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御定战犯到枢机主教——于斌的后半生波荡起伏

孙继生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2024-06-07

于斌是中国公教会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后半生波荡起伏



一,从东北小伙计到罗马高才生

当年于斌决定终身修道的志向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他不但是家中长房唯一的男孩,而且并非出身于老教友家庭。


父母早亡的少年于斌领洗后修道意志坚定,在得到祖母的大力支持后,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修道院的大门。

于斌先入吉林神罗修院,神罗学院是当年东北培养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建于吉林老城东关昌邑区,法国神父古若瑟于1911年购买土地10垧建院,初名吉林神罗修院。

于斌的修道生活在吉林神罗修院开始,他聪颖好学,进步很快,一段时间后吉林修院的师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求学愿望,修院便推荐他前往上海震旦学院学习。


就在这个时候,教宗特使刚恒毅枢机为促使中国教会本地化,通过广泛调查后决定选派修生到罗马学院去深造,让修生们在学术和教会精神方面获得更完善的培育。


于斌幸运的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公元1924年他被保送往罗马传信大学就读,在罗马十年这个身材高大的东北青年天赋加勤奋,由此开启了于斌的开挂时代。


二,从抗日主教到御定战犯


于斌回国后更是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行列中,首先在公教会中发起“献机”运动(捐献飞机),又发起百辆救护车运动,他号召中国天主教徒团结一心,为抗日救亡教友义不容辞。

于斌主教在中山陵


于斌聪慧过人、学识渊博、善于社会交际、领导能力极强,他通过各种机会宣传抗日,利用他在宗教界的崇高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揭露日寇侵华真相。


于斌与蒋经国,张学良,于右任


于斌有深厚的国际社会背景,所以他在民国政界颇受尊重,他作为中国灾民赈济委员会代表,向世界各国寻求救济援助,争取了美国人民对于中国抗战的援助,成效显著广受好评,被称为“抗日主教”。



抗战胜利后,因为于斌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卓越贡献使他广受赞誉,加上他身为宗教界名人中立的政治观点获得社会信任,曾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主席。



1946年4月11日,教廷宣布在中国建立天主教正常体制──圣统制,于斌升为南京总主教,成为仅有的3个华人总主教(田耕莘、于斌、周济世)之一。


于斌主教在上海龙华机场

民国时期​于斌与各党派来往密切,与国民党高层也交往不断,1949年1月25日,国共内战最后中共公布第二批战犯名单,前后共57人,于斌位列第55名的胡适之后,被列为第56名御定战犯。


三,从流亡主教到辅仁大学校长


公元1949年政治形势天翻地覆,其时于斌一直在海外活动,在美国从事协助留学生及华侨的传教工作。

于斌与学校教职员工合影留念

辅仁大学直属梵蒂冈罗马教廷教育部,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型综合大学。校名出自《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辅仁大学为亚洲仅有的两所宗座大学之一。

1925年建校于北京,与清华、北大、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1956年,辅大在台校友会成立,上书教廷呼吁复校。

于斌主教与当时梵蒂冈传信部长觐见教宗若望二十三世


1959年当时新任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主动推动辅仁大学在台复校,慨捐美金十万元以为倡导,宣布于斌以校长身分,筹备复校事宜。

辅仁大学的复校工作邀请国外大修会协办于台北,由于斌所代表的中国教区神职、北平辅仁的主办单位圣言会,以及在中国办有震旦学院及津沽大学的耶稣会,三个单位联合主办。


1959年,于斌回台北恢复辅仁大学,并于次年出任首任校长。


于斌将辅大校训由“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改为“圣美善真”,原句则移至其亲撰之校歌内。而辅大歌词内有一句是“三知求是,明德日新”。


所谓三知是指“知人,知物,知天”,是于斌倡导的宗教思想,其内涵即辅仁大学校训“真善美圣”,发挥至极致即为“敬天爱人”。


四,从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到公教会红衣主教

于斌国学造诣很高,他还积极从事天主教中国化的事业,因此被任命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9 年,于斌枢机主教来探望圣卫道会的会士,发表演讲

(1967年7月28日成立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它对于整理祖国许多文化遗产作出了很重要的努力,并唤起了台湾和海外华人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


早在1933年,于斌就在罗马传信大学任中文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史,所以“中华学术院”哲学学会成立以后,于斌被选为“中华学术院”哲学学会会长。 


于斌是一个不喜欢空谈,强调身体力行、刻苦自奉,为教会、为社会不辞劳苦,他曾担任过“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威望。


于斌枢机主教和宣化上人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于斌和其他宗教保持友好的关系,早在民国1947年,于斌枢机主教创立宗教联谊会,希望宗教相互联谊尊重,发扬大公无私、至正不偏的精神。


1969年在梵蒂冈,教宗保禄六世提升于斌为枢机主教,这是教宗在授予其枢机红帽


​1969年对中国教会来说是一个重要年份,因为于斌对中国教会的贡献,得到梵蒂冈教宗认可,教宗保禄六世任命其为枢机主教。

梵蒂冈:于斌枢机代表33位新枢机主教致谢词


于斌主教升任枢机后接受友人祝贺


于斌升任枢机时其名排列于名单之首,这是继中国红衣主教田耕莘1967年在台湾去世以后的第二位华人枢机主教,当时消息一出立刻轰动朝野。



五,溘然长逝于梵蒂冈,94位枢机参加葬礼弥撒



于斌到七十岁时候身体状况不佳,除了患有腿疾还有严重的心脏病,1978年7月底他辞去辅仁大学校长职务。教廷委以辅仁大学总监督,校长由罗光总主教接任。


辅仁大学校长于斌 1967年 致 著名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 毛笔信札


于斌为教会尽心竭力,曾亲自担任台湾益世电台董事长,主教团主席,他多次在台湾地区各教区之间奔走努力,鼓励大家在正值台湾经济快速成长,教务发展渐趋缓慢时期保持信心。

上世纪70年代,于斌主教再次访问卫道中学


1978年8月,教宗保禄六世逝世,全世界的枢机都前往梵蒂冈参加丧礼并选举新教宗。于斌主教也前往罗马,参加这一教会重要会议。


于斌病逝94位红衣主教参与在梵蒂冈的亡者弥撒


不过遗憾的是,于斌还没有正式参与选举活动,他的因心脏病突然发作,溘然长逝于梵蒂冈。


虽然突然而来的噩耗让人悲从中来,但是廖以欣慰的是于斌这样的离去,也让他的葬礼弥撒有94位枢机参加,这样难得的亡者礼仪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

于斌枢机遗体运回台北,总统蒋经国献上花圈


1978年8月16日,于斌枢机遗体被空运回台北后,教会以及社会各界举行了一系列悼念活动。但那时候大陆政治形势严峻,报纸不可能进行报道,神长教友们大部分都不知道这消息。



于斌的遗体安葬于辅仁大学校园,他和傅斯年、梅贻琦一样,成为台湾少数葬于校园的校长。如今他们的墓园也成为了校园里一处特别的风景。



2001年适逢于斌诞生百年,台湾政府特以于斌之肖像为主题,印制“于斌诞生百年纪念邮票”一枚及小全张一枚,以纪念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公教人士。




相关链接点击阅读


天主教第一位非白种人枢机主教,第一位可以投票选教宗的中国人,他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位红衣主教


从河南濮阳走出来的公教枢机——华人教会历史上第五位红衣主教


红衣主教于斌与中国公教进行会的几段民国往事


日军悬赏20万大洋缉拿他——这位奔走呐喊抨击日寇“抗日主教”声名远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