等问题,张黎明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带电作业中,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首台全自主作业的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运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传统人工高危作业,大幅降低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质量。(记者 邢宝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