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发 | 审视战术变革视野下的颠覆性技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光明军事 Author 宋广收

容来源:《国防科技》2020年4月第41卷第2期

引用本文:宋广收.审视战术变革视野下的颠覆性技术

设现状及启示[J].国防科技,2020,41(2):96-100.



摘要


文章从战术变革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颠覆性技术广义和狭义的基本概念,阐述了颠覆性技术的主要特征,提出了颠覆性技术在国家和军队两个层面的形成机制。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态势,颠覆性技术创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颠覆性技术的研究探讨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和焦点课题。在军事领域,鉴于“技术决定战术” 这一规律,有必要从战术变革的角度,以历史的眼光来重新审视颠覆性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和形成机制,为智能化时代的战术变革提供技术支撑。


01

颠覆性技术的基本概念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首次提出“ 颠覆性技术” 这一概念。克里斯滕森针对商业创新背景,将技术分为渐进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渐进性技术是指对正在应用的技术作增量式改进的技术,颠覆性技术则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取代现有主流技术的技术。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将颠覆性技术定义为“能彻底打破对手间军力平衡的技术或技术群,此类技术一旦应用,作战样式将发生巨变,相关政策、条令和编制等随之失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指出,“颠覆性技术是能够以剧烈、难以想象的方式对社会、战争带来颠覆性转变的一类技术”。

虽然“颠覆性技术” 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但颠覆性技术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与之相对应的颠覆性技术。历史地看,颠覆性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看,历代引发战术“颠覆性” 变革的军事技术可认为是与那个时代相对应的颠覆性技术,比如,金属冶炼技术、火药制作技术、动力机械技术、原子核反应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在历史上均引发了战术“颠覆性” 变革,以金属冶炼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催生了阵式战术;以火药制作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催生了线式战术、纵队战术和散兵线战术;以动力机械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催生了以集群式散兵战术、梯次快速集群战术为主要标志的机械化条件下合同战术;以原子核反应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催生了以“大纵深立体、空地一体” 为主要特征的核武器条件下合同战术;以精确制导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催生了以“精确性、立体性、机动性” 为主要特征的高技术条件下合同战术,以及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催生了以“信息主导、网聚效能、整体联动” 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条件下合同
战术。

从狭义上看,颠覆性技术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不断涌现和演变。根据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军队的研究动向以及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对颠覆性技术的界定,在军事领域可能引发战术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先进计算、智能交互、增材制造、新生物医学、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技术。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呈现出多点突破、交叉融合和群体跃进态势,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战术变革,催生以“无人化、自主化、可视化” 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时代合同战术。

因此,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上看,颠覆性技术都是通过以技术创新驱动为引领的方式而产生的具有颠覆性效果、变革性意义和标志性特征的技术。

基于对颠覆性技术基本概念的认识,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这三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颠覆性技术强调技术的颠覆性和变革性、前沿技术强调技术的前瞻性和先导性、新兴技术强调技术的新颖性和尖端性。颠覆性技术可以是前沿技术、新兴技术,但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不一定是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在诞生时,无法判定其是否会产生颠覆性效果,只有被应用在某个领域时,其颠覆性才得以识别与验证。例如,人工智能于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上被首次提出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不仅位列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纳米科学、基因工程、人工智能) 之中,而且被公认为是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

02

颠覆性技术的主要特征



(1)在创新形态上具有超越性和替代性

颠覆性技术创新是以技术创新驱动为引领,利用打破常规、独辟蹊径的创新思维方式,开辟新的技术应用领域,实现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用这种颠覆性创新技术改进或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性能上将全面超越之前的同类武器装备,并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实现武器装备的小部分替代、大部分替代和完全替代,进而引发战术的深刻变革。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相比,颠覆性技术创新在形态上具有的超越性和替代性,为后发国家和军队跨越发展、赶超先进和赢得未来提供了重要条件与机遇。

(2)在作用效能上具有革命性和破坏性

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一方面改变了现有技术的作用机理,破坏了原有技术的发展路径,使得先发国家和军队以“技术突袭”的方式形成与后发国家和军队之间的“技术代差”;另一方面破坏了现有武器装备的发展模式,有效提升武器装备在打击、防护、机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加快传统武器装备的淘汰步伐,促进部队战斗部署、指挥、协同、行动和保障方法的变革。与渐进性技术相比,颠覆性技术在作用效能上具有的革命性和破坏性,充分显露出了其具有的颠覆性效果和变革性意义。

(3)在研发应用上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颠覆性技术创新需要创新的思维和全新的知识,并且挑战或彻底取代已有技术,创新程度较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颠覆性技术出现、研发到应用,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在颠覆性技术演变过程中,受科学技术发展、资源投入力度、国家战略调整、军事战略格局等因素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影响,颠覆性技术能否成功应用于武器装备,实现武器装备的更新迭代以及能否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都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在国家和军队层面建立高效、灵活、包容的制度机制,没有营造提倡自由探索、鼓励学术争鸣、发扬学术民主和坚持开放共享的科技文化创新环境,那么发展颠覆性技术将是天方夜谭。

(4)在发展演变上具有渐进性和不平衡性

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演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积累过程。颠覆性技术的产生,是集成不同时间的各种技术改进之后,在某一时间点显示出“颠覆性” 现象,即出现了质变点之后,显现出“颠覆性” 影响和效果。这时,技术的“颠覆性” 才被判定和认可。因此,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演变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同时,受外部条件和技术进展等多重因素影响,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演变在不同的国家和军队呈现出不平衡性。人工智能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时,其“颠覆性” 影响并未显现,直到21世纪初,随着网络环境和计算机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核心算法能力有了质的提升,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才使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 效果初步显露。此外,由于不同国家和军队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和生物特征识别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上进展不一,人工智能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迈进的征程中呈现出不平衡性。

03

颠覆性技术的形成机制



从战术变革的角度看,颠覆性技术的形成,要从国家和军队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考察。这两个层面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国家层面的颠覆性技术形成机制

在国家层面,颠覆性技术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个方面。在“ 推” 和“拉” 的共同作用下,促进颠覆性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在技术推动上,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往往会深刻影响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发展和应用。对某个国家而言,出于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推动本国的技术创新发展和应用,也可通过自身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促进本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某项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回顾颠覆性技术的形成和演变历程,可以梳理出颠覆性技术的产生主要源自三个方面: 一是源自基于新机理的原始创新。基于新机理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孕育出颠覆性技术。例如,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受激辐射” 理论和1958年阿瑟.肖洛与查尔斯.汤斯提出的“激光原理”,为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源自既有技术的创新应用,既有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会催生颠覆性技术,在军事领域更是如此。如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核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化学和医学领域,但随后原子核裂变和聚变反应技术被应用在军事领域,出现了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随着原子核反应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进一步增大了核武器的杀伤威力和毁伤效能,而且在核电、核医学等民用新型交叉学科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深远的颠覆性技术。三是源自多项技术交叉融合,技术发展史表明,多项技术的交叉融合是产生颠覆性技术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军事和民用领域被广泛应用的网络信息技术,既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软件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等相关领域交叉融合的成果。再比如,人工智能需要信息识别、数据处理、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相互协作,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仿生学和材料学等众多学科。

根据技术创新之前的安排,技术推动可分为有计划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无计划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有计划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主要依靠长时间的增量创新积累,实现技术突破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石墨烯就是在科学制备方法不断进步发展的情况下,有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典型例子。石墨烯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目前科学家发现的厚度最小、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最早从石墨薄片中剥离出了石墨烯,随后几年,石墨烯的制备新工艺不断涌现,科学制备方法的不断进步推动石墨烯制备的新工艺,2015年,石墨烯制备的颠覆性技术形成,石墨烯3D打印出现,并进入成熟的商业应用阶段。而无计划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核裂变的发现,就是无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典型例子。20世纪30年代,恩里科.费米试图通过将铀与中子撞击的方式合成一种超重原子,他在成功合成了两种重物质后,却偶然发现质量并未守恒,而是出现了质量损失。事实上,实验之后的质量损失是由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费米无意之中发现了核裂变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颠覆性技术。

在需求拉动上,主要是通过市场需求、企业主导和政府资助等方面来实现。技术创新是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根据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在企业的商业化利益拉动和主导设计下,在政府的扶持和投资下,形成和发展颠覆性技术。演化经济学认为,创业型政府可以提出技术需求并为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市场。例如, 在互联网技术、纳米技术、核反应技术等颠覆性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着试验性消费者和资助者的角色。

(2)军队层面的颠覆性技术形成机制

在军队层面,颠覆性技术的形成除了涉及技术推动、需求拉动这两个因素外,还有作战对象倒逼这个重要因素需要考虑。因技术推动形成的颠覆性技术,往往因需求拉动和作战对象倒逼而驱使颠覆性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和深化应用。

对于技术推动,军队既可以利用自身特殊优势,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也可通过军民融合等方式,充分共享国家的技术创新成果;也可参考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军队的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实现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成果。20世纪40年代,在原子物理学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美国军方通过实施“曼哈顿计划”,推动了原子核裂变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了原子弹,并于1945年8月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一枚原子弹。原子核反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需求拉动,就是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军队在特定战场环境下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为目标,为有效提升武器装备打击、防护、机动、信息能力和最大限度发挥作战体系效能,形成和发展颠覆性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就是在命中精度高、作战效能高、作战效费比高等作战需求牵引下形成和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激光和电视制导炸弹,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能。随着光电技术、微波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小型化、高精度、低成本的制导系统相继问世,这使得精确制导武器的抗干扰能力、自主制导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大大提高。

作战对象倒逼就是着眼作战对象军事能力发展,为赢得军事优势和保持制衡能力,形成和发展颠覆性技术。美国提出并实施的三次“抵消战略,就是因作战对象倒逼形成和发展颠覆性技术的例证。20世纪50年代。美国面对朝鲜战场失利后的财政危机和苏联的威胁,提出以核技术优势抵消苏军压倒性常规军力优势的第一次“抵消战略”。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针对越南战争后的困境和苏联常规军力优势,提出以精确打击技术为龙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二次“抵消战略”。当前,美国加速推进亚太“再平衡” 战略,旨在通过发展新的军事技术“改变游戏规则和未来战局”,使美军在新一轮的军事竞争中保持绝对优势。为此,美国从2017年起投入120亿~ 150亿美元开展第三次“抵消战略”。此次“抵消战略” 把人工智能和自主化作为两大技术支柱,试图通过形成和发展改变未来战争规则的颠覆性技术赢得持久军事优势。

04

结语



在颠覆性技术的大力推动下,战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和形成机制上审视颠覆性技术,需要从战术变革的视角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从把握战术变革趋势看,既要从广义上理解颠覆性技术的迭代更新和融合发展轨迹,理清颠覆性技术催生战术变革的历史脉络;也要从狭义上领悟当今颠覆性技术的群体涌现效应和内在作用机理,把准颠覆性技术引发战术变革的发展动向。

从揭示战术变革规律看,既要认识颠覆性技术具有的超越性、替代性和革命性等特征,认清颠覆性技术在引发战术变革诸因素中的主导地位;也要认识颠覆性技术具有的不确定性、不平衡性特征,研究论证颠覆性技术的预见方法,加速构建颠覆性技术的培育机制。

从加快战术变革进程看,既要把握国家层面的颠覆性技术形成机制,从宏观上论证颠覆性技术发展战略,实现“军民融合、寓军于民” 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也要把握军队层面的颠覆性技术形成机制,为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推进战术变革打造强引擎。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我们要研判大势、超前部署、把握方向、抢占先机,尽早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下大功夫和取得突破,实现我方技术和战术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逐步成为智能化时代颠覆性技术和战术理论创新发展的领跑者和开拓者。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组. 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信息科技领域[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1-19.
[2] 刘戟锋. 武器与战争———军事技术的历史演变[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2: 2-6.
[3] 卢林. 战术史纲要[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8: 174-192.
[4] 郭安华, 曾苏南. 合同战斗发展史[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8: 140-144.
[5] 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R/OL].(2016-08-08)[2020-04-01].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8/08/content_5098072.htm.
[6] 周志敏, 纪爱华. 人工智能———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3.
[7] 王志勇, 党晓玲,刘长利等. 颠覆性技术的基本特征与国外研究的主要做法[ J]. 国防科技. 2015-36(3):15.
[8] 李平. 颠覆性创新的机理性研究[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7: 17-19.


THE  END

文字 | 宋广收(陆军指挥学院)

图片 | 来源于原报告

编辑 | 冷色调

审阅 | Q、黄洋


“军事高科技在线”征稿啦!!

详情请戳👇👇👇

往期精彩

人工智能与网络的结合将如何影响核安全

新兴技术为美国情报机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于人工智能与未来战争的几点思考

销毁核武器也是一门技术活

人工智能会对战略产生何种影响?

美军科研体制系列之五:空军科技开发部门组织结构

美军科研体制系列之四:海军科技开发部门组织结构

美军科研体制系列之三:陆军科技开发部门组织结构

美军科研体制系列之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组织架构

美军科研体制系列之一:国防部组织结构

解读美国防部的“云战略”

涂装怎么就成为了战斗力

欧盟发布人工智能道德准则,促进可信赖人工智能发展

美国AARGM-ER反辐射导弹的主要性能及特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军事高科技在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