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疫先锋 | 谭行华:连续34天吃住在医院,研制药方有效率达到94.21%...

张青梅 广州卫健委 2020-11-13

谭行华 58岁,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参与制定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H1N1甲型流感及登革热中医诊疗方案。


平安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58岁的老谭是市八中医科主任,还有2年就退休了。能平安退休、回家含饴弄孙,这日子想想就美。可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来不及犹豫来不及衡量,他一头扎进隔离病区,连续34天吃住在医院,没有回过一次家。


他研制的“肺炎1号”方,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有效率达到94.21%。老伴只能打电话,同在一个医院的女儿33天后首相见,而最爱的外孙则是在发布会的电视直播中见到了外公,隔着屏幕喊:“电视里的外公,你什么时候回家啊?”……


战“疫”第38天,心语心愿:

“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恢复正常生活。想早日见到两个外孙。”

  

全省唯一一个进驻 隔离病区的中医科



谭行华所在的中医科可不简单。在采访前,记者就听说了众多“与众不同”:是广东省唯一一个进隔离病区的中医科,拥有45张床位,能单独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是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要知道,有这个名号的,广东省就2家,也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推出“肺炎1号”方,在诊治新冠肺炎疫情中成绩显著。


2月4日,“肺炎1号”方被应急审批为院内制剂(规范名:透解祛瘟颗粒)。2月8日,省药监局同意“肺炎1号”方用于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临床使用。



截至2月24日,共有220多个病人使用该方治疗,通过对121例统计分析发现,患者总体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4.21%。目前,全省已有11家定点医院申请调剂“肺炎1号”方2712包,并向湖北省10家定点医院捐赠2万余包。


30多年中医经验,成就“肺炎1号”方



这一切成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谭行华的领导和努力下,历经几十年发展起来的。


“老谭是我们医院的老将了。这20年来,所有的传染病防治他都在一线,可谓久经沙场,有他在我们放心。说实话,一个快退休的人了,还这么有干劲,我们很感动。”市八院长雷春亮说。


市八党委书记黄毅介绍,当年SARS中医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2004年,医院便把筹建专业中医病房的任务交给了谭行华。2005年,中医病房的床位达到45张,专科医生17人,护士20个。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团队第一批进驻隔离病区,共有220多个病人使用中药治疗。


“肺炎1号”方刚推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惊讶,“这么快就找到药方了”?谭行华介绍,中医讲究的是经验积累,这是非常漫长的过程,不可能这么短时间我们就搞出个新方子。“我大学学的是温病学,31年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就在市八上班了。这个方子是我过去十多年在治疗呼吸道传染病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正是在这个经验方的基础上,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的特点,进行临床使用而形成的新方子。”谭行华介绍,该方可以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重症趋势,对病人预后也有帮助,并且副作用很小。

  


每天隔两层手套把脉

脱下防护服后背湿透



其实,“肺炎1号”方是个普方,病人每天按时吃就行了。可是这个倔强的老中医非得每天“没事找事”——“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每个个体还是有不同的,所以对于老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特殊病情的患者,我一定要仔细地看舌摸脉后再调整药方。


谭行华介绍,新冠肺炎跟SARS还是有很多不同的:SARS是痰很多,而新冠基本上是干咳无痰,SARS是高热的多,新冠基本上是低热,所以“肺炎1号”方只是基础,还要根据病人的个体特点适当做些加减:


例如持续高热会加重缺氧状态,导致组织细胞损害,所以对于高热患者要加入退热药材迅速退热,有利于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又比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细菌感染,中药通过扶正增强人体抵抗力,可以降低感染概率。还有一些胃口不好,就要加点健脾养胃的药……


要弄清这些,除了看检验结果,就是依赖他每天的看舌摸脉。但是进隔离病区都要戴两层乳胶手套,搭脉的时候手感差很多,摸的时间比平常要长一倍,精神也需要更集中。


另外还要舌诊,病人怕对着他张嘴伸舌传染他,他总笑着说:“放心伸,不用紧张,现在防护条件比SARS时期好多了。”每天查一圈房下来,二三个小时就过去了,脱下防护服后背都湿透了。


谭行华(左三)在隔离室工作


“外公呢?外公呢?”

“外公在电视里!”


舍小家为大家,过去一个多月,谭行华和他的同事们全身心扑在患者身上,吃住都在医院。


谭行华的独女谭颖也是医生,在市八东风院区重症肝病科任职,“从1月23日那天开始,我已经1个多月没有见到爸爸了。今天托你们的福,我终于见到他了。”谭颖说,1月20日,市八接到第一例确诊病人,父亲就参与了诊治,21日回家他就给家人打“预防针”,说疫情结束前可能不回来了,怕传染家里两个小外孙。


1月23日,谭行华进了隔离病房,一待就是34天。之前每天都是外公带3岁半的嘟嘟和1岁多的嘻嘻去小区散步,这么长时间外公没有回家,小家伙们总在问,“外公呢?外公呢?”


2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例行发布会,谭行华在电视上出现了,嘟嘟一眼就看到了外公,指着他连连叫,“电视里的外公!电视里的外公!”


“我们昨天看到父亲有时间,就跟他视频了,嘟嘟对着屏幕喊,电视里的外公,我好想你啊,你什么时候回家啊?”


屏幕的这一头,谭行华红了眼睛,半天说不出话。记者问,想外孙吗?“想!但我不能想,一想就心里难受。”正午的阳光下,谭行华站在办公楼外,那背影有些寂寥,却异常高大。


“很担心他,毕竟快60岁了,又有糖尿病,一个人在外面,工作压力又这么大,很心疼他。”谭颖有些哽咽地说,“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爸爸能早点回家。”


大家都在看...

关注 | 没有特效药并不等于不能治,“肺炎一号方”成为广东省内应用院内制剂

抗疫先锋 | ICU掌舵人邓西龙:她将14例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疫”线故事 | 医学观察点的“一天”,密切接触者是怎样被隔离的...


编辑:依婷  责编:邹向东


来源 | 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点亮小花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