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欧元和美元重回1比1

大卫翁 起朱楼宴宾客 2023-01-06

1999年3月,欧洲科索沃战争爆发。彼时,欧元作为一种货币刚刚诞生了两个月。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它,兑美元的汇率在启动后的十天内就升值了将近19%,一干财经媒体惊呼——美元霸权时代行将结束。


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初期的兴奋后,市场迅速反应过来,一方面当时的欧元还只是一种计价单位,甚至没有发行纸币和硬币,另一方面,虽然有了欧央行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欧洲各国的财政政策却是“各说各话”。两者别说配合了,不打架就已不错。


再叠加上当时欧美之间大相径庭的经济状况和高达两个点以上的利差,国际资本决定“炒一把就走”,回流互联网经济正愈演愈烈的美国才是正道。


在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跌去了40%,最低时只剩下1:0.82。




因此,虽说从K线来看,是科索沃战争导致的资本外流带崩了欧元,但事实上,战争只不过是一个引子,一层外衣。


说到底,对于自由兑换的货币而言,和币值最息息相关的,是国力。


1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很多人将欧元二十年后重归平价再次“怪罪”于一场战争。


这种说法对也不对。


对的方面显而易见。毕竟战争爆发在欧洲本土,欧洲与俄罗斯的贸易结构又决定了受到的伤害首当其冲。


俄乌冲突本身叠加上北约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了两个后果,那就是高通胀和欧元区的贸易逆差。


前者的最大体现在天然气上。


六月单月,荷兰天然气期货标准合约大涨了80%,而进入七月以来涨势并没有停歇,昨天在盘中更是一度大涨8%。这对于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欧洲经济无疑是巨大的利空。


如果天然气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欧洲的工业将遭受明显冲击,而核心工业国家如德国陷入衰退就难以避免。


国际能源署署长Fatih Birol在7月12日举行的全球能源论坛上就表示,“这个冬天欧洲会非常非常难,这可能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究其深度和复杂程度而言,这场能源危机是前所未有的。”


而欧洲贸易逆差的数字同样触目惊心。


今年以来,欧元区的贸易差额从保持了六年的正值一下掉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差水平,且每个月的逆差都在100亿欧元以上。


高通胀要求欧元应该升值,而贸易逆差则要求欧元必须贬值。当然,如果能撤销对俄罗斯的制裁,在经济上就可以同时缓解高通胀问题和出口下滑的问题,但在政治上,则会牺牲北约的信誉。


而后者,在骑虎难下的现阶段是不可能被选择的。


“既要又要还要”,放在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欧洲也不例外。


所以说,俄乌冲突是欧元平价的“罪魁祸首”,似乎没有错。


2


然而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按照经济学教科书的说法,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事实上,如果从另外四个维度来看,欧元在这几年其实表现都不错。


欧元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占比一直维持在6%左右,而在疫情爆发后,欧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甚至有明显提升,2021年底已经占到了36%。而在国际储备和存量债券市场中,欧元的占比也非常稳定。


因此,欧元币值如此大幅的变化,几乎只源于价值尺度的变化。


而这一职能,则与货币发行方的综合国力息息相关。


回看历史,2008年是欧元币值的辉煌之巅,对美元的汇率曾一度达到1:1.6的历史高位。而那一年,其实也是欧洲经济之巅——这里说的是相对其他经济体而言。


世界银行网站显示,2008年前后,欧盟的经济体量曾经短暂的超过美国,但在此之后就裹足不前,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则一路下行。


到了2021年,不但经济总量被中国超过,而且相对美国,更是被拉开了一整个身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这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而重点在于,欧洲目前的政策,还在走一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道路——


明知在能源紧缺的情况下,通胀必然高烧不退,却依然不得不硬着头皮对俄罗斯能源追加制裁,从而进一步加剧能源危机。


明知如果不控制通胀,就会让欧洲的长期融资成本和长期人工成本维持高位,从而伤害经济的长期竞争力,但欧央行还是无法像美联储一样干脆利落的加息,甚至要为重新抬头的“内部融资环境碎片化”头疼不已。


3


说到欧央行,那就多说几句它现在面临的困境吧。


相比于美国,欧洲陷入滞胀的风险更大,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前两天公布的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数据大超市场预期,叠加较好的服务业PMI数据,显示出当前美国的服务业和就业市场依然火热。


目前市场预期7月美国会继续加息75bp,而且之后9月仍有可能加息50-75bp。而美联储能做这一切,是因为有经济的底气。


反观欧央行,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烂摊子呢?


首先是前面已经提到的经济的虚弱和潜伏的危机,连德国都遭遇了1991年以来的第一次月度贸易逆差。


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大概率将于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就陷入衰退,这难免会让欧央行加息的手有些颤抖。


其次就是市场最近非常关心的,欧元区内部融资环境“碎片化风险”增大的问题了。


说的有些抽象,其实就是以意大利和希腊为首的融资利率又开始和核心国家拉开差距。


自从2021年12月欧洲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以来,各国利率水平的分化已经明显抬头——意大利10年期国债利率今年以来上升了275BP,希腊上升了296BP,十年前的“欧猪五国”重新若隐若现。


因此,现在欧央行的任务除了控制通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货币政策“传递不均衡”的结构问题。


然而让市场失望的是,欧央行六月初的会议不但没有出台进一步的举措,甚至没有就之前所谓的“应对债券市场压力的新工具”给出具体细节,只是像机器人一样一字不差的重复了两个月前货币政策声明中的表述。


直到一周后市场倒逼绷不住了,才在紧急会议后提出,授权相关部门一起加速完成新的反碎片化工具的设计。


如果说美联储的摆烂是一种“出尔反尔”,完全不承认自己之前对通胀的误判导致了现在的棘手现状,那么欧央行的摆烂就更像是“打肿脸充胖子”,对于现在欧洲各国开始浮现出来的十年一轮回的危机前兆视而不见,一副“不存在别瞎说”的样子。


这当然会让市场投资者感到失望,从而造成资本流出。


当然,我们还是要理解欧央行的。


毕竟造成“碎片”的真正原因是各国政府——他们的结构化改革迟迟无法推动,欧猪五国的经济依然在随波逐流,因此一旦货币政策开始正常化,融资利率必然会大幅上升。


而这与政治原因带来的通胀问题一样,都是欧央行无法解决的问题。


“摆烂”背后,全是无奈。


4


除了欧洲面临的“既要又要还要”困境之外,欧元平价的背后当然少不了美国的身影。


美国加速紧缩极大增加了非美国家的资本外流压力,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斯里兰卡国家破产,到日元的大幅贬值,再到欧元兑美元逼近平价,紧缩魔咒如影随形。


而因为美国的私人部门在这一个周期里并没有大幅加杠杆,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因此有底气通过大幅紧缩对通胀痛下狠手,甚至可以利用挤出非美国家的需求来进一步压制通胀。


而等到这些非美国家陷入衰退后,全球的通胀压力大概率就自然消失了。


关于这一点,倒也不用意外。


毕竟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那句经典的“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大概还要管用很久的。





播客:


vol.9.这一轮史诗级大通胀从何而来?到哪里去?

vol.8.经济下行是如何一步步影响普通人生活的?

vol.7.人民币为什么又开始贬值了?我们应该担心吗?


宏观:


有些数据无法“造假”

关于2022年的四个猜想和十五张图

易先生和周先生的忧思


市场:


莫使金樽空对月

俄罗斯被踢出SWIFT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


行业:


2021泡沫之王

头部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大厂谁更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