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IDC: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关键点和趋势洞察

刘成军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2024-09-16

构建工业互联网知识体系,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大



工业互联网浪潮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在疫情持续肆虐的环境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呈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深度对话与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IDC,围绕工业企业选择工业互联网平台时的重点考量因素、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的差别、如火如荼的“5G+工业互联网”、工业智能化AI质检典型应用赛道和竞争格局、平台+APP应用模式及创业公司商业模式的正向循环等行业关注的热点、难点和关键点,以期全面呈现IDC视角的深度洞察,供行业人士参考。
国际数据公司(IDC)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电信行业和消费科技咨询、顾问和活动服务专业提供商,1986年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著名科技市场研究机构。近年来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研究,通过市场调研和输出报告来回答行业和市场话题。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叠加数字化转型浪潮之下,智库、咨询公司、媒体及大型服务厂商等纷纷发布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从不同维度和视角阐释其价值主张与转型框架,IDC在研究工业互联网的视角是怎样的?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IDC总体来讲,相比于其他机构的报告,IDC更侧重于技术方案落地、市场格局及基于数据调研的视角。尽管工业互联网理念很美好,但在实际应用落地时,不论供给侧(厂商)还是需求侧(用户),都还面临不少问题。IDC作为面向市场研究的机构,更关注各种概念之下,厂商及用户实际业务开展时,面临的问题:

  • 供给侧(各类工业互联网供应商):当前实际有效市场规模有多大?核心产业是否有千亿?面对众多细分领域,机会到底在哪里?平台厂商业务表面上看都很接近,但实际各自产品服务和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当前实际竞争态势和市场究竟如何?等等

  • 需求侧(企业用户):技术应用过程中是否有成效显著的案例?开展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如何破解?等等

    IDC试图通过市场调研和输出报告来回答这些问题。2021年IDC就输出了《IDC MarketScape:中国工业互联网厂商评估,2021》《IDC创新者:中国工业互联网云MES,2021》《中国工业AI质检解决方案市场分析,2021》《5G+工业互联网市场分析》等市场热点主题报告,为市场中供给侧和需求侧提供选型和落地借鉴。IDC近期也即将发布工业互联平台整体分析和工业数据智能(大数据和AI工业应用)两本研究报告。

IDC在市场研究方面具有两大明显特色和优势,一是全球化,二是更贴近市场的落地及数据策略。在全球化方面,IDC全球有1100多名分析师在各个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中国分析师可以和全球的同一领域分析师进行对齐和沟通比较,形成立足全球视角,同时更适应中国市场特点的研究,把国外先进经验带到中国,帮助中国工业企业更好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也把中国优秀厂商介绍到全球,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影响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为例,IDC全球分析师在2019年、2021年持续开展了IIoT平台厂商评估的研究,2021年IDC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评估的研究就在对齐全球IIOT标准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本地化,并且评估报告的英文版本,也将发布到IDC全球制造业报告包中。在数据策略方面,工业互联网市场上虽然讲的很热闹,但是厂商实际收入情况究竟如何,市场需求如何发展,可能对供应商、投资人等更有参考价值。IDC在众多IT领域长期开展数据追踪,有丰富数据研究的经验和积累,能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市场数据,从而为供应商了解竞争态势,需求变化等实际市场情况,提供更具体的指导。目前在工业AI质检、平台、工业数据智能、MES、安全等很多子市场已经或即将发布市场数据,未来还将持续在更多领域发布市场数据,同时数据将逐步行业细分和深化。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我国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涵盖了跨行业跨领域平台、特定行业平台、专业领域平台和通用技术平台,官方统计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据IDC从市场和用户端的调研,它们如何去评价工业互联网的成效与影响力?工业企业在选择平台时重点考量哪些因素?

IDC从IDC对用户的调研看,工业企业用户大多并不太在意供应商是什么平台,对平台供应商的了解也比较有限。除了少数大型企业,大多数工业企业其实只了解5-6家平台厂商,如图1所示。

工业企业更在意的是业务痛点如何解决,以及当前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下,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解决当前业务痛点。作为战略方向,有些头部企业也会在难以准确计算投入产出的情况下,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战略趋势先探索起来。

图1 被调研工业企业了解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商数量 来源IDC

具体平台选型方面,IDC调研显示,数据集成、安全、设备接入和设备管理,是客户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能力关注度最高的因素。此外,行业经验、厂商自身经营持续性、政策补贴、人员培训等也是影响客户选择平台供应商的因素。如图2所示。

图2 工业企业选型时更侧重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的能力 来源IDC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IDC分别针对全球工业物联网平台及应用厂商和国内平台厂商开展评估,从各项指标和数据来看,我国与全球领先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厂商之间的差距集中在哪些方面?

IDC:由于产品形态、目标定以及一些指标的定义标准不一致,国内平台厂商业务范围比国外要宽广,国内和国外平台之间可以直接比较的指标也并不多。

国内平台厂商相比于国外领先平台主要差别在于:
  • 1.国外领先平台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功能模块复用和应用开发方面能力较强,通过配置而非代码开发的比重高;而国内的很多厂商定制开发成分重,产品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积累也是中国平台需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方向。

  • 2.国外领先平台业务覆盖范围较广,在全球广泛开展业务;中国厂商主要还是在中国市场,在中国之外的市场开展还比较有限。
  • 3.国外领先平台生态伙伴更丰富,尤其是平台和工业软件、OT、工控自动化厂商间的交流合作较多,而国内这类企业整体较弱
  • 4.国外领先平台的大规模化应用的案例相对较多,有的平台服务在一些龙头全球跨国公司,在单一企业的数十个工厂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在中国市场也有优势,例如广泛支持各类网关接入,高度定制开发、及时灵活的售后等,更适应中国市场需求。一些国外平台在国内的业务开展也算不上成功。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5G时代指向万物互联,与工业互联网实现的“人机料法环”的互联互通高度契合,一方面,目前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第四届“绽放杯”大赛应用案例超过1.2万个,但另一方面,其应用行业和场景比较局限,应用深度不够,尚未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IDC如何看待这种“冰火两重天”现象及背后的原因?

IDC:短期内,政策等对推动企业5G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市场的火热,运营商也通过不少优惠措施,促进了企业先行试点开展起来。2020年,全国5G工业领域商业落地合同接近60亿元

目前来看,工业领域可以使用5G的潜在场景众多,但必须使用5G的场景还不多。5G并非为工业应用而生,5G技术特点与工业应用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如5G下行速率高,但工业场景更多需要高的上行速率。数据安全、成本高、连接稳定性不足等,也限制了工业企业5G应用。5G网络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化产品,天然难以满足工业企业高度个性化、本地化的网络需求。对工业企业而言,网络本身也并不产生直接的业务价值,用户的考虑和投入也会偏谨慎。

5G之外,还有4G网络、有线网络、光纤、WiFi 6 等多种网络供工业企业选择,连接距离远,设备移动性强的场景,5G比较优势较明显。所以5G在不同行业场景渗透落地的速度也会不同,先期能够较好落地的,主要是矿山、港口等领域。

3 5G在工业应用的适用性 来源IDC为促进5G在工业企业更好的应用,设备商和运营商也一直在推动5G网络向更符合工业需求特点的方向升级改造。如运营商普遍推出了支持在边缘卸载数据的5G混合专网,华为的5.5G超级上行、面向矿山的防爆CPE等。为进一步适应工业企业需求,一些企业也提出了共享基站自建核心网的5G混合专网模式,在企业内部署第三方核心网服务器,与运营商基站兼容,控制面在企业内服务器,所有数据信令均不出厂,更好的降低应用成本,并满足数据安全的相关要求。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AI不断向工业领域渗透,作为工业智能化的代表,以工业AI质检为例,2020年中国工业质检软件和服务市场仍平稳增长,疫情期间保持了30%以上增速,云厂商、平台商、创业公司及传统机器视觉企业加速布局,可谓“群雄逐鹿”,如今呈现怎样的市场竞争格局?略显拥挤的赛道哪一方最有可能胜出?

IDC:目前AI质检大体可以划分为4类市场,其中的成熟应用市场, 包括3C、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的质检场景,技术难度不高,ROI清晰,也是目前竞争较激烈的领域,多数企业都有参与。

但也因为相对成熟,竞争激烈,价格已经压低到一定水平。更前沿的食品饮料、化纤等行业,以及3C领域一些技术难度高的场景,探索较多的主要是云厂商。工业AI质检几类典型市场 来源IDC工业AI质检分行业厂商参与情况 来源IDC

工业质检的成熟应用市场进入门槛并不高,因此很多企业都在加速进场,且由于市场尚处于初期,因此很多厂商收入都还不高,但增速较快。一部分率先找到规模化应用场景的公司,预计将能够更快的复制做大,最先在拥挤的赛道胜出。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虽然工业互联网是新赛道,但从业务上来讲,IT系统定制化项目依然比比皆是,而工业APP/SaaS接受度和收入依然处于低水平,单纯靠“平台+APP”模式很难实现正向循环。IDC如何看这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状况?

IDC:平台化的SaaS产品与“工业互联网平台+APP实际市场发展是两个不同的业务方向,当然也有部分厂商同时开展这两块业务。平台化的SaaS产品更多面向中小企业,以公有云平台方式运营。“工业互联网平台+APP的模式则更多是作为具体软件产品,私有化部署到企业,主要用于大中型企业。


我们看到很多平台化SaaS业务发展速度非常快,虽然有部分用户受政府上云补贴的影响低成本尝试,后续没有选择续费,但也仍有不少企业通过应用SaaS软件,取得了良好成效。SaaS供应商前期研发和市场投入高,所以盈利压力较大,后续用户规模提升后,边际成本将下降,但说服很多用户接受上云依然存在挑战。


“工业互联网平台+APP”方面,ERP、MES等传统工业软件企业已经在将自身的产品向平台化和模块化升级改造。物联和AI为基础的应用目前定制化解决方案仍然是主流,但通过今年的调研,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和客户企业意识到平台+APP的方式相比传统定制IT系统的优势,数据中台类项目市场需求在增多,基于平台+APP千人千面的新型应用模式也已经有一些落地应用。


当然,目前很多供应商和企业有个误区,认为平台+APP的模式全面替代传统定制的IT业务系统成本过高,难度过大,实际上平台+APP确实能够替代部分业务应用,但与一些专业业务系统并不矛盾,并不是全部应用都需要用平台+APP的模式替换,平台+APP可以与现有业务应用共存或逐步替换的,我们本次案例征集及对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和建设实践》报告中就会有相关的成功案例介绍。


对用户而言,用户需要的是业务应用,具体应用是定制开发的,还是基于平台+APP的模式的,并不影响用户的使用,取决于供应商如何架构自己的产品。有些用户已经意识到并且更倾向平台+APP的模式。


对于供应商而言,当前给用户的一定是定制化应用解决方案,但逐渐增强平台产品能力,降低自己面对定制化需求的开发成本,更多通过配置适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不是通过过去的定制化代码开发,这的确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当前很多平台供应商自身产品化方面并没有做好,且前期通过低价方式获得标杆项目,导致了目前的盈利情况不好。未来随着产品成熟及缩减低价项目,部分平台供应商的盈利情况将会得到改善。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3月26日,即将在深圳举办的IDC工业互联网峰会有哪些亮点,将发布哪些重要成果?

IDC:1.大会将邀请众多行业大咖、领先厂商及领先工业企业分享其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案例。

2.会上将分享IDC对平台市场的研究成果,如目前平台厂商的业务和业绩情况,发展趋势,用户平台选型建议等,内容源于《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分析,2021》和《IDC MarketScape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评估,2021》两本报告。3.会上将现场公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领军者”获奖结果。IDC通过广泛的前期征集,遴选出一批国内领先的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打破了企业数据孤岛,实现较好的业务数据打通和利用的典型案例,并收录在《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实践》报告中,供更多企业参考借鉴。(完)


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当属于厚积薄发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