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两会看点!这些是公立医院需下大力气做的事!

姚常房 广州卫健委 2021-02-23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各方的关注点迅速聚焦“公共卫生”。对于公立医院而言,也有了一次重新审视如何向更深处发展的契机。对此,健康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听听他们对公立医院发展的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

明确感控科在医院的定位


“非典”以来,我国感控事业快速发展,但依然面临着人才短缺、学科建设、投入不足、待遇低和晋升难等问题。感控科作为成本部门,不能为医院带来直接效益,而且投入后往往看不到直接效果,这就造成很多医院对感控科的经费投入不足、人员配置不足。


感控科在医院的定位应明确,应该是有专业性质的职能科室,既能为院领导做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又能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监督、指导各科室落实各项感控措施。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浙江省委会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

探索疾控机构和医疗单位共建共管机制


院感必须高度重视,医院所有的工作到最后都应该经过院感把关。建议将二级以上医院感染病诊治、微生物病原体检测、院感控制结合起来,研究搭建“三位一体”的大感染学科,同时确保每200张~250张床位配备1名专职感控人员。医防结合要探索疾控机构和医疗单位共建共管的新机制,实现信息双向流动,协同构建疫情监测防线。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

一直有成本来保障公共卫生服务


在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有些临时征用的病房根本没法实现理想化的改造,比如负压病房等。平时没有重大预警时,对医院来讲,相应的工作量并不大,但是一旦出现就会非常重要。而公立医院需要一直有成本来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将来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也需要比较大的投入,希望政府能够给予适当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郭玉芬:

为优秀专家完成公共卫生工作任务提供条件


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往往被临床事务缠身,许多专家还要承担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任务,很难腾出精力开展公共卫生相关工作,这也是导致医防融合机制难以有效建立的障碍之一。


建议国家层面尽快拿出加快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有力措施,真正控制和减少大型医院病源,力推分级诊疗目标早日实现,确保大医院的优秀专家有时间、有精力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完成公共卫生相关工作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

建立有效的疫情防控常态化模式


拥挤不堪的运行状况,是医院面临病毒传播的很大隐患。医院作为高风险环节,如何建立有效的疫情防控常态化模式并保证正常医疗服务极为重要。建议政府对医院门诊施行预警机制,对医院服务进行总量控制;发挥医联体的功能,提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作用;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改变医疗服务模式等,采用多种综合措施与手段彻底转变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医师王贵齐:

我国医疗行业发展重点是强基层



疫情期间,患者拥挤在大医院造成本来医疗资源较为丰富的武汉短时间内产生了医疗资源的挤兑,其实是说明分级诊疗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如果现在再去建大型公立医院,又将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把基层的人才、资源又都吸走了。我国医疗行业发展重点还是要强基层。


针对这次疫情防控中所暴露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加强基层卫生防疫,具体落实医疗机构和公卫机构的如何融合,落实各自的责任主体,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医院院长宋张骏:

更多精力放到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上


今年年初陕西省医用耗材加成全部取消,这就倒逼医院将更多精力放到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提高服务能力上。同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全国统考依然在,也是对医院发展的一种鞭策。另外,医保的收付费改革也对医院提出了新要求。这些都是公立医院需要下大力气做的工作。


大家都在看...




关注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卫健委主任段宇飞:常态防控下的“广东节奏”

关注 | 习近平: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关注 | 两会看点!这些“医疗健康”热点值得关注!

来源:健康报、健康中国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点亮小花,告诉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