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蒙太奇的路径|论戈达尔《电影史》的形式与观念|大纲

批评·家| 院外 2022-10-04


编者按|
作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作者导演之一,让-吕克·戈达尔的创作贯穿了大半个世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直至今时今日,他都在不断地赋予电影艺术形式以崭新的意义,深刻地改变了电影发展的走向。本文将涉及戈达尔从影直至2018年的整条创作生涯脉络,并具体到形式分析的层面开展研究,对《电影史》的多个方面进行挖掘。论文的关键工作在于提炼出《电影史》在形式与史观上的核心问题,选择作品的若干片断,并对其中的电影语言、观念做出剖析,从而理解《电影史》在电影史与电影批评、历史与现实等多重维度上试图重构的关系。

文|徐若风    指导老师|周诗岩    责编|豆浆
Jean-Luc Godard | 1930年12月3日-
蒙太奇的路径|论戈达尔《电影史》的形式与观念大纲|2019
本文4000字以内

绪论
 
作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作者导演之一,让-吕克·戈达尔的创作贯穿了大半个世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直至今时今日,他都在不断地赋予电影艺术形式以崭新的意义,深刻地改变了电影发展的走向。
 
正如戈达尔的自我认定,“我是一个在图像上写字的人,我想要重塑一切、混合一切、诉说一切。”在他的创作历程中横亘的主题之一,便是对电影的观念和理论产生不断的质疑。尤其是在进入八十年代后,便经常拒绝常规的方式制作电影,并于1988年至1998年间创作了《电影史》(1988-1998)。这部作品分为四部、八节,共计268分钟,戈达尔在其中引用了数以万计的影像(剧情片片段、纪录片片段、绘画、摄影)、文字(诗歌、小说、专著)、声音(配乐、音效、原声)等各领域素材,将它们重制、并置、化入,从而产生新的意义。
 
惯常的电影史书写,都能被纳入主流框架下归类,但戈达尔的这部《电影史》则是一部不能被轻易划分,并找到其归属之地的作品。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有处理图像的不同方式,而出现在《电影史》中大量被征引的绘画作品、语句文字,连同贯穿其间的影像画面,以蒙太奇的组织,共同构成了戈达尔书写电影史的手段。
 
国外学界对《电影史》的研究已经有所开展。科林·麦凯布[1]的专著无疑是对戈达尔最为重要的研究资料,国内先出版了其专著《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2],主要聚焦于戈达尔中期阶段(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的电影研究;之后又于2008年出版《戈达尔:七十岁艺术家的肖像》[3],以戈达尔的人生轨迹及其创作的幕后故事,拉扯出一幅法国电影代表人物的群像传,其中也有几页内容对《电影史》进行了讨论。
 
阿伦·贝尔加拉所著的《让-吕克·戈达尔与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par Jean-Luc Godard)是两册极有文献价值的资料书[4],其中上卷介绍戈达尔自1950年-1984年间的电影工作,另一卷则介绍戈达尔自1984年-1998年的工作。[5]在第二卷中,他提到“从60年代起,戈达尔主要的创造力都集中发挥在拍摄《电影史》上”[6]。批判理论家雅克·朗西埃对于戈达尔各个时期的创作都有自己的独到看法,在众多关于戈达尔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援引了他对于《中国姑娘》[7]和《电影史》[8]的意见;而于2014年在国内出版的《图像的命运》,是他几次讲座的讲稿,虽然主题为图像而并非《电影史》,但偶尔会以其中的片段举例。



[1]又译戈林·麦凯波,本文统一为科林·麦凯布。英国著名电影学者、戈达尔研究者。
[2](英)科林·麦凯布.《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M].林宝元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3](英)科林·麦凯布.《戈达尔:七十岁艺术家的肖像》[M].韩林等译.新星出版社.2008.
[4]Alain Bergala,Jean-Luc Godard par Jean-Luc Godard(Tome 1, 1950-1984/tome 2 : 1984-1998).Cahiers du Cinema Livres.
[5]Douglas Morrey,Jean-Luc Godard and the Other History of Cinema.p.3.
[6]Alain Bergala,Nul mieux que godard.cahiers du cinema(compilations).1999.pp.221-249.

此外,值得注意的研究专著还包括:理查德·布罗迪所著的《一切都是电影:让-吕克·戈达尔的工作生活》(Everything is Cinema:The  Working Life of Jean Luc Godard)[9],对戈达尔的诸多作品进行单篇式概述,亦包括《电影史》的四部,勾勒出其全貌;沃克·潘特堡的《戈达尔:作为理论的电影》(Farocki/Godard:Film as Theory)中有两章内容提到《电影史》,分别是The Camera as Brush——Film and Painting和Two or Three Ways of Speaking with the Hands。
 
国内对《电影史》进行长篇剖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关于它的探讨也多散见于其他主题的文献之中。较为突出的包括:以剪辑技巧来解构戈达尔创作历程的樊雪崧的《论让-吕克.戈达尔的剪辑观念》[10],其中有一节内容专项讨论了《电影史》的剪辑;以各类“档案电影”以及电影的档案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杨北辰的《作为档案的电影——理论与路径》[11]亦有一节提及《电影史》,作者用德勒兹的理论将其作为“图集电影”,从而与普鲁斯特的文学创作来进行比较研究。整体而言,国内学界更多地关注于戈达尔的前期与中期创作,尚未形成对《电影史》系统性的论述。
 
本文将涉及戈达尔从影直至2018年的整条创作生涯脉络,并具体到形式分析的层面开展研究,对《电影史》的多个方面进行挖掘。论文的关键工作在于提炼出《电影史》在形式与史观上的核心问题,选择作品的若干片断,并对其中的电影语言、观念做出剖析,从而理解《电影史》在电影史与电影批评、历史与现实等多重维度上试图重构的关系。
 
论文正文从第一章“戈达尔的创作拐点”开始。此章从《电影史》的诞生往前回溯,对戈达尔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创作历程和社会背景、历史语境进行分析。这些是《电影史》诞生的前史,也是其中所涉及的重要内容;而戈达尔在其创作前中后期的阶段性转变、他对蒙太奇观念的不断演化,也都是本章所要重点描述的部分。
 
论文的第二章为“《电影史》的语言与观念”。此章从《电影史》本身出发,首先通过对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理论的比较,分析《电影史》中的影像蒙太奇与声音蒙太奇。在对《电影史》的电影语言进行系统介绍后,再具体入微地解析《1A:所有的历史》的前言部分,以此了解戈达尔制作《电影史》的目的所在——影像能成为他们记录20世纪历史的工具,而20世纪的历史也注定被影像所记录。
 
论文的第三章为“《电影史》:对话的可能”。本章第一节承前启后,对戈达尔在《电影史》中“与历史对话”的目的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承接至下一节:一组由关于集中营的蒙太奇所引发的朗西埃对于《电影史》的辩证性之辩,并就此问题展开对《电影史》反思。在此之后过渡至21世纪后戈达尔对《电影史》的延续式创作(尤其是2018年的《影像之书》),以新作反向论证《电影史》所具有的历史观照与社会现实关照。从而达成对《电影史》在历史维度和艺术家创作维度所进行的双重书写。


[7]Jacques Rancière:The Red of La Chinoise.Film Fables.Berg Publishers.2006.
[8]Jacques Rancière:La sainte et l'héritière-à propos des Histoire(s) du cinéma,Cahiers du cinéma.NO.537.1999.pp.58-61.
[9]Richard Brody.Everything Is Cinema:The Working Life of Jean-Luc Godard.Metropolitan Books.2008.
[10]樊雪崧. 论让—吕克.戈达尔的剪辑观念[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0.
[11]杨北辰.作为档案的电影——理论与路径[D].北京电影学院.2017.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戈达尔的创作拐点
1.1 《电影史》:后期的重要节点
1.2 早期:1950-1968
1.3 中期:1968-1979
1.4 后期:1979-《电影史》

第二章 《电影史》的语言与观念
2.1 蒙太奇:选择与复兴
2.2 声音蒙太奇
2.3 《电影史》前言:一种定义

第三章 《电影史》:对话的可能
3.1 影像的辩证性之辩
3.2 延续的《电影史》

结语

第一章
戈达尔的创作拐点
将戈达尔的创作历程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创作在介质上横跨了银幕时代、荧幕时代并直至当下的屏幕时代。他的创作在前、中、后期有不小的分野,并且有两次非常重大的转向,以1968年和1979年为界,能够将戈达尔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即1950年-1968年的前期、1968年-1979年的中期和1979年至今的后期;同时,每个阶段中又有着不同的节点。
 

第二章
《电影史》的语言与观念
电影之所以能成为代表20世纪的艺术体裁,是由电影语言、对现实的记录与反观、工业体系与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决定的。而在这些方面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电影语言这一先决条件。本章将从电影语言出发,首先通过对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理论的比较,来分析《电影史》中的影像蒙太奇与声音蒙太奇,之后再解析《1A:所有的历史》的前言部分,以此更好地梳理出戈达尔制作《电影史》的观念所在。
 

第三章
《电影史》:对话的可能
戈达尔在《电影史》中尝试与二战历史进行对话的方式,是一种间杂了记录与虚构的话语。20世纪电影史的悖论之一就在于此:历史现实中充满了战争的印痕,而电影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令我们失去与现实联系的能力?以至于让大多数观众陷入到“伪善的虚构”之中?
 
作为20世纪的一种档案的《电影史》所要达成的,是与历史的相互对峙,在这一过程中交叠、联结、印证、否认。而言说20世纪,注定离不开讨论两次战争对于时代的创伤。该如何拍摄集中营,显然是《电影史》要处理的一个重要主题。在《1A:所有的故事》中有如下一段话:“电影的历史,历史的现实,现实的历史。电影的故事,带‘S’,甚至是两个‘S’的故事,三九、四零,四一”。这段话指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但对于此,电影的力量未免是薄弱乃至缺席的。
 
我们不妨通过对戈达尔的《电影史》面世后所遭到的反思、乃至反对的声音,来更为深入地了解它在直面历史时的意义与局限。在众多争论中,雅克·朗西埃1999年在《电影手册》第537期上发表的对《电影史》的看法是较有价值的一份[12],其也是对《电影史》关于集中营的片段的众多研究中所绕不过去的一份。朗西埃从一个片段出发,对《电影史》进行反思,并提出戈达尔创作上的悖论。下文以此为例,进行分析。
 
此外,如第一章中所言,1998年完成《电影史》的创作之后,戈达尔迎来了其在学界的一轮新的讨论,研究重点逐渐转移。但无论在国内外,都仍在大量地研究戈达尔新世纪以前的作品,书写的方向也往往带有“历史人物”气质。但实际上,作为仍在不断创作最新作品且仍保持着不断自反创作观的艺术家,他于21世纪后的创作不容被忽视,其中包含了许多对《电影史》在形式与观念上的延续。这些创作中尤以《电影社会主义》(2010)、《再见语言》(2014)和《影像之书》(2018)最为引人瞩目;而与《电影史》有着明显同构性的后两者,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其进行对照、交互。


[12]原文见于Jacques Rancière:La sainte et l'héritière-à propos des Histoire(s) du cinéma,Cahiers du cinéma.NO.537.1999.PP.58-61. 本文采用豆瓣网友lightwhite译版,译自《话语》(Discourse).NO.24.2002.pp.113-119.
结语

《电影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幕,是它的法语名“Histoire(s) du cinéma”中的“histoire”和“toi”。这个被戈达尔突出强调、加上复数的法语单词“histoire”,实际上充当的角色既是“故事”、也是“历史”,其两个含义包括了记录和虚构这两个方向。而“toi”则被译作为“你”,一个简单、朴素的人称代指,连带着将个体卷入历史之中。
 
20世纪至今,影像所构成的全球流通性话语,彻底介入到人类的历史与现实之中。作为带着浓厚个体经历与影像本体探讨的《电影史》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影像与历史之间提供对话的可能。把电影史和20世纪的历史结合,戈达尔想要找出两者注定相连之处,也找出电影作为历史档案的路径与对话的可能。
 
而这也是本文论述的方式——通过第一章对戈达尔创作生涯与历史时代语境的梳理;第二章对《电影史》中的电影语言(蒙太奇)与电影史观的探讨;第三章对《电影史》的辩证性作出反思并书写其在21世纪的新的延续;三个部分构成递进,共同完成对《电影史》创作的多向探讨,找出《电影史》作为“非传统影史”的书写路径与其对话历史与现实的目的所在。
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已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2019年本科毕业论文《蒙太奇的路径——论戈达尔<电影史>的形式与观念》
未完待续|
相关推送|

对对碰|解蒙太奇2003/战舰波将金号2013

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描写的是1905年俄国革命中的真实事件。其中的来源之一塞瓦斯托波尔起义就发生在1905年11月26日-28日期间。26日巡洋舰奥恰科夫号(Очаків)兵变,舰队其他船只陆续加入,黑海舰队海军少校施密特受邀出任叛军指挥官(人数最后达8200人)。28日施密特登上奥恰科夫号并发送电报给尼古拉二世要求召开宪法会议;沙俄军队(约10000人)向叛军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投降,3小时后仍未获回应,遂向叛军的军舰与军营开火攻击,约90分钟的时间,叛军中队便被沙俄军队击败,施密特、他的儿子与其他生还者被捕。十月革命发生在两年后的十一月,十一月已经过去了。
在常见中给出异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陌生化。真正意义上的陌生化并不是用别人还没见过的一辆汽车去对比马车,而是让人看过汽车之后再去看马车时获得的陌生化。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院外各板块的汇编、精编与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