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正道》有声书 4丨正语正业正命(上)

菩提比丘 生命觉悟之旅 2020-08-22


作者丨菩提比丘

来源丨八正道- 趣向苦滅的道路

 翻譯丨香光書鄉編譯組 

录音朗诵丨萧集智



八正道中的三道支——正語、正業和正命,可以一起看待,它們一起組成八正道三部分中的第一個部分——戒。雖然在這部分所訂定的規則,防制了不道德的行為,並鼓勵善行。


然而,其最終目的卻主要在靈修方面,而非倫理方面的。它們並非只是作為行為的指導方針,重點是要輔助心靈的淨化。道德倫理是達成人類福祉的必要工具,在佛陀的教誨中也有其正當性,其重要性不可被低估。但是在八正道這特殊的範疇裡,道德規範是從屬於八正道的主要目標——亦即究竟解脫。因此,為了讓道德培養,成為符合「道」的一部分,它必須在正見和正思惟前二道支的督導下,帶領心靈進到正定和智慧的修煉。


雖然道德戒律的修煉,列在戒、定、慧三部分修行中的最前面,卻不應輕鬆看待它,它是整條修道之路的基礎,是其他修行可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佛陀經常督促弟子要遵循戒律,「在細微的錯誤中看見危機」。有一次,一位比丘親近並請教佛陀,請他說明修行要旨。佛陀告訴他:「首先,使自己保持在善的狀態中,即處在淨化的道德戒律中,並具正知見。當你道德戒律純淨而且具有正見了,你應修行四念處。」(《相應部》47:3)


巴利文「sIla」,我們一直都翻譯為「道德戒律」,在經典當中呈現許多相互交疊的不同意義,它們都與正當的行為有關。在一些典籍內涵中,它意指符合道德戒律的行為;另有些典籍則是指戒律本身;還有一些典籍是指由遵守戒律所產生的美德。就sIla作為「戒律」或「規則」的意義而言,它所呈顯的面向是道德養成的形式;作為「德行」的意義而言,它代表心靈的鼓舞提升;而作為「正當行為」的意義而言,它則是實際生活中的美德展現。通常,sIla被正式定義為:禁絕不善的言行。這種定義的重點放在外在行為,看起來似乎有些膚淺。然而,另一些解釋卻彌補了這個缺點,也顯示sIla的意義比它給人的第一印象來得豐富。舉例來說,阿毘達磨將sIla等同於出離的三個心靈要素,也就是正語、正業、正命。在將兩者畫上等號時,無疑也清楚說明了:藉由道德戒律所開發的,乃是心靈。因此,持戒不僅可以禁止不利於社會的行為,以帶來「公共」利益;它也必然伴隨帶來淨化心靈的個人利益,防止惡行主導我們行為的路線。


「morality」這個英文單字及其衍生的字詞,意味著某種義務或限制,而對於佛教「sIla」戒的概念來說,是相當陌生的意涵。morality的這種隱含意義,可能是在有神論的背景之下進入西方倫理學的。而佛教的架構是無神論,它以「和諧」而不以「服從」的概念,作為其倫理學的基礎。事實上,佛經的注釋以另一個字「samadhana」來解釋「sIla」戒,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和諧」或「協調」。


持戒之後,可以在數種層次上達成和諧:社會、心理、業報與禪觀。在社會層次上,戒有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將一群從屬於不同團體,各自具有私人利益與目標的烏合之眾,整合在一個具有內聚力的社會秩序之下,其中的衝突若非完全被消弭,至少也能減低。在心理層次上,戒帶來心靈和諧,讓人免於因僭越道德所生的罪惡感及悔恨,而造成內心的分裂。在業報層次上,持戒可以確保與「業」的宇宙法則維持和諧,因此,在未來的生死輪迴中,將可以得到善果。在禪觀的層次上,藉由循序漸進地培養平靜與內觀,戒以一種深刻而全面的方式,協助我們完成初步的心靈淨化。


簡單來說,道德培養的面向,通常是以否定的詞彙禁止某些行為來表達。但「sIla」的意涵卻比「不做錯的事」來得豐富許多。我們將會看到,在戒律中的每項原則,實際上都有兩個面向,而它們對於整體修行是同樣重要的:一面是棄絕不善法;另一面是致力於善法。前者謂之「止持」;後者謂之「作持」。在剛開始修行時,佛陀強調的是「止持」,他之所以如此教導,並非因為棄絕不善法本身便已足夠,而是希望能藉此建立一套適切的修行次第。這些次第,是依它們自然的呈顯順序排列的(比依時間順序排列更具邏輯性),它們出現在有名的《法句經》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除了諸惡莫作之外,其他的兩個步驟——眾善奉行與自淨其意,也都有它們的重要性,但為了確保它們的成功,決志棄絕不善法是必須的。沒有這樣的決心而嘗試發展善法,將會走上偏倚乖舛、成長遲滯的模式。


戒律的修行,主導了言語及身體兩種外在行為的規範,以及另一個極為重要的領域——每個人維持生活的方式。因此戒律的修行涵蓋了三個面向:正語、正業、正命。現在我們要依照它們在八正道上所排列的順序,個別地予以檢視。


佛陀將正語分為四個組成成分: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因為語言的影響力,並不像肢體行為那麼顯而易見,因此它的重要性和潛在力量常被忽略。但是,略微反思,我們會發現語言和它的衍生物——文字,都可能在正負面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事實上,對生活在非語言溝通階層的生命體——如動物——而言,肢體動作是主要的關鍵;而對於浸濡在口語溝通的人類而言,語言則具有更重要的地位。語言可以破壞生活,製造敵人,並發動戰爭;或者可以賦予智慧,消弭分歧,並創造和平。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的,現代則因傳播工具、速度、範圍的急速擴增,語言的正負面潛能都以倍數擴大。語言能力,無論是口頭或書面,常被視為人類特有的標記。基於這點,我們可認識到:必須使口語能力,成為促使人類更臻優異的工具;而非如我們經常看到的情況,形成人類墮落的徵兆。


〔不妄語〕


於此,人們不妄語,避免妄語,說誠實語,及致力於真實、可靠、值得信賴,不做一個會欺誑別人的人。在聚會的場合或人群中、處於親友群、在社會,或被傳喚為證人出席法庭,說出他所知道的事物。如果他什麼都不知道,就會回答「我一無所知」;如果他知道,就會回答「我知道」;如果他不曾目擊,就會回答「我不曾看過」;而如果他曾目擊,他就會回答「我看過」。因此,他不會刻意說謊,不論是為了己身利益或他人利益,或其他任何利益。(1)


這段敘述,佛陀揭示了戒律的消極面和積極面。消極面指不說妄語,積極面指說誠實語,決定是否違犯妄語戒的背後因素為「是否有欺騙的意圖」。如果一個人說了他自己本身誤認為是真實的「妄語」,這並不構成犯戒,因為他並沒有欺騙的意圖。雖然所有的妄語都有欺騙的意圖,但是妄語會因為不同的動機原由,不論是貪婪、憤恨或是繆見,而個別呈顯出不同的形貌。若貪婪是主要動機,就會形成說謊以獲得某些私人利益或親近者的利益為目的,如物質上的財富、地位、尊敬或讚美。如果憤恨是主要動機,妄語就會以惡意的謊言形式呈現,這謊言意圖傷害或損害他人。如果以繆見為主導動機,謊言就比較不會造成有害或致命的後果。這種謊言,如:非理性的謊言,無法自我控制的謊言,製造趣味的誇大,以及為了玩笑而說謊。


基於許多理由,佛陀抨擊妄語這個行為。第一,妄語會破壞社會的團結與和諧。人們可以同處在一個社會,就是基於相互信任,他們相信他人所說的是誠實語。摧毀了這信任的基礎,懷疑就產生了。妄語橫流,是社會從團結走向混亂的前兆。而且,妄語還有其他惡果,對深層人性具有相同程度的毀滅性。一旦說了謊,並發覺我們的話語受到懷疑,我們會不得不再度說謊以捍衛自己的信用,把那些事件交織貫串成一幅天衣無縫的圖像。於是,一再地重複這樣的過程:謊言延伸、繁衍、交織,直到將自己鎖進難以逃脫的謊言牢籠。


這謊言因而成為整個自我幻象過程的小型範例。無論如何,那個自欺的創造者,被他自己的謊言所吞沒,最終成為其受害者。


從佛陀對他兒子,剛剃度為僧的年輕羅睺羅,所做的勸告,或許可看出隱藏於其中的這般考量。一天,佛陀走近羅睺羅,指著一個殘留少許水的水盆並問他:「羅睺羅,你看到水盆中剩下些許的水嗎?」


羅睺羅回答:「是的,世尊。」


「所以,羅睺羅,一個故意說謊而不感到羞恥的人,他的修行成就(巴利文Samajja,即:沙門法)同樣這麼少。」

然後,佛陀把水倒掉,將水盆放下,並問他:「你看到水如何被倒掉嗎?同理,一個故意說謊的人,他的修行成就,無論有多高深,就像這樣被丟棄了。」


他再次問:「你看到現在水盆是空的嗎?同理,一個說謊而不感到羞恥的人,他的修行成就,就像這樣空無一物。」


然後,佛陀把水盆倒蓋並問:「你看到了嗎?羅睺羅,這水盆是如何倒蓋的?同理,一個說謊的人,如同將他的修行成就覆蓋,無法再進步。」因此,佛陀總結說:「即使是玩笑的話語,也不應說謊。」(2)


據說,在歷經許多世,長期修行以便獲得覺悟的過程中,一位菩薩可以打破所有戒條,除了說誠實語的誓言。這是有甚深道理的,顯示致力於真實,有其超越道德,甚至淨化心靈的重要性,能帶領我們走向智識與存在的領域。誠實的談話,在人與人的溝通中,其重要性如同智慧對於個人覺知的重要。二者同樣是信守真實,只是有內在形式與外在形式的不同。智慧包含了對真實的瞭解,真實不只是口頭上的論述,而是事物的原貌。


要瞭解真實,我們整個生命必須與事物的實相符合一致,這需要我們在與他人的相互溝通中,說誠實語以表示對事物原貌的尊重。真實的言語在我們內部生命與現象的真實性間,建立起對應關係,使智慧生起並洞徹現象的真實性。因此,致力於真實語,不只是持守戒律,而是關乎吾人立足於真實,而非幻象;立足於獲取智慧的真相上,而非欲望織就的虛幻情境。


〔不兩舌〕


人們不兩舌,避免兩舌。不在他處重複在此處聽到的話語,而在他處製造分歧;也不在此處重複在他處所聽到的話語,而在此處製造分歧。因而,他整合分歧並鼓勵團結一致。和諧令他高興,他對和諧感到欣喜和愉悅;同時,自己也會散播和諧性的話語。(3)


兩舌,是意圖用語言製造敵意和分歧,在個人或團體中挑撥離間。隱藏在這些語言背後的動機,往往是厭惡或憎恨對手的成功或善行,意圖用污衊的言語來摧毀他人。也可能有其他動機隱於其中,如︰傷害他人的殘酷意圖;為贏得他人感情的邪惡動機;看到朋友彼此嫌隙而產生乖僻的喜悅。


兩舌,是最嚴重的違反道德的行為之一。憤恨的根,已使不善業夠深重了;而兩舌這種行為通常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所採取的行動,負面力量更為強烈,因為事前的思量增強其力道。若兩舌的言語是虛妄的,就會結合妄語和兩舌雙重的錯誤,而製造出極強而有力的不善業。


聖典記載了一些例子,說明誹謗無辜的人或團體,會導致立即墮入惡趣的結果。


兩舌的相反,如同佛陀所指出的,是鼓勵友誼與和諧的言語。這樣的言詞源於一顆慈悲和同情的心,那將贏得他人的信賴和喜愛。人們向他吐露事情,而不用擔憂他們所透露的話語,會被利用來對付自己。除了帶來在此生中顯而易見的好處外,據說不兩舌的善業果報,是會獲得一群永不因他人兩舌而背叛自己的好朋友。(4)


〔不惡口〕


他不惡口,避免惡口的行為。他說的話溫和、柔軟、悅耳、動人,打進人們的心田。又,他的話謙恭友善,普受眾人贊同。(5)


惡口,是生氣說出的語言,意圖使聽者傷痛。這樣的言語以不同的形式呈現,我們也許可描述其中三項。


一、責罵︰憤怒地以嚴酷的話語責備、辱罵或指責他人。二、侮辱︰以指稱他人具有負面特質來傷害人,貶抑他人的尊嚴。三、嘲諷︰對他人表面稱揚,實際卻是以某種口吻或迂迴的措辭,表露諷刺的意圖並引起他人傷痛。


惡口主要的原由是憎惡,而以憤怒的形式呈現,因此該項煩惱是以衝動的模式運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犯的戒較兩舌輕微,業報通常沒有那麼嚴重。可是,惡口仍是一種不善業行,在當下或未來都會為自己與他人帶來不善的果報,所以應該被禁止。最理想的解藥是耐心——學習容忍他人的指責和批評,對他人的缺點具同理心,尊重不同觀點,容忍他人的責罵而不起報復心。即使在最嚴酷的情況下,佛陀依然要求弟子忍辱:

比丘們!即使受到強盜、謀殺者截斷手足,不論是誰,只要屈服於憤怒,就是沒有遵照我的教誨。因此,你應該自我訓練:「心應當保持在不惱亂的狀態,不出惡言,充滿慈悲,沒有任何隱藏的敵意。以深廣、無量的慈心思惟穿透對方,沒有憤怒和憎恨。」(6)


点击下方图片

即可查看以往课程


感谢转发,随喜分享

关注我们,查看更多精彩



“阅读原文”查看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