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朱楼宴宾客

其他

三季报中的真实中国(温暖升级版)

今年的“真实中国”系列又从半年报拖到了三季报,不过原因和去年并不相同。前两个月打开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时,发现之前经常会有精彩的宏观形势研判和行业趋势分析的上市公司,今年纷纷“三缄其口”。最早创立这个系列是希望从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的只言片语中还原“真实中国”,既然无法从文字中寻觅到“真实中国”的模样,那就积攒更多的数字吧。因此这次我会更多的从券商报告和财务数据上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看看我们在微观日常上的感受,和上市公司白纸黑字的财务报告是否对得起来。1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我的房贷该提前还吗?”

这期播客是我的第一次串台节目——和知行小酒馆的雨白就提前还贷这件事儿聊了个透。不得不说,专业播客录制和后期剪辑的效果就是好哇,等我有钱了也一定……以下介绍和时间轴copy自知行小酒馆(很赞的播客,他们的主页请看文末的阅读原文),我觉得总结的很好,就不画蛇添足啦:“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一起回顾了中国商品房跌宕起伏的二十余年和大众心理的变化,探讨了提前还贷现象背后大家真实关注的问题和隐忧是什么。当然还有更实际的——如果你确实有提前还贷的想法,应该从哪些角度来考量?”02:25
2022年9月12日
其他

“我还能信任我的基金经理吗?”

这一期播客,我们聊聊基金经理这件事儿。前几年的基金牛市让很多基金经理成为网红,也让很多基金投资者对自己所买基金的管理者如数家珍。看基金经理买基金,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基金行业——包括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渠道和基民们共同创造和认可的模式。然而基金经理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高峰低谷。无论是业绩的起伏,还是转会和退出,都是很常见的,甚至也存在害群之马。前段时间爆出的“大批基金经理利用场外期权非法牟利”的新闻,虽然目前来看大概率有耸人听闻之嫌,但背后折射出来的种种问题,却并非空穴来风。那么,基金经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群?他们的职业生涯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渴望和顾虑?而最重要的是,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这句话,究竟正确与否?本期播客,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基金经理生态圈。(啊,写完这段介绍词,感觉可以用在《走进科学》节目!)后期制作:Immersion,感谢大神一直以来的支持!现在她工作越来越忙,依然抽出时间来免费帮忙做后期,跪谢!一些简易时间轴:03:33
2022年8月28日
其他

从此再无中概股,也无风雨也无晴

上周五的朋友圈被几大国企准备从美国退市的新闻刷屏,是我始料未及的。毕竟去年就有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强制退市“珠玉在前”,今年以来一干互联网新经济公司更是把双重上市、二次上市等花样玩了个遍,本以为舆论会对中概股退市这个事情麻木了才对。然而没想到的是,很多网上的评论将国企退市理解为“愤然割席”,甚至新闻下面的留言里会将这一举措推演至积极备战的地步,就让我觉得必须得出来掰扯两句了。毕竟监管只是,也只能是非常克制的表了个态,说这是企业自主行为,完全没有将其和这两年中概股面临的“波涛汹涌”相关联。而这几家国企更是哑巴吃黄连,只是草草的发个公告就闷头把事儿做了。留下若有所思的投资者和一脸茫然的吃瓜群众,感觉有什么大事正在发生,却又说不出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股难受劲儿,不亚于我从72小时续命的帝都来到24小时续命的深圳时的感受。1事实上,这一波国企退市的风波,大概率只是中概股退市潮的一个预演。如果不出意外,到今年底,可能会有更大批量的中国企业用各种方式离开美股市场——先国企、再民企,先美股市值和交易量占比小的、再占比大的,先在两地甚至三地都上市的、再迫不得已只有彻底私有化的。而这背后,确实是两国监管乃至政府博弈的结果。可能关心这件事的人都听说过一个词叫“退市名单”。在美国证监会公布的数据里,已经有155家披露了2021年财报的中概股被列入了“临时退市名单”里,而这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确定退市名单”。然而事实上,“退市名单”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在如今出镜率很高的那部《外国公司问责法》(Holding
2022年8月15日
其他

理解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市场的十二个关键问题(精华版)

上一期播客发出来之后,有朋友在后台留言,觉得内容聊的有点多,整理的两万多字看起来还是很累,希望有一个精华版。虽然我觉得这个要求很过分,但我又细细的梳理了一下和Ricky交流的整体脉络,对里面的一些细节进行修订和补充,总结成了十二个问题和答案,以飨支持我的朋友们。如果想听播客版或者完整文字版的,可以戳这里:播客vol.11.全球资本市场深度复盘暨下半年投资实战指南1.
2022年8月3日
其他

播客vol.11.全球资本市场深度复盘暨下半年投资实战指南

这一期播客迎来了开播以来第一个嘉宾——我的好朋友兼前同事,也是思睿集团的联合创始人Ricky,一起来聊一聊上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以及下半年普通人该如何做投资理财。预警!本期属于超长版放送,长达一个小时!所以特别制作了22000字的文字版供各位参考,为此我自己人工校对了俩小时,如果还有一些纰漏请海涵。。。后期制作:Immersion,感谢大神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期真的辛苦了!简单时间轴:02:12
2022年8月1日
其他

当欧元和美元重回1比1

1999年3月,欧洲科索沃战争爆发。彼时,欧元作为一种货币刚刚诞生了两个月。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它,兑美元的汇率在启动后的十天内就升值了将近19%,一干财经媒体惊呼——美元霸权时代行将结束。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初期的兴奋后,市场迅速反应过来,一方面当时的欧元还只是一种计价单位,甚至没有发行纸币和硬币,另一方面,虽然有了欧央行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欧洲各国的财政政策却是“各说各话”。两者别说配合了,不打架就已不错。再叠加上当时欧美之间大相径庭的经济状况和高达两个点以上的利差,国际资本决定“炒一把就走”,回流互联网经济正愈演愈烈的美国才是正道。在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跌去了40%,最低时只剩下1:0.82。因此,虽说从K线来看,是科索沃战争导致的资本外流带崩了欧元,但事实上,战争只不过是一个引子,一层外衣。说到底,对于自由兑换的货币而言,和币值最息息相关的,是国力。1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很多人将欧元二十年后重归平价再次“怪罪”于一场战争。这种说法对也不对。对的方面显而易见。毕竟战争爆发在欧洲本土,欧洲与俄罗斯的贸易结构又决定了受到的伤害首当其冲。俄乌冲突本身叠加上北约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了两个后果,那就是高通胀和欧元区的贸易逆差。前者的最大体现在天然气上。六月单月,荷兰天然气期货标准合约大涨了80%,而进入七月以来涨势并没有停歇,昨天在盘中更是一度大涨8%。这对于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欧洲经济无疑是巨大的利空。如果天然气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欧洲的工业将遭受明显冲击,而核心工业国家如德国陷入衰退就难以避免。国际能源署署长Fatih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播客vol.9.这一轮史诗级大通胀从何而来?到哪里去?

这期播客聊一聊通胀这个最近很热的话题。欢迎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和荔枝FM上搜索“起朱楼宴宾客”或者“大卫翁”关注我。后期:Immersion,感谢大神支持!本期解释的现象是:这一轮大通胀发生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是怎样的?中国的通胀走势是否会赴欧美的后尘?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轴:02:53
2022年6月15日
其他

国运即商运——年报季中的真实中国2022

老读者可能会记得,我习惯在每年的年报季后写一篇文章,用放大镜去观察上市公司龙头在定期报告中的各种表述。因为他们是中国经济真正的“掌舵者”,从他们对于经济、行业和企业的看法中,可以一窥当前真实的经济和商业环境。我把它命名为“真实中国”系列。今年的分析来晚了一些。一个原因是懒(不是),另一个是因为我在等一季报。毕竟年报反映的是2021年的中国,而2022年这个开年,和去年有了些许微妙的差别。在看完了几百份上市公司年报——A股里的公司中会认真写观点而不是空话套话的可能也就几百家——以及几十份券商的分析报告后,我的感觉可以用招商银行年报中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国运即商运。”1如果仅仅从总量上来看,2021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个不错的年份。2020年的阴霾逐渐消散,海外疫情给出口行业带来的“红利”却还在继续,再加上原材料价格在下半年才开始抬头,整个中国经济的状态就像是一个大病初愈的患者被打了一剂强心针——莫名就燃起来了。根据多家券商的总结分析,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达到了18%以上。如果剔除金融行业,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25%。如果你觉得这其中有2020年“挖坑”的低基数影响,那么就算对比疫情前的2019年,最近两年整体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复合增速也达到了10%以上。换句话说,就在别的国家还在挣扎着想要恢复到疫情前的经济水平时,我国已经加速跃过了那个十字路口。然而如果定睛细细拆分,会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整体数据看起来那么乐观。打开上市公司的年报,对2021年经营状况前高后低的描述比比皆是,其中以制造业尤为明显。例如国内机械零部件龙头恒力液压的年报中就提到:“本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下游工程机械行业呈现出了‘增速前高后低、销量外热内冷’的两大特征,行业经历了连续5年的正增长后,报告期内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国内销量前高后低,前3个月销量仍保持高速增长,4月份至年末连续9个月销量同比下滑,行业呈现周期下行趋势。”而工业自动化龙头公司汇川技术也有类似的发现:“2021年,工业自动化整体市场上半年下游需求旺盛,行业增长高达26%,下半年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行业增速有所放缓,全年行业增速17%。”到了今年一季度,形势更是急转直下。根据券商对A股2022年一季报的总结,上市公司的整体营收同比增速快速下降到了11%,而净利润的增速更是掉到了3.6%。增收不增利,是研究员对于大部分行业现状的一致总结。而根据这些研究报告的预测,二季度的情况显然会更加糟糕。中信建投预测,2022年二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速将降至-27%,而广发证券给出的中性假设是-4.9%。中信证券则预测了A股最大的800家公司的情况。在二季度,中证800指数的单季盈利增速是-2%,其中TMT行业的下滑速度将达到14%。因此,也难怪恒力液压会在年报中提出这样的经营目标:“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18%,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销售收入增长15%以上的目标。在2021年经营业绩的基础上,结合对行业的一个预判,提出2022年的经营计划如下:公司2022年度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持平。”2那么,去年下半年开始发生了什么?而到了今年,形势又为何会进一步恶化?其实原因就像灰犀牛一样,是每个人都能看到也都能理解的——疫情+通胀,以及由此带来的信心和需求不足。中信建投将当下A股上市公司呈现出的经营图景总结为四点,我觉得很精辟:毛利率受成本挤压,企业控费保净利,经营现金流承压,资本开支意愿不足。这四者相互关联,又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链。我们先来看毛利率的问题。去年二月份我写下《一万个通胀的理由》时,通胀还仅仅存在于金融市场的预期里。而现在,它却挂在了每一个央行行长的嘴边,出现在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当中。事实上,中下游企业毛利率受成本挤压是从2020年三季度就开始的事情,只不过前期算是周期性的下行,而到了2022年一季度,恶化情况开始加速——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销售毛利率在这个季度下滑到了18.1%,这个水平是自2005年,也就是十七年以来的低位。消费电子行业龙头立讯精密就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发展所面对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海内外疫情的不断反复导致产业上游供应链出现停工和物流通道阻断现象,全球“缺芯少料”、大宗原材料价格和物流运输成本单边上扬,部分新产品量产落地与出货时间出现不同程度递延。”成本抬升并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类似情况也发生在高景气度的新能源产业,例如光伏龙头隆基股份(现更名为隆基绿能)的年报中是这样阐述的,“2021年,光伏行业面临着较为复杂和多变的经营环境,公司经营面临原材料短缺和物流不畅且价格暴涨、美国WRO事件及海外疫情管控等多重挑战。报告期内,由于光伏产业链制造环节发展不均衡,主要原材料出现阶段性紧缺,再叠加铝、铜等大宗商品涨价,行业开工率有所下降,产业链利润向上游转移,原材料供给不足制约着终端需求。”甚至有宁王称号的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对此有所感受,“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上述原材料受锂、镍、钴等大宗商品或化工原料价格影响较大。受相关材料价格变动及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公司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及规模也会出现一定波动。同时,以碳酸锂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成本形成较大压力。”
2022年6月3日
其他

播客vol.8.经济下行是如何一步步影响普通人生活的?

这期播客聊一聊经济下行对普通人的影响,欢迎在小宇宙、苹果Podcast和荔枝FM上搜索“起朱楼宴宾客”或者“大卫翁”关注我。第一次尝试打了时间轴,可惜微信公众号还不支持直接跳转:04:16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有些数据无法“造假”

举个例子来说,社融数据主要可以分为表内贷款、表外融资、直接融资和其他融资四部分,这其中最重要的几个科目分别是表内贷款里的人民币贷款,表外融资里的委托贷款,另外就是这几年占比正在逐级扩大的直接融资。
2022年5月14日
其他

新加坡的防疫经验其实就四个字

第三个转向是检测手段的转向。由于新加坡在进入共存预备期后,必然需要通过大量检测来配合隔离措施,延缓病毒传播,以及确保社会活动安全进行,因此必须要找到比核酸更加快速、便捷、高效的检测手段才可以。
2022年4月27日
其他

罗列一些“静态管理”后的经济数据吧

一部分是处于“水深火热”的疫区,地方政府正竭尽可能用封闭管理的手段阻断病毒的蔓延。另一部分是未受牵连或者影响很小的安全区,但为了防患于未然,政府同样在采取各种预防性的手段,试图将病毒挡在千里之外。
2022年4月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vol.5.暴跌暴涨之后,我们处在牛熊市的什么阶段?

大家好,欢迎收听我的播客节目起朱楼宴宾客,我是大卫翁。这一周的资本市场可谓是跌宕起伏,周一周二还跌的让人怀疑人生,到了周三之后却出现了一个大幅的反弹。在我的从业经历中,能跟这个相提并论的,我觉得上一次要追溯到2015年的股灾了。那一轮的股灾结束之后,也是出现了连续几天的千股涨停,但是后来我们把那个阶段叫做——股灾1.0时代。没错,后面还有2.0和3.0。这一周结束之后,其实投资者的心态出现了非常大的分化。有些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觉得是不是有了这么多的利好因素,包括监管、外部环境等,市场已经按下了重启键,我们可以开始新一轮的周期了。但有些人还是觉得这属于“老乡别跑”,完全就是一些假象,熊市还会继续。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当朋友来问我说,现在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投资的时候,我都会建议他去了解一下,整个资本市场的周期究竟会分成哪几个阶段?一轮牛熊市究竟每一个阶段是有什么样的因素驱动的?有哪些标志性的事件会发生?只有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才能够大概判断现在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而在牛熊交界,或者是在一些类似现在的混沌时期,其实很难判断到底处在什么阶段的,往往是要之后用后视镜才能看清楚。其实投资嘛,本来就是一件这么让人纠结的事情。今天我就拿最近的一个牛熊周期来跟大家聊一聊,我认为一轮牛熊市究竟包含了哪几个阶段,而现在又走到了哪一步?1其实对于宏观经济来说,经济学家往往会把整个宏观经济分成四个阶段,就是所谓的衰退,萧条,复苏,繁荣。但是最近几十年以来,在我们的政府,特别是央妈的不懈努力下,像萧条这个阶段已经很多很多个周期没有出现过了。但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其实跟经济不是完全同步的。大家也知道,这背后还有很多别的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情绪面,比如说资金面,更重要的当然是政策面。所以我会喜欢把一轮牛熊分成“起承转合”四个阶段,这也应了我们中国人习惯的叙事逻辑。上一轮的“起”,其实开始于2018年底。我印象很深,其实2018年底的时候,所有人对于这个市场是非常的悲观的。出去做路演听路演,不管是投资经理还是分析师,大家对于大国关系很悲观,对于经济前景也很悲观,对于盈利预期就更悲观了,其实没有什么利好因素在驱动。我记得是在2018年的十月份,曾经有过一波政策的利好,类似于现在有大领导出来站台,各个部位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是整个市场也就反弹了大概一个礼拜不到就继续下跌,而且出现了一波更加猛烈的下跌。那么2018年底到2019年初的时候,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市场出现了一个真正的拐点呢?回头看,其实就是利好的堆积从量变到了质变。首先肯定是货币跟信用的宽松,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2019年一月份曾经曝出来过一个天量的信贷数据,当时让市场瞠目结舌。很多人还是认为它是一个波动。但是现在看起来,其实那就意味着之前的那些政策面的宣传,包括口头上的东西开始真正地落在实地了。之后包括财政政策开始加码,房地产政策开始松绑,政府在工作报告中也将去杠杆变成了稳杠杆。我们知道2018年整个市场非常差,一方面是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但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持续的去杠杆,包括当时对很多行业的政策是很收紧的状态。所以当政府报告把去杠杆去掉的时候,其实市场就开始为之振奋了。在资金面层面那个时候比较明显的,监管在引入海外资金,外资也是在不断的流入。这一系列的利好共振之下,2019年初市场就出现过一波大幅的上涨。但其实在那个时候很多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包括我自己。我记得我在公众号上,2019年2月还写过一篇文章,叫《二月春风似剪刀》。当时我把这一波上涨定义成反弹,因为觉得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无法看到一轮新的市场周期的开展。但现在看起来,那显然是很幼稚的。因为不管是老股民还是资深的一些分析师,都喜欢说一句话——涨着涨着,逻辑就出来了。确实,在2019年之后,在这个起的阶段结束之后,进入到承,也就是真正的牛市阶段的时候,很多逻辑就愈发的清晰了。核心资产也是那个时候提出来的。现在大家好像都已经把这个词儿抛到脑后了,但是如果回到2019年,核心资产,包括茅指数,其实是那两年最火热的概念。那个时候开始,整个市场就进入了一个盈利驱动,逻辑线非常清晰的上涨阶段。因为今天主要想讲一个拐点的问题,所以那个阶段就不给大家做大的复盘了。2那么,什么时候市场进入到一个“转”的状态呢?我觉得要归结到2020年底,甚至到2021年初的时候,其实就有苗头了。疫情的扰动让政策大幅宽松,但之后中国其实首先开始收水,也就是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之后政策对于平台经济、在线教育、房地产等等的这些行业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友好,甚至是打压的态势。也就是说,政策面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收紧了。但是市场在那个时候并没有立刻出现大幅的下跌,互联网经济、新经济股其实反而是在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是涨得最猛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政策跟市场跟情绪,包括基本面之间有一个相当大的时间上的差异。政策面首先见顶之后,情绪面是什么时候开始松动的呢?应该就是从2021年的春节之后那一波大幅调整开始的。那次的调整其实首先就把核心资产抱团股的逻辑给杀了,不管是消费还是医药,那些抱团股都是从那个时候出现了松动瓦解。但是很快市场就开始行业轮动,到了新能源,到了所谓双碳政策受益股,所以看起来好像市场并没有受伤,但其实在那个时候,情绪面已经出现了松动。更明显的松动出现在2021年的下半年,就是中概股。其实中概股的下跌绝对不是这两天才开始跌的,大部分的新经济,包括龙头的股票,其实2021年的下半年就开始进入了一个漫漫的熊途。我印象特别深,像快手,其实在港股上市就是高点,很快就腰斩。这个背后就已经证明了,特别是在机构投资者里面,对于互联网经济,对于新经济的情绪已经在慢慢的冷却。但是市场在转的这个阶段,会像钝刀割肉一样,特别对于普通投资者,甚至包括专业投资者都是感受不出来的。因为往往在这个时候,大家会把它冠以另外一个词儿,叫结构性行情——总会有一些热点冒出来,总会有一些行业表现得好,从而掩盖了整体很多其他行业的慢慢下滑。其实情绪面松动之后,对于基本面而言,到现在为止还在转的过程中,可能到今年的年报季结束之后,我们才会真正迎来一个基本面的由盛及衰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资本市场,至少在这一轮的顶部,或者说转这个阶段,从政策面到情绪面再到基本面的先后关系是非常明确的。3最后就进入了“合”这么一个阶段,也就是最近大家看到的这个加速下跌,跌破了所谓的牛熊分界线。对于很多的中概股,港股,其实已经远远不只是一个20%的熊市临界点了,腰斩可能都不止了。那么在这一轮下跌中,大家也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海外市场跌的更多,中概股跌的更多。这个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海外市场有杠杆机制,有做空机制,加大整个市场的波动。中国在上一轮的2014到2015年的牛市里面,也受到了很多杠杆资金的影响,之后其实监管对于杠杆这个事情做了非常非常多的限制,不管是伞形结构还是分级基金,在那个之后都已经销声匿迹了。但对于海外来说,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前两年中概股上涨的时候,涨势是非常凌厉的,很多龙头股一年涨十倍。但当它下跌的时候,这些资金就会撤退的更快,也会出现最近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爆仓啊,斩仓啊等等的一些行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做空的资金加入进来,加速这个市场的下跌。但是下跌的越猛,当出现反弹的时候也就越快,这个背后同样是因为空头的因素。因为对于做空资金来说,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它比做多资金的成本要高——第一他要付出利息,做空是需要融券利息的,第二做空的盈利空间是有限的,股票的下跌幅度最多就是跌到零,但是亏损区间却是无限的,一旦这个股价上涨起来,那么对于空头来说是非常非常容易受伤的。因此,一旦一只股票或者说一段行情出现了短期的拐点,对于这些做空资金来说,它是会毫不犹豫,不计成本的进行回补和撤退的,这两天的反弹就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了空头回补的趋势。所以大家会觉得,怎么会一个公司或者说一些股票在一周内完成了下跌百分之三五十,再到上涨百分之三十、五十这个过程。对于基本面来说,显然这个公司在一周内是不会发生这么多变化的。更何况前两天市场最低迷的时候的很多鬼故事,其实现在看起来真的也就是鬼故事而已。这个背后都是非常多的资金的波动导致的涨得过快,然后跌的也过快。4那么接下来,我们会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其实熟悉资本市场的人都知道,资本市场往往是一个尖顶圆底。换句话说,就是当在顶部的时候,是加速上涨,快速下跌,再也回不去的过程,但是在底部往往是要磨出来的,会有一重底、二重底、三重底,或者是有反反复复地拉锯,才会形成一个坚实的底部。那么对于现在来说,我们可能看到了一个短期的政策底,因为最近的政策风向已经非常明显的向有利于资本市场,有利于很多前期受伤很深的行业去倾斜的态势。但是就像我们在2018年底看到的那样,从政策底到情绪底再到基本面底,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长期的过程,所以什么时候可以真正我们称为底部,能不能叫现在就是一个拐点呢?我个人其实是持保留态度的。另外,了解了一个市场的起承转合,对于普通人做投资有什么帮助呢?对于我这样一个做长期配置的人来说,到了“合”这个阶段,是我一定会要更加的兴奋,更加的专注,开始进入市场,开始去拿一些仓位的时候。而到了转的时候,则是慢慢撤退的时候。也就是说,资本市场的起承转合对我来说的用途是调整仓位,而不是去做波段,或者说是博反弹。这些事情不是我擅长的,也不是一个长期配置者所要关注的东西。好,那么今天用上一轮整个牛市的起承转合来介绍了一下资本市场的周期大概是怎么一个走法。在我看来,每个市场的底部是由政策底,情绪底到基本面底三个阶段来进行的,而到了顶部同样会经历政策顶,情绪顶和基本面顶。对于我们现在整个大的市场来说,可能短期已经见到了政策底,但是离另外两个底部可能还有一段距离。而对于很多行业来说,他们又处在不同的阶段,大家可以依照刚才这样的逻辑框架去自己进行分析。今天的播客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用文末的链接,在小宇宙或者是苹果的podcast关注我的播客节目,我们下期再见!播客:播客vol.4.黄金涨完了吗?普通人什么时候买黄金更合适?播客vol.3.宽松周期对资本市场有啥影响?了解宏观数据和政策对普通人做投资有帮助吗?播客vol.2.新春特辑!聊聊我投资十五载踩过的那些坑播客vol.1.基金行业真的存在冠军魔咒吗?到底该不该跟着榜单买基金?我开播客了!第零期聊聊为什么一开年基金就跌这么多宏观:关于2022年的四个猜想和十五张图易先生和周先生的忧思环球从来就无法同凉热市场:莫使金樽空对月俄罗斯被踢出SWIFT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行业:2021泡沫之王头部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大厂谁更卷?直播带货的繁荣吹响了电商流量枯竭的号角
2022年3月20日
其他

莫使金樽空对月

当然,各个市场展现出来的估值水平也非常不一样。比如沪深300现在这样的估值水平,我们还是需要结合一下其他要素去讲的。毕竟历史上还有20%多的时间比现在估值低,你说它便宜吧,倒还真不一定。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播客vol.4.黄金涨完了吗?普通人什么时候买黄金更合适?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会把黄金作为一种短期投资的品种的。因为黄金还受到汇率的影响,最近伦敦金价,就是国际金价其实涨得很多,但是在国内上海金就没有涨很多,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人民币的汇率其实非常的强势。
2022年3月10日
其他

俄罗斯被踢出SWIFT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

但从这段发言中,我们同时也能看出欧美这次的举动是多么的“仓促”和“没有准备”。因为他们一边宣布了动用这项武器,一边还在大周末的和SWIFT讨论到底能不能把这些和能源贸易相关的指令单独挑出来。
2022年2月27日
其他

播客vol.3.宽松周期对资本市场有啥影响?了解宏观数据和政策对普通人做投资有帮助吗?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欢迎收听我的播客节目。今天是新年的第一期播客,我们回复到正常的节奏。在这期播客节目中跟大家聊一个现象,再解释一个问题。1今天想聊的现象是宽松周期。大家知道最近美国已经快要进入到一个加息周期了,也就是所谓的紧缩周期,但是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进入了宽松周期。那么宽松对于大家的投资,对于资本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影响呢?其实以前所谓的宽松指的主要就是降准、降息,大家经常会看到央行又降了存款准备金率了,或者是降了整个存贷款利率。现在其实这个含义丰富了很多,因为我们央行也有一个更大的工具箱,里面有很多工具,我们平时是很难感觉到的。另外一点,就是现在的宽松往往是要配合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所以其实整个宽松周期的含义是更加丰富了。那么宽松周期到底对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呢?第一点,我们首先要区分的是,所谓的中国式宽松和西方式宽松之间的一个区别。为什么两者的宽松会有区别?是因为两者的整个信贷体系,包括宽松的传导路径是不一样的。大家知道中国主要是依托银行体系去释放资金,或者说是传导宽松,而西方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所以大家会看到,西方一旦进入宽松周期,往往它的无风险利率会下降,股票的估值会提升,带来了整个资本市场的繁荣,至少会有一波反弹。但是中国的宽松不一样,最核心利好的不是资本市场,而是信贷市场。换句话说就是企业更容易拿到贷款,有更充裕的资金了。大家最近有买房的话,会感觉到房贷放得特别的快,这个其实也是中国宽松重要的一个特点,它是通过银行来传导的。所以中国式宽松未必会利好资本市场,但一定利好的是大企业。因为大企业在银行的这种话语权更强,更容易拿到资金,另外一般来说会利好金融地产。而对于小企业来说,现在央行非常强调的是宽松一定要精准,之前我们会看到这种定向降准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的。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银行来说,给中小企业特别是民企放款,总有种种的风险,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回避这样定向的政策,而最终这个资金还是流向了比如说房地产,比如说大企业,甚至是国企。那么这一轮的中国式宽松,我个人认为可能会有所不同。一方面整个地产的大周期显然是已经接近尾声了,连这种行业最前列的地产公司都发出了非常明显的收缩,甚至是出现一些问题的,说明整个这20年的一个地产周期走向了尾声。另外就是因为这次的宽松非常明确的要把资金和政策引导向一些特定的行业,比如说东数西算,还有一些数字基建等等,用这种非常精准跟定向的方式,去扶持未来中国经济可能最需要发展的行业。所以,这一轮中国式宽松可能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一个结构性的行情。而对于信贷市场这种影响可能跟前几轮的宽松也会不同。2讲完宽松周期这个现象,我们再来聊聊跟他相对应的一个问题,就是类似这样的一些宏观事件,或者说宏观数据,对于我们普通人的投资到底重不重要?首先抛一个结论,这个是不一定的,要看是什么样的一些宏观的事件和数据。如果是一般的这种宏观数据,举个例子,今天又发布了CPI,明天发布了PPI,或者是这个季度中国的GDP又增长了五百分之六类这样的一些数据,个人认为对于我们的投资是完全不重要的。一方面所有的这些数据都是滞后的信息,他都是针对之前的统计。所以当这些数据发布的时候,其实相关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更重要的,是因为在专业机构、专业投资者的手上往往都会有一套完整的宏观模型,他们其实很早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啊,信息啊,模型啊,已经把接下来一个季度,甚至是好几个季度的这种数据都已经预测出来了,并且根据这些预测做了一些头寸的摆布。当我们普通人拿到这些数据的时候,再根据,比如说,CPI很高,是不是出现通胀了,我要去买一些通胀受益股,其实已经晚了。当然如果你能提前得知这些数据,或者是你自己能够创造出一套模型来预估出这些数据,那可能是有用的,否则的话,不要指望通过这些宏观数据来做投资。那么第二个层面,就是比如说我们的一些货币政策或者是财政政策,这种事件重不重要呢?个人认为依然是不太重要的。因为其实看历史的这个资本市场的周期——研究所也会做相关的研究——不管是加息还是降息周期里都会有牛市,也会有熊市。这种资本市场的变化其实是跟很多因素有关的,并不仅仅是依靠货币政策。特别是刚才我们解释了,宽松周期里边,中国的这种宽松跟西方不一样,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更加明确了货币政策的变化,或者是财政政策的变化,并不会直接导致投资的含义。但是如果是处在某一种货币政策的大周期里面,对于我们做资产配置其实是有相当的价值的。举个例子来说,我到底应不应该现在把房贷提前还清?如果是在一个加息的周期里面,可能是应该还清的,因为加息周期里面,你的房贷利率会一步步的提升,而与此同时,你能买的一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向上提升,所以这个时候你持有房贷,也就是负债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的。类似这样子的一些资产配置的一些决策,其实是与我们的宏观大周期紧密相关的,这种我们应该予以重视。第三方面,也就是一些行业政策或者是一些其他类型的宏观事件,就很重要了,特别是对于股票跟基金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举个例子来说,前两天发生了对于外卖行业监管要出政策,鼓励企业去下调费率,当天美团这个股价就跌了15%。那为什么会跌这么多呢?其实它意味着美团或者说外卖平台的盈利模型必须要进行调整了,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出现了政策面的变化,它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公司未来的现金流跟他的估值。更不要说去年关于教育行业的政策变化,导致整个在线教育消失了,这个显然对投资有着非常关键的一些意义。其实在早些年,这些政策不管是行业也好,还是一些核心的关键政策,对于投资并没有这么直接的影响。因为一般来说,政策影响的是远期的盈利,换句话说,政策到他真正的实施是需要一个时间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是依照着原来的路径再向前走,这个时候政策影响的是他未来很远时候的盈利。对于股价或者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是一个估值端,比如说如果政策出现一个利好,可能行业里公司的PE从原来的20倍要涨到30倍,而不会直接影响到它的盈利。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几年以来,政策其实是越来越精准的。举个例子来说,集采政策对于医疗和医药行业的影响,以及双碳相关的政策对于周期股还有新能源企业的一些影响,都非常的精准直接,而且是快速落地。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其实政策不仅仅对估值端有影响,对于对这些行业的短期盈利,这些企业当下的基本面也会产生很明显的影响。这样子一来,政策就会同时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盈利端和估值端,对于股价的影响就会更加的明显,更快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投资者,对于政策都越来越重视,也会紧密的跟踪其中的一些变化。那么总结来说,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利用宏观去做投资呢?这些宏观事件对于普通人来说到底重不重要呢?个人认为,宏观数据真的是不太重要的,因为他们都是一些滞后的信号,他们主要是让经济学家去研究中国的宏观情况的变化,或者是专业机构去印证他们的模型是否正确。如果是说货币政策或者是财政政策,对于我们做资产配置其实是比较重要的,它决定了我们目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宏观大周期里面。其他的行业政策也好,或者说一些关键的国家政策也好,对于我们普通人的投资就非常重要了,不管你是做股票投资还是做基金投资,都一定要密切的跟踪目前的一些政策方向,他对于你所关心的行业或者企业可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是不是未来一直会这样呢?也不一定,因为大政府周期和小政府周期其实是循环的。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比如说14、15年的时候,政策鼓励的是万众创新,鼓励的是一些企业的自主行为。在那个时候可能政策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更多的是企业自身的行为。而在这几年其实就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好,那么以上就是这一期播客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投资的一些决策能有帮助,因为毕竟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政策非常多变化,宏观的形势又非常不明朗的时间段里。谢谢大家的关注,也欢迎大家在小宇宙或者是苹果的podcast关注大卫翁的起朱楼宴宾客的播客节目,我们下期再见。
2022年2月22日
其他

播客vol.2.新春特辑!聊聊我投资十五载踩过的那些坑

这一期播客有24分钟,想和大家聊一聊我在十五年投资历程中踩过的六个坑,以及从中吸取到的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这些故事对你来说也有所启发,另外大过年的,听到这么多别人的“悲惨”经历也可以开心开心。新年伊始,也在这里给大家拜个年!给大家准备了我们家小犬的红包封面,感兴趣的可以取用~大家好,我是大卫翁,欢迎收听我的播客节目。今天给大家来一个新春特辑,讲讲我在过去投资的这15年里踩过的那些坑。为什么要录这么一个话题呢?也是因为今年的一开年,其实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都是当头的一盆冷水,会让大家非常的迷茫,不知道后面的市场会怎么走。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复盘告诉大家,在这么长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有过非常非常多的曲折,但是从中间能够吸取到经验教训是最重要的。另外嘛,不就是说些不开心的事,让大家开心开心。我觉得在市场下跌时候的这种陪伴,未必就一定是要加油鼓气,能够让大家了解到,其实每个人都经历过一些挫折,或者说投资上的失败,也是一种很好的陪伴。好,那么今天主要会跟大家聊六个,在我的投资的15年的历程中曾经遇到的,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大的挫败。1第一个其实可以追溯到15年前了,就是我刚刚进入到资本市场的时候。那时候是零七年的大牛市,如果经历过那个时候的朋友们可能都会记得,那次可真的是波澜壮阔,现在回想起来,确实也是跟中国的经济蓬勃向上的发展是同步的。所以那个时候上涨的股市,其实里边的比较大型的国企,包括工业型的企业,包括银行地产都是那一波的主角。在这样的一个大牛市里,是最容易让韭菜们入场的,我当时也不例外。大概是在零七年的四月份,其实牛市已经经历了一年多两年的时间了,有一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去旁边的证券营业部开了户。那个时候开户很麻烦,要填很多的表格,非常有仪式感。开了户之后,当时当然还没有手机客户端的这种炒股,还是要在电脑前面,但是已经不用去营业部,或者说必须要现场下单了,可以在电脑上自己操作。那个时候其实我还是很认真的,每天都在做操作笔记,也做了很多个股的研究。但是新手嘛,其实包括现在买基金的很多投资者也是一样的,总是会忍不住想要交易,不断的在买卖。看到一个股票涨得好就追进去,然后赚了几个点就会跑出来试图去做一个波段,结果发现其实他继续往上涨了,那我也不想再追涨,然后就去挑下一个个股。如此循环往复。哪怕碰到过当时著名的530半夜鸡叫的一次大幅下跌,但是很快又重新回到了一个上升轨道上面。所以在那半年,从我入市到那一轮牛市结束,其实还有半年多的时间,赚到了一点小钱,但因为不断的在变换自己持仓股票,所以其实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买入了一只股赚得多。那么当然第一个坑,也就是第一个挫折就是到了顶点的时候,没有人会知道那是一轮牛市的顶点。金融危机其实已经开始了,中国的股市却马照跑,舞照跳,直到包括像中石油的上市啊,包括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才开始进入了一个大熊市。那么大熊市没用几天,就把我牛市赚到的钱全都亏回去了,甚至开始了一轮亏损。那么第一个坑其实我想要说的教训,就是不管是对于股票来说,还是基金来说,耐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其实没有在资本市场上没有赚到很多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耐不住性子,总是想着要去交易。其实经历过大牛市的人都知道,牛市里面有句话叫做是金子都会发光的,拿着股不动,比起你不断的轮换股票可能收益要高得多,投资在短期最好不要做所谓的择时。否则的话,可能一轮市场上涨下来,你看到自己是赚了一些钱,但是这点微薄的利润是完全没有办法抵挡市场进入调整周期时的一轮下跌的。其实今年就很明显,基民在讨论区或者是粉丝群里面抱怨,去年前年好不容易攒下来一点利润,没到一两个月就全部跌回去了。其实作为一个新入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用惊慌,反而某种程度上是一件好事儿。因为这个时候你手上用来投资的钱往往不太多,那么用来交学费的钱也不太多,这个时候遇到市场的周期,其实是一件相对来说幸运的事情。2那么第二个故事,就是第二个坑,其实来到了2013年。大家知道其实从2011年到2013年,也是中国股市非常不好的两年。我在那个时候已经从一个it的码农切换赛道到了一家比较大的投资平台,在做海外的股票资产配置。当然了,那个时候我们因为工作中遇到的是海外市场,所以自己是允许做一些A股投资的。那个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直到现在为止还活跃在市场上,而且我也非常非常喜欢看他的一些观点,就来我们机构路演。路演讲得非常的好,讲的事儿其实现在也还是存在的,比如说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啊,比如说房地产的周期问题啊等等。他的整个论调是非常悲观的,就是认为中国的市场其实现在远远还没有到底,股市还有非常大的一个下坡路要走。听完这个话之后,我就手一抖,把手上所有的A股都清了。因为他说的真的非常有道理,听起来都是会发生的事情。结果没想到,相当于我是在创业板的一轮牛市的开头把手上的筹码全部都丢了出去。大家知道,往往没有赚到应该赚的钱比起亏损更让人伤心,所以那次的教训其实是更加刻骨铭心的。给我带来的一个教训是什么呢?就是每当市场也好,行业也好,越到底部的时候,鬼故事越多,越多人出来说很多的负面情绪,负面的新闻,认为行业也不行了,整个市场也不行了,往往是在下跌过程中,甚至是在下跌的后期,才会越来越多的。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仅仅是听了这些消息,就把手上的这些基金也好,股票也好进行清仓,显然是不理智的。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出现了市场恐惧的时候,我该贪婪。现在其实很多人也在拿这句话给自己当护身符牌,说往市场里冲,不管是新能源板块也好,还是医疗板块也好,都说你看跌了很多了,可能有些都腰斩了,是不是市场恐惧了,我该贪婪一些。其实你去看消息面上,大家对于这些行业来说还是一致看好的,可能医疗开始出现了一些鬼故事,但是新能源也好,军工也好,是绝对没有鬼故事的。那么这个时候是不是到底其实很难说。但是最怕的就是鬼故事多的这种行业,你是真的去相信这个行业彻底不行了。从历史上看,其实很少有行业会彻底消亡,除了一些比如说去年的在线教育行业,或者是再之前的一些被时代淘汰的行业。所以从2013年这一次把手上的筹码丢在了牛市起点的坑呢,我吸取到的教训就是说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或者说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听到一些消息,然后就会更加的慌乱。其实这个时候往往是考验你对行业的认知度到底有多深,是不是相信他在长期有一个好的前景的关键时候。3第三个故事就来到了2015年。大家知道其实除了07零七年那一轮中国股市有一个非常大的牛市之外,下一个能够被全民参与的就是2015年了。那个时候我自认为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投资者,所以到了2015年,当我有一次去营业部办事儿,看到排队开户的人简直就是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警觉的,觉得市场已经到了一个相对顶部的位置。那么我做了什么操作呢?为了分散配置,我决定把大部分的A股卖了,然后买入了新三板。如果曾经投资过新三板的朋友们到这个时候可能会会心一笑,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决定。新三板因为相对来说更不成熟,或者说它的风险程度更高,所以在后来泡沫破裂的时候,其实跌的要远远幅度要深过A股。但在当时我看来呢,这是一种分散配置的做法,那么给我得到的一个教训是什么呢?现在很多人喜欢说所谓的资产配置,就是我买入一揽子的基金或者股票对吧?你看有新能源的,有军工的,有医疗的,还有海外的,这是不是就属于一个所谓的资产配置或者分散配置?完全不是,因为你买入的这些资产其实同样都是高风险的,而且他们往往盈亏是同源的,它上涨下跌都是由同一个驱动力来驱动的。那么这一点绝对不叫做分散配置。我当时买入新三板,其实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新三板跟A股其实都是同一批资金,甚至是更高风险偏好的资金在炒作的。那么什么样的资产配置才是真正的分散?专业的机构会告诉你,要找一些相关性低的,比方常理上来说,黄金跟股票的相关度就是一个很低,甚至是负相关。那么债券在历史上也是跟股票负相关的。但最近的十年,因为越来越多的资产上涨和下跌是受到货币政策的驱动,也就是所谓的放水宽松跟紧缩的驱动。所以股票和债券的相关性其实是在不断提高的,成为了这种同涨同跌的资产类别。所以我的第三个故事,也就是说我当时为了分散配置,卖出了A股买入新三板的坑,其实要给大家的一个教训就是千万不要把买很多的鸡蛋就认为是一种分散配置,还要看这些鸡蛋是不是属于同一个篮子的。4第四个故事同样是2015年。2015年其实发生了非常多的事儿,到了五六月份顶点的时候,其实我心中是非常非常警觉的,除了买了一些新三板基金之外,我还把很多的钱拿出来买了一种叫做打新基金。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新股申购的朋友可能还记得,那个时候每一次打新是需要全额冻结资金的。所以每个月的新股申购就是一次资金的狂欢,甚至会影响到整个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的波动。所以,打新基金当时也非常的流行,也就是说我把钱给基金管理人,他们统一去进行新股申购,如果没有打到新股就回到账上,如果到打到就享受新股IPO之后的收益。理论上说它是一种包赚不赔,或者说是风险非常低的基金品种。为了提高它的收益率,往往打新基金就会上杠杆,相当于找一个优先级去借钱来打新,然后配给他比如说年化6%或者8%的利息。这也是在我整个15年的投资生涯中,为数不多上杠杆的一次。因为我这个人对风险是很厌恶的,其实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是杠杆的。但是因为这件事儿我觉得他完全没有风险,我怎么会不能去上一些杠杆?没想到小概率的事件就发生了。在15年六月份,整个A股泡沫破裂的那时候,监管决定暂停新股申购,而且非常的斩钉截铁。因为当时其实那次是新股已经发行了,大家都已经认购了,结果决定把钱退回来,然后终止新股的发行。那么造成了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我们买的杠杆式打新基金,其实钱就趴在账上,每个月就付给优先级利息。因为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恢复,以为很快就会恢复新股申购,没想到这一停就是半年。所以其实整个打新基金,等我最后赎回的时候,不但没有赚到钱,还亏了大概十个点左右。那么这给我的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就是说,在资本市场里面,小概率事件是经常会发生的,或者说大家经常会听到一个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事情,但是我们整个资本市场还没有1000年啊,但确实就遇到过,甚至一次两次。比如说2020年美股熔断也是大家说是千年一遇的,但他真的就发生了,所以千万在资本市场做投资,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能不上杠杆尽量不要上杠杆,因为上杠杆会让大家的心态非常的不好,哪怕你认为是一个非常小概率事件会亏钱的一件事情,事实证明上了杠杆之后他也有可能会发生的。5那么第五个故事其实会对我个人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它同样发生在2015年,关系到我职业生涯的一个切换。因为刚才介绍了,其实在2015年之前的这些年,我一直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国有投资平台做投资。那么到了15年的时候,因为当时的股市非常的火热,我也忍不住诱惑,决定下海,或者说离开体制内去一个私募机构,其实也是一家非常不错的私募机构去当合伙人。没想到我入职的第一天就碰到了六月份股灾的第一天,也就是说当我坐在第一天办公室的时候,就遭遇了千股跌停。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或者说是我运气非常的不好,但是回过头来看,在那个时候选择去一家私募其实就是在扎堆热门的地方。因为如果记得的朋友可能知道,2015年是私募机构大爆发的一年,有成百上千的私募机构成立。虽然我没有自己成立一家私募,但是我加入了一家私募,其实就是在往一个热门的地方去扎堆,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动,那么事实上也让我的职业生涯遭受了一两年的相对比较黑暗的时刻。当然了,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那段时间让我对整个A股的运行逻辑,或者说是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如果站在现在的投资角度来看的话,越热门的,或者天天上头条的这些板块也好,行业也好,赛道也好,其实是需要警惕的。因为往往这些赛道虽然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但是在短期它可能已经遭受了太多的资金追捧。其实在十年前或者20年前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当时的媒体也好,或者说整个互联网没有这么发达,不会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能够发现的一个赛道的机会,但是到了现在,其实等到我们这些个人投资者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残羹冷炙或,者说已经被机构投资者吃过很多轮了。这个时候再冲进去,其实是一件不太理智的事情。6最后一个故事就来到了2020年。大家知道2020年疫情之后,主要的小概率事件是发生在了美国,美国股市是连续多天熔断。这个事件其实对于很多海外机构投资者的一个打击完全不亚于中国2015年当时的千股跌停,因为这在美国市场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虽然后来市场重新走好,因为美联储的大幅放水,包括财政的刺激,市场向好,但那段时间其实是在美国资本市场历史上是一个至暗时刻。我在那个时候做了什么操作呢?在美股熔断的第二天开始买进美国的航空股。其实我是跟巴老同时下手的,但是很不巧,结果是非常糟糕的,因为后来整个航空股又经历了一次腰斩。包括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在好未来啊新东方啊这些原来高高在上的教育股开始暴跌的时候,在腰斩后我以及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选择了抄底,因为没有人会会想到整个行业会消失。但是没想到抄底之后还有更低的底,甚至18层地狱。事实证明,我买入第一笔好未来的价格到现在为止又跌掉了90%。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呢?就是不要接飞刀。资本市场上有一句老话,经常说老手死于抄底,新手死于追高,就是这个道理。你永远不知道底在哪里,除非你对行业、公司有着十足的把握,你非常非常明确的知道其实整个基本面的拐点,政策的拐点都已经发生了,否则左侧投资是一件非常非常难受的事情。当然了,我到现在为止还非常喜欢抄底,因为我本身是一个逆向投资者,但是我抄底的一个前提是,我是一个极端分散配置的人,也就是说我每次投资的比例不会超过我整个资产的1%,所以抄底对我来说只是在左侧慢慢地买入而已。但是包括到最近,看到一些互联网平台上购买基金的人们,可能没有经历过这么多的周期,其实是有点杀红眼。就是当一只基金跌的时候,越跌我就越买,越买他就越跌,然后直到买到自己所有的资金都已经投进去了。或者有人会在一开始就梭哈,那么后来还借钱去买。这样的话你很容易造成一个非常不好的心态,就会夜不能寐,或者说连自己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所以我经常跟身边的朋友也好,包括来向我咨询的投资者说的道理就是,投资本身是为了让大家生活更加美好的事情,他是让你财富保值增值的事情,如果投资给你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让你连觉都睡不着了,那么一定要想想看,是不是你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跟金钱在投资这件事上,应该及时的去止损也好,或者说是避开这种心态也好,才能让你的投资能够走得更稳。因为理财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辈子的事情,千万不要急于这一刻的得失。7那么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六个故事,其实之前听过这些故事的朋友会跟我讲,哎呀原来你也就是一根小韭菜啊。没错,其实任何个人投资者,不管你有多么深厚的投资经验,或者说理论知识,其实在市场面前都是一根小韭菜。为什么那么多专业的投资者,专业的基金经理也会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敬畏市场,或者说投资是一场修行,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我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结论,就是做好分散配置,然后保持一颗平衡的心态。慢即是快,这是我对2022年的投资的关键词。好,那么以上就是我这次播客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听到一些能够有所感触的事情,与大家现在投资的经历有所结合。最后也再次的给大家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能够收益长虹,心想事成。
2022年2月6日
其他

关于2022年的四个猜想和十五张图

摘抄完毕。以史为鉴,如果美联储真的要从上世纪70年代吸取教训,那么接下来我们可能会看到的情景就是——哪怕资本市场震荡,哪怕失业率略有抬升,但在控制住通胀之前,美联储都会毅然决然的将加息进行到底。
2022年1月30日
其他

播客vol.1.基金行业真的存在冠军魔咒吗?到底该不该跟着榜单买基金?

上次纯音频的播客推送发出来后,有些朋友留言说还是希望看到文字的版本,那么以下就是新一期播客的文字稿。由于是直接音频转文字的,所以有很多口头语,请见谅。ps.
2022年1月15日
其他

环球从来就无法同凉热

大量的高校学生和低线城市年轻人在海伦司里娱乐、社交、消费,他们用物有所值、舒适放松来形容这些小酒馆。而这些隐藏在二楼的店铺,却往往因为消费者还没有占据这个社会的话语权,而被主流社会所忽视。
2022年1月6日
其他

直播带货的繁荣吹响了电商流量枯竭的号角

那么,下一步怎么办?直播电商就此孕育而生,它相当于要求每个品牌都成为在街边大声吆喝的路边摊,利用不断放大的声量将客人吸引来自己的店铺;又或者是把货交给街上最会吆喝的那个“靓仔”,由它来代为获取流量。
2021年11月29日
其他

后疫情时代,三季报中的真实中国不容乐观

就在上游行业前三季度的扣非利润增速达到469%的同时,商品价格高企带来的另一个影响也在显现,那就是中游和下游行业盈利增速分别回落至54.5%和5%,而下游行业三季度单季盈利更是同比下滑了26.7%。
2021年10月31日
其他

恒大的问题不仅仅是恒大的问题

在恒大的业务蒸蒸日上时,供应商为了保住这个大客户,硬着头皮也得陪着它玩,然而一旦业务转头向下,比起家大业大的金融机构来说,眼看着手上的产品或者商票成为废纸的供应商,就会成为这只船上最不稳定的因素。
2021年9月21日
其他

为什么挨打的又是港股?

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美团,还是漂洋过海二次上市的B站百度和携程,以及上市即高点终于迎来破发的快手,当然不能忘了当下被拳打脚踢的新东方和碧桂园服务们,香港市场的新经济股票集体扑街,无一幸免。
2021年7月27日
其他

一个半截入土的行业,被扬上了最后一把沙

三十家“中国茅”公司年报中的真实中国
2021年7月25日
其他

头部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大厂谁更卷?

有在七八家券商研究所实习过的,有实现三家头部PE机构对口部门实习大满贯的,还有本科TOP2考古专业毕业,号称自己兴趣不大所以研究生转了经济,但定睛一看发现她本科成绩是年级第一的。
2021年6月27日
其他

三十家“中国茅”公司年报中的真实中国

比如迈瑞医疗在年报中就谈到了自己在2019年提出的黄金十年论。可以想象,如果这家公司之前没有因此做好充足的准备和积淀,就很难在疫情期间取得如此重大的发展突破,成功跻身于世界一流医疗器械企业之列——
2021年5月9日
其他

2021泡沫之王

关于2021年的五个猜想和二十张图
2021年4月5日
其他

一万个通胀的理由

关于2021年的五个猜想和二十张图
2021年2月21日
其他

A股和美股都活成了对方的样子

先把个人的一个判断放在这,不一定对——在中国版的401K养老账户落地,国际投资者(而不是假“北水”)将中国作为发达资本市场对待之前,中国股市都不会真正成为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成熟理性的市场。
2021年1月29日
其他

关于2021年的五个猜想和二十张图

所以这一次,我也不想再对过去的一年有什么总结。不过在看了全球各式机构的年度展望后,我从中挑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图,送给各位,作为新年礼物。
2021年1月2日
其他

泡泡玛特的成功不止是盲盒

对于泡泡玛特来说,其实也是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的。标准的玩法、标准的尺寸、标准的语言,甚至开始产生专业词汇,比如摇盒、端箱、隐藏。再通过潮玩展和线上社区形成一套自己的系统,就完成了一个生态闭环的创设。
2020年12月17日
其他

易先生和周先生的忧思

再譬如依靠改革开放发展直接融资,就是要反思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年,股权融资始终发展速度跟不上?是不是制度改革还不够?(所以要加快注册制改革)是不是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要学习普通法系国家经验)。
2020年11月30日
其他

“凭本事借到的钱,为什么要还?”

在逃废债的企业中,国有企业22296户,占逃废债企业总数的69.37%,逃废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1273亿元,占逃废债总额的68.77%。”
2020年11月15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蚂蚁配售,一场不太对等的竞争

今年年中坊间就有传闻,说蚂蚁财富要求基金公司必须参与淘宝直播节,不参加的就没有流量倾斜。而这次的五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齐刷刷的选择支付宝作为单一代销渠道,你说这背后没有蚂蚁的授意,又有谁信呢?
2020年9月28日
其他

疫情后第一份半年报中的真实中国

此类制裁和出口管制措施可能严重影响公司获取对技术基础架构、服务产品以及业务运营至关重要的技术、系统、设备或组件的能力,或影响公司访问美国的云计算系统或其他基础设施,以及影响公司在美国的业务运营。
2020年9月16日
其他

拜登的演讲里没有中国

投资者对科技巨头的信仰又到了需要续费的时候
2020年8月23日
其他

需要丢掉幻想的“字节跳动们”

因此,字节跳动在宣称可能起诉美国政府的公告中,针对的点也是“美国政府擅自决定协议条款,甚至试图干涉私营企业之间的协商”这些细节,而不是要求Tiktok被卖掉这件事情本身。
2020年8月9日
其他

投资者对科技巨头的信仰又到了需要续费的时候

从太二酸菜鱼,读懂中国的网红连锁餐厅
2020年7月26日
其他

一场属于少数人的复苏

尽管从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来看,这一轮疫情还远远没有到尽头,甚至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最多才刚刚开始解除封锁。然而股票市场已经迫不及待的走在了前面,特别是美国市场,纳斯达克离历史新高只有一步之遥。
2020年6月8日
其他

年报季中的真实中国(2020版)

从市场成交方面来看,内资企业仍然引领北京市写字楼租赁需求,其中科技、媒体和通信产业中的互联网行业的租赁需求最为旺盛;金融业仍是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成交的热门领域,由于租金相对金融街更有竞争力,因此
2020年5月23日
其他

巴菲特清仓航空股的背后深意

巴老真实的意思,应该是觉得08年的大衰退是经济的根基——银行系统出了系统性问题。而这次疫情导致的衰退不同,只是经济“列车”暂时停运了,根基并没有太大问题。因此一旦列车恢复,依然会运行得很好。
2020年5月3日
其他

疫情并未结束,为何四月的资本市场可以艳阳高照?

高盛做的中国经济活动恢复指数显示,截止到4月10日,上游像采矿业已经恢复到100%的水平,下游的房地产销售也一路高歌猛进。除了出行旅游和文化娱乐还差点意思之外,整体的经济活动恢复程度已经接近90%。
2020年5月1日
其他

疫情后的第一波消费数据已经出炉了

优衣库说自己二月份在中国的销售额下降了80%,而到三月底开始“回暖”,同比下降“只有”30%。它给出的预期是,四至五月份同比销售额依然会下滑10%-40%,而六月到八月才有可能回到与往年持平的水平。
2020年4月16日
其他

汇丰今天开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头

过去多年以来,汇丰的派息占利润的比例长期高于60%。即使2016年因为英国脱欧和欧洲经济不稳定导致股价大跌,汇丰也维持了每股3.877港元的派息,股息率一度到达8%之多。
2020年4月1日
其他

全球金融市场在反映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我在建立这个公众号之初,就是觉得接下来会是一个大时代,而我希望成为一个忠实的记录者。然而到了现在,我已经非常后悔了。
2020年3月22日
其他

结束的开始,还是开始的结束

宏观:当下一个十年在我们面前展开,全球化的尽头,人人都是特朗普
2020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