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敌台的日子:当时几乎全世界都是敌对国[@裸嘢李 转]
[想法看法说法@裸嘢李]
转帖只为提供更多资讯,不代表本号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别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以下两个法律公众号
推荐阅读(点击下列文字即可打开链接)
饥寒交迫的美国人,排队领朝鲜援助物资(有图有真相)[@裸嘢李 转]
青海甘肃VLOG-小柴旦湖-大柴旦翡翠湖-网红公路-南八仙雅丹魔鬼城
以下图文源自网络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24期
作者:黄艾禾
在那个闭塞的年代,人们对于来自外面的稍有一点新鲜的信息,哪怕只言片语,也抱着巨大的好奇和热情。
“敌台”的衰落
“敌台”是WG时期的一个流行语,泛指中国以外的华语或者英语等广播电台,主要特指当时的“敌对”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台,如“美国之音”“BBC” “自由中国之声”(台湾)等。当时收听这些电台只能通过短波收听,并在夜里进行。如果缺乏耳机这样的设备,人们往往需要把音量调到最小,所以叫“偷听敌台”。一旦这种行为被发现,轻则收缴收音机,被停职、隔离审查、批斗、勒令检讨,给戴上“坏分子”帽子,重则被判刑。
国际广播很多是冷战时期的产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了半个多世纪。美国国际广播电台“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对华广播均始于1941年,当时是该国设在亚洲的对抗法西斯轴心的“宣传武器”,二战后一度缩小规模。但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西方国家就陆续在社会主义各国周边地区设置几十座广播电台、发射台和转播台,推行反共冷战战略,当时对中国广播的规模和实力仅次于对苏联。为了抓住听众心理,这些“敌台”除意识形态宣传外,也举办了吸引听众的文艺节目。于是,在思想禁锢、文艺刻板的WG岁月,冒着风险“偷听敌台”,成为一部分中国人了解外部世界,满足求知欲望,甚至是娱乐渴望的特殊途径。
随着冷战时代的终结,一些担负宣传任务的国际广播开始寻求转型,回归到相对客观、追逐新闻的媒体本质。而在互联网日益普及、信息逐步开放的时代进步中,电台短波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敌台”在中国的影响力每况愈下,“偷听敌台”的现象也渐渐销声匿迹。
1990年代以来,“偷听敌台”一词已经从人们的日常口头语言中消失。
1973年,陈京生19岁,在工厂里已经当了两年车工。记忆中,那一年的生活平淡无奇,只出了一件大事:朝鲜的万寿台艺术团来北京演出了,带来了歌剧《卖花姑娘》。
那时的中国人,平日里除了几部样板戏再无其他节目可看,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从境外来的文艺节目都有无比高涨的热情。朝鲜的电影和歌曲,就这样造就出了粉丝无数。此前的一年,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先进入中国大陆,陈京生记得,她认识的所有工友基本都进了影院去看,传说是“男的要带一条手绢,女的要带两条手绢”,因为这电影太“苦”,去看的人没有不哭的。奇妙的是,大家说起来的时候都兴致勃勃,似乎去电影院哭一场很是过瘾。在这气氛下,陈京生刚进影院坐定,就已经暗暗想哭了。
《卖花姑娘》的歌篇儿,在电影放映不久后很快在民间流传。那都是喜爱音乐又会记谱的人,凭着记忆用简谱记下来的。陈京生记得她也勤奋地转抄了好多份,开始学唱。到今她仍能唱这些歌。
1973年时,人家《卖花姑娘》最正宗的原班人马来了,像陈京生这样的文艺爱好者怎能不激动?但是她搞不到票。听说是在人民大会堂演,但只有最有门路的人才能进得去。不过还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决定,整场歌剧从头到尾全部进行现场转播。
《卖花姑娘》演出的那天晚上,陈京生守在收音机旁,全身心倾听着歌剧,想象着大会堂的盛景,陶醉了一晚上。那时没有收听率调查,她不知道北京有多少人像她一样守着听转播,还有全国的听众呢,更不知有多少。陈京生很感激家里这台红灯牌带短波的收音机,那时家里还没有电视,她的业余时间的文娱生活全靠它了。
“中央台”“北京台”之外的声音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时,陈京生记得从收音机里可以听到中央台三套节目,北京台两套节目。中央台的节目,每天早上6点半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与晚上8点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父母每天必听,陈京生小时候,“报摘”节目就是起床哨,每早被它吵醒;“联播”节目是熄灯号,每晚伴着它入眠。不过,当时从广播里面能听到的文艺节目,又少又单调,除了样板戏和“M语录歌”,基本听不到别的。
其他的信息来源就是看报纸了。全中国人民都看《人民日报》,不过《人民日报》都是在办公室看的,北京的老百姓在家就看《北京晚报》。一共四个版,全家人每人每天都能从第一版仔仔细细读到最后一版。陈京生还记得常常跟着父亲到院里的传达室去取订阅的《参考消息》,那份16开的小报上,排满密密麻麻译成中文的外电,一点也不讲究版式美观,却还是“内部订阅”,不是每人都看得到的。所以即使是美国的“阿波罗”飞船登月了,10亿中国人也压根不知道。
因此,像朝鲜的万寿台艺术团来演出这种事,陈京生无论是从报纸上还是从广播里,都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她那时也没有录音机,想再听这些歌,只有徒劳地一遍遍地慢慢旋转收音机调钮,希望什么时候能听到广播电台对这场节目的重播。
有一天,她打开了短波的波段。这里的噪音更大,但也可能有些她从来没听过的东西,她克制不住好奇,慢慢搜索——突然,她听到了那熟悉的《卖花姑娘》的歌声!
这是朝鲜的广播电台。声音虽然时大时小,但是能够完整听清,关键是,那绝对是《卖花姑娘》的原版歌声。这一下,陈京生一发不可收,她一有时间就在短波的各个频率间搜索,听过不少熟悉与不熟悉的朝鲜音乐,后来,她又搜到了“莫斯科广播电台”。
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开始曲宏伟又壮丽。它播送的节目,要么清楚得像是在北京发出的,要么嘈杂得什么也听不出来。每次听到这个台,陈京生的心都紧张得“砰砰”跳,要知道,这可是“敌台”啊。
当时似乎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中国的敌对国。友好国家只有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寥寥几个。“苏修”同“美帝”一样,是主要的敌人,有一度,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到一触即发的地步,据说人家的飞机只需7分钟就可飞临北京,让人感觉“苏修”比“美帝”更危险。如果有人知道了自己在听“苏修”的广播,会意味着什么?陈京生不敢想象,她每次收听“敌台”,都是躲在被窝里进行。后来的岁月中,陈京生也听说过有人因“偷听敌台”被捕入狱,比如贵州的李志美后来还被枪毙了。这说明她的小心不是神经过敏。
陈京生后来知道了有干扰台这个东西。也就是说,对付“敌台”,我们的广播电台有办法:建立强大的干扰台针对对方的频率发射巨大的噪音,把他们的节目覆盖掉。可以想见,这事要花费巨大人力物力,但绝对政治上需要。很多年以后,陈京生去看望她的一个住在北京东郊的大学老师时,得知这位老师住在这里是享受“辐射补贴”的,因为附近就建有一个功率强大的干扰发射台。她明白了,为什么“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声音一会儿那么清楚一会儿那么嘈杂——那是干扰台的电波在“发功”呢。陈京生倒是从来没从广播里听到过“美国之音”或英国BBC电台的声音,后来才知道,专门有人还通过听这两个台学英语。当然,听的时候,你同时得忍受巨大的噪音轰炸。
边疆知青的乐园
陈京生一向认为,无论如何,就算WG时自己对外界孤陋寡闻,但也总比在边疆下乡的哥哥强,怎么说自己也在国家的首都嘛。后来过了好多年知道,实际上恰恰相反。哥哥当年在黑龙江下乡,正是因为身在边疆,他可以清楚地听到许多“敌台”——因为国家没那么大力量在边疆也修建那么多的干扰台。
2009年,由北岛、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一书出版,书中收录了阿城所写的《偷听敌台》一文,讲的是在云南下乡的知青怎样听境外广播的事情。阿城在云南能听到的“敌台”,除了美国之音和莫斯科广播电台、英国BBC,还有澳洲台、香港的宗教台、台湾台——在当年的黑龙江,“敌台”差不多也有这么丰富。
“台湾的电台听得很清楚,他们的政治内容也最多,最‘反动’,老是报道大陆的负面消息,比如干部怎么霸道欺负人这样的事情,所以对他们的干扰也比较多些。他们常常换频率,换了频率,头几天干扰台跟不上,就听得清楚些。”哥哥说。
相对“美国之音”,由于干扰不多,日本的NHK广播电台收听质量则更高一些,“还有澳洲台,这个台的好处是政治性不那么强,常常有好听的文艺节目。”
“苏联的电台,除了‘莫斯科广播电台’,还能听到那个被批判成‘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的王明手下人办的一个电台,叫做‘红旗广播电台’,记得里面的播音员,是一口的北京腔。”
“你们这样听‘敌台’,难道没人管吗?”陈京生觉得不可思议。
“一开始农场干部也管,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公开听。但后来就越来越放松了,到了1976年以后,就再没人管了。”哥哥说。
《春节序曲》:一曲难忘
在陈京生哥哥的记忆中,1970年的春节让他终生难忘,那一年,他没有回家,是在黑龙江的农场过的。
“在农场里过年,第一个感觉是冷。绝大多数知青们都回家了,剩下的几个人,集中到一个宿舍里睡觉,食堂一天只供应两顿饭,火炕烧得也半温不热的,记得睡觉时都是戴着皮帽子睡,睡醒了一看,屋里被子上面是一层的霜”。
“所有回不去的人,都是家里落了难,有家难回。可是不回家,在清清冷冷的农场里,到了这种日子,那种凄凉感简直无法排遣。这时也没有农活可干,于是大家白天常常赖在炕上钻在被窝里,心里的盼头,就是能在年三十晚上吃顿实实在在的饺子。年三十没到来之前,干些什么?就听广播——具体说,在那里偷听‘敌台’。”
“就这样,我在被窝里戴着耳机听苏联台。那天,他们放的是李焕之的《春节序曲》。播放音乐之前,先对李焕之作一番介绍,他的简历,他的作品,他的成就和艺术特点,然后,《春节序曲》的音乐就倾泄而出。”
“我在北京时听过很多次《春节序曲》,其实那曲子从小就听得耳熟能详,尤其是每到春节的时候都会听到。但到了WG中,基本上这些音乐就都没了,因为这些作曲家都是‘有问题’的。而且那时的人们‘革命’到什么程度?连过年都是‘旧传统’,属于该被打倒砸烂的一类。”
“可是这一次,我完全被《春节序曲》给融化了。我从来没觉得《春节序曲》会这样美妙,我甚至觉得从来没听过这样好听的音乐。我不知道我的同伴们捂在被窝里都在干什么,但突然觉得这样美好的音乐应该是让大家共享的。于是,我不顾一切地拔掉了耳机,把我的半导体收音机从被窝中拿出,高高举起……”
“这时,你猜我看到了什么?从不同的被窝里,伸出了三四只手,每只手都举起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它们都同时在放着《春节序曲》……”
当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
陈京生从来就没让父母知道自己曾经偷听过“敌台”,省得父母瞎担心。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她发现,父亲竟然对听“敌台”分外热心,而且不管不顾地开足音量,在全家人的注视和巨大的噪音空隙中,几个字几个字地捕捉信息。后来陈京生很快就发现,当时的北京城很多地方都飘荡着“敌台”的声音,你走在小胡同里走到大街上,时不时会有“敌台”那熟悉的语调伴着噪音不期然地钻入你的耳朵——当社会处于动乱之时,人们太需要得到信息了,以至于饥不择食。
当时,陈京生的儿子还没有出生。而他出生以后再听家里大人说起这些往事,觉得像是听外星人的故事。什么是闭塞年代,什么是与世隔绝,他毫无感觉,这个90后的孩子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世界日趋全球化的环境中。是的,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开放的观念与生俱来,有了互联网,“敌台”的诱惑就慢慢消失了。如今,你只需要一点互联网知识和一些英语水平——这个,在今天也不难了。
继续阅读:公众号裸嘢李部分原创帖子合集
#性事旦旦,#贼爱国,#涩狼起居注,#聊法
读者或咨询法律请关注微信号5444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