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殿军:用评价改革引导教育高质量发展

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提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落实总体方案,用教育评价引导教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人才、重视教育,都从教育评价入手开展了大量工作。尽管各个国家教育评价‍‍的侧重点不一样,使用的手段、方法也不同,但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合组织和其他关心教育的国际组织,他们通常把教育政策看成是国家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并把它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标或维度。这些组织经常发布报告,评价和推测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情况,通过财政投入、‍‍义务教育入学率等国与国之间的数据比较,分析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执行情况,判断这个国家整体的教育水平。‍‍教育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全世界的问题。我们要关注世界各国整体的教育情况,例如‍‍教育的价值观念、教育的普及程度、受教育者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力等等,这些教育政策层面的问题如果落实到位的话,那世界就会更加和谐。



区域教育评价
重在教育质量观


站在国家层面,对区域教育进行评价时,最重要的是要审视教育质量观是否正确。具体看四个方面:


第一,要看地方政府在支持教育发展方面的‍‍公共政策到不到位,是否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要弘扬什么、杜绝什么,在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里应体现出来。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再穷不能穷教育”因此,资金投入力度应该是区域教育评价的最重要因素。除了资金支持,还要看区域内的学校布局是不是合理、学校发展的均衡程度如何,能否满足老百姓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学校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需要因地制宜。有些地方为了节省费用,把很多小规模学校合并在一起,形成“超级大校”,这对区域教育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要看‍‍教育管理体系是否完备畅通,是否已实现教育管理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好的区域教育一定有一套完整的政策措施,即为教育质量保驾护航,又能激发教育相关利益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管理体系建设上要防止“肠梗阻”,打通教育的“断头路”,使教育发挥教化和文化传播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推动力。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承认教育的专业性,管教育、当校长的人一定要懂教育,一定要是行家里手。教育局局长、教委主任和校长等关键岗位,必须是教育行家,不能外行领导内行。‍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才能更有利于学校的专业化发展,对地方教育产生更多的正向影响。


第三,要看‍‍对学校办学质量和对校长的评价是否科学。有的地方,哪个学校考上一个清华或北大,就奖励校长或学校50万,结果全校就集中精力去培养这一两个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甚至出现了花钱争抢高分落榜生的现象。评价指标能够左右校长的关注点,能够引导办学的目标走向。地方政府在评价校长和学校的时候,要考查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引导学校和校长关注学校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因为每个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要通过教育让他们获得成长,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劳动者或创新创造者。


第四,要看给予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多大。教师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希望学校有较高的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现实情况是学校办学自主权很有限。比如当前县一级学校招聘时,大多是由学校报用人需求、县里的人力部门审批后,由教育局统一组织招聘,再把招到的人分派给各学校,学校没有选人用人的自主权。这样往往造成学校想要的老师进不了,遇到比较差不想要的教师亦很难辞退,这就很难保证质量了。因此,给学校办学自主权,让他们能自主招聘人才,并在区域内实现教师流动是非常必要的。‍‍现在有些地方要求教师在评聘某个级别的职称前,必须有至少一年的乡村学校工作经历,这对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教师科学流动和学校更好发展是一种积极意义的创新探索。



学校评价
重在过程和增量


具体到对某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际效果等,又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


学校的办学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国的教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培养中国人、铸就中国魂。当前,大多数基层学校对办学方向普遍把握得比较好,但也有学校在这方面还是存在隐患的,特别是那些大量引入国际课程的学校,在有些方面内容缺失,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可能就会发生偏离。


另外,还要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体系。主要措施是实施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不能只用单一的指标,更不能只用升学的结果来评价学校,而是要进行‍‍整体性、多维度的评价。在评价中,对学校办学理念和方法、办学水平等方面进行发展性评价,看变化、看增量,进行动态评价,‍‍不光看终结性的考试成绩,还要看培养过程。现在比较常见的‍‍督导性评价是一种抽查,主观性成分较大。如果能充分发挥智能化、信息化大数据的作用,更关注学校的办学的过程,‍‍作为过程性评价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要体现评价的多主体性。应该重视并积极吸纳更多主体的判断,比如学生、家长、毕业生对学校的感受和评价,以及‍‍同行之间相互的的评价,等等。‍‍而且,要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基于大数据的评价。


师生评价
重在全面和专业


‍‍国际上的教育评价理论一直在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工具也越来越现代化。无论是国际组织的评价,还是国家对某个区域、某所学校的评价,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学校整体的培养质量上,也就是要看学校里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的成长状况。


对学生的评价,关键是要全面。清华附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比较完善,而且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教师的评价,要反对把‍‍班级的‍‍考试成绩排名作为对老师的评价的办法,用这个排名来评价老师并不科学。考试后分数的统计是为了分析,看看哪个学科、哪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是否有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提高。


对教师的评价,应该采取学生‍‍评价和同事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两个评价系统的评价结果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区分出三种情况:学生评价和同事教师评价“双优”“单优”和“双不优”。应该以同行评价的结果为主,学生评的内容作为参考。如果某个老师同行评价很低,‍‍学生评价也很低,学校就应该重视,不妨听听他的课,跟班上的学生聊聊,找到该老师的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改进和提高。


对教师也要有发展性、综合性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关注三个维度:一是知识,‍‍就是学养的深厚程度;二是技能,‍‍就是会教,教育教学水平高;三是‍‍态度,‍‍就是老师的职业认知和工作态度,是否真的热爱教育事业,是否有教育情怀,是否有坚定的教育理想。这三个维度里,知识和技能都是可以慢慢增长的,但态度是能决定知识和技能增长的速度的,是否真心,是否用心,老师的成长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最应该引起重视。


笔者建议,在国家层面,应花大力气研制出一套针对基础教育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地‍‍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收集评价信息,减少人为干预。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看行为、看过程、看结果,而不是只凭印象和最终的结果。评价应该“允许你不成功,但是不允许你不努力”。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王殿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清华附中原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新媒体“中国教育评价”(微信号:zgjypj)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职称评审 | 宁夏深化职称评审改革 为人才职称评价“松绑”

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刘振天:高校教育评价改革重在减负增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