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十字路口”上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方案展备忘录
清洗废墟计划
编者按|
此前推送的对2001年在成都现代艺术馆(现已拆除)举办的题为“十字路口”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方案展的批评文章,从体制现实的视角指出,此次展出从选题基础、运作模式到最终效果等诸多方面来看,都可以被视作是某种“例外”,尤其是展示作为承载着创作与批评的运作机制之一,已经出人意料地转化为我们应当批评的对象。或许连同已经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被拆除的主场馆一起,这一“节点”仅仅意味着展示作为正在进行中的实验观念再生产的实践现场以及批判的可能性还远未释放出来。而本次推送的“备忘录”,较为详尽地记录下了2001年在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的题为“十字路口”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方案展的前因后果以及部分地参展作品介绍。作为展出组织方成员的作者指出这次活动的“难度在于怎样进入,如何与政府合作,一次实质性的深层次合作,而不是简单地做标志牌子”。而策展人认为“此次展出命题、机构组成、开放程度、展品种类、展场面积、空间高度、布展形式都属国内首次,将会为城市公共艺术问题的思考创造一个全新的维度”……“其特殊的展场布置方式遵循了公共、平等、对话和多元原则,试图表现当代中国城市的现状”……以此比照于当下的各种“盛况”,为我们研讨国内的建筑城市展的发展与变化留下了一份鲜活的材料。
难度在于怎样进入,如何与政府合作,一次实质性的深层次合作,而不是简单地做标志牌子。
文|张颖川 责编|PLUS
走在"十字路口"上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方案展备忘录|2001
本文4000字以内
对话磨合中的精神
要在成都举行一次关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论坛活动,并配合组织相关展览,这个策划计划几乎和1999年成都现代艺术馆的《世纪之门》展览组织工作同期进行,却在《世纪之门》以后一年半2001年7月才实现,这么长的筹备工作时间,足以见其中的难度。困难在于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艺术建设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任何单一角度的表述都显得有几分局限,组织工作的机构也因此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也就是说,从艺术界来看,如果我们组织艺术家做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方面的艺术展,并把这个展览进入到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活动中间去,它的表现力度、社会方面的影响,艺术作品在其中的交流互动作用会大得多。难度在于怎样进入,如何与政府合作,一次实质性的深层次合作,而不是简单地做标志牌子。当代艺术活动不仅把艺术种类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也把艺术的外缘扩大了。重新思考艺术参与社会活动的使命,艺术家的良知责任,艺术积极的社会主题意义,使艺术界的朋友们为此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和耐心。
2000年8月,成都市建委组织成立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协会为论坛和展览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这个协会共有理事成员48名,理事成员分为建委综合管理、规划、建筑设计、园林绿化、文史理论、艺术等6个组。论坛组委会和策划小组成都方面的工作班子就在协会理事成员中自然产生了。成都市建委从当前城市建设发展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中意识到城市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和在这个领域里的多学科综合思维交叉交流的必要性。市建委有关管理部门经常召集社会各界人士包括艺术家,围绕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区域项目开发举行各种各样的座谈会、听证会,城市公共艺术论坛是至今为止所组织召开的最大的一个交流会。在这里,政府部门和各学科学术界及艺术家都有一个基本共识,即关心现代都市文明,公共空间的建设,思考当代城市设计思想。也就在这里,政府管理部门与各学科学术界、艺术界有一个合作举办公共环境艺术论坛和方案展的出发点。
2001年4月,成都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寄给策划小组成员栗宪庭、王明贤、饶小军关于论坛和方案展的正式展览手册,手册上面的人员班子组合和整个活动安排计划以及活动主题思想都是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多次商谈磨合的结果。这本展览手册最可贵的精神是理解、宽容、妥协和事实求是坚持原则的方法。
展场
所有参加论坛和展览的代表、艺术家和所有参加整个活动的组委会工作人员都感到这次活动过程中的工作程序有点乱,特别是方案展,由于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广泛征集作品,到了临展览开幕的前一天,组委会还不清楚展场里到底放了多少件作品,而大部分特邀艺术家的作品也是在开幕前一星期内才陆续到位,有的艺术家临场后为适应展场具体展位要求,又改变计划,重新实施作品。
这次活动由政府主持主办,开发商资金赞助,学术界、艺术界参与主要组织工作,这种三结合的工作机构带来了空前开放性,也因此没有太多的经验带来了多元化管理秩序的不稳定性。第一次组织跨学科跨行业的活动,第一次实行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合作,随时随地都有新的可能性、新的问题出现,许多事件和决议是在组织过程中不断变化又不断协调平衡而成的。或者说,发展过程中间的矛盾与变化本身就是公共环境公共空间多元对话交流意义的一部分,而这个过程现象的形态和阶段中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当初过分书生气的设想。7月19日晚上八点,当走进现代艺术馆的"十字路口"展览现场时,第一个印象是这个展览出乎预料地比我们原来想象的好。一万平方米的展场被一个用建筑脚手架搭建而成巨大的十字架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展示设计院、规划院和大专院校的设计作品,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和开发商小区宣传。59件来自不同领域里各种各样的系列作品,各自按照自已的方式占据展场的一个角落表现自己的形象,相互之间在共有的空间场所中碰撞。十字架钢条和木板组成,结构硬朗粗率,作为交通走廊控制住整个展场的中心区,其造型与周围的作品发生着和谐的和不和谐的关系。展场中心放置了一架的汽车吊车,象征这里发生的一切还在发展建设之中,其间显得有些混乱、浮澡、粗鲁,却生机勃勃,充满鲜活的热情………。
成都市市长李春成事先没有和组委会任何一个人联系,象一般观众那样来到展场看了展览,然后默默地离开了展览馆。以后市长助理孙平也专程来看展览,孙平从马晗关于十字交通路口上的摄影图片《蚂蚁的计划》一直流览到曾力拍摄的现代标准住宅区《北京公寓》,他对身旁组委会负责人说:请通知规划局,组织他们的干部到方案展现场看作品,希望我们以后的城市设计不要出现象这些摄影图片上的"公寓"一样的现象。这次艺术展览对社会生活和政府工作的渗透性直接参与性,可能会为我们组织工作的开放性以及过程中间不稳定的无序做一个注释。
一分水稻+两室一厅
"十字路口"命题的挑战性
为什么命题为"十字路口",在讨论展览主题,刘家琨曾经问成都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张樵:对于做规划而言,什么地方难度较大?张樵回答:街头拐角处。就这样在城市规划问题较多的焦点上,也是较容易引起公众共鸣的交叉点上拟定了展览命题。因为这个展览命题,这次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方案展定位为一个寻求多角度互动交流的主题观念展。它与一般的方案展和一般的艺术展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参加人员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的社会身份。59件系列作品中有46位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家创作的44件装置、摄影、雕塑、设计作品,11件院校、设计院、规划院、画院的设计与摄影作品和4个开发商开发小区展位。展场中有对城市建设和公共环境现状批判地提出问题的,也有建设性的规划设计方案,有的展现成果,有的表现过程,几乎为一派百家争鸣,杂陈交融。当然艺术家的作品在其中十分"张扬",他们的反省与思考贯穿于"十字路口"的纵横交错之间,由此带来展览的独特意义,即各个不同角色相互发生的比较关系以及对话意义。
宋冬在展场里设置了一个虚拟的红绿灯岗警台,自己开着一辆外观被各种媒体报纸包装了的小面包车,缓缓地穿梭行驶在展场各处,这辆面包车和张贴在展览馆各个墙面和地面的王劲松的《百拆图》一样,随时随地都在和周围参观人群和各展位作品之间发生进行交流发生冲突。汪建伟在展览馆后方划了一块与自己居住的66平方米一套二标准住房一样大的面积,在上面移植了水稻,取名为《一分水稻+两室一厅》,农业经济基础上面正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带着资本早期结累时期的工业化标准尺度,甚至还有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这就是中国现状,紧靠这件作品旁的正是曾力的5幅摄影图片《北京公寓》,罗永进的5幅摄影图片《新民居》,左边还有田子仲的10米摄影长卷《长安街》,包泡的《天安门-阿拉撒》,戴光郁的《目标》等相互结合形成一片系列区域,与展览馆右边《春熙路步行街规划》、《环境建设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示例》、《在纷繁的生境中寻求秩序》、《易园园林设计》等设计院、规划院的设计作品相参照,和左边万科有限公司的城市花园介绍、置信房地产开发公司住宅小区宣传相比较形成鲜明对比,无论是尖锐批评城市生态的恶化,城市建筑缺乏文化,还是严肃讨论当代城市设计理念,新兴的环境设计方式方法,给人的思考空间和视觉印象都显然大于单纯艺术家作品展示,单纯的建筑、规划设计展和商业开发广告。展望原来的作品计划为"北京新图-假山石改造方案",到了成都,看了展场后改变为"清洗废墟计划――成都版"。为此他专门到成都郊区莲花村一座正在开发的地区做修补拆迁旧房的"行为"。这样艺术家展望"清洗废墟计划――成都版"被放置在北大景观设计中心教授俞孔坚的设计作品和银都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区环境设计作品之间,俞孔坚在废旧钢铁厂区所做的关于中山歧江公园景观设计和和银都开发区广告上面有关"人生的自然之美"醒目标语似乎都在提醒展望计划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在提醒俞孔坚因地置宜改造废墟的探索价值和万科有限公司关于坡地改造建设小区住宅的意义。
一批青年建筑师的概念设计在展场中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他们的思考带有深层次的基础建设要求,因为设计模型、图片制作精致,占剧空间小,反而在比较中给展览馆的喧哗、矛盾冲突注入了更多理性的研究,多了几分次冷静的深入。余加的《非此即彼》、王家浩的《中等文物――我们是如何现代化的》和韩涛的《多义性城市研究:中等尺度系列》不仅涉及到现代规划建筑的基本建构,也涉及到当代哲学的话题。刘家琨设计的《无法选择的十字路》,在展场中间放大后成为了控制整个展场的结构主干,为展览馆各种作品陈列创造相互独立又穿插对话的条件。缩小后用一个展板展示在展厅前面,与展览前言并列,又抽象地象征"十字路口"展览主题思想。这位建筑师把他的作品称为"装置",实际上却十分鲜明清晰地表现出了建筑语言的力量和基础意义,邱志杰由此随意性地在上面每一人钢架接头上插满狮子图像,试图与这个建筑结构"桥"对话。
展览前言是主持人栗宪庭写的,他说:"本次展览命题为'十字路口',命题自由理解,表现方式不限","参展者不分等级、企业、个人,各抒已见,关注角度或广或微,表现手法或虚或实,各种艺术形式交融并存,相互穿插对话,其特殊的展场布置方式遵循了公共、平等、对话和多元原则,试图表现当代中国城市的现状"。"本次展命题,机构组成、开放程度、展品种类、展场面积、空间高度、布展形式都属国内首次,将会为城市公共艺术问题的思考创造一个全新的维度"。
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已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原载于《中华建筑报》
相关推送|
展示之于建筑
兼谈中国建筑展出的转向对建筑展出体制的考查并不仅仅是在学科研究中对艺术体制批判的平行借鉴,它直接关乎到如何理解“展示”作为建筑学及其历史的重要媒介之一。尤其是对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城市化建设而言,如果没有建筑展出机制的存在,很多命题可能都不会在学科中、在公众面前以如此的方式形成。本文是作者完成“重写,或现场:中国建筑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十年1999-2008”的历史梳理之后,直接针对“展示”这一议题的批评尝试。在当前城市文创项目纷纷以建筑的、艺术的以及所谓跨界的展出来启动的这股顺势助推的潮流中,回看文章中提出的建筑展示作为正在进行中的实验观念再生产的实践现场以及批判的可能性或许还远未释放出来。
展出不仅仅是所谓实验建筑的展示窗口,还应该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实验观念再生产的实践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