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亮未来丨第七期“校长茶话会”圆满举办,聚焦探讨“STEAM教学”智育发展路径

领导与教育前沿院 西浦儿童发展与基础教育
2024-09-29
第七期校长茶话会




智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一,在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着坚实的基础。









3月15日下午,伦华教育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赵士田、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副校长王亚文、西交利物浦大学数学物理学院物理系于昊副教授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教育研究系李娜副教授相聚西交利物浦大学南校区慧吧,在“点亮未来·第七期校长茶话会”上围绕“STEAM教学和智育”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活动同期在西浦儿童发展与基础教育视频号、西浦ILEAD视频号及蔻享学术平台直播,吸引了线上线下4000余人的参与和讨论。



▼请点击以下视频,观看本期校长茶话会的精彩瞬间。欢迎点击头像,进入“西浦儿童发展与基础教育”视频号主页,回看第七期校长茶话会的直播。


“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多学科的交叉。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专家来聊一聊与STEAM教育非常相关的智育话题。”在李娜老师的介绍和主持下,点亮未来·第七期校长茶话会拉开了帷幕。




李娜:三位嘉宾分别来自不同学段的院校,拥有不同的教育经验。能否谈谈你们如何看待“智育”?


赵士田副校长:“智育的目的在于开发受教育者的智慧,一方面通过传授科学知识,让孩子们积累一定的知识,另外一方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创新、批判思维和解决现实生活当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王亚文副校长:“智育的智慧分为理性智慧和实践智慧两部分。理性智慧是从学会知识与技能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实践智慧是指能否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为他人或社会带来影响。”



于昊老师:“智育的发展需要与世界多产生链接。从生理学上讲,智慧是神经元的连接。人类神经元的数量是上天定好的,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受后天接触多样化世界的刺激。接触的世界越多,连接越丰富,最终形成了知识网络,批判性思维随之形成。”








李娜:能否请基础教育的两位国际学校的校长和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于昊老师谈谈,在中小学及大学培养阶段,智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赵士田副校长:“我们每个阶段对智育的目标有所不同。以人工智能教育为例,我们在小学一年级就给学生们教授人工智能的课程,主要是以体验和感受为主,让学生们体验人工智能爱生活当中的应用。


到了初中,我们就通过理论的学习,让学生们掌握人工智能的原理,引导学生们探索人工智能背后的奥秘和底层设计逻辑。”


王亚文副校长:“高中阶段的智育目标是培养出智慧的人,使其自由、充分、全面地发挥其价值。在这样的目标前提下,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通过开设国家中心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和实验素养课程实现课程贯通化,开设五大科技类型的实验室实现学习项目化,让学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能无缝对接到大学的学习中。”


于昊老师:“高等教育阶段的智育还亟待改变,要让课程和世界充分连接起来,让学生明白原来学这个东西如此有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学生只是在学校和书本的‘那点小花园里挖呀挖’,然后‘小小的种子只能开小小的花。’”







李娜:如何在教学实践和生活中突破学科之间的边界,实现STEAM教学




赵士田副校长:“最初我们邀请不同学科的教师,如信息科学、美术、数学等学科的老师们设计跨学科项目。在做的过程中,大家逐渐形成了跨学科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将不同学科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讲授某一学科。比如我们的美术课在设计课程时,会加入一些和科学、机器人有关的内容,这就达到了跨学科的效果,打破了传统的孤立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使得不同学科之间联系起来了。”

 

王亚文副校长:“其实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问题大都是跨学科的。我们要鼓励学生们去思考和做别人从来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医院输液瓶,现在有一个传感器在输液瓶上面。当液体输完的时候,它就能够及时提示。实际上在工业领域早已经有了检测液体或水压的传感器,但是只要换了场景后就又有新的用途,这就是跨学科思维的体现与应用。”



于昊老师:“打破边界和融合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其实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工业化时代为了适应工厂生产的需要,教育逐渐细化为单一学科。然而,随着AI时代的来临,教育可能再次向融合发展。综合性的人才,能够调动各种各样的资源,在未来这种人才将大受欢迎,也一定是我们教育发展的方向。”

 

李娜老师:“昨天我在与企业谈合作时,讨论到数字化教育专业的特色,其中融合式教育是关键。该教育模式下,学生与企业合作开展真实项目,企业对学生的期望是不仅要具备管理、沟通和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艺术设计等专业技能。这一需求对我们教育者和学生们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



 互动交流









听了三位嘉宾的讲述和分享,现场的参与者们针对智育和STEAM教育的话题踊跃发言,从教育研究者、实践者及家长等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嘉宾们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1. 在大学申请中为何不能移除标准化考试,只拿课外项目去申请学校呢?


“因为标准化考试和分数具有世界认可度。”王亚文副校长解答道,“其实现在海外大学不再单注重成绩。大学都有一个基本门槛:分数,然后会在达到门槛的候选人中再根据项目进行最后筛选。另外,海外大学也看重学生做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小我还是大我,最理想的大我目的便是解决某个领域的问题,为他人带来价值。”


2. STEAM作为一个特色课程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各个学校在推进STEAM课程时是如何建设师资的?学校有没有什么做法能激励老师走出舒适圈,摆脱职业倦怠,主动设计此类课程呢?


赵士田副校长表示,“学校会在校内招募各个学科老师加入STEAM教育核心小组。而老师们在加入小组后会结合第三方学校提供的教案、课件等资料来研究其他学校的优秀案例,提高老师自身的跨学科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老师在STEAM教育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在STEAM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赵副校长总结道。




王亚文副校长补充道,“学校会通过一些奖励机制、激励措施以及提供更多的分享平台来鼓励教师主动参与STEAM教学。学校强调师生互动,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如物理、文学、经济学老师)参与AI等跨学科课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我们也贯彻‘二八原则’,通过邀请一批有经验的教师引领,带动和激发其他教师的兴趣,学校会给老师们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3. 如何让家长更加支持学生对于个人兴趣的探索?


赵士田副校长认为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努力。“每个学校都会开设家校活动。比如我们学校开设了家长工作坊,研究的主题就是人工智能,家长就有机会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从孩子角度去学习和思考,并认同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4. 家长该如何增加孩子的跨学科项目参与度呢?


一位集西浦校友、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三重身份的参与者,根据自身经历指出“目前跨学科项目并不普遍,主要存在于国际学校”的现状,她问道,“我希望让孩子参与更多跨学科项目,作为家长该如何做呢?”


王亚文副校长将家长比作教育的平衡者和催化剂。“家庭教育可以平衡学校的缺失。家长们可以转换思维和方式,利用周末、假期等课余时间,带领孩子参与义工等实践项目,做‘周末特种兵’。另外,家长可以利用线上渠道,去链接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丰富孩子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历。”

 

“今天三位嘉宾的分享内容干货满满!”李娜老师总结道,“点亮未来,从重新定义‘成功’开始,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带着这些思考继续探索智育和STEAM学习。”


点亮未来·第七次校长茶话会的研讨会在嘉宾与参与者们的热烈讨论中结束了。希望本次的研讨可以激发更多的教师、家长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STEM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研修


为了帮助中小学教师掌握STEM的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提高STEM教学能力与素养,西浦儿童发展与基础教育中心推出了STEM与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研修项目,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实战、设计实践、课题研究、实地参访等多种形式帮助中小学教师深入了解STEM教学理念,开展跨学科教学。


欢迎中小学教师、教研员、管理者及对STEM教学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报名参与。

了解更多详情,请联系我们:

赵老师 0512-81880407
Wenmin.Zhao@xjtlu.edu.cn







 “校长茶话会”系列活动 


“校长茶话会”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儿童发展与基础教育中心发起,通过邀请基础教育领域的校长代表们与高校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交流,在观点碰撞中深度剖析与儿童全阶段成长密切相关的教育热门话题和现实挑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创新改革提供新方向。



精彩研修

21天幼儿教师正念情绪训练营开启报名!怀阳光心态,照教育之路。


记者:赵梓佟

摄影:张晓彤

视频:陈苏芸
编辑:王   珍

监制:任毅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浦儿童发展与基础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