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要注意制度建设中的三个问题

以下文章来源于子民好好说 ,作者子民

■   《意见》可以看做是继整体破(破四唯、破五唯)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破解唯论文(破除SCI崇拜等文件)之后,再次向“唯帽子”痼疾定向出击。可以预见,今后还将会对于其他问题发布细则,各个击破。

来源 | 子民好好说

作者 | 李志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抓住人才评价改革的关键点,通过完善人才招聘引进、学术评估、职称评审、收入分配等各项制度,从根本上扭转“唯帽子”倾向,让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自2018年以来,为了建立健康合理的科研、学术人才评价体系,中央以及有关部委高度重视,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意见》可以看做是继整体破(破四唯、破五唯)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破解唯论文(破除SCI崇拜等文件)之后,再次向“唯帽子”痼疾定向出击。可以预见,今后还将会对于其他问题发布细则,各个击破。从中也可以看到国家对于扭转科技评价中的不良倾向,建立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制机制的决心。不少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也积极行动起来,参照相关精神和文件,积极主动的开展本单位的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和建设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政策要落地必须因地制宜


当前,由于受到了核心技术“卡脖子”刺激,建设科技强国几乎成了民心所向。关于科研、学术人才评价改革受到了上上下下、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可谓是中央有精神,部委有文件,人民有要求。但政策贵在落实、落地,这些新时代评价改革的顶层设计,只是明确了原则、指明了方向。还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各个学校,尤其是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实践,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探索、细化和完善符合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因地制宜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尤其是加强分类评价、代表作制度、标志性成果制度等建设,要足够细化,有章可依,才能真正落实中央精神,扭转科研评价转向正确导向。


第二、要建立真正的同行评议制度


同行评议是科技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评价方法,尤其是对用定量方法难以测度的科研活动的价值评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行评议主要是依靠专家群体对同一学科领域,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研究成果进行各自独立的价值评议过程。


代表作制度、标志性成果制度、如何确定三高论文,都需要建立起真正的同行评议制度,这是开展科研评价行之有效的关键和基石,如果对于同行评议制度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盯着同行评议四个字而忽略了后面制度两字,很容易一叶障目,陷入简单化的困局,变成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


完善同行评议制度,要把学术评价的权力赋予同行认可的合格评议者,防止“赢者通吃”的弊端,为了所谓的权威性,盲目请所谓的权威;有效防范和查处评议专家滥用学术权力的不端行为;提高评价活动的透明度,加强对评价过程的监督;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和专家公示制度,防止不当利益的影响和干扰;规范化的评议规则和异议处理程序;建立健全评价专家的科学诚信考核机制,将缺乏科学诚信的人剔除等。


完善同行评议制度,还要求学者在参加同行学术评议评价活动中,要认真履行职责,严谨客观,公正公平;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侵占他人的成果,尊重同行对自己评价意见的质疑,以科学的态度回答同行提出的学术问题;发扬学术民主,开诚布公,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杜绝学术腐败。以科学精神评议评价学术问题,不掺杂情感和好恶。


第三、要重视第三方评价以及相关制度建设


无论科研机构或大学能否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真正的同行评议制度,都不能完全忽视第三方评价,尤其是不能或者缺乏建设同行评议能力的机构,应该充分重视第三方评价对于自身科研评价能力的补充作用。


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来看,第三方评价一般是委托一大批高水平、相对稳定的社会咨询评价机构,包括企业和营利机构,承担具体的评价活动。有评价需求的机构只是出资,由其他无利益相关机构、部门负责评价活动。


这种出资人和执行人相分离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而具有完善的组织网络、雄厚的研究资源、成熟的运作机制和显著的社会影响力,比如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医学研究院三院一会体系的常设机构——国家科学院理事会(NRC)是美国科学技术评价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真正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能独立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应具有科技评价管理人才,对被评价学科内的权威专家有号召力;应具有相应的技术保障条件和大量的学术评价数据积累。


我国提倡第三方机构参与科技评估已经有些年头了,为此国家相关部门还专门批准了几家事业单位转为专业机构,民间也成立了一些企业组织,大学和研究机构还设立了很多智库。但实践中这些机构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一方面是时间还不算太长,我们需要有耐心,民办机构需要积累其信用和权威性;智库机构要研究专业问题而不是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论文;专业机构也要转变观念,不要再打着政府部门的旗号忽悠其权威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真正放手让第三机构参与评估,不要总觉得抓在自己手里才是对国家对项目负责,更有甚者把评审评价评估当成个人或部门权力不放。(责任编辑王世新,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入推进中医药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

西安交通大学: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