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为了吃,中国人到底付出了多少?
水母成灾,为什么不都去做成“老醋蛰头”?
最近世界各地都在爆发水母危机?害,水母不就是海蜇嘛,全部做成凉拌海蜇。这玩意儿几乎全中国人都吃,一人一盘,吃干榨尽。
说实话,还真不是。
首先,海蜇=水母,但水母≠海蜇。我们餐桌上的海蜇,只有棒状海蜇、黄斑海蜇和沙海蜇等少数几种,其他的几乎都不可食用。
而且你真的以为,稀疏平常的海蜇跟鱼一样,捕上来就能吃吗?
中国人民为了吃,不怕麻烦
指得就是海蜇。
作为水母中的几种,可食用海蜇体内95%都是水。可就这“水球”,捕捞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捞上来仅仅是开始。这巨大的“水球”处理不但更麻烦,还极度要求时效。一旦捕捞完成,需要立刻马上进行分割加热去毒等一系列处理,不然“水球”会真的像扎破的灌水气球一样,启动自溶酶,溶成一滩水。
从身体结构来看,一个海蜇可以分为海蜇须、海蜇皮、海蜇头、海蜇里子和海蜇脑子五个部分,在船上立即先进行分解,回岸边后针对每个部分,分别还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首先要去除的是海蜇须。这里有钩状的细丝,即使被大卸八块后仍然有可能蜇伤人,所以渔民在水里就会先把海蜇须去了,会专门分两网把海蜇捞上来。
接着是海蜇伞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海蜇皮。因为有毒素,处理这个部分需要使用到明矾腌制3次,使海蜇体内蛋白质凝固,也可以帮助加速脱水;
海蜇皮内侧的一层膜,叫做海蜇衣,当地人更喜欢称其为“海蜇里子”,需要把它剥开;海蜇伞部下面的口腕处,那个如果冻状的是海蜇的性腺,也就是“海蜇脑子”,需要取下。
海蜇里子和海蜇脑子无毒,分解后需立即水煮,这样才易于保存。
最后就是海蜇口腕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海蜇头 —— 同样因毒素,需要经历明矾的腌制处理。
看着不起眼,背后一点都不简单。
爱吃的中国人硬生生的从庞大的海洋里,挖掘出了最美味的几种海蜇,将有毒的处理成无毒,无味的使之入味,最终变成了一个国民食材。
为了吃,我们不怕麻烦。
处理好的海蜇,是要为刁钻的中国人味蕾服务的。
最常见的是凉拌海蜇——以简单的酱油、醋、麻油调味,搭配蔬菜丝一起入口,甜酸脆韧,是一道开胃神菜。这道菜还分蛰头和蛰皮两种,前者肉厚,后者更脆,看个人喜好。
海蜇脑子是海蜇的性腺。爱吃的都知道“好吃的都是性器官”,所以海蜇脑子的味道也不差。在山东辽宁一带,海蜇脑子的最佳搭档是鸡蛋 —— 海蜇脑子炒鸡蛋,鸡蛋滋润了海蜇脑子,也激发了海蜇脑子里丰富的氨基酸。撒上一把海盐,咸鲜可口。
至于海蜇里子,则是海蜇身上最贵的部位。因为海蜇里子量小,口感又独特绝赞,沿海人民会用大白菜去衬托,把它当做一种软嫩的“里脊”来处理。
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太擅长分解海蜇,太热爱吃海蜇,许多厨师开始不断动脑,换着法儿烹调这个海鲜。他们不仅从海蜇皮中又细分出“海蜇边”——就是蛰皮的边缘部分,这个部位比蛰皮更脆;还尝试在炖蛋上放入大块海蜇脑,顺便浇上虾油和鱼子酱——这1+1+1>3的鲜味交融,啧啧啧…勺子都停不下来。
格局一旦被打开,创意也就随之迸发。海蜇在厨师的手中焕发出全新的光彩,一扫沿海简单的料理局限。
比如这道特别的“炙子烤肉”。
炙子烧热,搭配切碎的大葱和香菜,“肉”则用猪油微微煎过的“海蜇里子”替代。烤出焦香后再打入鸡蛋,最后包进面饼中。海蜇里子的嫩和韧,海鲜自带的鲜和甜,葱碎的脆,被酱料和香料一激发,顿生丰富和层次感。
天子脚下带有草原风情的市民小吃,突然夹杂了些许海蛎子口音。
这将京城滋味与北方海味嫁接,传统又萌生新意的思路,来自于京城名厨段誉。他的新京菜餐厅荣誉满满,并且将这套理念复制到川菜和湘菜。他常常笑称自己是传统菜系的“破坏者”,却偏偏又是最尊敬传统的那一个,是最善于破坏后重组的那一个。
虽说因为整个农林渔牧业的变化,如今入嘴的食材与过去菜谱的上有很大差别,可传统的烹饪技法和理念还是可以回溯,这道菜,就是段誉参考北京炙子烤肉的烹饪方式。
另一方面,物流和冷链技术的提升,食材开始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可以全国,甚至全球取材,“都为我所用”,在这道菜中,就是段誉使用原来“走不出本地”的海蜇里子。
最后,再辅以现代化的呈现,分量适中,包饼进食,既有精致感,又有烟火气。
正是因为有像段誉这样致力于重塑经典味道的新一代厨师,简单的海蜇开始变得不再简单。
为追求至味,中国厨师花光了脑细胞。
海蜇用明矾腌制,主要是为了去毒。不同的海蜇有不同量的毒素,其实本不该食用,却因中国人太喜欢其口感,竟然想到了办法去除毒素,为了吃,中国人的胆子是真的大。
类似的还有“拼死吃河豚”的故事。河豚含有剧毒,河豚毒素(tetrodo toxin,TTX)的毒力相当于氰化钠的1250倍,1g河豚毒素可以致2000人死亡。
可我们还是没有被吓退。
一方面是那种挑战禁忌的快感:任何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尝试的食材,总会让一些不怕死的人肾上腺素激增;另一方面,河豚是真的好吃。
河豚肉紧而甜;鱼皮虽布满小刺,但富含大量胶质;肝脏和精巢(鱼白、白子)脂肪充沛,简直是无上美味。
再好吃也不能以身试毒,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有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吃河豚。
那么对于没得吃,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呢?
中国人培养出了一个无毒的版本。
从2000年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河豚产业链,通过挑选毒素少的品种,让其不断进化,最终培育出了几乎无毒的河豚。这两年,国家已经开始有条件地开放食用河豚的许可,正是因为这种无毒河豚的诞生。
另一方面,无毒河豚的诞生,又能更加促进我们对于河豚滋味的研发。比如河豚的白子,烧到似熟非熟的流心状态,一口咬下,浓郁在嘴里爆炸,这等美味,古人怎么可能尝试过!
因为对河豚鲜味的追求,中国人不怕麻烦地为之改善了养殖工艺,让我们在未来可以最大程度的享受这份美味。
当然,河豚还是小众的。另一个大众的,展现中国人不怕麻烦去除毒素的故事,藏在第二集一个大类食材“螺”里。
螺类贝类主要以海藻为食。每年的春夏之交,海洋总有些毒海藻泛滥,让这些螺贝产生毒性。但不吃螺怎么行?于是,一代代渔民包括海边人,总结出了一套年鉴:哪几个月不能吃什么海鲜,因为那段时间的海鲜含有怎样的毒性,会对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
然后其他时候呢?
照吃不误。
为了吃得更丰富,我们发明了复杂的手段去处理各种食材;为了吃得更好,我们在烹饪上不断精益求精;
而无论是为了更丰富还是更好,都离不开中国人勇于尝试的品格。
海边人吃的简单也丰富
在“赶海·潮来汐往”的最后,我们提到海洋总会露出慷慨的一面。另一面,则是为了得到这些食材,我们付出的心血。
为什么我们如今能吃得如此丰富?因为我们不怕麻烦,精益求精,敢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