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生4娃、工作不落下!新西兰幼教妈妈坦言:母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
11年前Catherine来到新西兰半工半读,毕业后成为一名幼教,并在这里定居。
与丈夫结婚后,先后生下4个小孩。
老大学习积极,老二古灵精怪,老三天真烂漫,老四可可爱爱,全都是爸妈的甜心宝贝。
在这个多娃家庭里,没有我们预想的手忙脚乱,而是井井有条、和谐友爱,这一切都归功于Catherine高超的育儿技巧。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时常感叹:世界上没有什么角色比做妈妈更幸福了!
让我们走进这个六口之家,体验一把“云养娃”的乐趣吧~
11年前,24岁的Catherine通过工作假日签证来到新西兰。
最初她只是想来这边上学、体验不同的文化。
机缘巧合下,她从中介那里了解到一项移民政策:只要拿到一个短缺行业的硕士学位再顺利就业的话就可以拿到绿卡。
作为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拥有更好的未来,家庭条件没有那么优渥,机遇出现就得靠自己把握。
综合考虑之后,她选择了幼教相关的专业,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工作。
因为新西兰的幼儿教育是陪伴式成长,老师要像父母一样跟孩子相处。
所以这份工作让她提前进入了妈妈的角色,在孩子出生之前,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都有了:
在孩子刚出生的前两年,父母更多的是对孩子生活起居的照顾,渴了喝水,饿了喂饭。
两岁之后,孩子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就会出现一个叛逆期,孩子会开始夺权。
这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权,比如穿衣服,可以给他一个选择A或B,孩子开心的同时还能学会思考。
虽然这个阶段孩子渴望自己做决定,但并没有判断力。你给他一个选择,他叛逆期的症状就不会那么明显,这就跟拧一根绳一样,不能靠蛮力。
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比如用牙齿咬人,我们不要只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可以用图片、故事来引导孩子,告诉他们“牙齿是用来吃东西的,不是用来咬人的”。
我们要去看到这些行为背后产生的原因,比如牙齿咬人可能是牙痒痒,去关注孩子发育阶段的感受,而不只是“碎碎念”。
被专业育儿知识“武装”过的Catherine,对自己的四个孩子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呢?
生前三个孩子的时候,双方的父母会轮流来帮忙。疫情之后,就完全由夫妻俩“独立作战”了。
在国内,全家围着一个孩子转都难免精疲力尽,同时要照顾四个小孩简直是史诗级折磨了吧?
但Catherine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全家出动带一个孩子还带不好,是因为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容易产生矛盾。
照顾孩子,人越多越乱,关系越单一,教育越高效。好比一个团队有了矛盾,它的效率就会急剧下降。
所以这个六口之家分工非常明确,Catherine负责教育孩子,丈夫负责赚钱养家。
长辈们就算再宠孩子,教育问题还是得听孩子爸妈的。规矩立下了,全家一条心,养娃难度自然就降低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位妈妈也在不断成长。
Catherine曾经是一个比较暴躁的妈妈,有时候也会控制不住责骂孩子。
有一天晚上大儿子Wilson对她说:“妈妈,我今天有100个伤心,你今天凶了我好几次,我想快点睡着,让这一天赶紧过去。”
Catherine听完,感到特别后悔,就赶紧跟孩子道歉:“宝宝对不起,妈妈做得不好,妈妈不该把不顺心转移给你。”
Wilson连忙安慰她:“妈妈我也不好,我不该惹你伤心。”
当你一低下头,孩子就会低下头,当你趾高气扬的时候,孩子就会趾高气扬。
从那以后,Catherine就开始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温柔的妈妈,因为就算发完脾气就去道歉,给孩子留下的伤痕也是不可愈合的。
有一次,二儿子Jason跟她一起晾衣服,她便问他:“宝宝,妈妈每次跟你发脾气的时候,你生气吗?”
Jason告诉她,“妈妈我不生气,不用说对不起,因为我爱你”。
Catherine特别感动,她知道孩子也会生气,但是他心中对父母的爱大过于骂他带来的伤心,所以他愿意用爱来和解。
她渐渐意识到,父母爱孩子远没有孩子爱你多。
转眼间,老大和老二都已经到了接受教育的年纪,但他们的性格却大不相同。
老大Wilson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习方面不需要太操心。
老二Jason是一个相对叛逆的小孩,但无论他在学习上有多么懈怠,Catherine都清楚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调动学习积极性只需要一些技巧。
Catherine童年时为了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一直在被动学习,成年以后才真正开始塑造自我。所以她明白孩子学任何一件事情,都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中文却是她鼓励家里所有孩子去学的一项技能。
Catherine告诉孩子们,在外面随便说哪国语言,但是在家里,必须讲中文。
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除了长相外,身上没有其他的中国印记。
学习中文也能给他们多一个选择,将来可以自己选择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决定在哪个地方扎根。
虽然Catherine自己就是老师,但她认为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士来教。
现在,老大Wilson和老二Jason都在上悟空中文的课程。
之所以选择悟空,是觉得这里的课程有连贯性,就像锁链一样,一环扣一环。
而且,Catherine在生活中反馈给老师的东西,老师会以一个教学化的形式反馈给孩子,这种教学方式特别真实、有效。
老大学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密度很强,每周上两节课,每次一个小时,进步非常快。
因为是自己想学,所以学起来就刹不住车,写字非常认真,不写到自己满意便不会停。
老大的中文老师还称呼他为“小老师”,总是夸他学得快,既给足了孩子荣誉感,又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老二写的字像“鬼画符”一样,不过老师说他记东西特别牢。
Catherine告诉老师,这个孩子在面对他感兴趣的东西会迸发出强烈的分享欲。
于是老师每节课都会花一两分钟让他来分享,通过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他学习,而只不是机械性地教给他书本上的理论。
两个孩子从未在国内生活过,长期说英文会有卷舌音,老师也会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去纠正他们在发音、语言上的结构问题。
视频/ 孩子正在上课
语言最大的魅力就是学会表达,老大已经学会用中文字来表达他的感谢。
之前有位阿姨送了他一支画笔,他就做了张贺卡,想手写一封感谢信给这位阿姨。
因为有些字不会写,Catherine就先帮他写出来,再让他依葫芦画瓢。
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国家留学、工作、定居......Catherine也曾胆怯、退缩过。
能有今天这份从容,是因为她在成长后发现:我们拒绝别人,并不是在伤害他们;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敢拒绝别人,反而会伤害自己。
因为小时候没有人教,导致长大之后在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大部分人都是选择隐忍、委屈自己。
所以Catherine希望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
比如有的时候家里来别的小朋友,别人要求分享的时候,如果这个东西对孩子有着特殊意义不想分享,就要学会拒绝。
“我希望孩子在分享的时候,是感到快乐的。当有一些东西你不想分享的时候,是可以拒绝的。”
Catherine之前看过一个采访,一位农村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很多人都去跟孩子的母亲讨教育儿心得。
这位从未上过学的母亲对记者们说:“我教育孩子只有一个宗旨,就是让他开心。”
虽然偶尔也会替孩子们的未来感到焦虑,但Catherine更希望他们能够开开心心地长大,不管将来走多远、去哪里,自己都会站在身后做他们的后盾。
悟空 · 家长说
一个专为海外家长开设的“故事”平台
我们倾听、分享天南地北
海外家长的育儿心得与故事
如果您也有观点、经历、感受分享
欢迎私信我们,小悟空随时恭候
只要故事够精彩,惊喜奖品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