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天津“和平夜话”的实践魅力

文明天津 2022-09-19


“和平夜话”的实践魅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守正创新的“和平之路”

来源:天津市文明办、和平区委宣传部联合调研组

↑2020年7月18日,和平区人防办结合“和平夜话”实践活动开展防空防灾宣传(和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和平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核心地带,辖区面积9.98平方公里,下辖6个街道、64个社区,常住人口35.07万。这里是中国近代金融的重要发祥地,是天津百年商业文化中心,这里坐拥“万国建筑博览会”,是中国近现代百年风云际会的见证地,至今仍是天津现代金融、商贸、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这里还是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的诞生地。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就志愿服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谆谆叮嘱言犹在耳,深切关怀激励志愿服务事业蓄势聚力再出发。

“和平夜话”筑牢基层堡垒始终永葆群众本色

“和平夜话”是党员干部在8小时以外走进群众,共话家常听民意、排忧解难办实事,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是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文明实践的“新载体”,是牢记嘱托再出发的“新实践”。

从群众出发,“和平夜话”创造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和文明实践新载体。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平夜话”以“向群众汇报”为工作导向,将党的立场主张贯彻到文明实践全过程,在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夯实基层党的宣传阵地堡垒。“夜话”以问需群众为出发点,以服务群众、答疑解难为落脚点,尊重主体地位,聚焦利益关切,找到“向群众汇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通过“夜话”“大走访”,让文明实践走深做实。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一老一小”、老旧社区改造、教育医疗等问题,梳理细化1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民服务重点项目”,先后启动“吹哨”呼叫68次,为群众解决7.7万余个问题,收到群众感谢信、锦旗274件,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牢记为民宗旨,“和平夜话”抓实践行初心使命新举措。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和平夜话”新时代文明实践,以真情感染群众、以服务温暖群众、以作为带动群众,唱响“我是人民的公仆”“我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作为中心城区,和平区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全覆盖,将7200多名党员志愿者编入352个网格,真正让党员干部身体沉下去、问题兜上来、诉求解决好,让“和平夜话”坚持经常、融入日常、干在平常。截至目前,全区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基层一线,开展“夜话”33万人次,帮助街道社区清整环境,开展“我当路长”等活动,节假日义务劳动,累计清运渣土约144吨、整理绿地53万余平方米,为建设天津现代化大都市标志区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植根百姓生活,“和平夜话”解码密切鱼水联系新实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理顺“自上而下组织发动、自下而上群众参与”工作机制,秉持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四共”原则,围绕理论宣讲、医疗卫生、扶老助困、心理辅导、环保教育、垃圾分类等服务方向,设置项目2553个,重点关注城市高楼大厦背后的弱困群体。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通过“夜话”融入百姓日常,先后走访慰问1700多户低保户、80余户低收入家庭、13000多名残障人士,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家中、送进心坎。为解决“夜话”中反映的群众缺少文化活动和展示场地问题,和平区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与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和平夜话·津湾之夜”,设置“海河红船”“红色剧场”,把舞台留给群众、将镜头对准百姓,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场等演出15场,吸引全市240万人参与“红船打卡”,“和平夜话”为志愿者和老百姓搭建起美好生活向往的共同舞台,激发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内生动力。

↑2020年7月24日,和平区委宣传部走进小白楼街崇仁里社区,开展“和平夜话·话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居民群众话家常,解难题(和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和平夜话”坚持守正创新彰显文明实践时代特色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新形势下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民心汇聚力量的战略之举。“和平夜话”源于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已成为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最有温度、最有价值的行动体验和创新追求。

理论“飞燕”进万家,雨润人心有“夜话”。和平区始终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开展“和平夜话”的首要政治任务,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创新宣讲方式方法,增强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热点民生时事,突出“菜单式”线上宣讲、“互动式”问答宣讲、“融入式”教育宣讲、“引导式”专题宣讲、“倡议式”典型宣讲的“五式”特色,以“夏夜乘凉共唠家常”等方式,对群众进行政策解读宣讲,开展“文明先锋”志愿宣讲250场,直接听众3.3万人,从“小切口”传播“大道理”,用夜晚“悄悄语”,聊出文明“大声量”;通过网络直播、微博微信间接收听收看达5.7万人次,让正能量带动大流量;志愿者用群众听得懂、好接受、接地气的相声快板、诗歌短剧等喜乐形式,做政策方针的“理论燕”、倡导文明风尚的“领头燕”、答疑解惑的“暖心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和平夜话”搭建起传播科学理论和全民实践的大众平台,成为理论宣讲的有效抓手和品牌。

立德树人扬新风,红色基因有传人。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和平夜话”在实践中,注重把理想信念教育、主流价值培育、中华文化传承,作为宣传群众、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载体。“夜话”专门为未成年人定制“特色思政课”“身边党史课”“社会实践课”,编创《红岩魂》等情景剧,让学生从聆听者、受教者变为参演者、讲述者,在“自编自演”中体悟岁月静好来之不易,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家国情怀,至今已进行200余场次,覆盖6万余名青少年学生。以万全小学、五十五中学等为试点校园,开展“红心永向党”“小手拉大手”“温巢”课程等特色实践,丰富青少年的第二课堂,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创新竞进聚合力,质效兼备首善为。“和平夜话”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载体,在密切党群关系,融聚民心力量方面,不断注入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施文明城区提升工程,办好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小事情”,践行“人民中心”大道理,推动政务环境、依法治区、诚信建设、文化品位、城区面貌、交通秩序、窗口服务、社会治理八大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优化升级。作为文明城市首善之区,和平区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在“网红集市”“网红小店”“网红步行街”“网红楼宇”设置文明实践站,与滴滴、青桔、哈啰等共享交通企业共建“流动”文明实践点,倡导绿色出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进企业。“夜话”还不断促进文旅、商业、交通等与文明实践有机融合,注入经济发展新活力。此外从党员干部中挖掘能说会道“老天津”,做“百年和平”和“新时代和平”的故事讲述人,以“夜话”形式走进“夜市”与商家企业“面聊”,聊合作,谋发展;洽交流,促共赢;讲文明,话未来。

↑2020年10月24日,和平区举办“和平夜话·话文明”——暖心话重阳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把文明行为、文明思想搬上舞台,用艺术形态向人们传递文明理念,传播文明力量(和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和平夜话”秉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服务初心原色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群众解难、让群众方便、使群众受益”是“和平夜话”的实践宗旨和写照。

想群众所想,心贴心办好事。满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是“和平夜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将“夜话”作为党委政府知民情、解民忧、办实事的重要抓手,组织党员志愿者对辖区居民群众进行回访,带着感情走、带着真诚访、实现全覆盖,依据需求建立“办实事清单”690项。以真诚的为民情怀赢得群众理解、信任和拥护。“和平夜话”把城市管理与群众利益结合起来,通过“夜话”走访了解到南市街同方花园地下车库存在扬尘问题,街道及区住建、城管等部门打出“组合拳”,走访425户购买车位居民,历经多次协商,用2个月时间,最终解决困扰居民10余年的“烦心事”,赢得100%的满意度。“夜话”还不断延展服务群体,联合辖区爱心企业,在6个文明实践所和64家实践站设立“城市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户外作业人员提供饮水用餐、躲避风雨等基本服务。

急群众所急,实打实解难事。“和平夜话”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夜话”作为文明实践载体,与群众拉家常、聊生活,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事解忧。“夜话”了解到劝业场街多宁里小区34户居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未安装燃气,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通过入户摸排,在广征意见基础上,积极疏堵,协调相关部门实施燃气补建,妥善解决群众数十年的生活困难。“夜话”收集梳理了大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先后建成9个一级老年人食堂、64个二级助餐点,为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医疗服务1万余人次,成立多个残障人士免费康复站,现场协调安装马桶扶手架,解决如厕难题。“和平夜话”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用文明实践创新之举承托起城市民生的幸福之盼。

解群众所难,点对点做实事。完善供需对接方式、提供精准服务,是“和平夜话”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实践保障的有力手段。和平区依托“志愿和平”App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具备线上注册、项目推荐、实施审核、留言反馈等9大功能,实现点单需求、志愿服务、满意度评估全流程掌握,累计通过平台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500余个。通过“点单”平台了解到南营门街一名92岁老人反映由于年事已高无法独自居家洗澡的问题,由此全区以点及面对1200余名高龄失能老人进行调研,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以购买社会服务方式,每次入户30元的价格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洗浴专业服务,并在全区推广。“和平夜话”的双向互动、精准对接让关键“小事”处理更快、久拖“难事”解决更顺、便民“实事”惠及更广。

↑2021年6月11日,和平区在津湾广场亲水平台,举办“红心向党”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场演出,通过普通群众的声音展现和平人紧紧跟随党的步伐迈向美好明天的坚定决心(和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和平夜话”传承志愿精神牢记嘱托擦亮奋斗底色

“和平夜话”传承于学雷锋志愿服务,靠的是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近年来,和平区先后获得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奉献杯、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等荣誉,这些成长与进步,无一不饱含着和平人的奉献精神,绽放出鲜亮的“奋斗底色”。

文明实践大舞台,志愿之花香满城。“志”之所向,“愿”之所在,文明向善助人为乐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选择、自发行动。和平区累计注册志愿者120285名,占全区常住人口34.3%,成立志愿团队764个,累计服务时长1467万小时。打造170个文明实践站点,全面提升“中心-所-站”三级阵地标准化建设水平,形成“心目影院”“爱心助空巢”“最美的风景”等全国品牌,累计评选志愿先进4900余件次。今天,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让志愿者团队更加壮大,服务水平更趋专业、服务群体更加广泛、服务项目日益多元、服务体验迭代升级。“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融化为城市基因,融入市民血脉。

文明实践新动能,提升治理“软实力”。文明贵在养成,文明重在实践。“和平夜话”准确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原则,在坚持汇报群众,做实志愿服务;坚持躬体力行,做实群众工作;坚持求真问需,走实群众路线;坚持重在实践,做实两个“融合”;坚持聚焦重点,做实帮扶助困等五个方面,提升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高度。“夜话”聚焦“四失五类”重点人员,以志愿之力、连心之举,结合城市创文、创卫工作,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模式,开展“五品一新”系列活动,不断刷新全国文明城区新坐标。截至目前,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对“和平夜话”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报道30余篇,市、区两级融媒体报道千余篇,“学习强国”平台展示成果成效30余条。

文明实践新征程,牢记嘱托再出发。1989年3月18日,全国首个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在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成立,从13人开展义务包户到“志愿和平”,32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志愿精神已成为天津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谱写了无数新时代雷锋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朝阳里时,为广大志愿者点赞,“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和平夜话”从朝阳里出发,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导向,设立“1.17”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日,制定“牢记嘱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20条”,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和平区新时代全域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出版《志愿和平——和平区新时代全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研究》,已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步调一致,融为一体。

“和平夜话”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正以不懈奋斗的时代担当,蹚出一条创新之路,书写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时代荣光。

(执笔:田晓 许锡文)




相关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