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这个病成“第三杀手”,还让人“动弹不得”!该如何预防?
“蜜月”常用来指新婚夫妻的甜蜜生活
但你知道吗?
帕金森病人吃药也有个“蜜月期”!
65岁的赵先生是一名帕金森病患者
专家告诉他
药物治疗一直是帕金森的最主要治疗方法
但吃药效果较好的“蜜月期”一般只有3-5年时间
赵先生饱受疾病困扰5年余
一直以来右侧肢体不自主震颤伴僵硬
生活几乎无法自理
然而更糟糕的是
近段时间来症状越发加重
单纯药物已无法很好控制病情...
图片来源:soogif
帕金森药物“蜜月期”后
这个手术成为关键
近日,赵先生及其家人慕名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王业忠教授接诊后高度重视,带领神经外科功能组团队对患者进行严格细致病情评估,认为目前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是选择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俗称脑起搏器)。
经过一系列精心准备后,王业忠主任带领功能组手术团队,术前MRI与CT影像融合结合手术计划系统确定手术靶点,术中利用Lead-Point微电极记录系统进一步确定微电极精准植入,成功为其实施DBS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赵先生病情显著改善,右侧肢体抖动明显减少,僵直症状消失,手指等运动明显灵活。
这个让人不能“动”的病
已成为第三大“杀手”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运动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通俗的讲,帕金森病就是“让你不能动的病”。
帕金森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并且发病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根据国内权威机构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发病率为1.7%,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有将近300余万,约占全球帕金森病(1000万)患者的三分之一,并且在以每年10万的速度递增。据此推算,到205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将增至800万,占全球一半以上,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药物治疗是早期帕金森病的首选方案,但药物治疗并不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长久缓解,吃药疗效较好的蜜月期一般只有3-5年,随着病程的进展,药物疗效最终逐渐下降。
疾病发展进入中晚期,此时DBS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DBS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刺激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达到减轻和/或控制帕金森病症状的目的。
DBS手术成功的关键有四点
王业忠主任进一步介绍,脑深部电刺激技术(DBS)是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的“利器”及希望。DBS的出现被认为是继左旋多巴之后帕金森病治疗史上的重大里程碑,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强迫症等疾病。
它是帕金森病程中特定时间窗对药物治疗重要有效的补充,可大大改善患者的震颤、僵硬及运动迟缓等症状,对改善部分中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王业忠主任指出,DBS手术成功的关键有四点:严格病例筛选,术前靶点确定,术中电极精准植入,以及术后精心程控管理。
术前评估是DBS手术的第一步,并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适合DBS治疗,严格把控DBS手术病人的选择标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x像以上案例,经严格评估后,赵先生符合DBS手术治疗适应症。
靶点的精准定位是关键!依据个体化的靶点计算原则,在术前采用3.0T磁共振与CT融合结合LEKSEL手术计划系统精确计算目标靶点坐标,多人相互验证,减少误差。同时利用手术计划系统设计规划电极路径,避开脑室、脑沟及血管,为后期DBS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术中将电极精准植入靶点则是重中之重!术前通过影像融合结合手术计划系统精密计算靶点坐标后,术中结合微电极记录系统反馈,精确定位核团靶点位置,植入后即刻复查CT等影像与术前融合,进一步确认电极植入位置,与术前手术计划的目标靶点几乎完全重合,全方位保证电极精确的植入在相应的核团上。
同时在术前严格评估的前提下,术中采用全麻结合电生理监测下的DBS植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避免患者遭受术中清醒的痛苦及煎熬。
大家都在看...
✦警惕 | 身体释放这些“信号”要小心!可能是大病的征兆...
✦健康 | 这些走路的姿势“隐藏”着疾病的信号,老年人一定要注意!
✦世界帕金森日 | 不要“帕”,预防帕金森病有办法!1分钟自测▷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来源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新闻网
通讯员| 叶勇义、许咏怡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点亮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