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府惊人内幕:从“群体免疫”到国家停摆,10天永远改变英国
英国政府对抗新冠疫情的政策发生大转弯后,仍有大量民众不听从保持社交距离的劝告,选择在晴朗的周日(3月22日)出门活动。
3月23日晚,政策再次加码。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
除了采购生活必需品、每日锻炼、看病和确有必要的外出上下班,人们必须留在家里。
不允许两人以上在公共场合聚集(同住者除外)。
关闭非必需品商店、图书馆、游乐场、室外健身设施和礼拜场所。
公园继续开放,但仅能用于锻炼,不允许多人聚集。
禁止包括婚礼和洗礼在内的所有社交活动(不包括葬礼)。
对于聚集的人群,警察有权驱散或罚款。
这些新规先实行3周,以观后效。
政策大转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争斗和风云变幻?英国多家权威媒体近日对此进行了揭秘。
《星期日泰晤士报》指出,英国上一次对潜伏的敌人发动多兵种攻击,要追溯到1944年“诺曼底登陆”的D日,那天后来被称为“最漫长的一天”。一位内阁成员则在3月19日感慨,刚刚度过了“最漫长的一周”。“本来以为脱欧将改变这个国家,但现在,将改变这个国家的是冠状病毒。”
《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标题说:震撼英伦的10天,永改国运。
该报形容,这是“一出人间戏剧”,领导者们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英国首相收到了过去80年以来最可怕的警告。
“国际范Plus”研读相关报道后发现,约翰逊相最信任的高级顾问多米尼克·卡明斯对抗疫决策有很大影响。
那么,约翰逊本人对于“群体免疫”是怎么看的?
卡明斯是如何从支持“群体免疫,让老人死”转变成主张“让国家和经济停摆”的?
坚持要限制社交的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为何一开始落了下风?
两派科学家及其背后的高官们为何迟迟没能打破决策僵局?
“国际范Plus”综合多方报道,试图理顺来龙去脉,还原这惊心动魄的10天。
1
前奏:两派相争,“群体免疫”成焦点
《星期日泰晤士报》称,约翰逊痛恨“群体免疫”这个说法,因为这暗示着牺牲一些人的性命没什么大不了。
不过,“国际范Plus”从多家媒体的报道中发现,“群体免疫”思想的确在内部讨论过程中占据过上风。这是为什么呢?
早在1月份,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就告诉内阁:“这个病是一定会成为全球流行病的。”
然而,一位资深保守党议员透露,内阁里的很多人都认为,这不过就是一点流感罢了。
在这个时期,内阁更看重“助推小队”的观点。“助推小队”认为,如果政府过早要求人民长期“限制社交”,那么人们就会产生“行为厌倦”(behavioural fatigue),因此,政府要做的,是给人们“轻轻”的提醒,让他们慢慢自觉建立好习惯。
《大西洋月刊》表示,英国政府接受了这种观点,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过所谓“厌倦”效应:如果人们耐不住寂寞,就会在峰值的时候不听政府劝告,反而会造成确诊病例突然上升。
这个时候,“紧急状态科学顾问团”(SAGE)内部正发生一场“科学大论战”。
Buzzfeed News透露,其中一派科学家坚定认为,英国应当马上实施社交限制。
另一派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政策无法长期持续,一旦无以为继,还会造成可怕的第二波增长。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揭秘,这一派科学家坚定认为,让60%-80%的人产生免疫力,才能让英国度过“明年冬天”的第二波病毒反噬。
在内阁中,两派意见分别有自己的拥趸。
坚定要求实施社交限制的,是卫生大臣汉考克。
而首相高级顾问卡明斯和英国首席医学顾问瓦伦斯,则是“群体免疫”派。
《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在2月底的一次会议中,卡明斯概括了政府的策略。与会者透露,那就是“群体免疫,保护经济,如果这意味着老人会死去,确实挺惨的”。
Buzzfeed News表示,卡明斯和瓦伦斯在内阁遭到反弹,被认为是拿英国的未来“赌博”,筹码是“非常小的一群科学家”的意见。
不过,两派科学家和背后的政治家在“科学决策”机制中形成了一种恐怖平衡。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双方的理论都没有足够的、一锤定音的证据。
当时强烈要求走限制社交路线的科学家,对于英国确诊病例的估计也还比较保守,这也是双方僵持不下原因之一。
2
时间线:惊心动魄的10天
英国的抗疫政策是如何急转弯并骤然提速的?这期间有什么内情?
3月11日,SAGE成员、“行为学专家小组”(俗称“助推小队”)CEO大卫·哈珀恩对BBC表示,政府考虑让老人等易感人群“结茧”而居,即与外界隔离,等其他人群获得了“群体免疫”再解除隔离。
3月12日,独立电视台发文称,“群体免疫”是政府的策略。
3月13日早上,瓦伦斯接受天空电视台直播节目采访时被问及“群体免疫”,他解释说,大约60%的英国人感染后才能获得“群体免疫”。
至此,“群体免疫”之说广为人知,引发轩然大波,但也不乏支持的声音。
3月12日,SAGE召开紧急会议,聆听了一系列研究报告。
一份报告震撼了与会的所有专家,“让人彻底崩溃”。一周以前,SAGE的科学家普遍预测英国可能有10万人因为COVID-19以及医疗资源不足而丧生,但这份报告把这个数字提升到了50万。
于是,“强烈抑制”派迅速占据上风。
这份报告就出自传染病专家尼尔·弗格森教授所带领的帝国理工学院团队。
《金融时报》报道,弗格森是第一个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帮助英国政府对抗传染病的科学家,在2000年应对手口足病时声名鹊起。1月份他和团队对武汉疫情的估计被认为非常接近实际,这也让他成为国际上颇受尊敬的权威之一。
《纽约时报》透露,之所以很晚才出炉这份报告,是因为弗格森一直在等待意大利的数据,完善自己的研究。
报告引起与会者的重视,联席主席瓦伦斯和惠蒂马上汇报给了内阁。
内阁迅速达成了共识,第一个转变态度的,是卡明斯。
根据《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说法,他意识到自己曾经的决定会让英国滑向灾难,所以转变成为“最积极支持强烈抑制措施”的人。一位资深保守党员不无揶揄地形容,“他从支持‘群体免疫,让老人死’转变成‘让国家和经济停摆’”。
卡明斯迅速和汉考克放下分歧,联同惠蒂以及瓦伦斯向首相建议:3月16日必须宣布英国要走“强烈抑制”的路线。届时帝国理工的报告也会公布,民众可以理解:他们的做法变了,是因为科学依据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约翰逊私下也对科学家、顾问和阁员们此前给他的建议不满。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实行过所谓“群体免疫”策略,却受到公众无端指责。
而且,一旦处理不好疫情,他的相位可能不保。
“手忙脚乱”的周五(3月13日),又开了很多会。
周六(3月14日)上午,约翰逊召开内阁会议,达成了一致意见。
惠蒂和瓦伦斯警告:根据帝国理工的报告,英国距离成为意大利只有4个星期。“现在必须行动起来了。”
约翰逊表示赞同:“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一位内阁成员回忆:“气氛凝重,你可以感受到有些重要的事情发生了深刻改变。”
事后,政府内部人士表扬约翰逊决策快速,比“特蕾莎·梅更有决断力”。
对照“战时内阁”的规格,英国政府内部成立了四个关键的内阁级委员会:由外交大臣领导的国际委员会;财政大臣领导的经济委员会;卫生大臣领导的卫生委员会以及另一位内阁大臣领导的其他公共事务委员会。
吸取争论太多、行动缓慢的教训,在内阁秘书的主导下,英国政府还建立了应急机制,应对每天都在变化的疫情。
在年度预算案中,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承诺,无论全民保健服务系统(NHS)需要多少,政府都会满足。财政部的官员们在周末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工商界准备一揽子方案,就像准备财政预算案一样,“48小时内做了3个月的事情”。
从那个周五到周日的会议中,政府内部达成共识,要学习“巴黎模式”的封锁,这意味着首相不排除在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3月14日(周六)晚,卫生大臣汉考克在媒体发表文章说,“群体免疫”不是政府的战略。
3月15日,周日,汉考克接受天空电视台采访时说:“群体免疫并非我们的目标或政策,它只是一个科学概念。”
3月16日,周一,约翰逊宣布,对全国民众正常生活行动进行限制,要求人们不参加聚会、避开拥挤的场所,等等。帝国理工的研究报告也公之于众。
3月17日,周二,约翰逊和苏纳克宣布了英国自二战以来和平年代最庞大的一份财政救助方案,为企业提供价值3500亿英镑的拨款和贷款。
3月18日,周三,约翰逊宣布,全国学校从周五起关闭。
3月19日,周四,弗格森教授透露,自己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
3月20日,周五,约翰逊宣布,从当晚起,全国的咖啡馆、酒吧、酒馆、夜总会、剧院、电影院、健身房和休闲中心关闭。苏纳克宣布,政府为所有企业受疫情影响的员工支付80%的薪水。
至此,“战时内阁”一洗英国“佛系”防疫的名声,换了面孔。
官方也急于澄清一些说法。3月22日,首相府发言人表示,《星期日泰晤士报》当天对卡明斯前后态度的描述是“极具诽谤性的捏造”,没有向首相府核实过,而且报道引述的几次会议上的言论是无中生有。
3
“大转弯”之后的思索
“国际范Plus”发现,此次政策“大转弯”之后,英国媒体开始帮政府复盘,指出应当避免的问题。
Buzzfeed报道,尽管坚持科学决策,尤其是坚持用科学证据指导每一步行动,但在疫情早期,政府内部不满内阁把决策“外包”给科学家们。他们认为,有很多决定还是需要依靠政治判断,尤其是在科学家自己也在争论的时候。
《星期日泰晤士报》和Buzzfeed认为,约翰逊个人的政治信仰也让他迟迟不肯宣布禁止公众集会、关闭酒吧等措施,因为他是一个传统的自由论者(libertarian),担心过早封锁会把英国变成一个“警察国家”。不过,他现已警告国民,尽管英国是一个“自由之地”,但如果有必要,他一定会加强措施。
首相的公关能力也受到质疑。他告诫人们,将在疫情中“失去所爱的人”。这一说法让人忧心忡忡。《星期日泰晤士报》引述一位内阁官员的话说,约翰逊是个天生开朗的人,不善于传达坏消息。
文丨国际范Plus作者 多恩
参考资料:The Sunday Times、Buzzfeed News、Wired UK、Prospect、New Statesman、Financial Times、The New York Times、The Atlantic、Spiked、The Guardian、英国政府官网
Read More
本文为国际范Plus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
联系我们:
微信号:littlesmart1978
邮箱:fuzhongwenhua@126.com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