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还是艺术|莫霍利-纳吉|包豪斯人
Z VIII|Moholy-Nagy|1924
编者按|
在往期的推送中,院外已发布多篇与匈牙利艺术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相关的译文和研究文章,在莫霍利生日纪念日之际,我们将以专题组稿的形式对这些文章进行重组,并加入新的篇目。这系列专题包括莫霍利本人的文章、关于莫霍利1918至1928年艺术理论及实验的研究以及针对他的黑影照片、光-空间调节器和包豪斯丛书的出版行动,在此基础上引申出莫霍利的艺术理论和实践希望解决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本次推送的短文是莫霍利-纳吉写于1924年的《主义还是艺术》,次年,他的作品也被收入与本文同名的画册。纳吉在文章中明确地区分了自主设计与图解式再现,他认为前者是绘画的任务,而后者则归于摄影。“摄影的潜力超出了纯粹的再现”他的这一论点也激发了德绍包豪斯对摄影的深入研究。然而,包豪斯在莫霍利离开以后才有了摄影课。相较国外对莫霍利-纳吉多方面的研究与解读,国内相关的中文资料仍非常有限,无论是纳吉本人的专著还是关于他的专项研究著作,还有很多没有被翻译成中文。BAU学社目前整理出一些公开的基础材料,并期待有志于此的同道加入,切磋砥砺。
专题主持|明心|专题目录详见文末
MOHOLY-NAGY|1895年7月20日 -1946年9月24日
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
主义还是艺术|1925
本文2500字以内
再现—非再现
近年来,“再现性”和“非再现性”这两种表现方式已处于激烈的对峙关系,尤其是在视觉设计领域。直到今天,人们不得不在非此即彼中做出决断,否则会被认为前后不一。
事实上,根据目前的设计知识,这两种表现方式鲜有关联,以致它们不得不被视为彼此排斥。这一点已变得含糊不清,只因这些表现方式含混掺杂(我们能从它们的发展历史中分析出来)以及他们迫于需要而在方式上交替混合。
(绘画中的) “主义”
“isms”(主义)在今天的术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主义。有的只是个体艺术家的个人作品,他们从所处时代宣称的普遍前提中创作自己的作品。尽管形式上千差万别,但他们的作品最终都试图对视觉设计的准则做出一份相同的说明。
“主义”是克服图像绘制中传统形式的诸多努力。他们为纯粹的功能性设计铺路,这类设计中蕴含着……与我们内部张力相应的基本表现方式。但在抵达(实现?)一种纯粹的设计之前,必然会产生许多偏离...
从自然主义到结构主义,所有“主义”的共同特点是......为了征服纯粹、原始且自发的表现和设计方式,不断进行无意识的抗争。
所有画家总是尝试着运用……视觉艺术中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所有已知的构图法则——为老大师们所用的黄金分割和其他艺术准则——都源于追求完美的人性:渴望掌握基本秩序,并且以基本的方式表达自己。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点彩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至上主义,结构主义——所有的“主义” 都只不过是将时代的内在“形式意志”(“Gestaltungswillen ”)加剧为个人化的阐释。变形、分割和瓦解对象,以及破坏它的自然形象,所有这些都来于无意识的渴望:提升色彩和形式(的内涵),作为自然主义的统治载体,它们完全是视觉化的表现方式......然而,摄影带来的机械插图的可能性,侵犯了手工绘画方式对再现的垄断;渴望自主的视觉表现,挣脱客观描绘的束缚,变得日益强烈。画家根据色彩和平面之间的关系与张力进行创造。在一系列连续的“主义”中,每一个“主义”都试图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类意图......但是没有人知道重要的不是破坏的手法,而是斗争——为了自主形式的可能性,找到方法和手段。没有人对别人的个人形式[和]方法有信心,因为没有人发现自己的方向。于是,早期的画家忽略了所有仍模糊不清的结果,后来者常常又一次地开始与自然的束缚相抗争。
古老绘画的禁忌是:“绘画”总是不得不“画出”、“再现”某物;它的起点只可能是自然界中的物体,尽管在此期间,摄影已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再现的难题已由此通过机械过程得到解决......因此,画家可以很容易地用基本的方式致力于色彩表现......
视觉艺术家以视觉化的表现方式工作......清晰可辨的目标使人在关注基本的视觉关系和再现时,能够区分二者。
再现(摄影、电影)
理论上,艺术家是采用三维的、线性的、图绘的、黑白的、彩色的、摄影的方式还是其他方式来再现某物,并不相关。但在今天,伴随着机械手段而来的,是机械再现已非常自然地优先于一种艰苦的手工视觉再现。摄影(电影)的地位由此被清晰地勾勒出来。这种机械流程很好地界定了自然之物或是幻域、乌托邦、梦境和超自然领域中的事物能被再现的方法,并将它推进到这一步:使用手工再现的相似经验几乎不可能产生同样有力的效果。即使是偶然获得的效果也是如此。在这场竞赛中,因为庞大的可再现性,拍摄流程将赢得胜利。只有一种对“手工”的拜物教(盲目崇拜)才会反对这种论点。
不论是谁,但凡能抽象出“圣洁”之手和“无魂”仪器的平面投影并能辨认出投入这项工作的艺术家的创造力,他就会发现排除装置设备,画笔是做不到的。摄影产生的这类非同寻常的丰富结果——对于那些能够看到的人而言——已遥遥领先于这些新的视觉:清晰、精确、明暗对照法以及无足轻重却真实的再现面向,这个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接受,再现性艺术家会将自己的才华很好地聚焦于所有再现方法中最有待开发,最通用,也是最重要的(领域)。
当然,随着再现性摄制流程的推进,新的再现形式的特征将与我们迄今所知的手工绘制图像完全不同。很显然,新的技术必创造一种新的恰当形式。自然地,技术和机械手段必须也被用于非具象的视觉艺术。紧接着,将不可避免地使用反射镜,投影仪和喷枪,还有精密的、高度抛光的表面,瓷釉,人造角,“聚苯乙烯绝缘材料”(Trolit)和其他合成塑料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均匀的表面纹理,可以实现逐渐降色且没有物质形态的光效......
尽管(我们)对摄影有着这种真挚的热情,但不应该回避可疑的方面。摄影和电影实践的下一阶段——无论好坏——将通过大量的报告和有关今日社会政治事件的评论,试图明确再现地准则。当然,其中的一些可能会通过一种浪漫而感伤的纪念碑性,野蛮的情绪化和廉价(次而又次)的影响……摧毁我们关于设计和组织准则的基本知识中许多更微妙的方面。但这并不是因为出色的一面对于“大众”来说毫无价值或价值不大,而是相较于容易理解的振奋事件,大众暂时无法吸收它们。也就是说,就目前而言恐怕(只能)如此。
因此,在当前,尤为重要的是用流行术语但仍然准确地阐述现代设计师的目标,以及如何将他的成果用于建造有组织的社会秩序,更好的是促成一种更人性化的发展。如果下一代也将不得不在外部斗争中耗尽全力来实现......物质上的平等而不能为身心和谐做任何事情,那将非常糟糕。
为了引导人们了解自身有机的基本的功能结构,再怎么努力的工作都不为过。这种功能结构是基础,在其中……影响着每一项创造性成就和健康的生命之路最根本的特质。
光的表演:黑白灰(截图)|Moholy-Nagy|1930
文|莫霍利-纳吉
试译|XQ
文献来源|Hans M. Wingler (auther/ed.), The Bauhaus: Weimar Dessau Berlin Chicago,trans. by Wolfgang Jabs & Basil Gilbert, The MIT Press, 1969,P.80-81
责编| 明心
专题|改良人类知觉:莫霍利-纳吉的艺术理论、实验及其研究
莫霍利-纳吉|主义还是艺术
石慧|艺术与手工艺、工业的统一|包豪斯初步课程研究
莫霍利-纳吉|剧场,马戏团,杂耍
Alex Potts | 莫霍利-纳吉:电动舞台上的光道具
王菲 | 新视觉:莫霍利-纳吉艺术理论及实验(1918-1928)
Michael W. Jennings |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的黑影照片
Adrian Sudhalter | 包豪斯丛书1925-30:格罗皮乌斯与莫霍利-纳吉
Florian Illies |作为审美构划的包豪斯丛书:23x18开本的先锋之声
周诗岩|符号之外:包豪斯丛书出版行动(1925-1930)
莫霍利-纳吉|现代版式,目标,实践与批评
BAU学社|包豪斯丛书1926年宣传册中译版
相关推送|
莫霍利-纳吉艺术理论及实验(1918-1928)
莫霍利在1928年之前的工作,都围绕着他自己提出的“制造”概念进行。他以大量的材料、技术、艺术实验,试图寻找以往没有存在过的视觉经验——这个过程如果被分解开来看,就是制造、效果、感觉、潜能、完美的人。如果没有考虑到人的成分,那么根本无法理解莫霍利所说的机器制造、机械技术,同样的,也就无法理解他那些看起来抽象而疏离的作品。
如果没有考虑到人的成分,就无从理解莫霍利所说的机器制造、机械技术……也就无法理解到他那些看起来抽象而疏离的作品。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的黑影照片
对于莫霍利而言,黑影照片从不只是艺术作品,而是改良人类感官知觉的实验。在那个时代,他所面临的谜题是,如何让人类感官适应、理解技术化的现代世界?如何让人类感知到光?艺术是解谜的关键,因为它能建立一种新的联系,并促使人类知觉器官吸收它们,而黑影照片恰恰具备创造新联系的潜能。他将人类感知中的不足归咎于人们对光的麻木,并认为在黑影照片中,光第一次以现代人类能感知到的方式呈现。
莫霍利黑影照片实验的最终目标,是推动新的感觉关系的出现与发展,从而使人的功能机制发展到其潜能的上限。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精编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