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在犄角旮旯里,可以吃到一座城市最真实的滋味?| 风味世界

梅姗姗 风味星球 2022-11-08

三联生活周刊新出了一本美食书,名叫《中国味道》。风味星球第一时间拿到了还带着墨香和余温的样书,并争取到了两本赠书名额。


老规矩,看完今天的推送后,在评论区里分享自己常去的街边小店里,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任何故事。我们将随机选出两个读者获得《中国味道》。

作为爱吃民族,中国人对食物最极致的狂欢体现在过年。平日到一个地方,吃到的都是小桥流水的滋味;只有到了过年,这个地方对食物的创意和认知才能如小行星碰撞般集体爆发。
十多年前,三联生活周刊决定开始记录中国各地的味蕾盛宴。他们把它叫做年货特辑,每年过年期间发售。每年年前,记者们都会深入中国和世界各地,通过跟当地美食制作者的交流采访,个体的味蕾体验和对这个地方地理、历史、文化的深度调研,展现出这个地方独特的饮食风味。
采访和笔记随着时间累加,直到有一天,开始呈现完全不一样的面貌:原本独立成篇美食探访,竟组合出了一场最真实的味道演变。每一个曾经出现过的街边小店,都成了今天中国味道的缔造者,而采访中了解到的,独属于他们的人生选择, 也最终组成了中国这三十年人口和社会变迁的画像。
这便是《中国味道》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从社会最小的颗粒出发,描绘最真实的中国味道。

普通人,不普通的食物

“停在蒋梅香的店铺门口绝对是个意外,我们原本想找的是另一家,但对方没开门。

等着吃糯米饭的小顾客

*三联生活周刊


蒋梅香微胖,戴着一顶鸭舌帽,从头到脚衣服的颜色都是深色,连围裙都是。她出生于1981年,十几年前从老家出来,先是去工厂打工,后来就在王城景区附近的广场卖花,结果折了本。

隔壁卖糯米饭的夫妇心地善良,就劝她也卖糯米饭。他们说小蒋你长得漂亮,卖吃的别人肯定买。” 

于是蒋梅香开始了卖糯米饭的人生。

蒋梅香在制作糯米饭

*大众点评@安静

一座城市能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小吃代表,很多起因就是蒋梅香这样的普通人。他们或者因为下岗,或因小本生意失败,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低潮,然后经由一些不经意的劝说,转行做起了小吃。
那也是他们想拥有更稳定生活的阶段,于是小吃生意被坚持了下来。当拥有相似经历的人数逐渐变多,一个全新的,属于这个街区,甚至这座城市的“传统小吃”就诞生了。

蒋梅香做的糯米饭

*大众点评@达达小G


“蒋梅香说自家糯米饭好吃,是因为老公嘴巴刁… 她会花5个小时炸两箱糯米饭需要的脆皮,很好吃,很多人来找她买,但她只答应给一家学校食堂做,’因为最初卖糯米饭的时候,学校的学生照顾了很多生意’”。
独特的炸脆皮
*大众点评@米丰妈妈

对于蒋梅香这样的普通人,开连锁店,做大做强是不切实际的虚幻。生活是脚踏实地,每天准时起床,双手塑造每一个自己做出的糯米饭的过程。“良心”是自己唯一知道的生活标准,曾经学生的捧场拯救过当时难熬的生活,也就是自己一辈子要记得还的恩情。
如此简单,如此纯粹。

“蒋梅香夫妻曾经也去市场买米,因为不熟悉,总被人骗,往往是上面的米很好,底下就差很多,甚至不能用。后来她就回乡下收米,几千斤的收,‘都是好糯米’,蒋梅香说。” 

一家小吃店好吃的秘密是什么?真的有所谓祖传秘方么?或许有些有,但对于绝大多数小摊老板来说,他们只是做到了认真对待自己学会的手艺,而“认真”二字,本身就能打败很多东西。

“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租一个小库房放米。房东见她生意好,天天喊着涨房租,有一次电动车丢了,也说是蒋梅香家里人偷的。蒋梅香就攒钱买房,以前爱花钱的毛病全戒了… 

疫情的出现让她焦虑,这段时间,她总是街上最晚关铺子的,总是想多开一会儿就多赚一点。儿子上初二了,正是用钱的时候”。

一家小吃店从诞生到消失,充满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能做几十年,很少是因为创始人的天生热爱,更多是源自生存的压力。但这也是成长过程中,老一辈很少告诉年轻人的秘密:很多的坚持,最初只是克服人生一个又一个无可奈何的产物。热爱是副产品,活下去才是原始驱动力。


而对于爱吃的本地人,对于生活在桂林九中附近的老百姓,蒋梅香这种坚持,带来的却是自己从小的味蕾记忆,并最终成为这座城市的某种标杆般存在。


真实的味道里,有真实的十年


蒋梅香只是《中国味道》里的一个人物。


这本书以食材分类:主食、猪肉、牛羊、家禽、鱼鲜蔬菜,每章都有三到五篇文章,构建起这些味道的主要形成过程。


比如为了探索中原的面食,记者丘濂从咸阳的礼泉县出发,找到了还在制作中国目前最古老的面条“烙面”的小店老板张学军透过他,我们了解了烙面的制作方法,也看见了关中平原的老百姓看似平凡,却与本地水土高度交融的生活日常。


张学军做的烙面,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面食吃法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


随后在西安市中心的一家面点学校,丘濂了解到同样是小麦粉加水,不同的面食,分别需要怎样的外在人力。过程看似随机,却无处不透露着人对科学的领悟和使用。


在宝鸡的岐山县,“臊”这样拥有特别偏旁构造的字,当地对浇头制作保留的“燣”,还有中国最复杂的字“biang”,都成了丘濂对饮食文字学的探索对象。文字从来都是历史曾经存在的证据,而本地人对面条的特殊称呼,则是面食在中国发展的有力佐证。


岐山臊子面的面条做法,跟广式竹升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联生活周刊


最后她回到西安。在嘴头村的肖家夫妇家,看见了空心挂面的制作过程。这是中国面食集大成之作,空心来自于手工缠绕拉扯面后,晒干过程中的收缩。


但如此科学原理肖老其实并不知道,他只是记着老师傅曾经教会他的,“你不哄面,面才不哄你”。做好的东西,他们称作挂面,就着一些菠菜,一点点猪油,就是一碗饭。


在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妙绝伦的手艺怕是要获得无数金奖,甚至荣登米其林等高规格榜单。但在中国,他们只是藏在2843个县级行政单位里,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日常味道。


这便是《中国味道》这本书讲述的中国味道。它们看似平凡,却在每一个平凡里,潜藏着食物的演变和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别忘了在留言区,跟我们分享你身边最平凡却不凡的味道,和你所了解到的故事。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来这里找我们



▲点击图片观看
▲点击图片观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