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大学教材建设成“双一流”“长江学者”评选重要指标
近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系统的高校教材管理办法。办法提出,高校教材原则上按学制周期修订,要根据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技术最新突破、学术研究最新进展等充实新内容。
办法要求,高校教材编写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相关学科教学和科研最新进展,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准确阐述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学术体系;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规律及学科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应体现创新性和学科特色,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新潜能。
《办法》明确,教材建设将纳入“双一流”建设和考核指标,同时作为教材主编和核心编者参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万人计划”的重要成果。
《办法》要求,高校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
高校应成立教材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教材规划、编写、审核、选用等。高校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制定本校教材建设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提到,一般高校以选用教材为主,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要将编写教材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
尤其“双一流”建设高校与高水平大学应发挥学科优势,组织编写教材,打造精品教材。同时,教材建设也成为“双一流”建设和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体系。
对于教材编写人员,《办法》要求其学术功底扎实、学风严谨,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对于参与人员也设置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具体而言,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修订任务,主编和核心编者视同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承担国家规划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写修订任务,视同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享受相应政策待遇,作为参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成果。
高校教材实行分级分类审核,坚持凡编必审。
编写方面,《办法》明确,要求编排科学合理,符合学术规范。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有民族、地域、性别、职业、年龄歧视等内容,不得有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
《办法》指出,政治上有错误的教材不能通过;选文篇目内容消极、导向不正确的,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或社会形象负面的、有重大争议的,必须更换;教材编写人员政治立场、价值观和品德作风有问题的,必须更换。
此外《办法》提出,高校教材须及时修订,建立高校教材周期修订制度,原则上按学制周期修订。及时淘汰内容陈旧、缺乏特色或难以修订的教材。
来源丨综合整理自:新京报、北京日报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新工科”要做高教改革发展的先锋
李志民2019Science聚焦年度突破刊文
李志民谈大学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