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10月11日,年仅22岁的弘治皇帝还在集中精力给领导班子换血,他刚登基四年,一切都还不那么稳固。在世界的另一端,一件“不起眼”的事发生了:一艘值夜班的水手发现自己所在的海舰不远处,有一块陆地!水手请示船长要不要上去看看,船长决定登陆。
哥伦布出海的画
*国史拾遗
12日一早,船长带着船员登陆了。这大概是人类史上最接近科幻小说里“地球生物与外星生物相见”的场景。倘若时光可以倒流,小说家们一定都想蹲点在那片陆地上,吸收两路人马初见的每一丝细节。船长名叫哥伦布,他登陆的是美洲大陆。在他的海舰上除了船员,还有猪牛羊马和各类种子。原本他只是想来做生意的,他的包里装着稀有的黑胡椒籽和各色香料,打算遇到人就问问:这里有这些东西没?(👈🏻这个故事我们曾经写过)但很快,他发现情况不对。
哥伦布登陆新大陆后的画
*Britannica
“这里不见绵羊,也不见山羊。更不见其他任何野兽,不过我才登岸不久,半天而已;可是如果真有任何这类动物,不该一直也没遇上才是…这里的树木,和我们那里完全不同,就像白昼和黑夜之别。水果、草叶、石头,所有东西,通通不一样。”(摘自哥伦布的航海日志)甚至这里连“人”都长得不同:这里的人甚至比非洲黑人还奇特,头发不卷,却粗直如马毛;前额与头形都很宽阔,比我见过的任何人种都宽。
美洲土著人的照片
*Biography.com
当地人大概也觉得眼前一切都非常奇特,可惜我们无从得知他们的感受。从哥伦布等人的日志里我们可以窥见:土著人或许觉得哥伦布等是从天而降的神,胆子大的甚至上来摸了摸,确定这些“神”跟自己一样,是血肉之躯。“上帝散掷的两块大陆,于焉重逢,两处原本大异其趣的世界,在那一天开始变为相似。其意义之重大,不亚于发现“白令地峡”——这个曾经存在过的,连接亚、美大陆的“陆地”的证据。” 环境历史学先驱和奠基人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教授如此总结。他把这一天之后,世界逐渐相似化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写成了一本书,名叫《哥伦布大交换 — 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今天的风味世界,我们就跟大家聊聊,哥伦布登陆美洲那天之后,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你老了,回顾一生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初见的陌生消散后,哥伦布开始了对这片陆地的探索,很快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开垦区。初来乍到,又仿佛来到另一个星球,哥伦布等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播种旧大陆(即自己出发之地)的粮食,并放养已经在船上带了十几个月的猪牛羊。“所有的种子种下去3天就冒出芽来,等到第25天就已经可以吃了。果核埋到地里,7天就发芽,葡萄藤也是不到7天就抽出嫩叶。” 初期的成功给探险家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他们继续探索这篇新大陆,奇怪的事情也逐渐开始发生。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教授发现,殖民者在新大陆初发现的100年间,之所以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占据这片区域,很大一部分原,是新大陆上的土著人,对殖民者及其携带的牲畜身体表面所藏的病毒没有任何抵抗力。
人类历史上多次爆发大型传染病,18世纪的天花就是其中之一
*联合新闻网
“对于这批外来者,当地印第安村落从不曾表露过任何公开或隐藏的敌意,可是每当我们离开一处村镇,不出几日,那里的人就开始纷纷死去,更多的人更是在极短时间里立即死亡…他们完全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怎么治它。” 距哥伦布登陆美洲一百年后,一个英国探险家在美洲另一块大陆上,记述了自己的见闻。后人调研发现,土著人很可能是得了天花,但当时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是殖民者对美洲大陆的第一个物种影响:带来了疾病。 俄罗斯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被后人赞颂的美德之一就是对天花的处理“身为1492年的印第安人,家中只有区区几种动物服侍他:狗、两种南美骆驼(驼马与羊驼)、天竺鼠、还有几类禽鸟(火鸡、番鸭、以及某种鸡类家禽)。他们没有可供乘骑的动物,也没有可以负重的牲畜,力气最大的动物还只是人类自己”,克罗斯比教授写道。于是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一百年里,各处土著因传染性疾病无法医治,人口锐减,但输入的禽畜数量却持续激增 —— 毕竟这里几乎没有野兽扑食它们,也没有致命的疾病可以侵入它们“百毒不侵”的身体。
猪的繁殖速度非常快
牲畜们自由自在,大吃特吃美洲土地上鲜美的嫩草,以猪牛为甚,并且逐渐发展出了当地的品种。物种在本地进行了第一次的创新。然而旧大陆的粮食蔬果在新大陆的种植,并没有殖民者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殖民者渴望的葡萄酒并没有喝到,小麦也没能在这里落户:过于潮湿温暖的环境,没能让麦子找到家。
就拿1550年,一个初来乍到如今里约热内卢的法国殖民者的日记来说吧。到达本地后,他发现自己只认识3种植物:马齿苋、罗勒和某种蕨类,其他则全然陌生。这让他感到焦虑:没有葡萄,欧洲人如何制酒,以纪念主(耶稣)设立的晚餐呢?还是说干脆免了这道仪式,待可以设法从欧洲取得葡萄酒后再进行恢复?还是可以这么假定:当初耶稣之所以用葡萄酒,只是因为它是巴勒斯坦寻常可见之物?因此我们不妨也可以改成当地印第安人的饮料?
这幅16世纪的画里也可以看出,葡萄酒对于当时信仰基督教的各国的重要性
*Virtuel Wine Museum
殊不知,殖民者却因此在本地发现食物,也从此改变了世界饮食格局。先科普一下原产自美洲大陆,如今已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粮食和蔬菜:玉米、土豆、红薯、木薯、花生、番茄、南瓜、辣椒。这些物种直到明朝灭亡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闻所未闻。它们都是在过去的300年间席卷全球,并成为每个人类生存所必须的食物。那么问题来了:旧世界(相对于新大陆)的人为什么要接受这些来自异大陆的奇怪食物呢?自己民族国家存在了几千年,吃饭上也没出现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啊!回答的维度是多样的,但大多离不开一个核心:人口的剧增。随着欧洲与美洲大陆的不断交融,工业化从萌芽发展到鼎盛,科技和医疗水平也在飞速提高,人类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人口开始激涌,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食物的需求。单纯依靠从前的耕种方式已无法大幅度增加小麦和水稻的产能,“全新的食用作物,可以让前此废耕的土地与季节重新获得利用,因此食物产量可以真正跃升,人口亦然。”
玉米和小麦的轮种,曾极大的增加了粮食产量
*风味人间
比如1780年代,一个英国作家杨格就写到:倘若没有玉米,农人就必须休耕;休耕,众人就饥饿不足。任何乡间居民,若有玉米可以仰赖,就可以为小麦季做准备,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的牲口更肥壮。更何况这些美洲粮食对土地和环境还不挑,亩产量远高于本地人赖以生存的小麦水稻。为了肚皮,旧大陆欣然拥抱了美洲的土豆、番薯、木薯和玉米。在《真的有爱吃面的DNA吗》这篇文章里,我们也提到过这些外来粮食对山西人的影响。可以说,没有美洲农作物,人类就无法有今天的成就。
中国也在16世纪末接受了番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1492年的一天,哥伦布决定踏上一片陆地。那一天应该阳光不错,哥伦布也没觉得自己即将做出造福千秋万代的事情。他只是想做生意,买到香料后回家卖掉赚一笔,却没想到成就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来这里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