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自然的方法|保罗·克利
编者按|
保罗·克利于1920年进入魏玛包豪斯,与康定斯基一同负责理论课,他们开设的色彩和图形课成为了初步课程中非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前,克利并没有执教经验,出于教学的需要,他第一次从理论层面反思自己的创作。可以说,包豪斯时期的创作与教学一同促成了克利的“理论时刻”。本次推送的短文发表于1923年,是为同年的包豪斯(Bauhaus)展览而撰写。早在1913年,克利就在一篇日记中思考着“艺术— 自然— 我”的关系,从而重新定义艺术和艺术的方向。十年后,克利将“与自然的对话”视为艺术家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此跨越主观直觉和客观事实的界限。
Paul KLEE|1879年12月18日 – 1940年1月 29 日
保罗·克利|Paul Klee
探究自然的方法|1923
本文2500字以内
遵循着自然的创造方式,遵循形式的构成与功能方式。那才配称是最好的学派。然后,也许你就可以从自然开始,获得自己的构成结果。甚至于也许有朝一日,你自己就会变得像是自然本身了,你就会开始进行创造。
——[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
与自然的对话仍然是做艺术家的必要条件。艺术家是一个人,他自身的天性,也是自然空间中的一部分属性。
个体参照自身的影响范围而持有的态度,使他在生产效率上和对自然(nature)的研究中可能会追寻的方法数量和类型成为了一个问题。通常,这些方法似乎非常新颖而不是现成已有的样子。相较过去各式各样的方法,他们只有全新地联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事物。相较于过去而言的独创,归根结底标志着革命的热忱,即使这个事件没有动摇旧有的既定世界的根基。这并不意味对新奇的愉悦感必须被贬低,而是应当由一种更为开阔的历史视野引导着我们,不会为了追求新奇以牺牲天性(naturalness)为代价。过去的艺术态度,以及相应的研究自然的方法,可以被称为一种对事物外观精心细致的探索。
“我”和“你”,即艺术家和他的对象,力图通过在“我”和“你”之间的空气层努力构建光学-物理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过滤掉中介的空气后,获得了关于物表面的杰出画作,同时改善了艺术的光学视角;但是,它忽视了在非光学的印象和概念中,沉思的艺术和想象的艺术。探索自然外观的成就仍不容小觑,但他们应该得到拓展。
今天,这种探究自然的单一方法已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今天的艺术家不仅仅是一台改良的相机,他变得更加复杂、充盈和开阔。他是地球上的一个生灵,被万物包围,居于群星中的一颗星球上。这被愈加表现为一个事实:对事物总体属性的感知进入到了自然物的概念中,成为对象化的植物、动物和人。无论是在居所内、风景里或是在宇宙中都发生着这件事,以一种正在生成的更加空间化的物的概念。
物通过我们对其内在本性的认知而超越了它的外表。这一认知滋养了它:事物不仅仅是它的外表所暗示的那样。人类肢解物并用平滑的分节来展示它的内部结构,这些分节的数量和类型构建了物的特性。这一视觉化的洞察,部分借助于简单的手段,将物锋利地劈开;部分则借助于更加精密的仪器,揭示出材料的结构或是能为我们所用的材料的功能。
这些经验的总和使得“我”从物外部的表层勾勒出它的内在属性。因为光学-物理的表层刺激着“我”产生诸多感觉,这些感觉多多少少根据各自的趋势,精巧地将外部印象转化为功能性的洞察力,从而带直觉的完成了这个过程。曾经是解剖式的观察现在变得更加生理化。
除了这些深入物的观察方法之外,还有更多通向物的“人性化”的途径,在那儿“我”被带入与物的共振,超越了光学的基本原理。首先,有一种普遍的,扎根于地表联结的非光学方法,从低处上升,进入到“我”的眼中;而后,还有一种宇宙联合的非光学方法,从高处降落。
在他们的联合中,这些方法都是抽象的。
必须要强调的是,深入的研究会导向经验,而经验则合并、简化了这个过程。或许应在此解释一下:低处的方法率先通过了静止的领域,并生成静态的形式,而高处的方法则率先通过动态化的区域。“保持站立,尽管很有可能倒下”这句短语表明了静态平衡的难题特性,因重力作用倒向地心的低处方法中会找到这些难题。渴望挣脱地面的羁绊,引出了更高处的方法,通过游泳和飞行获得自由的运动和飞翔。在此,所有的方法汇于眼中,被转为形式(form),成为一个“向外的视线”和“向内的视线”的综合体。在这一点上,完全偏离于物的光学图像构成了建筑物,然而,从整体来看,这些建筑物并不与之产生矛盾。
学生从这些多面的方法中获得经验,并将其转为可见的成就,通过这些经验他证明了自己与自然物已有的对话程度。对自然日益成熟的态度和观察,使他在形成自己的世界哲学观时,能完全自由地表达抽象的形状,这种超越了有意识的原理图方法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自然,作品的自然性。而后,他创造了一件作品或是参与到上帝之作(God's work)的图像创作中。
保罗·克利纪事年表
1918-1921, 慕尼黑
1879 12月18日出生于瑞士伯尔尼近郊的明兴布赫塞(Münchenbuchsee)。
1886 开始学习小提琴,1890年加入伯尔尼交响乐团。
1898 前往慕尼黑,在私立学校学习。早期铜版画受西班牙画家戈雅的影响。
1900 进入慕尼黑艺术学院学习。先师从克尔尼(Knirr),后进入弗兰茨·冯·施托克(Stuck)施教的班级。
1901 访问意大利多地。
1902 学习制作版画,早期铜版画作品受西班牙画家戈雅的影响。
1905 第一次旅行巴黎,做了细微解剖学研究,蚀刻版画以及玻璃绘画技法实验。
1906 9月与莉莉结婚;10月定居慕尼黑,与康定斯基为邻居。
1907 独生子菲利克斯出生。
1912 参加美术社团“青骑士”(Blaue Reiter),并参加了第二届“青骑士画展”。第二次到访巴黎,结识罗伯特·德劳内;翻译德劳内的论文《论光》,发表于1913年1月《狂飙》杂志。
1914 和奥古斯特·马克前往突尼斯凯鲁万,他开始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色彩。
1916-1918 在德国军队服役,随后参加艺术杂志“风暴”。
1920 在《艺术与时间》刊物发表《创作信条的自白》一文。
1920-1931,魏玛及德绍
1920 成为魏玛包豪斯学校的教授,开始执教。
1923 在包豪斯展览上发表《探究自然的途径》。
1925 包豪斯学校迁至德绍,克利也移居至此;《教学笔记》出版,对现代艺术和设计教育产生影响。
1928 在包豪斯发表《艺术领域的精密试验》。
1929 巴黎出版《克利研究》。
1931 转赴杜塞尔多夫美术学校执教。
1933-1940 ,杜塞尔多夫及伯尔尼
1933 被纳粹解职;回到瑞士伯尔尼。
1934 伦敦举行克利画展。
1935 在伯尔尼美术馆举办大型回顾展;出现皮肤硬化症的最初征兆。
1936 在蒙塔纳和塔拉斯普治疗,病情恶化,几乎不能进行创作。
1937 病情暂时好转;在德国,纳粹将克利的绘画在慕尼黑“堕落艺术展”上展出后又禁止他的作品在任何公共美术馆陈列;勃拉克与毕加索分别探访克利;与康定斯基最后见面。
1938 在巴黎举办两次个展;在纽约展出作品。
1939 在日内瓦参观普拉多美术馆收藏展,观赏戈雅、委拉斯开兹及艾尔·格列柯(El Greco)等大师作品;这一年创作一千二百幅作品,数量惊人。
1940 5月10日克利被送进卢卡诺医院,6月29日去世,享年61岁。7月1日在卢卡诺火葬,7月4日在伯恩市民医院举行告别式。瑞士苏黎世美术馆举行克利大展,包括克利1935年以后的四十年间完成的作品。
文|保罗·克利 试译|BAU学社
年表整理|钱梦恬
责编|XQ
文献来源| “Staatliches Bauhaus Weimar 1919-1923,” Bauhaus Press, Weimar- Munich (1923), pp.24。
相关推送|
我们有理由相信克利和康定斯基想通过发挥自己的“艺术”力量,与包豪斯越来越注重的“技术”相抗衡。
1922年,随着格罗皮乌斯思想的转变,包豪斯也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探索“艺术与手工艺、工业的统一”。教师的任命问题也体现出格罗皮乌斯对于包豪斯的设想:包容多种不同的观点,从多样性中创造出和谐。在1923年至1927年期间,持各种不同观点的老师聚集于包豪斯,聚集于初步课程,他们彼此之间的制衡关系也使得这五年成为初步课程,乃至整个包豪斯最有活力的时期。
我们存在着!我们拥有意志!我们正在创制!
广为流传的文本出自包豪斯校长格罗皮乌斯,他在展出后不久发表了《魏玛国立包豪斯的理念与组织》,主旨和他在大展中的演讲“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基本一致……另一篇同样带有纲领性质的文章,其命运和影响却截然不同。它由包豪斯大师委员会委托形式大师奥斯卡·施莱默主笔,原本计划作为一份宣言出现在《包豪斯魏玛首展:1923年7月-9月》宣传手册的开篇,然而付梓刊印之后却突然因故撤销。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各版块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