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更适合中国宝宝的“五元欧包”店,有多少人没去逛过?

Chris 风味星球 2023-11-08



带着逛一二线城市“欧包店”的心态逛新疆的馕摊,会收获一些意料之外的国际化打开方法。

不是我信口胡说,馕,在现代维吾尔语和波斯语中均写做“nain”,就是面包的意思。不同于香软松甜的日式面包,新疆馕更接近欧包的粗放口感。

尊重食材的原汁原味,口味就地取材,以面粉、酵母、水和盐为面包主要原料,但皮牙子(洋葱)、辣皮子(辣椒)、牛奶、坚果、酸奶酪等配料都可以加,什么不放,只用盐水发面做生胚也可以。不另外加油、糖,经过馕坑的碳火烘烤,最后呈现出沉甸甸的小麦特有原香。

少油、少糖、低热量,健康。

无论哪个角度看,馕,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欧包”。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我的欧包初体验在广州。

某家商场拐角,北欧原木风格装潢,浓郁酵母和小麦香气,挑动着我体内新疆人的DNA。走进店面,大小不一,排放整齐的面包,模样虽说与馕不完全相似,却总带着些许熟悉。走马观花,本想买上一个试试区别,一看价格,却停住了自己的双手:怎么能做到这么贵?

或许是看见了我的犹豫,店员带着微笑解释:我们的面包都是天然酵母、有机小麦粉、低糖低油,还能免费切片。不喜欢太素淡的,还可以选加入果干和果仁以及其他粗粮成分的,含水量较低,但能存放更长时间,是健康碳水的首选。




我们新疆的馕也是低糖低油,含水量低,能存放更长时间,还有各种果干或其他粗粮成分。但新疆妈妈喊孩子买馕从来不谈健康,她们单刀直入:“这里有2块钱,买个馕去,今晚吃清炖肉。”打馕师傅和我的交流更是不带一句废话:“这种2块,那种5块”,说话间,头都不抬。潜台词大概是,“你懂就买,不懂别问。”

不讲“有机”,不谈“招牌”,不讲“免费切片”。馕的交易买卖,就是一场“love & peace”的爱与信任,一场不需要过多修饰的你来我往。




在新疆,随处可见半开放式的街头馕摊,用高温烘烤后迷人的麦香吸引着走过路过的每一个人。它们通常以馕坑为界,馕坑后主要是和面备料、馕坑前则用木板搭成长桌,随时准备堆满新鲜出炉的馕饼。新疆的馕摊没有欧包店那种介绍和价格牌,不过我们诚不欺人,看上哪个直接问老板,价格通常不会超过五块。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新疆馕的种类已经进入300多种,所以在新疆逛馕摊,你几乎必然发现无论模样还是口味,都与欧包店里的面包无限接近的馕。平日喜欢丰富馅料,馕摊上能找到坚果、花蔬的创意组合。喜欢甜口的有酸奶酪馕、玫瑰花馕;喜欢咸口的有肉馕、辣皮子馕;主打坚果的有核桃馕、芝麻馕……各个口感丰富,耐储存,饱腹感强。只是别跟打馕师傅说什么“油糖比”,他会一脸疑惑,问你是不是在找油馕和西克曼馕(甜馕)?

在新疆生活接近30年,我也只是吃到了所有馕种类的皮毛。但如果让我在欧包店旁开一家中式“馕包”店,让欧包爱好者们看看新疆的馕到底有多物美价廉品质卓越,我还是有个大概思路的:

门面担当必须是库车比加克大馕。


● 库车比加克大馕

当一线城市的精英们都在“画大饼”的圈圈里没走出来时,新疆人早已把大饼圆圆整整的做出来。如果烧饼届有以大为美的比赛,那库车比加克大馕将艳压各地烧饼:直径50cm起,相比之下意大利pizza店最大尺寸的pizza饼底也就是刚刚起步的弟弟,上不封顶的豪放做派,向来是游客打卡拍照的宠儿。刚出炉的大馕酥香脆口,放凉之后,口感开始趋于柔韧,最后变成外硬内韧的,羊肉汤绝佳伴侣。

同样长得像pizza胚,新疆人同样不乐意看到你们在上面放菠萝。

馕店的销冠,我猜会是外表平平无奇的皮牙子(洋葱)馕。


● 皮牙子馕


只用盐水调味的皮牙子馕,在新疆本地就是“平民巨星”般的存在,簇拥者无数。它是新疆馕质朴和巧思的高度结合,用皮牙子高温后的甜软焦香来补充盐水馕憨厚老实的形象。

刚从馕坑钩出来的时候,浓郁的麦香混杂着皮牙子偶尔美拉德的焦甜,3块钱一个的价钱,能压倒每个矜持的人最后的稻草——甚至零下二十度的气温也无法阻止人们把手从热乎的口袋拿出来。没有人能逃过皮牙子馕刚出炉时的香气,是所有新疆人的共识。

欧包中的口感控们,大概会是阿克苏柯坪县的恰皮塔大薄馕的粉丝。




薄如牛皮纸、没有馕边的白色脆饼,分分钟能把你对馕的刻板认知打碎一地。吃法倒是和普通馕一样,手掰当主食,但我更推荐卷上鲜嫩出炉的小羊羔肉吃。难得没有馕边干扰,在新疆当然是要配羊肉。除了盐,不要加任何调料,单让馕饼的小麦原香和清炖肉的肉香碰撞,吃过就知道什么是西域风情。

同风格的“且末卡克恰大薄馕”也可以试试,虽然没有恰皮塔馕非遗的名头,但口感丝毫不差。

爱欧包嚼劲的人可以推荐了解喀什阿克陶的皮特尔馕。




有多韧?我说它在新疆的另一个名字可能更加直观:死面馕。小麦粉、水、盐三者混合,不经发酵,直接制成馕胚烤至淡黄色,趁热吃也能感受到韧馕的嚼劲,非常锻炼面部肌肉和咬合能力。

店里隐藏的创新款,可以是同样出自喀什的卡特力玛千层馕。


● 卡特力玛馕


卡特力玛馕单从外形看,实在有点像大大大号的葱花千层饼,清油、芝麻、葱花和面胚卷在一起擀开的制作也像,唯一不同的就在馕坑烘烤过程减少的油腻感。有条件的制作时来点肉馅,完全是可以单独出道当一顿饭的简餐小食。

欧包店陈列柜里那些迷你小可爱,也可以被替换成哈密等地常见的托卡奇小油馕——这是新疆最小的馕。

个头小小,可可爱爱,低脂、低胆固醇、低发酵,耐存放,口感扎实,没错,完全可以把它当作迷你版的贝果。中间切开夹奶酪,或者炉上烘热了当麦香浓郁的点心,搭配手冲咖啡或奶茶,无论是早午餐或者正餐主食,我可以吃50年不腻。


● 窝窝

● 玉米面皮芽子馕


除了好吃,新疆馕界也不乏健身可食用的健康派。流传于吐鲁番等地的扎克尔粗粮馕,以托克逊白高粱面馕为代表,口感虽然稍逊于白面馕,但烘烤使得杂粮更加酥香,容易入口,加上健康因素加持,逐渐征服身边的健身小伙伴。

不过在乌鲁木齐,还是玉米馕会更好买到一些。




我明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馕和欧包并没有什么关联。作为一个资深馕门爱好者,我很长一段时间也并不觉得两者有任何关系——直到那次听到欧包店员倾情介绍欧包配方,才幡然醒悟:它们都是极少添加辅料,最大程度的发挥谷物本源魅力;也同样作为普通民众的日常主食,广泛存在于各式家庭餐桌。

分明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小麦食用思维啊。

只是相比于欧包近些年遍地开花,占领新中产餐桌,新疆的馕着实太低调了。尽管年轻的新疆人已经在尝试将传统炭火馕坑改造为电馕坑,量产锁鲜包装的“超市版”,但花样“馕”华,却终于只停留在新疆。




“但我经常在新疆餐厅里看到馕啊!”你可能会这么说。但你说的那个比巴掌打不了多少,印着花纹的馕,在我看来也只负责担任花瓶的角色,目的是烘托特色餐厅的气氛,或者营造特殊商业街氛围,它们不是我认识的新疆馕。

馕从诞生之初,就是作为主食的地位设计的。和面包一样,它是古丝绸之路上往来商人的食物,便携、抗饿、易储缺一不可,还得适合独立当一顿饭吃。所以传统欧式面包会随着放置时间越来越硬,当橡皮擦或者防身武器(bushi)都没问题。馕也是,3000年前古车人吃剩的馕饼化石,今天还在博物馆接受展出。

说真的,有点想看隔夜法棍和馕打架(没有)。

欧包是幸运的,它借助优雅的店面装潢,欧洲饮食精英主义的渲染,成为如今一二线城市人口提及“健康主食”的首要选择。但我想说,我们是有自己的“欧包”的,当想要充分了解祖国西域的优秀文明,馕无论从价格还是口感,都会是相当友好的”美食大使“。它和新疆人洒脱不羁的性格一样,不摆着端着,不搞设计包装,没有技巧,全是感情,朴素实惠,随意发挥。

更多的书店里值得有一本关于馕的百科全书,南方的餐桌和大城市的市场里也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新疆馕。

最后分享个隐藏吃法:这款老资格的“中式面包”,蘸小龙虾汁吃,超棒的!




END





本期作者| Chris
编辑|斯小乐 梅姗姗  视觉/创意|BOEN
摄影|斯小乐、袁帅 
小红书:Daisy陈小静 双耳刀(头图)Astronautlan 女摄Tina天娜 cheese少女呀

大众点评:米老师还在吃 星酱的奶油小风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