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儿理论是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为性少数群体以及非常态的性正名的理论,其质疑将正常与不正常区隔开的话语,肯定酷儿现象动摇社会常态的力量。作为其奠基性理论,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性别述行理论(gender performativity)将酷儿现象中的形象问题置于核心,揭示了性别以及身体的被建构性。本文以该理论为骨架,采用酷儿理论与视觉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在性别述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形象、姿态、身体与权力等方面分析酷儿现象。文章首先从性与性感的表征梳理从女权运动到酷儿的历史脉络。主体部分重点分析变装、跨性别者以及虐恋这三类酷儿现象对揭示性/别的被操演性、撕裂支配性的异性恋模型、扰动性别规范的颠覆性力量。最后对酷儿理论进行反思,希冀为理解酷儿理论、分析酷儿现象、开拓酷儿实践补充思路。本期推送的内容为全文的绪论、目录、结语、参考文献部分,此论文大纲在原文基础上,有所修订。 文|吴宛燕 责编|秦淮 Nightclubbing Album Cover|Grace Jones|1981 酷儿现象研究|论文大纲|2021本文4000字以内绪 论 研究课题综述“酷儿”(queer)是对非异性恋和非顺性别人群的性取向以及性少数群体的总称,作为一个保护伞概念囊括了“所有在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或性规范不符的人”。【注1】“酷儿”这个概念的建立以及酷儿理论的发展不仅为性少数群体发声正名,还挑战支配性的异性恋模型(hegemonic heterosexual matrix)【注2】,追求性倾向与性行为上更加多元的可能性,向所有的社会“常态”发起挑战。在平权运动阵营面临撕裂、酷儿现象频频涌现的背景下,酷儿理论生发于90年代的西方学界,并迅速联动性少数群体社会运动召唤其颠覆性与革命性力量,酷儿理论也在世纪之交经由李银河译介进入我国。尽管如此,酷儿研究在中国仍旧较为稀缺,且扎根社群的程度以及对社群的影响有限,多数情况下处于一种被学界内部把玩的状态。 而自“Me too”运动【注3】以来,一系列公共事件通过占领网络空间,使得对于性/别【注4】议题的探讨以前所未有的激烈强悍的姿态进入了我国大众视野。随之一同浮现的还有更为公开化的LGBTQ【注5】身份以及属于新世代的酷儿现象。从强调青少年教育中的“阳刚之气”暴露出的社会厌女症(misogyny)【注6】,到跨性别“上厕所”问题引发的对跨儿群体的利益关切,再到“胶衣娃娃事件”牵扯出的对小众性癖自由边界的讨论,等等问题在激烈的质询与争论中被爆破出来。酷儿现象涌现的力量正是在于其反叛甚至颠覆了支配性的异性恋模型,破除了生理性别(sex)、社会性别(gender)与性相(sexuality)【注7】之间被建构而成的关联,并将这种连等关系去自然化。而居于这场斗争的核心就是形象问题,包括身体、姿态、服饰、行为活动等方面。并且形象也正是酷儿冒犯性别规范(gender normativity)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在异性恋父权制(heteropatriarchy)【注8】强势主导的社会语境下,官方对性少数群体仍旧秉持暧昧不清的态度。不仅中国整体社会环境对于性少数群体充满误解,甚至LGBTQ+群体内部也因身份认同的隔膜存在诸多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以超越二元对立的视角去思考社会性/别议题、挑战性别压迫,又不忽视既有的性别权力结构下弱势群体的身份困境与切身遭遇,是酷儿理论研究与行动主义实践应该带给我们的思考。 这样的背景下,接续上世纪90年代重提酷儿理论仍然具有其必要性。而形象既作为酷儿现象的核心问题,又作为视觉文化的基本元素,理应被把握为一个切口。这将帮助我们从性/别的视觉呈现到表征,追寻性/别秩序的建构过程,有效地运用酷儿形象冒犯当下视觉文化,进而生产出新的意识形态,探寻酷儿对于社会常规的更多颠覆性可能。 由此,本文选取酷儿理论与视觉文化结合的角度,以变装、跨性别者的身体以及虐恋游戏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形象、姿态、身体与权力等方面解码其颠覆性力量。 注1:(美)葛尔·罗宾著、李银河译,《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译者前言第1页。 注2:该用法源自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一书,异性恋模型天然化了被建构而成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与性相之间的联系,只认可男、女两种性别,且异性恋是唯一“正常”的性取向,并且强制社会成员符合该模型的规范。例如生理性别为男性就应认同自身的男性身份,表现出阳刚气质,且爱欲女性。注3:起源于美国的反性骚扰运动,以社交媒体为主要媒介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该议题的关注,后扩散至世界范围。该运动被视为第四波女权运动的开端。注4:该用法源自台湾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意指性与性别,这标志着关注议题由女性主义情欲问题转向至更为广泛的性议题与性运动,是“社会性别”无法包容“社会性”的产物。参见:http://sex.ncu.edu.tw/publication/book_common_47.html注5:指由女同性恋(Lesbian)、男同性恋(Gay)、双性恋(Bisexual)、跨性别者(Transsexual)与酷儿(Queer)组成的性少数群体联盟。注6:厌女是一种根植于父权制社会的整体意识形态,其对于女性、女性化倾向以及一切与女性相关事物表现出偏见、厌恶、贬低或客体化。不仅在男性身上存在对女性的蔑视,在女性身上也存在自我厌弃。厌女的表现形式包括性别歧视、性暴力、将女性性对象化等。参见:(日)上野千鹤子著、王兰译,《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注7:性相指人类对于自身性方面的体验、表达、满足,包括性取向、性表达、性爱倾向等。注8: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后,女性主义者们挖掘父权制社会的结构性成因,逐渐发觉父权制与异性恋霸权(heterosexual hegemony)共谋导致的社会性性别压迫。异性恋与父权制由此被联系起来形容一种由异性恋顺性别男性主导的社会政治体系,该系统对女性和性少数群体产生结构性的压迫。批判异性恋父权制的代表性论文包括艾德丽安·里奇(Adrienne Rich)的《强制性异性恋与女同性恋存在》(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and Lesbian Existence)以及莫妮卡·威蒂格(Monique Wittig)的《女人不是天生的》(One is Not Born a Woman)。性等级,关于性的思考:性政治学激进理论的笔记|葛尔·罗宾|1984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不同于其它平权运动,酷儿运动本身发端于学界,而后辐射至社会行动。这种颠覆性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的西方学界中一度成为性/别研究、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话语分析等各方论争的战场,发展成一门具有跨学科视野的显学,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酷儿理论的奠基性著作包括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伊芙·塞吉维克(Eve Sedgwick)的《男人之间:英国文学与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 (Between Men: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暗柜认识论》(Epistemology of the Closet)、葛尔·罗宾(Gayle Rubin)的《关于性的思考:性政治学激进理论笔记》(Thinking Sex: Notes for a Radical Theory of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等。其中,巴特勒的性别述行理论(gender performativity)【注9】奠定了酷儿理论研究中形象的核心位置。此外,英语学界中将形象作为重点分析的代表性著作还有杰克·哈伯斯塔姆(Jack Halberstam)所著的《女性阳刚》(Female Masculinity)与《变装国王之书》(The Drag King Book),艾瑟·牛顿(Esther Newton)的《坎普之母:美国变装皇后》(Mother Camp: Female Impersonators in America),何塞·埃斯特班·穆尼奥斯(Jose Esteban Muñoz)的《巡航乌托邦:酷儿未来性的另类时空》(Cruising Utopia: The Then and There of Queer Futurity)以及《不认同》(Disidentification)也有章节涉及。 在90年代后期,这一新兴理论也迅速在华语学界发展。1995年成立于台湾中央大学的性/别研究室作为该议题的研究重镇,聚集了何春蕤、刘人鹏、丁乃非、宁应斌等学者,1998年出版的《酷儿理论与政治》文集标志着酷儿理论首次在华语出版界问世【注10】。两年之后李银河的译文集《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出版,开启了中国大陆酷儿理论研究的先声【注11】。此后两岸三地除译介文集外,陆续产出了在中国语境下的酷儿理论本土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刘人鹏与丁乃非合著的《罔两问景:酷儿阅读攻略》、香港学者金晔路的民族志研究《上海拉拉:中国都市女同志社群与政治》、魏伟的《酷读中国社会:城市空间,流行文化和社会政策》、刘奕德(Petrus Liu)在杜克大学出版的《两岸酷儿马克思主义》(Queer Marxism in Two Chinas)等。华语界学者对于酷儿理论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对于酷儿理论的爬梳、人类学研究、文学批评、电影文本“酷读”等领域,涉及酷儿形象、图像与视觉文化的分析少之又少。幸洁的博士论文《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为中国大陆首部运用性别述行理论分析戏剧表演、影视形象等性别操演实践的专著【注12】。除此之外,包宏伟(Hongwei Bao)于2020年出版的《酷儿中国:后社会主义语境下的同性恋文学与视觉文化》(Queer China:Lesbian and Gay Literature and Visual Culture under Postsocialism)采用视觉文化研究与性/别研究、文学研究、媒介与传播研究、文化地理学研究等多学科结合视野聚焦后社会主义语境下的同性恋文学与视觉文化【注13】。 总体来说,在华语研究界中以酷儿形象问题为核心的研究较为匮乏,质量及数量上远不及英语世界在此方面的成果。因此本文希望为中文学界的酷儿理论与视觉文化研究提供补充。 注9:国内普遍将“performativity”翻译为“表演性”、“操演性”以及“述行性”。前二者被认为像舞台表演一样预设了演员这个主体和演员饰演的角色在其中(参见:艾士薇,“论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述行’理论”,《南方文坛》,第6期,第81页。),而巴特勒恰恰认为这个过程中主体是不存在的,主体是在践行性别化了的行为过程中浮现的。因此本文在叙述长期的性别规范性形成过程时选用更侧重行为本身的“述行性”这种译法,与奥斯汀以及德里达在语言学上的“述行性”相呼应。在描述实践性别规范这种行为时选用“操演性”。为了避免与舞台表演混淆,“表演性”这种译法在本文被弃置。注10:《酷儿理论与政治》,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1998年。注11:(美)葛尔·罗宾著、李银河译,《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时事出版社,2000年。注12: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注13:Bao, Hongwei. Queer China: Lesbian and Gay Literature and Visual Culture under Postsocialism. Routledge, 2020.《Wild》系列|文琪|2019 目 录摘要/1 Abstract/2绪论/3研究课题综述/3国内外研究现状/6 1 性与性感:从女权到酷儿/92 性/别述行中的话语与形象/132.1 天然性的失效:割裂异性恋矩阵的变装/132.2 跨性别:被操演的身体/182.3 性规范的越轨:颠覆权力关系的虐恋/213 酷儿理论是否是一座海市蜃楼/27 结语/31致谢/32参考文献/33图录/35No. 233: Hidden Track |Lin Zhipeng|2016结 语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述行性理论认为性别是人们在社会规范下模仿性别刻板程式反复操演相应行为才产生的,即先有性别化了的行为,才有性别认同。而变装、跨性别者的身体与虐恋行为恰能从不同维度揭示这种述行性。本文分析了变装行为对于揭示性别规范社会建构的作用,认为变装撕裂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被天然化假象弥合的缺口,肯定了其颠覆性力量。并且将跨性别者的身体视为基于身体层面的变装,鼓励人们对于自身外在形象与身体改造进行更自由的表达,反对以残损身体为代价顺应贴合支配性的异性恋模型。同时本文分析了虐恋对于权力以及情欲关系的操演性,其游戏化了性权力的游移以及情欲角色塑造,是对权力本身的戏仿与颠覆。文章最后针对批判酷儿理论的声音进行了回应,认为酷儿理论是一种斗争方式而非建设目标。酷儿理论以去中心化、反二元对立为基本路径,以持续性的反叛与颠覆为行动策略,以一切的常态化秩序与压迫为关切议题。在另类形象所构建的话语中,冒犯与反常规是酷儿极致的性感,质询与挑战是酷儿持续的行动,而自由与改变是酷儿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1.(美)朱迪斯·巴特勒著、宋素凤译,《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2.(美)朱迪斯·巴特勒著、郭劼译,《消解性别》,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3.(美)朱迪斯·巴特勒著、李钧鹏译,《身体之重:论“性别”的话语界限》,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4.(美)葛尔·罗宾著、李银河译,《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时事出版社,2000年。5.(美)葛尔·罗宾著、李银河译,《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6.(英)萨拉·萨里著、马景超译,《导读巴特勒》,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7.(日)上野千鹤子著、王兰译,《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8.施舜翔,《性、高跟鞋与吴尔芙》,台湾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401页。9.李银河,《虐恋亚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10.宁应斌,“跨性别美学初探:晚期现代性与漂浮的性感”,《跨性别》,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2003年11月,第283-312页。11.宁应斌,“人模狗样:SM痛快谜魅的同性论”,《性地图景:两岸三地性/別气候》,中央大学性/別研究室,2011年,第189-203页。12.艾士薇,“论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述行’理论”,《南方文坛》,2011年第6期,第79-84页。13.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文化景观》,博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14.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5.何春蕤等编,《酷儿理论与政治》,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1998年。西文文献 1.Bao, Hongwei. Queer China: Lesbian and Gay Literature and Visual Culture under Postsocialism. Routledge, 2020.2.Bettcher,Talia M. “Trapped in the Wrong Theory:Rethinking Trans Oppression and Resistance.” Signs, vol. 39, no. 2, 2014, pp. 383-406. 3.Butler, Judith. "Performative Acts and Gender Constitution: An Essay in Phenomenology and Feminist Theory." Theatre Journal, no. 4, 1988, pp. 519-31. 4.Edelman, Lee. “Queer Theory: Unstating Desire.” GLQ, vol. 2, iss. 4, 1995, p. 346.5.Friday, Nancy. The Power of Beauty. Harper Collins, 1996, pp.324-337.6.Gallagher, Bob and Wilson, Alexander. "Michel Foucault, An Interview: Sex, 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The Advocate, no. 400, 1984, pp. 27-28.7.Kottz, Liz. “The body you want: An interview with Judith Butler.”Artforum, vol. 31, 1992, pp. 82-89.8.McBridge, Andrew. "Lesbian History: The Sex War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09 April 2021.9.Newton, Esther. Mother Camp: Female Impersonators in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2, p. 103.10.Penney, James. After queer theory: The limits of sexual politics. Pluto Press, 2013, pp.1-3. 网址1.http://sex.ncu.edu.tw/publication/book_common_47.html2.https://zh.wikipedia.org/wiki/虐戀_(性學)3.https://lgbt.ucsf.edu/glossary-terms4.https://archive.ph/20120719152558/http://sitemaker.umich.edu/lesbian.history/the_sex_wars5.https://www.zgnfys.com/a/nfpl-16868.shtml6.https://www.douban.com/note/694536591/Untitled Folder 第5期|杨哲晗|2020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已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2021年本科毕业论文《酷儿现象研究》论文指导| 周诗岩 未完待续|相关推送|构成主义者的选择:构建无产阶级艺术本文旨在于对早期构成主义者及其构成观念的生成、发展进行梳理。通过还原十月革命前俄国先锋派艺术家面临的艺术、政治困境,试看“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是在何种条件下主动或被迫产生的。同时,本文以个案形式探索构罗德钦科的早期艺术活动、艺术观念,以此将构成主义者面临的问题具体化,详细讨论罗德钦科如何化解艺术方法与意识形态之间的难题。论文最后,简略点出罗德钦科后期的艺术转向,重新讨论以“构成主义”之法介入社会生产的有效性,以及构成主义者没有实现最初目标的原因。构成主义的种种转变,是在官方对“革命的艺术”的理解与先锋派艺术家谋求“艺术革命”的错位之下进行的。 寻找影子的人:恩斯特·L·基希纳的自我表达本文期望以《彼得·施莱米尔的神奇故事》系列版画作品为切入口,结合20世纪初期欧洲社会环境与国际艺术背景,探索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心理状态的内在关联。通过结合分析前人论述与文献材料,笔者试图在文中论证这一系列是否是基希纳的自我表达,基希纳如何进行自我表达,以及基希纳自我表达的起因、方式、结果,这些问题线索在文中同时展开,并可以为彼此进行互证。而通过本文论述的艺术家个案,探究表现主义的内在精神,乃至现代艺术的特质与氛围,则是本文进一步的目标。影子是一种抽象指代,它代表了基希纳分裂的自我认知,代表了他珍视的艺术自由,也代表了他的自我保护,影子是基希纳自我表达的一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