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染病临床专家:感染者居家后,特殊人群就医是重点难点 | 深度报道

北青深一度 北青深一度 2023-02-03

记者/李想俣

编辑/刘汨


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门前 | 袁艺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明确了有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及密接可居家隔离,大部分公共场所及跨地区流动不再查验核酸等政策。
随着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的下降、传播速度的迅速提高,“新十条”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防控政策进入了全新阶段。面对社会面潜在阳性感染者增多的现实,如何有序推进感染者居家隔离?如何避免医疗机构承受过大的挤兑压力?这些都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从已有的感染者居家隔离实践中不难发现,心态引导与措施规范,是这项政策推行的关键。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孕妇、老年人、儿童,以及基础病患者等群体在发病后,往往需要专业的医疗支持。
一位传染病学临床专家坦言,随着感染者居家隔离政策的推行,如何保证其中特殊人群的就医需求,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
“新十条”做出了感染者居家隔离等多项调整
感染者居家规范

早于“新十条”正式发布之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的探索。北京市民兰先生向北青深一度讲述了此前一周他的封控经历,从中不难看出,感染者居家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邻里间的体谅、社区层面的引导,以及规范的保障措施。
11月29日,兰先生居住的楼内出现了确诊病例,这也是过去三年来,这栋居民楼首次“中招”。社区工作人员在宣布封控5天的同时,也告知楼内住户,感染者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身体不方便,将会留在楼内隔离。
这个消息公布后,兰先生特意留心了居民群内的反应,除了有人提醒“大家做好防护”,更多的声音是表示理解支持“阳性居家”的决定,并祝老人早日康复。
三天后,楼里又有一位居民确诊阳性。兰先生注意到,这时群里开始有人担心会因此延长封控时间。但社区工作人员很快回复,“会准时解封,请大家放心吧”,而且楼内的公共区域,已经请专业人士进行过消杀,居民要注意的是封堵好烟道、管道。
当楼内又出现第三个确诊病例,并且同样居家隔离时,“居民群里已经非常平静了,大家没再议论过什么。”兰先生说,能明显感觉到,随着政策的调整,社区在通报新增病例时,进行了“淡化处理”。
在5天封控结束时,社区书记提醒居民,因为楼内有病例,进出时要做好防护。“但她同时也补充说明,社区大部分居民楼内都有(这种情况),好像是让大家不必过于紧张。”
在解封两天后,兰先生楼内又新增了一户阳性居民,这一次,社区工作人员在群里仅用了十几个字“对大家进行告知”,也不涉及封控措施。这户感染居民在群里主动发声后,工作人员除了嘱咐他们“多喝水,很快就会好了”,就是要求连续五天自测抗原,转阴后会安排上门核酸。
兰先生很认可社区的这种做法,在尽到防疫职责的同时,也没有把气氛渲染的太紧张,“基层态度上细微的改变,有助于消除人们对于新冠病毒的恐惧。”
但兰先生也提到了在阳性病例居家后,楼内出现过的那次“摩擦”。因为街道保障人员的失误,感染住户放在楼道内的垃圾很久没被收走,引来了邻居的不满。后来社区调整了接收垃圾的流程,才化解了矛盾。“感觉在一些流程上,还是应该更加规范细化。”
在“新十条”出台次日,12月8日,北京市卫健委也发布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社区健康管理专家指引》和《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专家指引》,涉及感染者居家后生活起居、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于诸如生活垃圾处理、收取外卖快递时的方式,都有比较详细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应合了兰先生“细化规范”的呼声。
扫码准备进入医院的患者| 袁艺
特殊人群的就医难题

感染者居家隔离政策,并不意味着“大撒把”式的管理。在一些居家感染者的体会中,当老年人、儿童,或是基础病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后,专业医疗的支持仍然必不可少。
12月2日开始,李女士家四口人陆续感染新冠。最先“中招”的是她和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抗原阳性的第二天,开始了持续39度左右高烧。
因为楼内之前半个月至少有六人确诊,李女士家已准备了相应药品,但看到孩子难受、啼哭的状态,他们还是非常焦虑。“最不确定的是,这么小的孩子该怎么用药,该不该送医?”
因为李女士和孩子只是自测抗原阳性,他们先向社区报备求助。社区表示,他们能做的就是由社区医院帮忙协调,看是否有转运就医的可能,“但时间说不准,而且也不能提供上门核酸确诊,他们大半工作人员都因为阳性隔离了。”
李女士一家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他们通过朋友咨询到一位儿科医生,指导他们给孩子服下了合适剂量的退烧药。但一天一夜之后,孩子的体温仍然在39度左右徘徊,还出现了呕吐的症状。
李女士家再次开始焦虑,如果不去医院,会不会耽误孩子病情?一方面社区无法提供转运帮助,他们不确定自行前往发热门诊是否会给别人带来风险,同时也了解到,很多发热门诊病人激增,“能不能看上病,是不是对孩子好,都是问题。”
他们又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到一位经验丰富的急诊护士,在他的指导下,调整了对孩子的用药和护理方式,“而且他比较细致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如何通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决定是否送医。”
又过了一夜,李女士孩子的状况逐渐好转,但家里三位成人的症状依然明显。其中她的婆婆在高烧中,还出现了昏厥的状况。李女士的丈夫带着老人前往了一家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门口排着长队,有等在前面的人说:“排了四个小时,还没看上病。”他们二人只好又返回了家中。
目前,李女士全家的情况都已好转。在过去几天的经历中,李女士最大的感受是,如果家中有老人或者孩子确诊,对于用药护理和送医时机的把握,“不管用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还是需要一些专业意见的指导。”
在接受深一度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传染病学临床专家表示,部分阳性感染者居家后,如何让其中的基础性疾病患者、孕妇、儿童以及老人等特殊人群在需要紧急医疗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
“新十条”对此的要求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辖区内患高危疾病的老年人及其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印发了《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明确了新冠肺炎相关健康风险评估标准,按照年龄、基础性疾病和疫苗接种情况对人群进行评估、赋分、分类,划分为重点人群、次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同时各地要督促医联体牵头医院,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救治、健康监测和感染防控的指导责任,派出医务人员、感控人员驻点指导,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感染者的发现、处置能力。
前述专家认为,无论是进行高危人群摸排,还是推行分级诊疗,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都是具体工作的承担者。开展新冠的基层诊疗工作,就必须给基层医疗机构配备相应的医生。“目前能在最短时间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让三级大医院的医生短期内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
他以北京举例,如果三甲医院从对应科室抽调两位主治医师以上的大夫,包片负责对口的社区医院,这样既能很快提升基层的分级诊疗能力,又可以培训提升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
该专家介绍,2021年南京禄口机场疫情时,南京鼓楼医院就曾派出内科、急诊科、放射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一百多名医护人员,到禄口社区医院蹲点。这支医疗队就地解决了诸如疑似筛查、隔离救治等大多数医疗问题,只有一小部分患者需要转到鼓楼医院本部或者其他上级医院。
避免院感风险非常关键 | 袁艺
避开院感风险

12月6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场讲座上,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冯子健表示,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国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冯子健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亟需提前做好医疗系统的有关准备。疫情高峰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需要提前做好医疗服务的流程、模式转换。医务人员要能够快速识别重症和有重症倾向的病人;还要改进医院的管理模式,保护正在住院的其他各类病患,并尽量减少因医护人员感染而造成的人员压力。
由基层医疗机构分流风险较低的感染者,也是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减少院内感染、医疗挤兑的前提。
一家新冠定点医院的院长向深一度记者坦言,以往医联体建设流于形式,往往变成上级医院虹吸病人的渠道。一些知名三甲医院,每天人流量可以多达五六万,“这种量级是堪比火车站的。如此一来,再好的条件也做不了院感防控。”
这位院长也透露,在近期的疫情中,有部分医院出现医护人员感染、密接导致隔离的情况,造成科室无法正常运转,也对患者健康形成威胁,造成恶性循环。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门诊区域要划分出核酸阳性诊疗区和核酸阴性诊疗区,分别接诊相应患者。有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的,直接进入急诊诊疗区域,无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的,在急诊缓冲区域接诊,同时查抗原和核酸。医疗机构要安排相对独立的区域收治核酸阳性患者,医护人员相对固定。
北京市卫健委党组书记钟东波也表示,北京市要求医院设置了隔离病区,发热门诊、急诊或门诊如接触阳性感染者,可以迅速将其转入隔离病区;阳性感染者转出后,对其涉及诊室空间立即进行消毒并尽快恢复使用,腾挪出空间为后续的病人提供服务。
对于院感相关要求,前述传染病学临床专家指出,未来社会面感染率会很高,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并不能保证患者没有感染。在接诊同时查抗原和核酸的难度也较大,抗原检测敏感性不足,实际临床发现,如核酸结果Ct值大于30以上,抗原很难检出。
近日,北京一些医院开始单独划出楼栋,接诊发热病人或黄码患者。前述专家指出,单独分区的楼栋至少需要间隔30米,中间用物理设施完全隔开,且行政人员不能互相混用。因为医院内的保洁、行政人员流动性很大,但凡发生交叉,即使是独栋建筑也很难避免感染。
这位专家表示,院感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硬件环境、患者、医护等环节形成合力,“不能只让病人证明自己是安全的,医院本身也要有自我净化、自我清洁的能力。”
根据他的建议,三级医院的门急诊要设置至少两间负压抢救室,肿瘤、血液、心血管、神经内科、透析中心等涉及高危人群的特殊科室要设置负压病房。这样可以保证在病毒不扩散的情况下,收治那些必须接受救治的感染者或疑似病例。
他同时称,国内医院的通风形式大多为自然风或内循环风,空气不流动,“如果人员密集,通风又不好,那医院就会成为新一轮的感染放大器。”医院应进行通道布局和新风系统改造,最大限度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除去硬件,一些行为意识也关系着院感防控。这位专家提到,医院应给医护提供非聚集就餐的场所,错峰就餐,避免整个科室成建制的“团灭”情况发生。还有诸如保洁人员不能用同一块抹布,连续清理医院内的设施,“这类细节也是应该注意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避免把社会面风险带到医院,许多医护人员一直坚持着“两点一线三不”的原则,为了公众健康,牺牲了很多个人生活。
受访专家表示,这样的措施之后可能还会继续,但有关部门也应切实关心医护人员,从心理、待遇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105天后,小城伊宁迎来解封菜贩“胖子”离世后,团结路上一场特殊的告别视障女孩“闯入”人大读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