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次多学科的观点碰撞
■ 在今天这个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到底所指为何呢?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本文特浓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各位教育者的观点,以飨诸位。
来源 | 北京大学教务部引言2021年1月21日,北京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工学大楼举行。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微纳米力学中心(CNMM)副教授、行健书院副院长徐芦平,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肖云峰,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黄岩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韵教授和中文系副主任宋亚云分享了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观点。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出席会议。
本文特浓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各位教育者的观点,以飨诸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线下现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价值与使命
顾名思义,“拔尖创新人才”是“拔尖人才2.0”项目所针对的对象。不过,“人才”是一个形成中的“对象”,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对象,在今天这个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到底所指为何呢?
John Hopcroft教授抓住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他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性地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并战略性地试验和寻找新的方法来做成事情,它要求“跳出框框”思考(think out of the box)现状,突破界限以实现成长和突破。由此,John Hopcroft强调了创新拔尖人才对于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一个国家十分重要,它创造新的产业和职业……来自好奇心驱动的创新使国家强大。”
对田刚来说,创新拔尖人才即是在专业领域中又突出才华和过硬探索能力的年轻人,他认为,对于北大数学系这个数学人才云集的地方,进一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至少包含了两方面的价值:首先,它起到引领作用,没有拔尖计划,从事数学研究的学生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所下降;其次,一些拔尖计划的课程移植到本科生教学计划中,也提升、改造了原有的本科生教学计划——总而言之,它不只对少数人有意义。
田刚院士做数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报告
宋亚云对“创新”和“拔尖”之间的关系则有自己进一步的反思。他引述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的观点“拔尖不等于创新”。刘云杉老师认为,除了奖励“懂得规则赛道选手”,作为教育者,还需要有所针对地再采取措施来保护人才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有两种特质:
首先,是对于真理的热爱;
其次,是敢于面对不确定性,不怕失败,而不是每天生活在对成功的焦虑之中。
宋亚云表达了中文系培养新人才的愿景:“我们想培养出既精通中国传统学方法,又熟悉现代学术规范,并且具备学术创新能力,具有中国文化自主性和明确问题意识的杰出的青年学者和领军人才。”具体而言,中文系期待培养的创新拔尖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是“学得非常精深”的学者型人才;
第二类是具有突出跨界能力的人才;
第三类是思想活跃的社会参与者。
针对不同的类型,中文系设置了不同的培养项目。只有辨识出学生的差别,“拔尖才不是拔苗助长”。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制度创新
在近年来的北大,无论是文、理、医还是工,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都做了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在北大数学学科,田刚回顾了数学学院拔尖计划实施的过程。“自2009年8月(拔尖人才1.0)计划开展以来,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探索创新,发展了英才班本科生科研等……目前,数学学院正在实施2.0的高标准严要求,全方位培养面向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统计方向的人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的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贡献数学的力量。”在人才发现上,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在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门类,吸收有意愿更深入探索数学的学生,自由报名,择优录取。这些学生归属拔尖计划,占到全学院人数的30%左右。之后,学院会提供暑期学校、修读荣誉课程(拔尖课程)、本科生科研(导师指导下自学和思考)的各种机会,还会为部分学生提供相对固定的指导教师。
对王韵来说,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张“复合牌”。通过深度融合的交叉课程学习、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3对1的导师指导和前沿拓展、综合实验、国际交流、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路径,北京大学医学部正致力于培养卓越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和医学战略家。医学部还成立了基础医学博雅学堂班,博雅学堂班定期举办“与大师面对面”、“院士进课堂”等活动,并采取专题讲座、小组研讨、多学科综合实验等多样的形式授课,以使有学习兴趣的同学能够更快地接触医学实践的前沿。
围绕学生群体不同的特征,北大中文系开展了十多年的一对一导师制、静园学术讲座、原典经典阅读、博雅系列读书会、本科生学年论文和集体/自主科研、博雅青年论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培养项目。2020年起,为了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中文系又建立了“未名学者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了拔尖计划的经典精读班、语言与人工智能研究班和现代思想与文学研讨班三个培养专项班。
黄岩谊则介绍了整合科学班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实验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黄岩谊将实验课设计为一种问题导向的从实求知过程,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理论学习和和动手实践,他希望平衡思维培养与技能训练两方面的要求,“寻找比课堂讲授更好的培养方式”。
作为物理教师,肖云峰最有感触的是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创新人才。通过本科生科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是物理学院发展出的重要路径:本科生加入到课题组,在国际学术前沿做些工作,而这种安排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论文,也不是为了给个别学生出国留学增加筹码;而是希望让学生了解“科研”到底是什么,亲身体会到科研中的酸甜苦辣。“我觉得本科生科研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他要真正的进到里面做,才真正有体会。我想这样的事情也一定会帮助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肖云峰希望,经过2-3年的科研训练后,学生不仅仅能收获科研成果,还能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实现创新,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向不同层次的人介绍自己的成果,并为将来在学术道路上的自主探索做好准备。
中文系拔尖项目负责人合影
徐芦平目前在清华大学学堂计划钱学森力学班和行健书院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他带来了一种“清华经验”。“钱学森力学班的核心的理念是要去探索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教育模式,大学培养有志于通过技术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创新人才,同时还有一个附加的使命叫做探索回答前钱学森之问,那么一旦到了探索回答钱学森之问的时候,就是我们不仅仅满足于我们在实践上取得一些成绩,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深入地理解人才培养的背后的一些机制激励。”钱学森力学班致力于通过科研将师生的关系联结得更加紧密,而今天的行健书院其实是钱学森力学班扩大后加强资源调配能力的结果。为搞好行健书院,清华在学分制度和课程体系上都做了不少的局部调整。
纵观几个案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制度的演进。每一批优秀人才的养成,离不开背后的制度支持,这是所有在场教育者的共识。
资源整合与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
制度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固定框架,但学者们都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关键的落脚点还是资源的整合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
作为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人才培养的主持者,田刚视教师团队为培养优秀数学人的法宝:“常有人问我北大数学为什么能够培养这么多的拔尖人才?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无论是院士还是长江学者,无论是年长还是年轻老师,都积极的投入教学和学生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医学部的王韵则有感于打通校内校外专家资源的必要性。在专家和院士进课堂的活动“基础医学导论”中,博雅学堂班的教师课程助理会提前一周把每个专家要讲的主题发给学生,以调查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向。之后,这些学生的反馈会被交给主讲人。每位专家的讲座后,也会调查学生对专题的反馈和感想。王韵介绍说,有了这样的设置,讲座每次座无虚席,“座位很难抢,而且很多人是站着听的”。由此,校内外资源被打通了。
宋亚云认为中文系的一对一导师制为每个学生个性化成长路径提供了指引,而其对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意义是深远的。“新生一入学就安排了一对一导师制,这个导师是学生的倾听者,做他的引路人。”宋亚云指出,许多新生导师后来都成为了学生的学术论文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甚至是直博的指导老师,这样的纽带,老师和学生“一辈子就交上朋友了”。文科学术研究往往是慢工出细活,师徒的情感关系保证了年轻人才始终坚持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无后顾之忧。
徐芦平则提出,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是教育者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如何从基础的树立向未来的研究去延展,中间的这些课程的选择,事实上应该是因人而异,甚至可以在时间上可以个性化的来设计,一方面学生自己要有足够的主观的能动性,一方面要有专家的参与指导,所以我们这是一个两头呼应的过程。”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还需要什么?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仍在路上,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学者们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John Hopcroft把目光放到了学生的专业选择上:“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去选择他们乐在其中的专业。另外,允许学生更改专业,这对大学是很重要的。”
黄岩谊以整合科学班实验课程为例,认为除了让学生多参与实验课,还要告诉学生做实验科学可以是种“生活态度“。“看到任何东西都要去想,都能去试,都能去做出来,都能去改——真正的创新人才不需要我们去教他们实验研究的一个细节,而是告诉他你去想就行了。”
田刚有感于目前荣誉课程制度尚不能其他制度完美衔接,对于如何完善荣誉课程的配套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想法。田刚认为,首先,“要把荣誉课程从点推广到面,避免不同课程、不同群体的各自为战“;其次,要处理好荣誉课程与标准课程的关系,尤其是允许学生在学习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时可以无缝衔接转入标准课程;最后,因荣誉课难度大一些,要在制度上排除评奖学金、推荐研究生时对学生绩点的一视同仁。总之,“突破旧有考核模式的束缚”是田刚的大声疾呼。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拔尖人才荣誉课程
宋亚云提出:“要多提供一些跨学科的课程,交叉的课程和前沿的课程,完善更新学生知识结构;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自由,精神探索的自由,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徐芦平则给了高校资源要素流通的构想。“如果我们真的是要培养拔尖的人才,他需要顶尖的问题,顶尖的培养资源一定是分布在各处的,清华不会有全部,北大也不会有全部,甚至MIT哈佛也不会有全部,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构建一个机制让这些要素能够沟流通起来,以问题为牵引来吸引最好的学生。”
“最好的学生是能够吸引来最好的老师的。”徐芦平如是说。
徐芦平介绍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和行健书院的培养经验
延伸阅读
西华大学:探索西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