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文化?(03)|美学与政治|阿多诺导读系列(共七讲)
编者按|
本文基于作者2015年10月28日于中国美院进行的“美学与政治”七讲导读课中的第一讲“引子: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文化?”,院外将分为四部分进行推送。本篇为第三部分。美学与政治七讲讲稿及相关阿多诺原著文本将分为52篇持续推出。
第一讲|引子: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文化?(03)|2015
本文5000字以内|接02
我们要了解争论的背景。在1967年9月5号,德国社会主义学生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召开了大会,决定要用子弹做宣传。这个时候大学生就开始罢课,占领大学。1968年12月,就把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系占领,改名斯巴达克系。大家知道革命首先是要改名字,要政治正确(东方红广场、凯达格兰大道等等)。斯巴达克系这个典故出自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翼。1919年1月,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在柏林被右派势力暗杀掉,而他们所在的组织叫做斯巴达克团。学生的这次“占领社会学系”的行动最后当然是被“清场”。然而罢课还在继续。1969年1月31号,罢课的学生跑到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一间教室里开会,大概是要研究一下如何继续搞革命之类。阿多诺很紧张,就打电话叫警察来。阿多诺特别警惕“法西斯尾巴”,他大概觉得学生占领他的教室开会这个苗头不对。警察来了之后驱散了学生,也抓了很多学生。阿多诺的博士研究生汉斯-于尔根·克拉尔(1942年生,1970年死于车祸)也被逮捕。这个事件使得阿多诺和学生的矛盾激化到不可修复的程度。在课堂上羞辱他的女学生其实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969年7月,克拉尔上庭受审,阿多诺出庭作证。之后他就去休假了,去阿尔卑斯山滑雪了。在山上不知什么原因就心肌梗塞了,在瑞士的医院里过了几天,8月6号去世。
了解了背景,回到《批判》一文。我讲三个要点。第一,批判是受压制的,是不受待见的。对批判的敌视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这篇文章比较好懂,所以还是请同学们亲自去看一下。第二,批评为什么受到压制呢?批评在今天已经功能化了。我们今天有各种影评人、乐评人、画评人,其实都是“托儿”。用哈贝马斯的术语叫“公共领域内的再度封建化”,《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社会原来不自由是因为有权威、有官方,有政治上的压迫。现在是为了市场,为了“卖”。它的批评其实是为了卖而卖。就像《南方周末》一样,当然它会拉来很多粉丝,但它是为了卖而已。所以舆论机关会认为它高人一等,但其实这种姿态也是极权主义的,也是法西斯主义的苗头。《南方周末》和法西斯主义是一丘之貉。因为都认同一种权力,《南方周末》要征服它的粉丝,就像希特勒要征服他的“粉丝”一样,是煽动的。
第三,最后一点,有一个词是批判的最大敌人——正能量。所以我说批判是“负能量supply”,像供水供电供气那样供负能量。正能量好还是负能量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看总的趋势,看哪一个极端压倒另一个极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要防止一个极端压倒另一个极端。现在的社会总的趋势是正能量太多,负能量太少。人们往往会问,你批判的动机是什么?人们认为如果你不能拿出更好的东西,你就不要批判。你没有建设性嘛!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就自称“理性、建设性”。当我还在读新闻系的时候,我说我要办个报纸,标语也是五个大字“理性、破坏性”。其实应该是“理性、颠覆性”,也就是说要批判。强调“理性、建设性”,就不要批判了。这个东西用马尔库塞老师的话说叫“肯定文化”,就是说这个文化是被肯定的,只能肯定,不能否定。提供正能量的心灵鸡汤不仅会说“你要努力”,也会说“你做不到也没关系,现在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也挺幸福的啊!”——鸡汤也是辩证的。所以阿多诺在这里就讲人们现在“崇拜世界,敌视批判”,这是非常有问题的。拿不出一个好的东西来,就不能批判了吗?他认为这种对肯定性的追求才是一种破坏力量的伪装。越是肯定,越是讲得好听,这些人的破坏力越是大。所以在《批判》这篇文章的最后,他改用了斯宾诺莎的一句话,“一旦充分认识并准确表达了虚假(也可译为错误)的东西,就已经标示出了正确的和更好的”。所以阿多诺的关键词就一个字——“否定”(negative)。
1-4
下面开始进入真正枯燥无味的环节了,就是进入《文化批评与社会》这个文本。真的非常枯燥,但是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是贝多芬的第十六首弦乐四重奏的第四乐章的标题,阿多诺老师评论过。为什么非如此不可呢?因为贝多芬写的曲子不受市场欢迎。他就把它改了,交了一个受市场欢迎的稿子,他把第四乐章的标题改成“非如此不可”。因为市场做决定,我们没有办法做决定。而我们今天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枯燥无味呢?也是非如此不可,因为这个世界已经太有用了,太功利了,太小清新、小确幸了。所以我们这些思想、精神、哲学已经成了垃圾了。我觉得在现代语境中,我们这种东西才是垃圾,是不受欢迎的,是无家可归者。下面真正进入文本,划分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
这个文本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个是批判了文化和文化批判,第二个部分是讲了文化批评的辩证法,第三个大的部分是讲了文化批判的方法论,在这个部分它批判了内在批判和外在批判(或者准确的讲是超越批判)。这是康德的概念,内在性和超越性。但是我们暂且先字面上理解,内在批评和外在批评。他提出要用“辩证批评”的方法。所以说这是文化批判一个方法论的文本。
那么关注这个文本的理由是什么?我最早关注这个文本是因为《南方周末》有一期的读书版还是文化版提到阿多诺那句很有名的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句话的出处就是在1955年出版的《棱镜:文化批评与社会》这个文集中打头的第一篇——《文化批评与社会》。这句话的意思是“集中营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我们理解一句话,一定要在语境中去理解,在上下文中理解,而不能孤立的理解。然而《南方周末》那篇文章对这句话的上下文的翻译驴唇不对马嘴,中文读不通。于是我找了我的一个在英国读电影学的学生,他从他们学校的图书馆里找到了《棱镜》这本书,然后一页一页扫描传给我。这是我看到的最早的文本。
下面阿多诺就要冒犯各位了。第一大部分,首先他就批判了文化和文化批判。第一个小要点是,文化批判和它所批判的文化其实是共谋的。“文化批评家对文化不满而且仅仅对文化不满”,批评家批评文化,但是这就给了我们一种错觉,他比文化高出一头,他有更好的文化。比如我们去看一个电影,好多影评人会说这是烂片。但是阿多诺说:“其实文化批评家和他所批评的文化是一丘之貉”。为什么?因为他恪守着文化的观念。在他所批判的东西里面,唯独有一样东西是他不批判的,就是文化观念本身。他从不会去质疑文化本身。而更重要的是,他和文化是共谋的。这就涉及到刚才我们提到的第二个要点,批判的功能化。现在批评其实都是被文化付费豢养的。“它们在精神商品的市场里做导购”,我们去买CD、杂志都会有推荐,“Top10”、乐评榜等等。你怎么知道你要听什么歌?看什么电影?读什么书?用大卫·理斯曼的话说叫“他人引导型社会”,你不知道怎么办就看他人。所以批评家是用他的市场成功与否来衡量的,所以评论家其实就是“托儿”。现在的社会是需要专家的,比如明星有很多粉丝跟着他,包括今天学术也是这样的。这样一来,批评其实就与文化产品的内容无关了,因为对错已经不重要了。既然批评家骗取了一种舆论领袖、意见领袖的地位,因此文化就成了“拜物教”。马克思有三大“拜物教批判”,“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批判。那么阿多诺在这里就是“文化拜物教批判”。“拜物教”,fetish,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很好理解了——“恋物癖”,拿一个事物去崇拜。阿多诺批判,艺术就是一个“小万神殿”,大家都要进“先贤祠”,每个搞艺术的人都想要自己要不朽。打篮球的都要进名人堂,更何况搞绘画的。以后进入艺术史,是和几个人合占一节还是一个人独占一章,画家觉得这个很重要。所以阿多诺用了一个词就是——“文化批评的共谋”,就是“文化的再度对象化”。什么叫“文化再度对象化”?“对象化”是什么?对象化就是“物化”。“物化”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词:你脑子里面有个想法,通过物质材料把你的想法转化为对象(对象就是客体,两者一个词,object)。在哲学上,对象化就是物化。当然对象化也是异化。第一次对象化就是创作出艺术作品;第二次对象化是什么?作品成为商品。上次来讲阿多诺,我提到“电影是什么?”下面纷纷讲到各种小清新的、浪漫主义的电影定义。但是没有一个人说“电影是商品”。其实你们都知道,但你们不会这样说。所以阿多诺在1938年写的《论音乐的拜物教特性和听觉的退化》里面说“你崇拜的不是托斯卡尼尼的音乐,你是崇拜托斯卡尼尼音乐会的门票”。就像今天崇拜郎朗、李云迪的门票。这就是拜物教。文化就成了文化商品,具备了文化价值。说一个人有价值,简直是对一个人的最高侮辱。但是现在大家都不觉得是侮辱,“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把自己推销掉,就像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
所以文化批判就成了拜物教,成了拜物教以后就成了神话。“神话”又是一个阿多诺理论中的关键词,以后我们会讲奥德修斯的水手神话,这是很重要的。大家觉得神话好像是一个精神王国。整个世界就异化了,分成两个世界了:下面的世界是很凡俗的,谈钱的;上面的则觉得自己是搞精神的,搞文化的。谈钱伤感情,谈感情又伤钱又伤感情。所以精神就有了一种“虚假的独立性外观”。纵观整个艺术史,当然我不懂艺术史,你看到的只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你看到的只是一些精神的运动,其实它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历史,用马克思的话说是“生产方式”。但你觉得生产那个东西是不存在的,你觉得只有什么什么主义才是存在的,你认为那个是精神的独立的发展。所以精神史、观念史是最大的骗局,你对生产方式是不感兴趣的。所以拜物教就变成神话学了。
所以一切的原罪是什么?大家知道马克思讲共产主义,讲消灭三大分工,消灭脑体、工农、城乡三大差别。阿多诺说“一切的原罪来自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艺术家都是有罪的,谁都不要装无辜。所以说文化最终是由体制所决定的。所以今天的文化,这个文化是包括艺术在内了,它有个两难境地,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但这两条路一条是死路,另一条还是死路。第一条死路是直接参与娱乐和教化,直接效力于体制的永恒化,就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个一工程”、“梅花奖”等等。主流,这是条死路,这就是招安、收编,给老板打工了,不管老板是谁。第二条也是死路,但看上去比第一种要好很多,这就叫“另类”(alternative)。与众不同、奇货可居,有独特价值,跟别人不一样,但最后也会回归第一条路上来。所以资本主义的收编能力是特别强的,你再叛逆,你都会被收编进来。有人说西方国家多好,多民主自由,马克思主义也可以讲话,魏玛共和国里希特勒也可以讲话。但这才是可怕的地方,不管多另类,多叛逆,照样可以“卖”。而阿多诺其实是不“卖”的。阿多诺提到作品不畅销的一些作家,原话就说他们“客观上起到了抵抗作用,因为他们退出流通领域了”。今天艺术家都是为了卖出作品,那么怎么卖?有一句话“另类是为了更好的主流”。这就是为什么阿多诺很悲观的原因。人们“上街”也没有用了,你觉得你在抵抗,实际上只是“high”了一下,“嘉年华”了一下,第二天照样乖乖的上课、喝咖啡、写作业、搞文凭。所以在他的第一个层面,讲文化和文化批判其实都是有罪的,因为只是为了“卖”。这里讲的比较简单,由于时间关系不能逐字逐句的讲。
文|夏凡
责编|姜山
未完待续|
引子: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文化?|阿多诺《批判》《文化批评与社会》导读
入门:表现主义论争|布洛赫、卢卡奇、布莱希特等导读
登堂:阿多诺本雅明论争|阿多诺与本雅明书信导读
入室:启蒙辩证法和文化工业批判|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文化工业”章导读
欢迎来到现代主义的荒漠!|阿多诺《强制下的和解》、《介入》导读
云上的琴:阿多诺的美学理论|阿多诺《美学理论》节选导读
拓展:形式再思考|媒介、艺术与空间
一旦充分认识并准确表达了虚假的东西,就已经标识出了正确的和更好的东西。
《论批判》一文最初是阿多诺1969年5月在南德意志电台的广播稿,同年6月发表于《时代》杂志。在德语中,Kritik一词兼有汉语的“批判”、“批评”二义,译者将本文标题译为《论批判》,而在文中根据上下文分别译为“批评”或“批判”。《论批判》承接《顺从》阐明了阿多诺哲学中最为核心的动能,批判。本文梳理了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于民主政治的关键地位,及其在德国乃至世界公共领域受到压制的体制。阿多诺指出积极性与正能量是遮蔽批判的元凶,而批判才是思想的力量之源泉。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分别了解各版块汇编。
回复:院外,可了解院外院精编及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