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破解江苏等8省市高考改革遇到的新问题


如何破解江苏等8省市高考改革遇到的新问题



天津市南开中学 王学森


 江苏2020年1月将进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届时省考试院会有准确的选考数据。


  江苏由于前些年的高考改革出现过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现象,因此在第三批加入高考改革的8省市中,江苏的弃考化学现象最为严重,选化学的考生家长在大声疾呼,为什么江苏至今不制定化学赋分基数?可能要8省市同步进行,也可能从浙江、上海实行的赋分基数政策看到制定赋分基数也有不合理的成分,还可能在等准确的选考数据

 

  如何解决制定赋分基数可能出现的不合理问题?如何避免出现弃考化学现象?3+2+1方案可以避免出现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现象!该方案不需要赋分基数这一补丁!

   建议实行3+1+2方案的江苏等8省市针对2018级、2019级按考生总人数的约20%制定化学学科的赋分基数,从2020级即明年新高一开始实行3+2+1方案。



一、江苏高考改革回顾


2000年以前是“3+2”方案,即语数外+物理化学或历史政治;

2000年开始实行“3+小综合”,即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或历史政治地理;

2002年“3+大综合”;

2003年开始“3+1+1”,3是指语数外,“1+1”就是62,有15种组合,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弃理从文”之风渐起。

 

2008年以来,江苏高考还是“3+1+1”,但含义变了。

3是指语数外为高考学科,理科数学200分语文160分(文科数学160分语文200分),外语120分,总分480分。


一个“1”是在物理、历史中选一科,另一个“1”是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1科,理论上有8种组合,实际上主要是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历史政治、历史地理4种组合。选考科目参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每科成绩分为ABCD四等,比如考名牌大学要求2A,不同档次的学校对2科等级要求不同,在满足学考等级要求的条件下,高校根据语数外的总成绩录取新生。

 


针对上述政策江苏各地高中增加数学、语文、外语的课时,减少理化生史地政的课时,于是江苏学生的理化生史地政整体大幅下滑,重点大学在江苏录取计划逐年减少。如此奇葩的方案,遭到学生、家长、老师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但由于教育厅厅长的坚持,加上主管部门的支持,从2008年执行到明年(2021届实行3+1+2方案)。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的决策机制有问题,有关方面的公务员、专家也应该很好地反思。江苏2008方案问题出在选考科目不计入总分,选考科目实行等级制,几十万考生只分4等,区分度极差;语数外总分480分,两文一理区分度也比较差,直接后果是:分分必争。

 

为使学生重视学考学科,江苏08方案将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挂钩,最初是“6A10但除此以外均不加分,即使5A也不加分;2010年改为“1A1分,4A5。学测与高考挂钩的加分政策,造成学生的考试压力提前至高二,与减负的初衷相悖,尤其对于尖子生门门是重点。根据苏教考(201819号文件2019年开始学测不再加分。

 

应该说江苏作为高考改革的急先锋做了艰辛的探索,教训深刻!我们的学费不能白交,一定要吸取教训!应该说江浙沪高中生出国的比例远远大于京津粤,是与高考改革有关的。

2014年开始的本轮高考改革吸取了江苏0308方案的教训!


 

二、本轮高考改革回顾


本轮高考改革2014年上海、浙江开始试点。

上海语数外各150分,外语两考,等级性考试6选3,赋分从40分到70分,3分1档,共11档。

    浙江语数外各150分,外语两考成绩两年有效,等级性考试7选3两考,赋分从40分到100分,3分1档,共21档。

   

2017年北京、天津、海南、山东加入高考改革。

      北京、天津、海南语数外各150分,外语两考,等级性考试6选3,赋分从40分到100分,3分1档,共21档。

      山东语数外各150分,外语两考,等级性考试6选3,赋分从20分到100分,1分1档,共81档。


 

、“3+3”高考方案的问题

 

1、6选3有20种组合,许多远离中心城市的落后地区大班额严重,缺教师、少教室,因此选科走班压力很大。

 

2、趋易避难是人的天性,由于物理最难,出现了弃考物理现象,又由于赋分制使得弃考物理现象更加严重。浙江、上海都无法完成大学理工科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只能调拨给其它没有加入高考改革的省市。

 

如果该6选3方案推向全国,十年、二十年后,我国的理工科人才将后继无人,不用特朗普打我们,我们自己就退出了高科技和高端制造,我们的子孙将永远为欧美打工、被欧美压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避免出现弃考物理现象!诗词歌赋、四书五经可以陶冶情操、滋养心灵,但中华崛起要靠高科技和高端制造,要靠数理化!

 

3、只有浙江在6科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选考为7选3,有35种选考组合。

 

浙江不但外语两考,等级性考试也是两考,再加上高考,高三一年不断地冲刺,考生身心俱疲,很难再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将来工作很难有创新和创造!

 

 4、上海选考学科有效分数为:70-40=30分,选考学科3科90分,而外语1科150分。这样高考,十年后(高中3年+本科4年+研究生3年)上海本地将基本没有人才,上海的建设和发展将主要依靠外地人才!

 


5、上海赋分时,最高分占考生的5%,上海考生约为5万人,届时会有约7500人次等级性考试满分,三科满分的考生会有数百人,两科满分一科接近满分的也会有上千人,名牌大学的录取将主要取决于语文、数学、外语。数学降低难度,外语两考,语文要增加宽度和广度,可见届时高考关键看语文,可是语文考试的波动性大于数学和外语。名牌大学如何录取新生?

 

6、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国内8所名校、香港2所名校、浙江省内49所高校实行三位一体招生。高考成绩占60%,高校的笔试、面试占30%,学考成绩占10%。

 

上海的三位一体招生与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类似,区别是浙江的学考分四等,上海的学考只分两等。

 

三位一体招生面对的都是尖子生,学考几乎没有影响,影响大的是高校的笔试、面试,特别是面试。

 

60%对应的是高考的750分,30%的笔试、面试对应375分,即15%的笔试对应187.5分,15%的面试对应187.5分,显然面试的权重太大。

 

高校像选婿、选妃一样招生有其合理性,但这一模式对普通家庭的孩子非常不利,中国是人情社会,三位一体招生一定要严格管理!

  

7、浙江为了遏制弃考物理现象,确定的物理赋分基数为6.5万人(上海的物理赋分基数为1.5万人),如果只有2.8万人选考物理,不答题只写一个名字就76分,而其它学科赋分的平均分为(100+40)/2=70分,不合理是显而易见的。

 

浙江、上海的3+3方案导致弃考物理现象严重,有了赋分基数后浙江、上海选学物理的是两类学生,即尖子生和差生。

 

赋分制导致中等生弃考物理,由于有赋分基数做保障,差生选学物理的比例很大,即滥竽充数的比例很大。

 

为克服3+3方案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了3+1+2方案。

 


四、第三批加入高考改革的八省市都执行3+1+2方案


2018年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河北、辽宁等8省市加入了本轮高考改革。

2019年4月23日,8省市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是3+1+2方案,具体是:

 

语数外各150分;

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物理、历史各10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并分列招生计划;

从化学、生物、地理、生物中再任选两科,实行赋分制,赋分从30分到100分,1分1档,共71档;

外语和等级性考试都只考一次,等级性考试和高考同期进行。

 

上述方案结合大学选考要求能避免弃考物理现象;

等级性考试赋分从30分到100分,1分1档,提高了区分度;

外语和等级性考试都只考一次,等级性考试和高考同期进行,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有利于学校组织高三复习。

 

由3+3方案到3+1+2方案,体现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的精神。

现在的3+1+2方案和最初辽宁提出的3+1+2方案有很大不同,该方案吸收了许多基层的建议。

3+1+2方案突破了3+3方案的限制,3+1+2方案是3+2+1方案与3+3方案的折中方案。

 


五、3+1+2方案的影响

 

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有可能将等级性考试改为与高考同期进行;

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有可能将赋分3分1挡改为1分1挡;

浙江可能取消外语两考、成绩两年有效,等级性考试可能改为只考一次;

上海有可能把赋分改为从40分到100分且1分1档。

 

江苏2018级学生2021年高考采用3+1+2方案,江苏2008高考方案到2021终于可以结束了。

 

只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我们一定能探索出符合国情的高考方案!



六、3+1+2方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1+2方案存在的问题是:

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

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科中化学最难,将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

由于赋分制化学的差生不选化学,而化学的中等生赋分后就成了差生,这样只有化学的尖子生才选化学。

 

假设化学的尖子生等级性考试原始分在99到90之间,赋分后90分的考生就只有30分,原始分90分的尖子生明显吃大亏,这样下一届选化学的会更少,会影响大学招生计划的完成,会影响国家化学人才的培养!

 

如何解决弃考化学问题?

可根据近三年大学招生计划科学测算一个赋分基数,比如考生总数的20%,这样可以对尖子生形成一定的保护。

 

设某省考生总数为30万人,化学的赋分基数为考生总数的20%即6万人,如果选考化学的只有3万人,则最后一名即使原始分是0分赋分却是70分,这样会有差生赋得较高分数的问题,这是它难以克服的缺点。

 

江苏由于前些年的高考改革出现过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现象,因此在第三批加入高考改革的8省市中,江苏的弃考化学现象最为严重,选化学的考生家长在大声疾呼,为什么江苏至今不制定化学赋分基数?可能要8省市同步进行,也可能从浙江、上海实行的赋分基数政策看到制定赋分基数也有不合理的成分。

 

如何解决制定赋分基数可能出现的不合理问题?如何避免出现弃考化学现象?3+2+1方案可以避免出现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现象!该方案不需要赋分基数这一补丁!


建议实行3+1+2方案的江苏等8省市针对2018级、2019级按考生总人数的约20%制定化学学科的赋分基数,从2020级即明年新高一开始实行3+2+1方案。



七、3+2+1方案


高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

选考科目:

偏理组合物理、化学各100分,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科中选1科100分;

偏文组合政治、历史各100分,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科中选1科100分;

总分750分;

 

首选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根据首选科目制定招生计划;

等级性考试再选科目采用赋分制,最低分20分,最高分100分,1分1挡,共81档;

根据总分划录取分数线;

外语考一次,笔试、听力一次完成;

等级性考试只考一次并安排在6月与高考同期举行;

该方案有8种组合。

 

该方案能避免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现象,能避免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能减轻各个学校走班的压力。


 

八、中西部地区可能会3+2+1方案与3+1+2方案并存 


2018年推迟加入高考改革的10省区、原计划今年加入高考改革的7省区,今年暑假开学都没有加入本轮高考改革,即现在还有12个省、5个自治区没有加入本轮高考改革。


这17个省自治区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一些,为克服3+1+2方案存在的问题、为减轻走班压力,有可能许多省自治区会实行3+2+1方案,也可能条件较好的省自治区实行3+1+2方案,条件较差的省自治区实行3+2+1方案。

 

为使高考改革顺利进行,加入高考改革的最早第二年才使用新教材(2018年第三批加入高考改革的8省市今年只有辽宁使用了新教材)。

 

根据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22年前所有省市都要使用新教材,这样没有加入高考改革的17省区明年都要加入高考改革,2021年使用新教材。

 


九、高考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未来属于伟大的中国

 

恢复高考四十多年来,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建设、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的孩子们学习负担越来越沉重,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同时我们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强、后劲不足,有终身学习愿望的很少。

 

因此我们在教育上要改革、要借鉴欧美。我们的大学严进宽出,使得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负担沉重,而大学相对轻松。欧美大学宽进严出,使得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相对轻松,而许多大学的毕业率较低,不努力不能毕业,毕业生有质量保证。现在我们给小学生减负,严格要求大学生是完全正确的!

 

欧美高校像选婿、选妃一样招生是符合资本主义制度的,我们学习借鉴时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因为这一模式对普通家庭的孩子非常不利,中国是人情社会,根据综合素质评价招生一定要严格管理!否则会有大批家长、招生老师犯错误。

 


在我国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早已深入人心,它是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的基石!应试教育虽有缺点但功不可没,目前还没有十全十美的替代方案。

我们现在各地发展还极不平衡,国家的名牌大学针对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是对贫困地区考生的扶助,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建议名牌大学实行“6+1”招生方案,即高考、等级性考试的6科750分,大学笔试120分,面试30分,合计900分。

这样解决了赋分制带来的尖子生区分度下降,名牌大学招生困难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面试的权重,使招生变得相对公平。

 

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负担,将来我们也可以把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高考合并,实行全国统一的高中毕业考试,大学根据学生毕业成绩按“3+3”等方案录取新生,名牌大学可采取三位一体招生。

 


学习是辛苦的脑力劳动,学习是通往幸福的阶梯,学习才能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课业负担是正常的,但现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不但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还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潜质,因此应该适当减负。


 现在看校外减负很难,减负主要要靠校内,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体育课体活课、减少外语课实现减负。

 运动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增进友谊、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日本到初中才开始学外语,可是本世纪以来日本已有19人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专科、高职高专没有必要要求外语。我们没有必要1年级就学外语,可折中一下小学4年级开始学外语;中考、高考外语分值可以降为和物理化学一样分数,这样也可以减负。


现在浙江在对减负33条广泛征求意见,这符合党的群众路线,希望浙江也能对高考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希望实行3+1+2方案的江苏等8省市针对2018级、2019级按考生总人数的约20%制定化学学科的赋分基数,从2020级即明年新高一开始实行3+2+1方案。以使学生安心学习、家长安心工作。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教育的春天。



四十多年的高考我国已经由人力大国变成了人才大国,我相信智慧的中国人一定会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考方案、招生方案,在不久的将来把我国建成人才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国家,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负起该负的责任,说实话、办实事,做好当下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做有价值的事、做有益于社会的事,坚持下去,愚公移山,每个人都有所成就,国家就会更加繁荣富强。

世界的希望在东方,未来属于伟大的中国!

                        2019117


文章转自:王学森高中物理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