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3周年特稿:志愿红 温暖天津一座城
志愿者,用平凡书写伟大。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点赞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称赞志愿者所做的事业会载入史册。
3年来,天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不负殷殷嘱托,汇聚起志愿服务的磅礴力量。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279万人,3年增幅26%,占常住人口的20%;志愿服务团队1.7万余支,3年增幅69%,平均5人中就有1人是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化为城市基因,融入市民血脉。
建章立制 常态长效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
为持续推进我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构建共建共享的志愿服务新格局,3年来,全市上下牢记嘱托、实干担当,交出了三份答卷:
——三大举措加强志愿服务组织领导。成立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完成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转隶换届,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通过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个坚持推动文明实践提质扩面。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多点突破、纵深发展”工作思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农村地区向城市社区延伸、从试点区向全市全面铺开,推动 16 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五项制度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制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负责同志与各区挂点联系制度,编制天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标准指导手册,在重点领域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207个,开展“文明实践进校园 闪闪红星放光彩”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经济薄弱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聚光成芒 温暖全城
渤海之滨,海河之畔,志愿之“火”,闪耀津门。
文明实践平台“搭”起来——
搭建天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服务平台,统筹173家市级单位资源,搭建宣讲、教育、文艺、科技、民政、农科、法律、卫生、体育9大资源平台,组建545支市级志愿服务队伍,紧贴群众需求设立660余个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送基层活动446场,服务群众近15万人次。
志愿服务项目“树”起来——
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志愿服务项目的孵化基地,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成立志愿服务团队,整合资源、发挥优势,3年来,打造600余个围绕中心工作、贴近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
供需对接手段“活”起来——
拓展志愿服务网上功能服务,开展点单配送服务,滨海新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区域一张网,实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
点滴善行 汇聚暖流
荧荧星火,人人奉献,便光亮如炬。
“大伙儿别急,做好防护,每个人都能测完。”“老人、孩子多穿点,别冻着。”1月10日,腊八节,迎战奥密克戎,天津全员大筛。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献血哥”栗岩奇早早来到河北区铁东路街北宁湾社区核酸采样点。
“昨晚就跟着社区工作者一起做准备,今天一早又过来了,很荣幸能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65岁的他说。
栗岩奇只是全市志愿者的一个缩影。关键时刻,志愿者们的挺身而出,凝聚成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他们中,有人引导秩序、有人扫码登记、有人保障物资、有人默默守护⋯⋯天寒地冻中,一抹抹“志愿红”,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
从小小少年,到芳华青年,再到耄耋老人,在奋进中书写“天津答卷”,是所有海河儿女对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厚望的响亮回答!
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天津故事
津云:朝阳里社区志愿者抗疫视频
“特别激动,特别骄傲。”不久前,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 2021 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并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专题论坛上作了发言。“能代表天津社区志愿者参加会议,并有幸将天津故事、社区居民的故事讲述给人们,我感到很荣幸和自豪。”
朝阳里社区,寒风料峭,苗苗组织志愿者忙碌着动员居民参加全员核酸检测,“社区的工作,桩桩件件都离不开社区志愿者的帮助。”苗苗告诉记者。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为社区志愿者们点赞,称赞他们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
时间过去 3 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直鼓舞激励着社区里的每个人。
“总书记的话声声关切、字字情深,为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把脉定向、擘画蓝图,也为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蓄力前行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和工作动力。”苗苗说,朝阳里社区从最初13人开展义务包户,到现如今整个社区超过 70%都是志愿者。
3 年来,苗苗和社区工作者们努力发挥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想群众之所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围绕群众最现实、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开展服务,设立服务规范清单,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线上通过‘志愿和平’‘志愿天津’App,提供点对点的定制化服务。”苗苗说。
党旗一挥、一呼百应。朝阳里社区将党 建“ 红 线 ”贯 穿 各 项 工 作 ,形 成“ 志愿+”,即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引进共建单位志愿服务团队,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理念,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专业化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不仅仅是我们社区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只有不断地整合志愿资源,志愿服务才能全域覆盖、处处可为。”苗苗的工作在摸索中总结出好经验。
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从送煤、送菜、送炉具的“老三送”,到送岗位、送知识、送健康的“新三送”,再到送快乐、送品牌、送服务的“新新三送”,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不断升级。“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群众的需求在变,志愿服务的项目在变、活动在变,但是我们志愿服务的价值底色不变、人民至上的初心本色不变、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特色不变。”苗苗坚定地说。
一份殷切嘱托的温情岁月
“杜爷爷,您好,祝您身体健康!”
“小纪同学,你又长高了,祝你学习进步啊!”近两年的1月17日前后,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都会举行一场特殊的聚会,而这场聚会源于一张珍贵的照片。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朝阳里社区,亲切接见了社区志愿服务者们,并为志愿者点赞。这一珍贵的场面被摄影师捕捉到。合照中有19名志愿者,在那之后,他们组建了一个名为“志愿红”的微信群,大家经常在群里发布志愿活动信息,汇报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大家还约定,今后每年的 1 月 17 日都要聚在朝阳里社区,做一次志愿服务,拍一张照片留念。
“当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照片中年纪最长的是退役军人、和平区志愿者杜志荣,如今他已经 89 岁了,依然精神矍铄,目光坚定。
作为天津市关心下一代基层活动阵地“五老”志愿者、和平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传统教育团副团长,杜志荣老人是很多学校和区内相关单位的义务宣讲员。30多年来,他把对党的热爱和忠诚化作无穷动力,为青少年讲红色故事、讲革命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之情,用大爱书写精彩的晚年。前不久,杜志荣还走进天津市第二十中学,与和平区部分中小学校的青年教师、思政教师们面对面交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与他们分享了如何把张富清、黄文秀等时代楷模的事迹讲得生动的心得,让同学们爱听爱学思政课。
暮年逢盛世,壮志向未来。杜志荣说:“只要我还能动,哪怕是给一个孩子讲,一个家庭讲,我都会一直讲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习爷爷好,我是今天这里最小的志愿者⋯⋯”3年前的那一刻,是纪施雨终生难忘的日子。作为当天年龄最小的志愿者代表,她亲眼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还在现场合了影。如今,纪施雨已经是一名初中生,提起当时的情景,依然令她激动:“3年了,我一刻也没有忘记习爷爷当时对我说的话,坚持做小志愿者,坚持为社会作贡献。”
为解放军战士送去美丽的歌声、为美化津城而植树、为残运会火炬手助跑⋯⋯在志愿精神鼓舞下,纪施雨在坚持完成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这都成为她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部分。
一老一小,手拉着手,你一句,我一句,老人讲故事,孩子聊未来。窗外寒风凛冽,房间里笑语连连,温情暖暖。
尊崇之光“照亮”退役之路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切实把广大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好,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好⋯⋯”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视察时的殷殷嘱托,为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殷殷关爱化为前行动力,让尊崇之光“照亮”退役之路,天津笃行不怠。
3年来,天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市、区、街镇、村居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截至目前,“两中心两站”总数达到5614个,3家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263家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创建达标。
创新成立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把建设“退役军人之家”作为党和政府实施政治关爱的创新实践,全市 2493 个“退役军人之家”与军休所、工会及大型企业“职工之家”等共建共享,着力打造关爱退役军人的爱心驿站、暖心驿站,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延伸到退役军人家门口。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39岁退役军人史力真过得踏实。一个月前,他在滨海新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一对一”就业帮扶下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试用期工资5000多元,以后应该还会涨!”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史力真,打心眼儿里感谢“娘家人”。
其实,史力真感谢的“娘家人”并非一个个体,而是一整套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为真正把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我市出台关于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等政策措施 40 余项。联合滨海新区多家人力资源公司开通的“退役军人就业信息直通车”,推动岗位供给侧与招聘需求侧精准对接,使3000多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如果说,政策关爱是“根”,生活关爱就是“本”。努力把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不让一名退役军人工作和生活过不去,是我市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始终不变的宗旨。
联合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我市启动关爱退役军人白内障复明工程,每年为符合条件的500名退役军人实施医疗援助。目前,已有1951人进行了眼病筛查,实施手术378例。
为做到大事小事常沟通、急事难事有人帮,市、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广泛建立起基层联系点,把1470名退役军人作为联系对象,走访慰问6万余人。3年来,各级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站)已与 6500 多名退役军人交朋友,解决了一大批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问题。
“新时代,新征程,把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不断开创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就一定能更好激发广大退役军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热情和干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属于退役军人的特殊力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宝强说。
更多内容请点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三周年特别报道之二
记者 李国惠 宋德松 张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