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科 |【重点专科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为进一步完善广州市医疗服务体系
提高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与水平
广州市3年投入9000万
重点建设20个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7个高水平临床重点培育专科
关注 | 3年9000万!广州市打造一批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看病必收藏...
心跳加速、有种心肌梗塞的感觉
在许多人揶揄中
经常被说是看到喜欢的人紧张害羞
但医生一听到却觉得
这不是浪漫,是恐怖!
尤其是心肌梗塞,发作起来救治不及时是要命的!
为了用心“护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精修“心”术 ,给患者放心的就医体验
目前已形成一套别具特色
高效的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
让广大患者不再“心痛”难忍地过日子了
1
专科基本情况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成立于1984年,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厅 “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2003年成为第七轮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05年成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2008年为第八轮广东省重点学科(内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同年,心血管研究团队成为广州市教育系统科研创新学术团队。2009年被批准为广东省首批心血管介入资质准入单位。2011年心内科入选首批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同年,成为广州市重点学科(心血管病与心血管药理)。心内科现有医师23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9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博士1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3人,学科带头人刘世明教授为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领军人物。
心内科目前开放床位160张,包括现代化的冠心病监护室1个、病区4个及心内专用心导管室、心电生理室及心血管实验室。心导管室装有TOSHIBA大型数字减影X线机(1000MA) 心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配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PACS)。心导管室还配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临时起搏器、自动除颤监护仪、CARTO3电生理导航系统、Bard多导电生理记录仪、PHILLIP IE33超声诊断系统、Boston Scientific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Boston Scientific旋磨介入治疗仪,圣尤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心血管实验室拥有Zeiss LSM71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GE双向电泳仪、膜片钳等大型实验研究设备。
医护集体照
心内科积极开展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2009年,以转化医学为方向,成立了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实行交叉整合和资源共享,为心内科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以推进学科发展。积极开展介入性心脏病学的临床应用研究。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治疗方面已达省内先进水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达国内先进水平。开展冠脉血流储备分数以及血管内超声指导冠脉介入治疗和冠脉内旋磨技术,保证了较高的冠脉介入治疗质量。依托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并与国外研究所保持长期合作,开展临床基础研究及心肌梗死的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
专科特色
心内科不仅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介入心脏病学、心血管危急重症的救治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心内科参与胸痛中心建设,全天候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形成了鲜明特色,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数量及成功率居省内前列。心内科拥有独立的心导管室,真正为心血管急危重症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科室拥有成熟的心脏电生理技术队伍,开展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心房颤动的射频和冷冻消融治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具有较高治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成为专科的另一亮点。
该学科经过多年的积累、不断努力和创新,目前已形成一套别具特色、高效的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影响不断显现,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瞩目,擅长医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瓣膜病、心肌疾病、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心内科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密切结合,重视科学研究工作。2006年,心血管实验室成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2009年,以转化医学为方向,成立了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实行交叉整合和资源共享,为心内科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以推进学科发展。心内科以心血管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①冠心病的发生机理和防治研究;②高血压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功能研究;③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与干细胞治疗研究等。心内科近5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子课题、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0余项。近5年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主编专著5部,主编、副主编教材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心内科重视临床教学工作,是内科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编的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内科学(案例版)》2010年获广州市优秀教材二等奖。心内科现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每年举办“冠心病最新进展学习班”2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血管专科人才。心内科重视学术交流,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定期派员到国外知名心血管中心参加短期培训与学术交流。
实验室科研人员合照
2
专科带头人简介
01
学科带头人:刘世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重点学科内科学心血管方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广州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物。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国内论文40余篇,发明专利4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目前为4名在站博士后的合作导师。
02
区文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介入治疗学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基础与临床。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冠心病特别是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多次被评为学校及医院级优秀教师。注重科学研究,先后获得5项广东省级课题立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外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4部。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03
崔永生
心血管内科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优秀医师奖获得者,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广州市优秀专家。从事心血管内科三十余年,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获省、市社会科学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擅长: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诊治。
3
特色技术简介
是指使用带有超高速旋转的转头将冠脉内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组织碾磨成极细的微粒,从而将阻塞的血管腔的斑块消除。主要适用于解剖学上的高危病变,如钙化的病灶、开口处病灶、球囊难以扩张的病灶和长段血管病灶。从冠脉病变分型来看,这些病变多属C型病变,PTCA功率低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血管内超声是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换能器置入心血管腔内,显示心血管断面形态和(或)血流图形。
冷冻球囊消融是房颤治疗的新技术,通过液态制冷剂使消融部位温度降低,从而使局部坏死,达到隔离肺静脉的目的。手术操作时间短,患者无明显痛苦,耐受性好,可根治房颤。女性,61岁,阵发性房颤5月,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入院行冷冻消融术,手术进行2小时,术后2天出院,目前无复发。
利用射频电流短时间导致接触部位组织受热坏死,达到隔离肺静脉的目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根治房颤。
左心耳是心源性血栓的好发部位,房颤患者中90%的血栓来自左心耳,因此封堵左心耳可以预防房颤患者的卒中率,左心耳封堵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完成,通过股静脉将“伞”状的封堵器送入左心耳固定住,进而达到手术目的。女性,76岁,持续性房颤病史2年,脑梗死2次,遗留左侧肢体偏瘫,房颤药物治疗效果差,入院后完善食道内超声左心耳内未见血栓,有左心耳封堵术适应症,手术2小时完成,术后3天出院,目前再无脑梗死发生。
大家都在看...
✦高水平专科 |【重点专科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高水平专科 |【重点专科⑧】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心胸外科
✦高水平专科 |【重点专科⑦】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普通外科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来源 | 委医政医管处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点亮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