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高考725分理科状元唐楚玥的学习方法演讲!快点转给孩子!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唐楚玥


各位家长们,上午好!


我是来自高二二十五班的唐楚玥。很高兴今天可以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两年来在华师一的学习生活以及一些感受。


相信大家和自己的孩子今天来到华师一参加分配生考试,就和两年前的我一样,心中满是憧憬和激动。向往华师一,当然向往着它全国顶尖的一本率,向往着它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那么让我作为一个学生来讲讲华师一,就从我一整天的生活开始吧!


早上六点半寝室铃响,准时爬起,伴随着同学们在寝室老师那里点播的各种风格的歌曲洗漱、做清洁,六点五十离开寝室。到了食堂,得纠结纠结,是吃面窝、豆皮、油条、鸡冠饺、米鸡、肉夹馍的那几个窗口呢,还是吃三鲜面、青椒肉丝面、番茄鸡蛋面、牛肉面之类的面食呢,或者再往前走一点,去买人气爆棚的热干面,或者新鲜蒸好的小笼包、蒸饺、烧卖,刚出锅的馄饨饺子?反正我的原则是至少不与前一天重复。


如果想尽快解决的话,就提着几个小包子,在鮮奶站买一杯牛奶,往教室去了。补充一句,我以前特别不喜欢喝牛奶,但是学校的奶站有十几二十种口味,然后我现在就天天喝啦。到了教室,大概七点五分,离上课还有一小会,我一般会做一做语文的摘抄,看看作文素材什么的。到了七点十五,英语或者语文课代表就会带领大家开始早读了,当然,也不乏一些拎着早餐踩着二十的迟到线冲进来的大神。从七点四十五一直到十二点,是一整个上午的五节课和一个大课间。我们班上午一般是主课,看看性格迥异的各路老师在讲台上大显神通,确实让每天的学习在相同的课题中有了不同的乐趣。中午吃完饭,回寝室休息,一点四十五起床两点进班。从两点到两点二十的这段时间,是“午间时光”,我们班周一周五属于英语,一般会听年级英语组下发的BBC六分钟英语听力材料,每学期都有厚厚的一大本,让我们接触到最纯正的发音,锻炼我们的听力,也能学到些小知识,或者每个单元上完,发一张小小的单词大比拼,做完之后各班交换改统计优秀率,利用这一小段时间进行零碎知识的有效回顾;周二周四属于语文,周二看视频,语文课代表和语文老师会找各种各样的题材,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等诗词节目,让我们沉漫在诗歌艺术的陶冶中。平易近人之类的节目,让我们了解到国家的政治走向、领导人的治国理念。感动中国,更是让我们对这些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敬佩不已。而周四的新闻联播“更是大有特色,每周将由班上的一对男生女生站在讲台上配合两人制作的ppt,为班上同学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闻。对于播报的同学而言,这能锻炼大家检索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当众发言的能力,对于下面的收听的同学们而言,我们接触到这个大千世界的最新动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象牙塔"里面的学生,在对时事的认识和思考中也逐步培养了我们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感;周三则是大部分同学都很期待的唱歌,文艺委员精心组织,或是同学们上台唱歌,展示自己的风采,或是观看泞入人心之类的音乐视频,那动人的旋律给我们带来一次最惬意的放松。下午的学习从两点二十到五点十分,副科大都在这段时间,什么体育、选修、艺术、技术、心理等等,都是同学们非常期待的。晚上从六点十五到六点四十五仍是语文或者英语课代表带领大家晚读的时间。读完之后,大家就开始安安静静地自习了。做做今天的作业,或者刷刷竞赛书,再或者复习整理,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八点五分做完眼保健操,大家就会下楼绕全场约1千米的敏行环路跑步了。我进校前也听说过什么“一圈武大华科,两圈复旦交大,三圈清华北大”的传说,不过我最高记录也只跑了两圈。八点半上课铃响,再接着自习直到十点钟,就可以回寝室了。不过路上还不能高声喧哔,因为高二的学长学姐们十点半才下课呢。寝室十点半熄灯,倒头就睡,第二天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大概就是我一天的生活吧,过了快两年,在学校至少也呆了四百天,你们也许会觉得,我们学习压力大,每天重复这样的生活会不会厌烦?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并非如此。是的,时间表是死的,这在任何学校都是如此,但是,选择今天吃什么,会学到什么有趣的知识,刷到什么好题,老师们又如何可爱或者出糗,又和哪个同学拌了拌嘴交流交流了感情.这里的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直到现在,我仍然能满怀希望的迎接第二天的校园生活,学习,看似枯燥单调的东西,也成了这别样妙趣的一部分。不过我知道,大家更关注学习方面实际一点的东西。


作为高中生,学习当然是重中之重,下面我就从各个角度来讲一讲华师一的这方面情况。首先,整个学校的优秀是不用赘述的,全国中学排名第一,近百分之百的一本率,各科学科竞赛收获颇丰等等,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更具体一点说来,学校一直主张“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这从我们每天近三个小时的自习时间也可见一斑。每学期只有期中期末两次大考,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是理化生轮流的“独立作业”,每周日的晚上是语数英轮流的“独立作业”,无人监考的环境,考验的是每一个人的自觉。就我而言,我一直不太看重这些分数什么的,考试无非就是做题,做题就是暴露问题的过程。分低,那就说明这块知识需要认真补补,分高,也得看看卷子里有哪些细节还没落实,说白了都是高考前的小练兵,并不会给学习带来多大的负担,反而能让我查漏补缺,也保持做题的感觉,阶段性的回顾学习成果。晚自习课间每层楼的自习室会有老师答疑,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拿过去问,老师们都很好,都会很耐心的解答你的问题。有人说作业多,其实我觉得还好,一般我都会尽量在第二个晚自习之前甚至是整个晚自习之前就把今天的作业写完,然后用剩余的时间或是提前写作业,或是复习整理,这样就可以避免被作业拖着走的尴尬境地,游刃有余地驾驭自己的学习节奏。


然后再说说我们班。我一直相信,我们长飞班的老师不仅是教学水平上顶尖的,而且性格等各方面都很好,在与我们的相处中发生了根本数不过来的趣事。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和试卷、评讲总结,这些都是每个老师最基本的行为。而更多的特点呢,从我们最亲爱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范老师说起。作为班主任,她几乎每天早上七点十分就会进班,默默地观察,然后把迟到的同学逮出去训话一番;每天下午五点四十多她也会到班,有时与她关注到状态不好的同学谈谈心,有时坐在后面改改作业。总之就是,她非常的关心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每到她认为关键的时候,就会给我们做一次总结,或注入动力或平和心绪,甚至可以说像妈妈一样了。而作为语文老师,她更是尽心尽责,一丝不苟的教案,时常创新的教学设计,循循善诱的语气,她的课堂总是引入胜每周做一套语文卷子,她的批改总能关注到每一个同学不同的错误类型,然后在课堂上统一讲解;作文、考试卷子,她也总是第一时间改出来,再给我们讲讲范文,讲讲考试技巧。她还会发一些自己精心挑选的时文素材。在我们班,语文从来就不是什么在别的学校看来没有数理化生重要的学科。英语陈老师,特别亲切朴实,每节课都是满满的板书,和让我再讲最后一个知识点的强行延长上课时间;每次英语作业,哪些人交了哪些人没交,都摸得一清二楚。数学方老师,以前是竞赛教练,所以特别注重上课时引导我们思考,提出多种解题思路,也会让同学们上黑板展演自己的思路,在她的课堂上,数学已不再成了刻板的公式化的东西。物理许老师我也特别喜欢,他改完卷子后,第二天就会在班上展示几份样卷,一点点地分析这个同学的答题步骤有哪些不规范或者很好的地方,课堂上他会出几道例题,用各种奇特的方式随机点同学上去做,既考验我们的心里承受能力,也让我们在板书中把平常的解题步骤放大,从而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并且及时改正。化学薛老师是个非常自信而爱美的老师。她一直教育我们要狠狠的用自己,她对自己便是如此。每学到一个知识部分,她都有精心整理的导学案以及大把大把的配套习题,比教辅资料更胜一筹。她非常理解学生的痛点,因而讲课非常有针对性,她也喜欢与我们探讨她遇见的难题。生物黎老师,端庄优雅。她丰富的比喻和与生活的联系,总能让看似艰深的生物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他们注视着你的成长,考好或是考差,浮燥或是低落,迷茫或是无助,这伴随着学习的一切,他们都是最耐心的观众。


同学之间的关系也特别融洽。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误解,长飞班都是学霸,肯定人人都在想着竞争,想着怎么超过其他人,事实大大相反。拿着一个不懂的问题,也许随便找个人,他都能耐心的给你解答,男生之间会激烈的为一道考试题或者上课的思考题交流得面红耳赤,还有一些网络语言式的嘲讽其实都是搞笑又催人奋进的动力。四十多个人性格各异,有智商超群,每天悠闲度日的,有学习勤奋,挑灯夜战的,有什么考试都要去看分数高下的,也有对分数排名一笑而过的.但不管怎么样,遵循内心也好,盯着成绩也罢,每个人都在享受着自己最适宜的学习生活,整个班级的氛围总是积极、紧迫、欢笑、压力交织的。你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原来很优秀,如果到了一个更优秀的地方,会不会不受重视,受到打击失去信心什么的?千万不要这样想。我之前是以中考状元的光环来到这个班的,但我从来就没想过去抢所谓第一名的宝座。见识到很多人,智商很高,思维活跃,什么学科都能学得很好。所谓失去信心,纯粹是个人心态的原因。我们为什么要不断走上更高更大的平台,不就是为了见识更多的人和事,膜拜他人,激励自我吗?人外有人的道理是颠扑不破的,而当我意识到自己并不够聪明,但仍能积极乐观的在一群大佬之中努力学习下去,这恰恰是我收获到学习之外的一些可贵的东西。不必要最优秀,但一定要让自己享受这三年的学习生活。在学习这方面,还有一个刻板印象是我必须澄清的。长飞班,乃至整个华师一,都绝对不是一个死学习的地方。我从来都不钦佩那些除了学习成绩一无所有的人。我们的忙碌,大都来自学习与活动的平衡。就比如我前天接到要写发言稿的通知,这周四周五,我们就要进行重要的期中考试,周六要去参加清华的什么测试;整个几周的时间,我还要为期中考试后的运动会做充分的准备,班级还要一起排练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确实,时间只有这么多我也的确会感到累。不过我觉得这样的累是充实的,是比成天刷题有意义得多的。


说到这我就不得不提及华师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了。百团大战、社会实践、阳光义卖、各类比赛,华师一的活动从未间断过。各种大型比赛里我们班向来是力争第一的。从开学广播操比赛一等奖、红歌比赛第一名、朗诵比赛第一名,还有什么话剧表演、跳绳比赛、书法比赛等等,我们都有过突出的表现。在广播操、唱红歌、朗诵这样的团体比赛中,我们学会的是团结协作。开始的时候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听到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但在一次次练习与磨合中,我们知道了一个团结一心的集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见证了她所能释放出的最大能量。长绳比赛中,我们被挑选出的十几个同学天天在一起训练,探讨最合适的姿势甩绳节奏等等,剩下的同学也在旁边慢慢地跳,或者给我们出谋划策加油鼓劲。从最开始的一分钟只有一百多个的生疏,到最后比赛时三百多个的突破,我们做到了决不放弃。阳光义卖时,大家分工明确,有的出主意,有的买材料,有的贡献状元笔记之类的卖品,有的在现场四处叫卖招揽生意,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才有了我们班连续两年汇集善款都是全校第一的成就。我尝试着去回顾我从开学到现在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发现真的列举不过来。华师一举办这些,并不是为了做做样子。在各种活动中,真正的实现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组织能力,协作意识,自我突破,视野拓展等等,都是它们能带来的。其实以前的我并不像现在这样大方、活跃,在华师一的大氛围下,我尝试了很多我未曾想过的事情,为班级歌唱比赛伴奏、参加学校的模联社团去北京开会、第一次演话剧、第一次主播,参加什么游泳、书法、长绳比赛等等等等,我一直都挑战着自己,尽全力为班级活动出力,也锻炼着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


说到我自己,我可以深深的感觉到自己两年来的变化。记得刚开学自我介绍的时候,我站在台上畏畏缩缩,声音极小,还打磕巴,可在不知道多少次演讲、主持班会等当众发言的机会的锻炼下,我可以非常自如、毫不畏惧地站在各位家长面前发言。记得我以前很没有自信,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也没有什么特长,可在这两年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我渐渐明白了自信并不来自于外表的美,或者是某一方面的极其优秀,更不是一次两次的年级第一。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气质,是一种对自己身上不足的深刻的认识,以及对努力定将改变自己的未来的信心。我想,这大概就是华师一除了在学习习惯之外,给我带来最为可贵的成长吧。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的心也许都在焦急地牵挂看自己孩子的考试情况。有没有分配生的名额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华师一这个地方,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坚定着朝着它而去,就不会有遗憾。选择华师一吧,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正确的选择。

(来源:智慧父母博览。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投稿邮箱:zoushengshu@163.com;

商务联系:1329722819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