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乏味而又焦虑的年轻人
有的人在作茧自缚
有的人破茧而出
还有的人
在路上
写给还年轻的你
年轻人开始觉得乏味,无趣。他们自嘲,自黑,用佛系的心态对抗冷酷的现实,不甘平庸却又无能为力,仿佛是一场堂吉诃德式的呐喊。
不乏味是一种难得珍贵的状态!
前同事最近换了新工作,却总闷闷不乐。身在公司的我却像在围城里面,渴望着跳出去,羡慕着游离在围城外的他。
“好好待在公司吧,出来了你就知道外面竞争多激烈!”他跟我说。
我不相信这是从一个在公司被捧为顶梁柱、核心人物的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他当初离职也是因为发展遇到瓶颈,想要自我突破。离职的时候,领导的领导都挽留了好几次,但是除了精神上的宽慰和保证外,并没有职位和薪资的变动。在原岗位上,自身成长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索性就跳出舒适圈子,选择了离职。
“专业能力这么优异的你,找工作对你来说应该是得心应手吧!你说的激烈应该是你对手的感悟?”我问他。
“我突然发现,自己除了工作能力突出外,一无是处……”他沉默了一会儿继续同我说,“面试了好几家,待遇都比之前的好很多,后来挑选了一家成长型企业。进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多么的格格不入。第一天新入职介绍会的时候,有一个才艺展示环节我就开始蒙圈了,有的人跳舞,有人表演小魔术,还有人唱了一首歌,轮到我上的时候,只好硬着头皮,来了一首诗朗诵。有才艺的人都得到了同事们的拥戴,我却遭到了冷场。”
我开始有些愕然,后来也就想明白了。
为何有才艺的人在公司更受青睐呢?
快节奏的工作现状,让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感到疲惫,越是大公司这种现象越严重。而有才艺的人,无论是在团队活动还是自我解乏时,都是公司乐于见到的。
有才艺的人,有兴趣爱好的人,更容易打开自己,在社交活动中获得好感,赢得自信,成为团队的润滑剂。
当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细,人才输出越来越密集的时候,大众型人物变得越来越平凡,没有鲜明特征和兴趣长处的人,就像春雨后的绿芽,虽然生机勃勃,并不会得到格外的青睐。
这时候,专业能力之外的一技之长或者说是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就显得格外的亮眼了。
很多人沉溺在自娱自乐的无聊里
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沉溺在自娱自乐的无聊里——上班工作,下班睡觉,剩下的空隙游戏主导。
周一的时候就开始盼望着,盼望着,周三来了,周四送走了,终于盼到了星期五的黎明,到了周日的傍晚才幡然醒悟,又睡了两天两夜。这便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真实的写照。
也曾想着出去走走,可是终究还是待在了家里——90后们个性的宣言便是,与其憋屈的迁就别人,倒不如封闭在自己的房间里。
庭院深深深几许,终于变成了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却又成为了一个连自己都觉到乏味的人。
先天不足,后天缺补的一代
在“80后”感叹着为了国家的计划生育奉献了整个青春的时候,“90后”踌躇满志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可是,这却是一代“先天不足,后天缺补”的一代——农村里长大的这代人,从小家境都不富裕,能够吃饱喝足再读书就已经要庆幸了,哪里还会有剩余的经济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呢?
记忆里最大的兴趣爱好应该就是玩泥巴和捉迷藏了。因为这一类的兴趣爱好是最经济、最普遍的方式,可是当这群人长大,步入社会后才发现,这些兴趣爱好只能成为童年里浓墨重彩的一笔记忆,却不能成为社会分工里加分增值的特长。
而城里的这代人,裹挟着改革开放的洪流,在时代的浪潮里匆匆长大,还没好好消遣自己的童年的时候,就被催促着上学,和同桌比,与同龄人争,好不容易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到了知名院校,埋头书本四年,成为了淳朴又叛逆的新时代精英,却一直没有机会去做“旁门左道”兴趣类的事情。那些年纪稍大些人的想起上学时偷偷蓄起来的杀马特发型,都是满满的回忆。
来时的路,都忙着成长。
后来长大了,参加工作后,却又沉迷在工作里无法自拔。当别人在热烈争论着“996”的残酷的时候,他们已经“696”、“007”了……
后来终于成为了身怀绝技的“斗战胜佛”,却也成为了不被宠爱的大多数。放在人海里,茫茫无际,沧海一粟。
一直在路上,即使颠簸
或许他们并不想甘于平庸。
小时候忙着长大,读书时忙着背诵,后来又要赶项目,讨领导欢心,工作时间无限的拉大,把所有工作以外的时间都用来舔舐自己的孤独。
或许他们并不想那么“有味”。
一边听着“计划经济”的历史,一边高喊着“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在城市里漂泊,“无情”是社会送给他们的榔头,”乏味”是他们还给社会的礼物。
不论是主观的也好,还是客观的也罢,我们缺少的不是时间,而是耐心。匆匆忙忙的走过,碌碌无为的叹息。
也许并不缺少精彩,只是我们太过匆忙。乏味看起来或许更酷一些。
扇贝读书社区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推荐阅读
文:Harley
图:网络
排版:shanbaybook
往期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