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再度破发第35天,小米高端梦碎
作者 | 吴健伟
编辑 | 原野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F-Jinjiao)
“春天已经来了”
在小米股价再度破发的第35天,雷军发了一条微博,颇有意思。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但小米在股票市场的寒冬似乎还没过去。3月3日港股盘后,小米报收14.72港元,总市值3686亿。与最高值相比,跌去大半。
曾经支撑小米市值翻倍的高端战略,似乎不再奏效。小米的手机帝国在即将踏入第12个年头之际,再次面临着一个严峻考验。
雷军心中的痛
“年轻人第一次被套牢”的玩笑话再次变成现实。
1月27日,小米股价经历了持续半年的下滑后,终于再度破发。一石激起千层浪,雷军微博瞬间成为小米精神股东打卡地。在过去的35天,关于小米股价破发的段子层出不穷。
“年轻人第二次腰斩”
“买你家股票成了一年最大开销”
“雷总,股票跌了,没钱去小米之家了”
“因为买了小米股票,2021年我刻骨铭心”
2022年春节前夕,雷军在微博发问:你会为自己买一件什么样的新年礼物?热评第一条是:
“小米股票”。
短短四字,讽刺拉满。
在小米创办初期,雷军曾经要求所有管理层都要开设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并且亲自在上面与粉丝互动,听取粉丝的意见。不知道雷军看到这些留言时,内心想的是什么?
实际上,小米在股票市场的低迷表现,一直是雷军心中的痛。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鸣锣上市,结果一开盘就破发。“我们几个人谁也不愿意面对这个局面,心里特别难受,都躲到了港交所的一个杂物间。”雷军说。
在上市头两年,小米股价长期低于17港元的发行价,其中更有将近一年时间徘徊在10港元价位。2019年9月2日,小米股价一度跌至8.28港元的最低点,小米在资本市场迎来至暗时刻。
“(雷军)用互联网思维搞营销是厉害的,(股票)从上市的17块钱变成8块、变成10块了。”雷军的十亿赌局老对手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狠狠地往雷军的伤口上撒了把盐。
“当时跌到几乎所有人都快崩溃了,甚至有人认为还会跌到4块钱。在那段时间里,我特别不愿意见投资者,我见他们我说什么呢?”
雷军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依然心有余悸。
“有一个投资者执意要见我,一坐下来只寒暄了几句,他就毫不客气地说,你们怎么让我赔了这么多的钱?我真的不知道你们怎么干的。接着从小米的战略到小米的产品,再到小米的管理,把我当小学生一样训了一个多小时吧。”
“不瞒大家说,我当时的衬衣都湿了,会后我一个人坐在会议室里坐了很久,那一刻特别特别绝望。”
为了挽救低迷的股价,小米曾经启动了多轮股票回购。2019年9月,小米宣布了120亿港元股票回购计划;2021年,小米集团成为了港股的“回购王”:年内累计回购约3.43亿股,耗资超过84亿港元。
但是,资本市场还需要一个好故事。
2020年2月,雷军宣布小米正式冲击高端。资本市场随后给出了回应。自2020年5月开始,小米股价开始上涨,不到一年时间,小米一度直逼36港元,市值涨至近9000亿港元。
“我再也不用关心股价了,那些股票软件统统可以删掉了。”在去年的年度个人演讲大会上,雷军表示,那一刻自己终于从小米上市破发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让雷军没想到的是,一年后,小米股价重新跌破了发行价。
小米IPO破发当晚,雷军借着酒劲,放出了“一定要让IPO的投资者至少赚一倍”的狠话。第二天,雷军专门去买了一条破洞牛仔裤,希望自己能好好记住这次破发,以此激励自己。
按照惯例,小米将会在3月举办春季新品发布会,不知道到时雷军是否会穿上当年那条破洞牛仔裤登场。
造车才是新风口
崇尚“风口论”的雷军,在过去一年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造车中。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由雷军出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
雷军表示,进军智能汽车行业是小米历史上最重大的决定,同时也是自己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雷军要推进小米造车,早就有备而来。公开资料显示,小米在2014年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2015年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新造车公司蔚来汽车;2016年和2019年,顺为又两次投资小鹏汽车;2020年4月,小米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车载服务系统厂商博泰的B轮融资。
在小米官宣造车5个多月后,造车项目有了实质进展。2021年9月,小米汽车正式注册,总部落户北京经开区,注册资金100亿元,由雷军担任法人。除此以外,小米汽车自建工厂也将落户于此。
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将在北京经开区分两期建设累计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2024年首车将在北京经开区下线并实现量产。
小米造车的实质推进,也意味着雷军需要在造车项目中投入更多精力。实际上,在过去一年间雷军也在加速“放权”,小米开启了密集的组织调整。
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21年小米经历了35次组织架构和人员调整。雷军先后退出了有品电商部、MIUI操作系统部门和负责小米公司数字化、数据资产建设运营的业务中台部,交由小米总裁王翔、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和手机部总裁曾雪忠接棒。
调整后,小米业务层面直接跟雷军汇报的高管剩下7位,主要负责小米最核心的手机和IoT的相关业务。
在过去12年的发展中,雷军曾经多次带领小米冲出困境。
2016年,在经历5年高速发展后,小米手机销量迎来了滑铁卢。雷军亲自到一线接管手机部,推动大规模反思总结、再补课、再提高,最高峰时一天要开23个会。结果是在当年11月的新品发布会上,小米凭借首款MIX手机和note 2再度夺回市场份额。
2019年,中国手机行业处于整体大盘下滑,雷军宣布重新接管中国区,带领小米走过了艰难的5G换机过渡期。
如今,雷军正在为追赶三年量产这个目标而不断减负。小米的高端困境,这次要靠谁来解决?
堆料,堆不出高端
从上市破发到市值翻倍,如今又回到破发。小米股价的大幅波动,背后是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对小米模式的质疑。
所谓小米模式,即通过高性价比的硬件产品打造庞大的用户规模,并通过互联网服务赚钱,这是小米发展的核心。
无论是小米创立时的硬件、软件、互联网三驾马车驱动(在2017年升级成硬件、互联网与新零售),还是如今小米主打的手机 X AIoT双引擎战略,其本质都是这种模式。
尽管雷军多次公开表示,“小米并不是一家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但这个说法显然不能打动资本市场。
小米2018年财报显示,其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全年营收分别为1138亿和438亿,合计占公司总营收的90.2%;往后两年,这个占比分别为89.5%和89.3%;。根据小米2021年三季报显示,这个占比为88.1%。
自小米上市以来,其硬件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一直接近九成。在这个层面上看,小米本质上还是一家硬件公司。低门槛、缺乏底层技术壁垒,资本市场对于小米作为硬件公司的估值,是撑不起其17元发行价的。
2011年,当售价1999元,主打“极致性价比”的小米1首次推出市面时,整个中国手机市场为之震惊。在发布会上,雷军第一次将小米与苹果对标。“1999元的定价,不到苹果iPhone 4的一半……这是我们的割喉价。”
极致性价比让雷军仅用了七年帮助小米实现营收破千亿,完成跑步上市的奇迹,但也为小米的下一步发展埋下了隐忧。
既然不能从营收构成上打破资本市场的偏见,雷军决定从打造产品门槛与技术壁垒入手,冲击高端既是手机市场进入红海后的竞争要求,也是小米寻求资本市场认可的必然选择。
2016年,小米推出了MIX系列,开始探索高端市场;2018年,小米拆分了Redmi手机,利用双品牌战略进一步释放了小米手机进军高端的定位;2020年2月,在小米10发布会上,雷军喊出了正式冲击高端的口号。
小米10系列成为小米试水高端市场的第一作。无论是扎实的堆料,还是其3999元的突破性起售价,都展示了小米进军高端的决心。消费者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小米。
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小米10系列开卖三个月销量突破100万台,用时半年卖出了577万台的好成绩。
外界开始重新审视小米这家靠性价比发家的公司,资本市场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小米高端化战略公开以来,公司股价一路走高。小米股价危机被化解,雷军走出了IPO破发阴影,信守了“让IPO的投资者至少赚一倍”的承诺。
当外界预期小米11会有什么突破时,小米却用堆料回应了预期。被小米冠以“安卓机皇”的小米11,在发售后更是频繁出现各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烧主板、烧WiFi模块、异常发热等。
堆料堆不出高端,市场份额的变化反映了小米的堆料式高端困境。
IDC数据显示,在去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市场,苹果拿下60.8%的高端市场份额,华为份额“腰斩”至21.4%,小米占比4.6%;CINNO指出,在五千元以上的国内高端市场,苹果份额由2020年的48%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75%。
华为跌倒,但小米没有吃饱,资本市场对于小米高端化的质疑再生。今年1月27日,小米在延续近半年的跌势后终于破发。
2月8日,小米举行了一场“高端话战略研讨会”。小米集团正式组建高端化战略工作组,在“三年手机销量全球第一”战略牵引下,清晰了高端化战略目标:产品和体验要全面对标 iPhone,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雷军希望复制两年前的高端奇迹,但这次,资本市场不买账了。3月3日港股收盘,小米报收14.72港元,连续第35天低于股票发行价。
在堆料与空喊口号之前,小米曾经也想讲好自己的高端故事。
2019年9月,雷军带着一款全面屏手机MIX Alpha亮相。2年研发周期,前后1000人的项目团队,超过5亿研发投入,雷军在MIX Alpha发布会上表示,早在两年前小米已经启动了alpha研发项目,探索精神与工程师文化一直驱使着小米前进。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这款代表了小米“探索精神和工程师文化”的划时代手机,仍然静静地活在小米商城里,“敬请期待”四个大字显得有点空洞。
高端意味着底层技术的创新,而这种创新从研发到商用需要时间去迭代、试错。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不允许小米冒着掉队的风险放缓脚步。
因此,MIX Alpha更像是雷军对外界的一次“创新宣言”,在宣言以外,小米的商业步伐不能、也无法停下,冲击高端更像是给资本市场释放的信号。
更何况,一向信奉“风口论”与“顺势而为”的雷军,已经将造车作为人生最后一次创业。冲击高端手机市场,还重要吗?
商务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