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 | 为了吃,中国人到底付出了多少?

刀刀 风味星球 2022-07-28

水母成灾,为什么不都去做成“老醋蛰头”?


与地球上其他民族不同的是,中国人时刻准备着用嘴拯救世界

荷兰大闸蟹成灾,“清蒸大闸蟹”扫光;美国鲤鱼成灾,“红烧鲤鱼”解决;挪威帝王蟹成灾,一蟹三吃嘛:蒜蓉粉丝蒸蟹腿,芝士焗蟹盖,再用边角料煮个海鲜粥……

帝王蟹腿

最近世界各地都在爆发水母危机?害,水母不就是海蜇嘛,全部做成凉拌海蜇。这玩意儿几乎全中国人都吃,一人一盘,吃干榨尽。


凉拌海蜇


说实话,还真不是。


首先,海蜇=水母,但水母≠海蜇。我们餐桌上的海蜇,只有棒状海蜇黄斑海蜇沙海蜇等少数几种,其他的几乎都不可食用。


而且你真的以为,稀疏平常的海蜇跟鱼一样,捕上来就能吃吗?



非也。中国人的胃不是万能的。我们之所以能吃到包括海蜇在内的很多海鲜,背后藏着的是海边人民的智慧繁复的产业链厨师对烹饪精益求精的追求,以及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

中国人民为了吃,不怕麻烦 


海蜇,古称瑝鱼,是生长在海洋中的大型暖水性钵水母纲动物,遍布中国的东南沿海,自古就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食材。晋朝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东海有物,状如凝血,从广数尺方圆,名曰鲊鱼,无头目处所,无内脏,众虾附之,随其东西,人煮食之。


指得就是海蜇。


我们专门制作了一个科普视频,介绍海蜇是怎么被端上桌的


作为水母中的几种,可食用海蜇体内95%都是水。可就这“水球”,捕捞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观察《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的第四集“赶海·潮来汐往”的拍摄画面,两个成年男子合力,才能将一个大水母拖上甲板。拍摄的应该是沙海蜇,重量最大可超过100公斤,而且每次捞的数量还不能太多,因为它们一不小心就会被压坏。


捞上来仅仅是开始。这巨大的“水球”处理不但更麻烦,还极度要求时效。一旦捕捞完成,需要立刻马上进行分割加热去毒等一系列处理,不然“水球”会真的像扎破的灌水气球一样,启动自溶酶,溶成一滩水。


从身体结构来看,一个海蜇可以分为海蜇须海蜇皮海蜇头海蜇里子海蜇脑子五个部分,在船上立即先进行分解,回岸边后针对每个部分,分别还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首先要去除的是海蜇须。这里有钩状的细丝,即使被大卸八块后仍然有可能蜇伤人,所以渔民在水里就会先把海蜇须去了,会专门分两网把海蜇捞上来。


接着是海蜇伞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海蜇皮。因为有毒素,处理这个部分需要使用到明矾腌制3次,使海蜇体内蛋白质凝固,也可以帮助加速脱水;



海蜇皮内侧的一层膜,叫做海蜇衣,当地人更喜欢称其为“海蜇里子”,需要把它剥开;海蜇伞部下面的口腕处,那个如果冻状的是海蜇的性腺,也就是“海蜇脑子”,需要取下。



海蜇里子和海蜇脑子无毒,分解后需立即水煮,这样才易于保存。



最后就是海蜇口腕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海蜇头 —— 同样因毒素,需要经历明矾的腌制处理。


过去,最简单处理的海蜇脑子和海蜇里子由于只水煮,无法远运,几乎只在本地销售食用只有经过明矾腌制的蛰头和蜇皮,才能远销全国各地。但因为使用了明矾泡制,即便到达外地,食用前也需要再经历长时间的清理和冲洗才能走上餐桌,成为小巧玲珑的凉菜。

看着不起眼,背后一点都不简单。


几乎没有国家吃海蜇比中国人还细致,也没多少国家把海蜇变成无论内陆沿海都熟悉的海味小吃。海蜇之普及,几乎让中国人自己都忘了它不能吃的家人比能吃的多太多。


爱吃的中国人硬生生的从庞大的海洋里,挖掘出了最美味的几种海蜇,将有毒的处理成无毒,无味的使之入味,最终变成了一个国民食材。


为了吃,我们不怕麻烦。


处理好的海蜇,是要为刁钻的中国人味蕾服务的。


最常见的是凉拌海蜇——以简单的酱油、醋、麻油调味,搭配蔬菜丝一起入口,甜酸脆韧,是一道开胃神菜。这道菜还分蛰头和蛰皮两种,前者肉厚,后者更脆,看个人喜好。


凉拌海蜇


海蜇脑子是海蜇的性腺。爱吃的都知道“好吃的都是性器官”,所以海蜇脑子的味道也不差。在山东辽宁一带,海蜇脑子的最佳搭档是鸡蛋 —— 海蜇脑子炒鸡蛋,鸡蛋滋润了海蜇脑子,也激发了海蜇脑子里丰富的氨基酸。撒上一把海盐,咸鲜可口。


至于海蜇里子,则是海蜇身上最贵的部位。因为海蜇里子量小,口感又独特绝赞,沿海人民会用大白菜去衬托,把它当做一种软嫩的“里脊”来处理。




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太擅长分解海蜇,太热爱吃海蜇,许多厨师开始不断动脑,换着法儿烹调这个海鲜。他们不仅从海蜇皮中又细分出“海蜇边”——就是蛰皮的边缘部分,这个部位比蛰皮更脆;还尝试在炖蛋上放入大块海蜇脑,顺便浇上虾油和鱼子酱——这1+1+1>3的鲜味交融,啧啧啧…勺子都停不下来。


海蜇脑子配蒸蛋,加入虾油...

格局一旦被打开,创意也就随之迸发。海蜇在厨师的手中焕发出全新的光彩,一扫沿海简单的料理局限。


比如这道特别的“炙子烤肉”。


这道炙子烤海蜇里子怎么做?厨师段誉教你!


炙子烧热,搭配切碎的大葱和香菜,“肉”则用猪油微微煎过的“海蜇里子”替代。烤出焦香后再打入鸡蛋,最后包进面饼中。海蜇里子的嫩和韧,海鲜自带的鲜和甜,葱碎的脆,被酱料和香料一激发,顿生丰富和层次感。


天子脚下带有草原风情的市民小吃,突然夹杂了些许海蛎子口音。



这将京城滋味与北方海味嫁接,传统又萌生新意的思路,来自于京城名厨段誉。他的新京菜餐厅荣誉满满,并且将这套理念复制到川菜和湘菜。他常常笑称自己是传统菜系的“破坏者”,却偏偏又是最尊敬传统的那一个,是最善于破坏后重组的那一个。


虽说因为整个农林渔牧业的变化,如今入嘴的食材与过去菜谱的上有很大差别,可传统的烹饪技法和理念还是可以回溯,这道菜,就是段誉参考北京炙子烤肉的烹饪方式。



另一方面,物流和冷链技术的提升,食材开始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可以全国,甚至全球取材,“都为我所用”,在这道菜中,就是段誉使用原来“走不出本地”的海蜇里子。


最后,再辅以现代化的呈现,分量适中,包饼进食,既有精致感,又有烟火气。



正是因为有像段誉这样致力于重塑经典味道的新一代厨师,简单的海蜇开始变得不再简单。


其实高繁度处理的海鲜远不止海蜇。比如之前提到的干鲍,需要经过挑选、清洗、盐渍、浸煮、烘干、晾晒等十几种工艺,还分有“网鲍”、“吉品鲍”、“窝麻鲍”等不同流派,目的只是为了溏心带来的那一口极致。


为追求至味,中国厨师花光了脑细胞。


因为他们和我们都知道,在吃上,中国人从来不怕麻烦,永远要精益求精。


海蜇用明矾腌制,主要是为了去毒。不同的海蜇有不同量的毒素,其实本不该食用,却因中国人太喜欢其口感,竟然想到了办法去除毒素,为了吃,中国人的胆子是真的大。



类似的还有“拼死吃河豚”的故事。河豚含有剧毒,河豚毒素(tetrodo toxin,TTX)的毒力相当于氰化钠的1250倍,1g河豚毒素可以致2000人死亡。


可我们还是没有被吓退。


一方面是那种挑战禁忌的快感:任何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尝试的食材,总会让一些不怕死的人肾上腺素激增;另一方面,河豚是真的好吃。


河豚肉紧而甜;鱼皮虽布满小刺,但富含大量胶质;肝脏和精巢(鱼白、白子)脂肪充沛,简直是无上美味。


无毒河豚的白子
*摄 | 关元


再好吃也不能以身试毒,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有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吃河豚。


那么对于没得吃,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呢?

中国人培养出了一个无毒的版本。


从2000年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河豚产业链,通过挑选毒素少的品种,让其不断进化,最终培育出了几乎无毒的河豚。这两年,国家已经开始有条件地开放食用河豚的许可,正是因为这种无毒河豚的诞生。


另一方面,无毒河豚的诞生,又能更加促进我们对于河豚滋味的研发。比如河豚的白子,烧到似熟非熟的流心状态,一口咬下,浓郁在嘴里爆炸,这等美味,古人怎么可能尝试过!


红烧无毒河豚炖白子
* 作者供图


因为对河豚鲜味的追求,中国人不怕麻烦地为之改善了养殖工艺,让我们在未来可以最大程度的享受这份美味。


当然,河豚还是小众的。另一个大众的,展现中国人不怕麻烦去除毒素的故事,藏在第二集一个大类食材“螺”里



螺类贝类主要以海藻为食。每年的春夏之交,海洋总有些毒海藻泛滥,让这些螺贝产生毒性。但不吃螺怎么行?于是,一代代渔民包括海边人,总结出了一套年鉴:哪几个月不能吃什么海鲜,因为那段时间的海鲜含有怎样的毒性,会对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


然后其他时候呢?

照吃不误。



为了吃得更丰富,我们发明了复杂的手段去处理各种食材;为了吃得更好,我们在烹饪上不断精益求精;


而无论是为了更丰富还是更好,都离不开中国人勇于尝试的品格。


我们可能是世界上最愿意尝试新事物的民族,尤其在食物这上面。中国人的胃不是万能的,很多食材并不是随便处理就能进入我们的嘴巴,但我们不怕麻烦,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海边人吃的简单也丰富


在“赶海·潮来汐往”的最后,我们提到海洋总会露出慷慨的一面。另一面,则是为了得到这些食材,我们付出的心血。


为什么我们如今能吃得如此丰富?因为我们不怕麻烦,精益求精,敢于尝试。


作者刀刀:
公众号“皮克尼克”主理人。吃过几百颗星星钻石的农家乐爱好者。
热衷从历史文化角度切入美食,擅长挖掘星级餐厅和农家乐背后共通的地方

排版:风味君
头图:《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来这里找我们


 
▲点击图片观看

▲点击图片观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