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牺牲的扑火队员:全年工作六个月,一半是火场,一半是生计 | 深度聚焦
记者/张帆 曹慧茹 实习记者/李叙瑾 周缦卿 林亦桥 郑欣悦
编辑/石爱华 宋建华
西昌森林火灾中遇险的宁南县专业防火队,这是队员们的集体合影,其中部分队员牺牲
3月30日下午15时许,西昌发生森林火灾,当天晚上,宁南县专业扑火队接到了任务,启程赶往现场。
这支扑火队于去年成立,由村子的民兵队“转化”而来。队员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47岁。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已经当了爸爸,有的人,女儿快要高考了,有的人,刚收到妻子怀孕的喜讯。
这不是份高薪酬的工作,且每年只在火灾高发期工作6个月。为了维持生计,很多队员都有着自己的“事业”,脱下防火服,他们修摩托车,卖豆腐干,开农家乐,开羊肉粉店……
从县里出发去火场的路上,队员黄元林在车上拍了一段大伙儿整齐出发的视频,他把视频发在了朋友圈,配文说“宁南森林草原防火专业扑火队代表宁南人民……”,出发时,他微信好友群里,朋友们喊着他的小名儿“大炮”,挨个提醒他“注意安全”。那天晚上,一位好友还送来了刚从山上挖回的野菜,朋友嘱咐“大炮”的家人,“等他回来吃”。
意外突然而至,“大炮”最终没有回来,他所在的扑火队“打火”时遭遇风向突变,大火带走了18名扑火队员和1名向导的生命。
消防人员救火现场
空气里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肖芙蓉在泸山景区附近经营一家酒店,30日下午4点左右,她突然发现外面天空灰蒙蒙的,几乎看不见太阳,昏黄一片。起初她还没有闻到异味,“以为只是变天了”。
很快,空气里有浓烈的烟味、焦糊味。“像硝烟的味道,很吓人”,她从窗户看去,外面是一片红光,股股黑烟不断冒出,门外落了很多燃尽的灰尘,怎么清扫也擦不干净。
这一天西昌的风力3级,黑色的灰烬在空中飘扬。肖芙蓉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消息涌来,“泸山着火了!”
据“西昌发布”,3月30日15时,西昌市接到报警,马鞍山方向发生森林火灾,初步判定,起火位置位于凉山州大营农场。由于风势较大,山火迅速蔓延至泸山,直接威胁马道街道办事处和西昌城区安全,其中包括一处石油液化气储配站(存量约250吨)、两处加油站、四所学校以及西昌最大的百货仓库等重要设施。截至31日零时,过火面积1000公顷左右,毁坏面积初步估算80公顷左右。
西昌市公安局同时发布消息,对火场5公里范围内居民实施疏散,同时对城区内多条道路实施交通管制。
肖芙蓉是“西昌市重点消防单位微信群”里的一员,这个微信群由西昌市200多家酒店组成,平时主要由消防员为酒店的工作人员讲解消防知识。火灾发生后,群里迅速热闹起来,大家争相讨论着可以为救火的消防员和受灾市民提供哪些援助。
一名消防员负责统计各个酒店业主提供的房源信息,截至发稿,肖芙蓉一共为受灾市民免费提供了25个房间。第一批入住的受灾市民主要是乌龟塘村的居民,约60多人在晚上9点顺利到达酒店,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三至四人共住一个房间。
火灾发生后,西昌市民宿协会也呼吁有条件的民宿为撤离群众提供免费住宿,很快,30多家民宿积极响应。
张琼在景区附近经营一家二层别墅民宿,共5个房间,7个床位,能容纳12-14人,看到倡议后,她也把自家的信息进行上报。“疫情时期入住率不高,空着也浪费,不如提供给有需要的朋友”。
张琼介绍,有一些民宿主人还自发把家里备用的灭火器、毛巾、饮用水,送给一线救援的消防员。
火情发生后,很多人联想起2019年3月30日的那场凉山大火,它曾吞噬多位消防人员的性命,时隔一年,很多网友在这次消防出征的博文下留言:“请平安归来”。
消防人员临时休息场所
每年工作六个月的扑火队
王康是宁南县林业和草原局的一名职工,他告诉深一度,这次西昌起火,宁南县派出了一支专业的扑火队。
以往,遇到山火,是由当地的林业系统职工和乡村的民兵一起进行打火。去年,县政府组织成立了专门的扑火队,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训练。
成立专业的队伍之后,队员们使用的装备统一由政府采购。10多天前,王康和扑火队一起扑灭了一场小型火灾。他注意到,扑火队使用的工具是风力灭火机,“声音很大,就像鼓风机一样,把氧气吹走,形成了一个没有氧气的空间”。
此外,扑火队还配备有专门的打火服。“以前他们是民兵的时候,用的是迷彩服,没有防火效果,现在的防火装备比以前更好了”。
王康介绍,森林防火期是1月份到6月份,“但我们这里属于干热河谷地带,一般在10月国庆节后就自发进入森林防火状态”。
扑火队共8个班,每班10人,加上队长,共有81人。扑火队是分班进行训练,“一般是两个班训练,其他班轮休。”训练内容包括器械的运用和火场的处置。一旦发生火灾,他们就会集中出发。
此次参与扑火的队员,年龄多在30-40岁之间,最小的24岁,最大的47岁。“年龄超过45岁就不能进入专业打火队了,因为年龄大了,上山体力跟不上。”王康说。
王康曾听队员们说,他们的工资并不高,“每个月不上2000”,而且只有在森林防火期间(1月至6月)才有工资。因此,几乎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副业”。他们其中,有人是修摩托的,有人是卖豆腐干的,还有人是开农家乐的。
根据“西昌发布”,3月30日19点30分,这支专业扑火队接到县林草局的命令,于20点20分,由正在值守备勤的一班、五班共计21人,从宁南县出发,驰援西昌泸山火场。
22时40分许,扑火队到达火场所在地西昌市经久乡蔡家沟水库。23时10分许,队员们在当地一名向导的带领下,从蔡家沟水库上山,前往集结地进行扑火作业。
31日凌晨1时30分,噩耗传来。联合指挥部接到报告,宁南县的这支扑火队在前往集结地途中失联了。7时许,搜救队找到了他们。
后来,据幸存者表述,队伍在31日凌晨1时20分许,遇到风向突变,现场情况十分复杂。有3名扑火队员负伤,18名扑火队员牺牲,1名当地的向导也葬身火海。
黄元林生前照片
“大炮”和“尾巴”
“我们心里全部都是窟窿的”,得知黄元林牺牲的消息后,朋友杜远很久都不能平静。
黄元林是宁南县专业扑火队的一名队员。30日下午,杜远还在给黄元林打电话,约他一起吃饭。黄元林反馈说,集训完可能就得晚上7点半了,“到时候再看”。
今年34岁的黄元林,长着张圆脸,宽额头,浓密的头发梳到后面。县上过年舞龙灯,他是扛龙脑壳的那个。朋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大炮”。
“大炮”有两个“娃儿”,大的是儿子,刚上幼儿园大班,小的是姑娘,才一岁多。儿子张的虎头虎脑的,像他。他喜欢给儿子拍视频,然后发在朋友圈,最近一次是儿子蹲在草地上玩儿。
为了维持生计,“大炮”开过拖拉机,也经营过农家乐。去年,他在县上开了家羊肉粉店,不到20平方的面积,够摆下4张桌子。因为今年的疫情,这家店也受了影响,关门了2个多月。
杜远和“大炮”的这顿饭后来没有吃成。晚上6点多,“大炮”接到任务,随队一块去了西昌,扑灭山火。
他和好友们建了一个20人的微信群。好友们和他年龄相仿。平时,大家在群里天南海北的“吹牛”。那天晚上,他们在群里给他加油,也提醒他“机灵点哦”、“注意安全”。
晚上11点54分,“大炮”在群里发了一段火灾现场的视频,说:“火好大,几秒钟就烧一大片”。
杜远没多想。那天晚上,他还给“大炮”家打电话,说有一些野菜,想带过去给他们尝尝。那时候已经10点了,“大炮”的老婆还在羊肉粉店里忙。“大炮”的父亲是养蜂人,因为疫情,歇业在家。父亲接下了野菜,问杜远这东西咋吃。杜元让他把菜留在冰箱里头,“等到‘大炮’回来了,他会整的”。
那天晚上3点,杜远没睡着,打开微信,看到一个在西昌给领导开车的朋友,发了一条动态,说火有点大。31日早上6点,他再看微信,这个朋友发消息给他:“大炮”可能不在了。
被同一场大火吞噬的,还有38岁的郑宏。王康说,郑宏是家里独子,有两个女儿,都未成年。扑火队员的身份之外,他还在县城里经营着一家摩托车修理中心。
去年清明节,王康曾和郑宏一块做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他们在山下路口值守,提醒人们不要把烟花、爆竹、纸钱带上山祭拜。
42岁的扑火队员钟生文也在这次任务中牺牲。他的小学同学介绍,钟生文小学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现在他有两个孩子,大女儿正值高二,小女儿还在上小学。
钟家在宁南县经营一家豆制品店,卖豆制品和土特产。加入专业扑火队之前,他曾多次参与灭火。
39岁的扑火队员樊桂伟外号叫“尾巴”,和钟生文一样,他也是一位父亲。樊桂伟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十几岁,最小的只有两三岁。他曾在当地一家知名的家电企业上班,负责洗抽油烟机、洗空调和太阳能。
他的一位朋友告诉深一度,樊桂伟是一位踏实、顾家的丈夫,“很听老婆的话,平时也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每天都在拼命赚钱,从早忙到晚”。
王康告诉深一度,对于牺牲的扑火队员,县政府已协调多个单位,派出工作人员,安抚他们的家属,并统一接去西昌认领遗体。
西昌市人民政府召开发布会前,向遇难者默哀
保住性命的“准爸爸”
“万幸,保住了一条命。”得知陈科金已住进西昌519医院接受治疗,他的家属松了一口气。
24岁的陈科金是个瘦小伙,单眼皮,皮肤黝黑,牙齿不太整齐,是队伍中比较年轻的队员。他的抖音账号发了140条动态,视频内容多半是自己在村里和营房的生活,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也比较搞怪。置顶的一条状态,是一张3月22日妻子孕检的报告单。妻子已经怀孕两个月了。有网友在底下评论,恭喜你升级成为爸爸。他的回复都透露出兴奋,连向对方说了两次“谢谢”。
有亲属透露,陈科金是一个话不太多的人。“为人很仗义,很少提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危险。”因为要当爸爸了,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陈科金去应征了扑火队员,希望收入能高一些。
20日晚上8点22分和8点55分,陈科金分别发布了两个小视频,视频里,21名扑火队员坐上驶往西昌的大巴车。窗外夜色中,霓虹闪闪,陈科金对着镜头敬了个礼,身边的队友看到镜头扫来,比了个“V”的手势。如今21人的队伍再也凑不齐了。
同样在西昌市519医院接受治疗的,还有27岁的幸存者陈友冲。
陈友冲母亲今年54岁,妻子没有工作,孩子不足一岁。他们都已经抵达医院。3月30日一整天,他都没有回家。到了晚上,他告诉妻子,“要去西昌打火”。晚上10点49分,妻子接到他最后的消息:“准备要走了,先不和你聊了”。当妻子第二天上午7点起床时,她从村组组长那得知,丈夫受伤了。
陈友冲的烧伤面积达到了40%~50%,意识清醒,能够说话。陈友冲的母亲很感恩,“相比其他人,他已经很好了。”
3月31日,中午12点30分,载有遇难人员遗体的急救车,经滨海大道、航天大道、河东大道、建昌东路抵达殡仪馆。21人的队伍,最终18人没能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平安归来”,他们最后一次,安静地经过这座城市时,有市民自发在路边排成一队,人群中有人哭泣,也有人大喊“英雄走好”,一些路边停靠的车主,鸣响了车笛。
(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除扑火队员外均为化名)
【反侵权公告】本文由北京青年报在今日头条首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封城62天,武汉按下重启键 | 深度报道
京广线T179次列车脱轨侧翻: 九零后乘警遇难|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