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星云大师讲《心经》 | 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

星云大师 生命觉悟之旅 2020-08-22


  • 共读书籍:星云大师讲《心经》

  • 推荐理由:以生活事说法,活用到生活中去,般若作舟,在世间沉浮中找自在

  • 本期共读:本期内容为《星云大师讲<心经>》第十二课


▲星云大师手书《心经》


超越身心的限制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我们的真空、本性、本体里,没有色受想行识,不但没有色受想行识,也“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有人一听,或许会心生害怕。为什么?真空里怎么会“无眼耳鼻舌身意”?其实,不是说真的无,不是断灭的无,你若能在眼耳鼻舌身上,认识无眼耳鼻舌身,那个就是真我。


读到《般若心经》里的“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先来理解这个“无”。


有一个沙弥才开始念《般若心经》,愈念愈怀疑,忍不住去请示师父。


“师父,这是什么?”“傻瓜,那个是眼睛。”


“这是什么?”“耳朵。”


“这是什么?”“鼻子。你今天怎么尽问我这些奇怪的问题?眼耳鼻舌身是我们身体上的六根,你怎么会不知道?”


沙弥说:“师父!《般若心经》里跟我们说,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你怎么跟我说这是眼睛、这是耳朵、这是鼻子呢?”


为什么《般若心经》要讲“无眼耳鼻舌身意”?佛教讲“依法不依人”,所以我们称在家居士为“护法”,也就是说居士要护法。


佛法有所谓“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依止什么,也是有标准的。我们要依法不依人。


古灵禅师登座说法,他说了几句话,内容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般若心经》的般若智性。他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心性无染”,我们的真心佛性、本来面貌是无价之宝,那是真我,不是五蕴的我。五蕴的我是假我,而真的我则是无染的。“本自圆成”,这个东西不是父母生的,父母可以生我们的人,但是不能生佛。先前说过,摩耶夫人可以生悉达多太子,但是不能生释迦牟尼佛;释迦如来是般若生的,般若是他的母亲。父母生养了我们的身体,但不能生养我们的佛性;我们的佛性是本来就有的,不用父母生也会有。


真如佛性


为什么我的真如佛性死不了?因为人的佛性是不死的,是永远的。“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只要你离开虚妄的妄缘,真如的佛性就会显现出来。


等于一面镜子,之所以照不出人的面貌,是因为镜子上的灰尘太多了,如果你把灰尘去除了,镜子的光就显现出来了。不过,虽然灰尘把镜子弄模糊了,照不出人的面目,但镜子的光还是存在。


我们用水和波来理解烦恼和菩提。水的性本来是静的,等同真如,风吹起,产生波浪,就是烦恼。烦恼是虚妄的,当烦恼停下来的时候,就如同水性,是平静的,真如也就显现出来了。所以这一首偈子也可以比喻:水的性本来是不动的,是寂静的,只因无明的风妄动了,才生起波浪;当风一停下来,寂静的水性也就出来了。我们也不一定要等到风平浪静,才看到本性的寂静;运用般若,观照在生死苦海里面流转的人生,也会知道人的本性是寂静的,法身不动。


诸法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人的本来面貌是什么?宇宙人生的本来面貌是什么样子的呢?《般若心经》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六个“不”来形容。所谓“不生不灭”是说明一切事物的个体存在不存在。生就是存在,灭就是不存在,那么我们要问:“这个人生、世界、一切诸法,究竟是存不存在呢?”当然,《般若心经》里已经回答我们“不生不灭”——没有生也没有死。


一切诸法的性质,是善是恶?是清净还是垢秽呢?从性质方面来说,它不垢不净。所以,不可用“净秽”来形容诸法,法的空相是没有生灭,没有垢净,在数量上也是没有增减的。


说到我们的空相,我们的本来面貌“不生不灭”。例如,小孩子出生了,“恭喜恭喜,你生养了个儿子!”有人死了,“哎哟!死了真可惜!”像这样生了就欢喜,死了就悲伤,就是人的执著和愚痴。为什么会死?因为生,生了才会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等到人死了之后才悲伤呢?生的时候不就说明他一定会死吗?生死等于唇齿相依,相连在一起。


其实,生未尝生,死也未尝死。看到东方的太阳升起,过了一会儿它又在西山落下了,可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是我们以为太阳落下去就没有了?明天早上它又再升起了!所谓升起、落下,就等于人的生死,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没有停息。生也不足喜,死也不可悲,在这个空相里面,没有生死,没有生灭。在这个世间,虚妄的假相才有生死,真实的般若智性没有生死。


无量寿


有一位老先生过八十岁生日,请了良宽上人到家里接受供养,并请他诵经、祈祷、祝福。良宽上人一到,说:“老人家,你要我来替你祝寿、祈祷、祝福,我要请问你,你想要活多久呢?这样我才好告诉菩萨。”


“一百岁。”“一百岁就够了吗?你今年不是八十了吗?再二十年就要死了,太短了。”


老先生心想,这个良宽这么慈悲,我求二十岁,他却说太少了。于是开口问:“师父啊!你看我应该求多少岁?”


“求无量寿嘛!这就不死了。”“那怎么样子才能不死呢?”


于是,良宽禅师说了两句话:“结草成茅庵,离散归原野。”


这两句话很耐人寻味。“结草成茅庵”:把很多的茅草结合在一起,就能成就一间庵堂,好比把钢筋、水泥合成,就能建造一间房子。“离散归原野”:庵堂、房子坏去之后,这许多的茅草、泥土又归到原野去了。


人是因缘和合而有,是众多的因缘而成就我的存在。有人就有相,那么四大离散了以后,也就还本归元,有相归无相。所以,在相上求是不能无量寿的,要经由修行、证道、开悟、证涅槃,才能得无量寿。证悟了涅槃,则死也不是死了。世间是有生死的,而悟到了出世间法,就没有生死了,离散就能归原。


人要求无量寿吗?若要,那么就要学佛。因为无论是在八十岁的时候求能活到一百岁,或是在一百岁的时候求活到二百岁,最后都要死。要求无量寿,“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阿弥陀佛为什么是无量寿呢?时间无限,他的生命与无限的时间同流。什么是无量光?光明无量,他的生命流入光明遍照的空间里。生命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那就是阿弥陀佛,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貌,就是空相,是不生不死的。


传说中,彭祖活了八百岁,就算是八百岁也要死。无论是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二千年或是二十世纪、三十世纪,在无限的时间里,这都是石火电光、一弹指间,实在太有限了。所以现在我们研读《般若心经》,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流入无限的时空里。在虚妄的相上去增加、计较,都是没有结果的;要在实相、空相上去体会、体悟,那里面才有不生不灭的生命,才有永恒的生命。


六根、六识与六尘


《般若心经》里所说的空相,就是真空里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


在佛教里,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也有叫“六识”。同样的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又要叫“根”,又要叫“识”呢?


根等于现在医学界所说的神经系统,眼根就是视觉神经,耳根就是听觉神经。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神经,就叫作“六根”。识和根不一样,识是心理作用,是意识作用,它有分辨的作用,是属于心理的,不光是生理的。


我们知道,五蕴的“蕴”是积聚的意思。而五蕴又叫“五蕴山”,五蕴如山,这座山里面有很多的宝贝。山也有盖覆、积聚的意思,因此,五蕴又称做“五阴”,“阴”就是盖覆的意思。五阴、五蕴的内容都是色受想行识。


根,有增长的意思。比方花怎么会开?因为花有根。树怎么会成长?因为树有根。识,是认识、了别。眼根生起了,马上就经过眼识去分别。


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尘”有染污、动摇的意思。好比空中好多的微尘,让家里布满了尘埃,让空气遭受到污染。其实,在世间,所谓色声香味触法,哪一样不是像灰尘一样染污着我们的心呢?所以就叫“六尘”。


根,是生理的作用;识,是心理的作用;尘,是物理的作用。所以,六根,讲的是身体;六识,讲的是心理;六尘,讲的是物理。


六根是生理的,六识是心理的,六尘是物理的。


举个例子说明六根、六尘、六识之间的关系。眼根同外面的尘境接触了,例如眼睛看到了花,那么这当中一定还要有一个认识作用,才能辨别这是红的花还是白的花。


有时候我们正在专心做事的时候,有人从旁边经过,我们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人;有时候我们正在专注看书的时候,什么人经过了,也没有去注意。所谓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为什么?光是有根和尘的接触,没有起心识的分别,物我就不能产生一种认识和了知的作用。


六根和六尘摆在一起,叫“十二处”。处,是一切法的分类、一切东西的分类。例如,这是眼根、耳根、舌根,那是色尘、香尘、味尘;这个是男众,那个是女众;这是横梁,那是柱子;这是椅子,那是桌子。


有时候也把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为什么从六到十二,又再从十二到十八呢?界,就是一切种类的界限之意。每一个东西都有它的界限,这是木头不是砖头,这是桌子不是椅子,它都有个界限。六根、六尘、六识彼此是有界限的,不可混为一谈。


靠不住的世界


“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有人说:“我们明明不是有眼睛吗?这不是耳朵吗?这不是鼻子吗?怎么会说没有呢?”我们要知道,佛教讲空,不是把它破坏了以后才讲空,在“有”的当下就知道它的本体是“空”。有,是差别、分别的意思,分别心所接触的六尘境界,是不真实的。


怎么叫“无眼界”?夜晚时分,小孩子朝天空一看,欢喜地告诉爸爸妈妈:“你看,月亮走得好快哦!”大家用一般的常识来想一想,真是月亮走得很快吗?不是,是云彩在那里飞行。可是小孩并没有想到那是云彩在飞行,只看月亮走很快。有时候,边走边看:“奇怪!月亮怎么走得这么快?”“月亮怎么还在这个地方呢?”这表示,即使是亲眼看到,也是靠不住的。


看一条路,路的这一头好宽,再往远处看去,路就变得狭小。同样一条路,会有宽度不一的情况吗?不会,那是因为眼睛的错觉。我们喝茶的时候,假如将筷子放在水里面不断搅拌,就会发现,当水还没有完全静止时,看上去,筷子是弯曲的。难道筷子真的是弯曲的吗?不是。可见眼睛所见是会错误的。


亲眼看的靠不住,亲耳听的也靠不住。有人在隔壁唱歌,如果是他最讨厌的人唱的:“讨厌!哪一个人唱歌唱得这么大声?”如果是他最喜欢的人唱的:“哦!不错,不错,好听,好听。”刚才说讨厌,现在却说好听,可见他心意识的感受并没有标准,而是随着自己的情感在变化。这里面哪有一个真理呢?


有时候我们看太阳,眼睛闭起来,金星缭乱,其实哪里有金星呢?没有。所以眼识所缘的外境,眼识所缘的色尘,所谓眼观色,色就是长短方圆、青黄蓝白,都是靠不住的。又例如患有色盲的人,有时候把黄颜色当做白颜色,把红颜色当做黑颜色。所以,眼睛认识的色,并不是绝对真的。


在《般若心经》里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眼耳鼻舌身意。”我们依此类推,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此。又例如,舌头的感受有什么标准吗?有人觉得辣椒愈辣愈好,“好辣,痛快!”不吃辣椒的人,才吃到一点点,“哎呀!真是辣得不得了。”甚至眼泪、鼻涕都流下来了。所以,味觉也没有一个标准。


有的人,双方一见钟情,欢喜得不得了;但是把这个人介绍给另一个人,他却是讨厌得不得了,连看都不要看。所以大家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没有真实,没有标准,没有一定,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六根,没有六尘。


“六根”是我们“主观的感受”,“六尘”就是“客观的境界”。主观和客观,在佛教里面有时候就用“能、所”来说明:能看的眼睛,所看的境界;能听的耳朵,所听的声音;能尝的舌头,所尝的味道。主观和客观交会了,结果并没有标准。能见的眼睛、能听的耳朵,和所接触的外境、声音,都没有标准。所以《般若心经》告诉我们:这些都是靠不住的。


有人说:“我们要靠自己!”有时候那是对的,不过你若是靠错误的自己,靠不正确的自己,就不行了。



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渡我们的心,不依不靠任何人、物、事。也不教导我们要靠自己,因为自己有时也是错的。那靠什么?


靠佛法。佛法讲“空”讲“虚幻”讲“无分别”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让我们把心放在该放的地方,不要乱,不要慌,不要喜、也不要悲伤。走该走的路,过该有的因缘,当我们守护好我们的心时,也就可以有能力利益别人了。


把善知识传播到每一个需要它的地方去。让更多的人在无常的漩涡里,无垢净分别的和睦自己温暖别人。

(注:《星云大师讲<心经>》作者为星云大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音频领读者和读后感作者为国信师兄。


补课:星云大师讲《心经》

中途加入共读的师兄,点击下方蓝字,即可查看以往课程


序言  | 用般若智慧,改变你的人生1 | 般若,不是知识,也不是智慧
2 | 般若有何用?
3 | 得度的钥匙——波罗蜜多4 | 心经:心的道路
5 | 自由真的自在吗?6 | 五蕴皆空7 | “空”到底存不存在?8 | 无我便无苦9 | “色”怎么就“空”了呢?10 | 机缘到了,开悟的因缘就成熟了11丨追求功名富贵,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感谢转发,随喜分享

关注我们,查看更多精彩



“阅读原文”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