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天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今后5年实施10项行动 2023年这样干(一图)

天津日报 文明天津 2023-04-08




天津日报 2022年12月30日 第02版



着眼今后五年 组织实施十项行动


天津切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着眼今后五年,围绕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导向,聚焦事关天津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十项行动。


一、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

  要立足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深度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下大气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要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加强承接载体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唱好新时代京津“双城记”。

  要做好协同大文章,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协同、生态保护协同、公共服务协同、体制机制协同上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


二、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要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举、提升能级和增强品质并重、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要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开辟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新通道。


三、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体系化布局、一体化推进科教人才资源高效配置,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要打造科创高地,增强发展动能。把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引进一流创新团队、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打通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堵点难点,让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要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增强发展优势。发挥高校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库作用,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把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高质量发展贯通起来。

  要全方位引才育才用才,增强发展支撑。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着力打造人才队伍结构合理、人才制度体系健全、人才服务保障完善、人才发展平台广阔、人才创新活力迸发、人才生态近悦远来的高端人才集聚地、产业人才荟萃地、青年人才向往地。


四、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

  要大力推动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撑、整体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城市,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要树立“大港口、大开放、大循环”理念,打造一流的集疏运体系、一流的港航服务、一流的管理效能、一流的开放环境,更好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要着力打造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加快港口数字化转型,努力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示范港口。

  要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经济,推动港口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加快实现由“货物通道”升级为“经济走廊”、由“通道经济”升级为“港口经济”。

  要推进港城融合,优化港城发展布局,提升城市服务能级,推动港口与城市、港区与园区有机衔接、深度互动。


五、实施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行动

  要充分发挥新区综合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创新能级、开放能级,更好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要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上示范引领。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集聚高端企业和人才资源,增强产业创新策源能力,打造引领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上示范引领。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试、大胆闯,着力在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上下功夫、出经验,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

  要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示范引领。全方位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六、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

  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做优做强辐射带动、生态宜居、公共服务、安全保障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极核”,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和创新、绿色、人文城市上做样板、当标杆。

  要提升产业实力。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科学谋划中心城区产业业态和空间布局,培育壮大研发设计、金融、商贸、文旅、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做强楼宇经济,高标准谋划建设天开高教科技园、金融街、中央商务区,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中发挥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创新能级。

  要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培育现代时尚气息,让历史与未来交融、传统与现代辉映,打造别样精彩的绿色之城、人文之城。

  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要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着力提升数字治理水平,拓展智慧应用场景,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七、实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

  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大力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要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和“菜篮子”重要农产品供给,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赓续农耕文明,留住乡风乡韵乡愁,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深化“三农”领域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八、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

  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水平。

  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上下功夫,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

  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要稳步推进“双碳”工作,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建设能源革命先锋城市,有力有序推动“双碳”目标落实。


九、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要提高物质生活品质,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要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要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建设法治天津。


十、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

  要树牢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要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统筹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资源,统筹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要摸清基层底数实情,全面掌握社区资源力量,深入了解群众普遍需求、特殊需求,加强统筹调度,不断提高满足群众需求的能力。

  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着力发挥政治引领、综治能动、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作用,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优化网格管理服务,加强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为基层“赋权赋能”“减负减压”,全面提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




2023年 天津经济怎么干



2023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一基地三区”建设,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结合当前形势和我市实际,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要把扩大有效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全市稳增长释放动力潜能。

  一要大力度促进消费升级扩容。要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标志性商圈建设,持续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点燃城市烟火气。要制定出台扩消费专项举措,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积极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文旅消费,提供更多高品质文旅产品和服务,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

  二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要着手开展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聚焦“两新一重”、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民生补短板等领域谋划布局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着力抓好项目储备实施,进一步优化充实重大项目库,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放量、科技和产业投资提质增效。要创新投融资模式,更好撬动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

  三要稳住外贸出口。要提前做足准备,全力支持外贸企业稳市场抓订单。用足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国际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贸易,扩大服务贸易,积极发展离岸贸易,加快打造外贸新优势。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稳住工业基本盘。

  一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升绿色石化、汽车、新材料等支柱产业能级,加快发展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一批灯塔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做强研发设计、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育幼养老、健康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

  二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认真落实“链长制”,加快重点行业“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和大中小企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升级,向创新链价值链高端延伸。紧盯重点行业运转,积极拓展供需对接渠道,抓好重点企业专项调度和定向帮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不断链。

  三要发展壮大优质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又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要加大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领军企业通过强创新、拓市场、抓联合等方式加快发展。突出抓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培育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


三、深入抓好改革开放要对标对表党中央改革开放各项政策,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

  一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开展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聚焦发展实体经济和主导产业,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优化发展环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二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各领域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市场化配置,积极发展技术交易等要素市场。加快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强化金融创新,加大支持企业上市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三要扩大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快引进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加快联动创新区建设,巩固拓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平行进口汽车等优势。


四、千方百计盘活存量、扩大增量

  存量是基本,增量是未来,两手都要抓、抓出成效来。

  要盘活存量。聚焦现有企业抓存量转型,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鼓励企业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新上项目扩大产能,在存量当中做出增量来。聚焦城市资源抓空间增量,盘活小洋楼、商务楼宇、低效闲置用地,统筹导入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研发等产业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扩大增量。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更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落地一批牵引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创新招商方式,提升项目招商的精准性、有效性。要抓实项目服务,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产。要培育新动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坚持系统观念,抓好风险防控处置工作,确保经济大盘、社会大局稳定。切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要强化债务风险管控,加强研判和处置,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决做到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突出抓好日常监管,把风险防范于未然、消灭在萌芽状态。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用好中央政策资金,稳妥处置高负债房地产企业风险,支持满足房地产企业正常融资需求和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任务
  • 要把扩大有效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全市稳增长释放动力潜能
  • 要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稳住工业基本盘
  • 要对标对表党中央改革开放各项政策,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
  • 存量是基本,增量是未来,两手都要抓、抓出成效来
  • 要坚持系统观念,抓好风险防控处置工作,确保经济大盘、社会大局稳定


(记者 周志强 张雯婧 徐丽 整理)

相关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