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牦牛酱+冰淇淋?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大噶猴,我是风味君。今天的推送,来自一个神奇的人物。
先看一下他曾经的作品:
是的,他就是曾经因复制了《中华小当家》各种神奇脑洞料理而叱(吸)咤(引)江(吃)湖(货)的雨前羽街老师。
他在看完《酱料四海谈》以后,据说萌生了一个特别巨大的脑洞。
至于是什么?看完文章你就知道了!
今晚的【风味2】中有个食物让我十分在意。
看节目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东西……好眼熟……
如果把花椒改成胡椒,把小葱改成洋葱,把牦牛腿肉改成菲力牛排……
这不就是beef tartare么!?
(风味君注:生牛肉塔塔,一个起源于蒙古,发迹于德国,走红于纽约的菜,见下文 )
把饼换成切片的法棍或者其他面包也是很常见的吃法。
这两个东西莫不是真的有啥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当年蒙古入侵欧洲时,把这种食物带到了东欧地区,经由斯拉夫人民带入德国,进而影响了周边地区如北欧、意法等地,再通过汉堡港传入美国。其实tartare塔塔这个词指向的是Tatars族,也就是突厥人。
当时的游牧民族会将生的马肉或者牛肉夹在马鞍和马背之间,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起到缓冲作用,但同时也得到了碾碎的肉糜,简单处理一下就能直接吃了(这个画面也是real...不敢想象)。
感觉游牧民族一直在把马当作料理工具在使用,马奶酒、奶酪、酸奶的制作都跟马有关……
现在还要剁肉馅儿,好厉害!好想要一匹!
看着看着,我就很好奇。
这玩意儿...能是...什么味道...🤔
于是我又!想!做!了!
首先是买肉。
万能的宝儿啊,一下就搜到了牦牛肉的卖家,厂址在西藏,一看就正规!你别说,牦牛就是不一样,100块一斤,这价格还真是比牛肉...贵。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头发越多越值钱!
看看这一身脏辫儿的牦牛,
再看普通的牛。
是不是觉得弱爆了!
二话不说下单买了牦牛肉。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咨询了几位朋友,关于这个……生吃……牦牛肉……的……安全……问题……
他们都用看儿子的眼神看着我,眼神中透露出了关爱。
但是肉都到手了,怎么能不做呢!
一定有一些比较安全的方法吧。
忽然我想起了一道反传统的beef tartare, 是由米其林三星主厨Pedro Subijana(风味君注:反正就是很牛的一个厨师)开发的,用液氮处理的牛肉。
但做法其实不算复杂,简单说就是把做好的牛肉塔塔丢到液氮里冻硬,然后再打碎。
但是这个处理方法有个妙处就是,经过低温处理之后呢,食品安全得到了提高,一些潜在的危险在液氮里就被杀死了(至少我这么寻思着)。
所以我也准备参考一下这种做法,不过液氮实在是很难买和保存(主要是贵)于是我就把歪脑筋动到了干冰身上,温度也足够低,而且关键是便宜啊!
50块钱5公斤,当天送货北京同城,你说棒不棒?
我说棒。
既然决定要做冷冻版的生牦牛肉酱,那不妨再玩的狂野点儿
我忽然记起若干年前的一个万圣节在伦敦吃到的肉馅味儿的冰淇淋,那!酸!爽!
你仅需把英国+食物+万圣节这几个关键词联系起来就知道它的杀伤力有多大。(风味君:这是...在吐槽英国没有好吃的么?🤔我同意!)
废话不多说,马上动手!
(以下专业内容请勿模仿,并请在专业医生的监督陪同下观看,一切后果本作者根!本!不!会!负!责!的!)
首先准备一条100块钱的牦牛肉!
(做之前我切了一小口生肉尝了一下,也许是已经实现规模化养殖的缘故,单从我吃的那一小块肉的味道上来说和牛肉差别并不大,虽然不如牛肉香但是也没有我预想的那样会有奇怪的腥膻味,总体来说食材本身还是ok的)
然后用6%的盐水加花椒泡一宿,主要是为了尽可能的去除血水同时让肉入味。
第二天取出肉,用厨房纸擦干已经被料喂饱的肉肉。
将所有的料放入料理机中打成肉泥。
接下来就是高潮的部分了,将干冰敲碎,加入有肉泥的料理机中继续搅拌,这个方法和做干冰雪葩(sorbet)是一样的。
但是我疏忽了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雪葩是把干冰加到液体,而不是我这样的肉泥。另外呢sorbet是用的搅拌机,而不是打碎机……
于是一开机,老祖宗的棺材板就盖不住了。
场!面!一!度!失!控!
我不得已将肉泥取出,平铺在不锈钢托盘里,再用碎干冰盖在上面一起到冷冻的效果,最后再用刀剁碎放入裱花袋中。
这个时候,肉泥的口感已经非常接近冰淇淋了。
最后将生牦牛肉冰淇淋挤在蛋筒里,再丢到盘子上。
(风味君注:“哎呀!我把我的牛肉冰淇淋打碎了!”,是一道非常经典的,米其林三星主厨马西莫·波图拉的创意)
这个是大厨马西莫·波图拉做的
啊~~~~~~~~~~~~
要说味道嘛那真的是和中式的beef tartare很像,口感就有趣了,像是在吃有纤维感的咸冰淇淋……
调味决定了是否好吃,如果不想有纤维感可以考虑过筛,干冰确实不如液氮好用,蛋卷很好吃。
以上!(反正...你也...吃不到,嗷呜~
彩蛋:
昨天【“情圣”魔力酱】的获奖者为:2020、芝麻酱、白目糖、任逍遥。大家记得加风味君,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