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妈们为什么痴迷种蔬菜挖野菜? | 风味世界

梅姗姗 风味星球 2022-07-28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史军博士一直是我们团队的科学顾问。


之前风味星球写过史军博士的《水果史话》,在他轻松幽默的文字里,我们窥见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水果不为人知的冷知识。最近史军博士新书《蔬菜史话》也要出版了,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公司找到风味星球,问能否也带着大家一起阅读这本新书?我们自然很开心啦!还替大家要到了独家福利:


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写上你看完本文的一些感受。截图后,微信聊天的小窗里发给风味君(如果还没添加风味君的可以后台关键词输入“风味君”加我),我们将随机送出三本史军博士的新书《蔬菜史话》。


也谢谢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公司的同事对这次活动的赞助!


美食到底是什么?


黑叔前阵子遇到北京的美食作家霍爷,霍爷的一段话让黑叔感觉温暖实在。霍爷说,


“美食不是那些我们吃不到的东西,而是我们对日常食物越来越多的了解。因为了解了它背后的讲究和学问,在享用的时候就多了些知性的愉悦感,无形中也提高了我们的食趣和品味——您看,没多花一分钱,我们的生活品质就提高了”


看完史军博士新书《蔬菜史话》后,黑叔想起了这段跟霍爷的对话。



在黑叔看来,《蔬菜史话》就是这样的存在。史军博士深入浅出的文字,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多了对身边蔬菜的认知:原来大白菜有这样的历史;原来古人吃的东西是这些蔬菜;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滋味里,埋藏着这样的科学…


今天的风味世界,我们就想带着大家进入《蔬菜史话》的世界,看看中国人吃蔬菜的数千年历史里,发生过怎样有趣的故事。


史军,植物学博士,《风味人间》等纪录片顾问


葵:一个消失的王者


“青青园中,朝露待日晞”,每个人都背过这句诗。不查注释,此刻你脑海的画面是什么?一排向日葵,清晨对着太阳飘摇?

还记得童年的语文课本么?
*古文典籍网

换一个,《诗经》里的,这句讲周朝人天天吃什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通“烹”)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六月吃郁和薁,七月煮葵和菽,八月把枣子剥了,十月稻子就熟了。 

最后一个,大诗人杜甫的:“霍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葵和霍(大豆)喜欢向着太阳长,物种的习性你别破坏。

别紧张,不是考你语文,而是引出一个植物。这三句都出现了“葵”,按《诗经》的说法,这货能煮,能吃。

*《蔬菜史话》


葵,向日葵么?向日葵能煮么?不知道,直到今天也没人吃向日葵除籽外的部分——那粗大毛茸的茎秆,味道应该不咋地吧?

呃…其实向日葵原产美洲,是哥伦布带去世界的(👈🏻戳)。西周、汉代和唐代的老百姓,不太可能见过向日葵。


向日葵是南美洲的植物
*维基百科


那葵是什么?能让中国人吃了一千多年,却完全没见过?


《蔬菜史话》里,史军博士揭露了“葵”这个王者蔬菜的真身:葵菜。在元代王祯的《农书》里:“葵为百菜之首”。其实部分地区今天还是吃的,叫“冬寒菜”,但地方的确少。它是锦葵科植物,这个科目如今除了秋葵,绝大多数都是观赏花。

锦葵科植物

*《蔬菜史话》


葵的存在和消失,背后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味蕾习惯的变化,这也是《蔬菜史话》重要的隐藏主线之一。

无论周朝还是汉朝,农业生产效率主要依赖人力,粮食是主要赋税农作物。为了满足朝廷税收,老百姓的时间精力几乎全部要放在种粮食上,土地和时间就无法分给蔬菜种植。所以古诗词里出现的菜几乎都是野菜,它们主要的特征就是好辨认和分布广:

“好辨认”意味着不至于误食毒菜;
“分布广”意味着量够好采集。

至今在田间地头也能找到葵

*微博@五个敏


作为完美满足上述要求的野生植物,葵逐渐成为古代中国人最重要的蔬菜之一。《农书》里记载了很多葵的做法,凉拌啦,做汤啦,煮粥啦 —— 但大多在今人的味觉审美看来:不好吃

为了了解葵的滋味,史军博士尝试过烹饪“葵”。粗糙的叶片直接食用非常“拉”舌头,煮好了以后黏糊糊滑溜溜像鼻涕——吃过秋葵的都懂。这种口感相较于大白菜,自然后者更讨人喜欢。

黏糊糊的秋葵

*摄 | 梅姗姗


所以伴随着农业种植水平的提高和育种水平的发展,葵就逐渐落寞了。

菰:一个植物的自我蜕变


想要不离开餐桌,就要在变化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全新定位。这点“葵”应该向同时代伙伴“菰”学习。

《周礼》记载了古人的六大谷物“稻、黍、稷、麦、菽、菰”:稻米、黏小米、不黏小米、麦子、大豆、野米。“菰”就是野米,跟稻一样,原本是一种水边生长的禾本植物。禾本植物的种子大都富含淀粉,所以只要能收集到,几乎都能做主粮。

生长在水边的菰

*维基百科


但刚刚提过,旧时朝廷赋税主要依靠上缴粮食,于是种子产量稳定且多就变得格外重要。菰的产量远不及稻不说,花期还不稳定,种子一熟就掉,很难采集,慢慢就被人们遗弃了。

野米长这样

*fitfoodiefinds


但一个不小心,某些被染病的菰被发现,被煮了,煮完竟然挺好吃,于是菰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做蔬菜。这个新蔬菜的名字,大家也不陌生:茭白

《蔬菜史话》里解释:原来菰的植株在染上菰黑粉菌后,就不能再结种子了。黑粉菌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刺激菰茎秆膨大,菰吸收的营养物质无法到达顶端,全部集中在茎秆部分。

当黑粉菌没成熟发散前,茎秆会在某个时段达到最大幅度营养和鲜甜。这时候砍下,出来的白色膨大嫩肉就是炒肉极其鲜美的茭白了。

菰粗大的茎

*维基百科


于是两千多年后,菰依旧茂密地生活在长三角地带河岸边,成为江南水八仙的名角之一。而葵呢,消失在土地里,成为绝大多数人无法辨识的野草。

大白菜:十字花科的奇迹


大白菜的祖宗是“萝卜”?!这也是《蔬菜史话》里一则有趣的新知。

芜菁,欧美国家蔬菜沙拉里的常见嘉宾,中国部分城市的腌菜原料。相比于欧美的普遍,芜菁在中国更多是点状出现——比如新疆、云南、浙江的一些城市——且不同地区叫法不同。这个看起来像大号白色樱桃萝卜的植物,并不是萝卜,而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原产于中亚和地中海,耐寒抗冻,淀粉含量高,汉代进入中国后就迅速成为重要主食之一,也是大白菜的祖宗。

芜菁做的沙拉
*纽约时报网

等等,一个吃根茎的,一个吃叶的,怎么可能是一家人?

这就是植物育种的强大了。在《蔬菜史话》里,史军老师详述了“萝卜”变青菜的过程:

最早可能都是芜菁的种子,只不过那时种子性状没有如今那么稳定。这些种子南北都在栽种,存活北方寒冷天气的种子都是拼命长地下的部分的,而存活南方的,根茎就没有那么壮实,叶子倒更加繁茂

芜菁的模样,这个是头上有点紫的,也有全白的

*维基百科


彼时农人已经有了育种意识,于是芜菁在南方成了一种叫的叶菜,而在北方则保留了吃根茎的模样。

今天的小菘菜,日本非常流行

*食谱自由配


以菘为基础,吃叶子的“芜菁”继续在南方发展,并在几百年后,演变出南方各种让北方人搞不明白的“青菜”:小菘菜、鸡毛菜、小白菜、乌塌菜、上海青… 

北方很少见的乌塌菜

*果百汇


北方怎可能放过这些成就?于是农人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发现窖藏这种低温下储存叶菜的方法。窖藏不见光,于是白菜的叶绿素降到极低,变成了如今茎叶都是白色的大白菜。

如果你见过刚摘下的大白菜,你会发现,最外围的叶子仍然是绿色的。

这些都是十字花科的

*《蔬菜史话》


蔬菜为什么会苦?



除了梳理中国人从古至今吃蔬菜的历史,《蔬菜史话》的另一个主线,是用科学的视角,解释很多常见的蔬菜认知。比如为什么蔬菜会出现苦味?为什么韭菜有那么大的刺激味儿?为什么我们会痴迷野菜的“大地味”——那到底是什么味道?

比如成熟的苦瓜就是甜的

*摄 | 秀才


就拿苦来说:其实苦才是植物最原本的滋味。

毕竟所有的生物,存在就是为了生存繁衍。植物为了顺利活到结籽传播的时期,必须进化出某些能力,驱散可能在嫩苗时期啃食自己的动物(包括人)。苦就是它们用来保护自己的武器,无论是瓜里的葫芦素,大豆里的苦味肽,还是类似茶多酚这样的滋味,都是为了让吃它的人意识到:吃我会让你死,请不要吃我。

吃苦已经成为人类后天习得的味蕾习惯了,夏天很多人家少不了苦味

*摄 | tala


人类育种蔬菜的过程,其实是筛选苦味的过程。比如瓠瓜,“在自然状态下,瓠瓜发苦才是常态。出现在人类餐桌的甜瓠瓜才是“畸形”的个体。倘若你在日常餐桌里吃到了发苦的瓠瓜,那是因为栽种过程中出现了变异,重新带上了苦味”。

史军博士曾经说过,“如果从司空见惯的蔬菜中都能感受到乐趣与雅趣,就能有更多能量面对平凡的生活”。 这也是读完《蔬菜史话》会给人留下的感受。


多年的科普经历让史军博士可以轻松做到知识的深入浅出,能通过身边最熟悉的瓜果蔬菜,讲明中国人吃植物的历史和背后的逻辑。

就像他在开篇说的:
在中国,吃菜和种菜绝对不是简单填饱肚子的事情。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把智慧和劳动力从种粮食转换到种菜上?中国人育种种菜跟西方有什么区别?我们又为何痴迷做菜?

读完《蔬菜史话》你就都知道了。希望你喜欢!


别忘了,本次有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公司赞助的三本史军老师新书《蔬菜史话》


参与方法为:

转发本文到朋友圈,转发文案里写写看完这篇文章的感想。截图后,通过微信聊天方式把截图发给风味君(还没添加风味君的朋友,可以后台关键词搜索风味君,添加二维码)


我们会随机选取三名幸运的粉丝。

本书的购买链接附在“阅读原文”里,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直接下单!






作者:梅姗姗
排版:风味君
头图:摄 | tala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来这里找我们


点击阅读

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