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云霞: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理论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

石云霞 思想理论教育 2022-01-13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理论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

石云霞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项强基固本的伟大战略性工程。百年来思想理论教育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思想理论教育密切联系实际;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质,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又坚决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树立群众观点,坚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教学相长;区分教育层次和对象,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以人为本,坚持思想理论教育正确价值取向;立德树人,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把实效性放在首位,坚持用科学的标准检验思想理论教育;坚持党的领导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思想理论教育 历史经验



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项持之以恒、强基固本的伟大战略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的事情是我们的看家本领。”[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证明,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全面考察和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对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概括起来,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理论教育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根本内容,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党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最重要的经验。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而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不容置疑的逻辑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根”和“魂”,必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这是我们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原因之所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特定时代的思想理论体系,因此它又必然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我们又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开展思想理论教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过程,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总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造,这是我们党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历史主线和基本内容,也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既体现了一脉相承的内在要求,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继承、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是把这些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不了解、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鲜活的、有时代力量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理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人类文明进步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影响。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这一思想而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思想理论教育密切联系实际


学风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弘扬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联系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从延安整风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整党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当前正在扎实推进的党史学习教育,所有这些,都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典范,充分体现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4]“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5]延安整风是对全党进行的一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运动,毛泽东彻底批判了党的历史上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主观主义学风,深刻阐明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强调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6]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进而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新论断,强调能不能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胡锦涛指出:“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7]这些重要论述,都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和方法的精辟论述,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8]在新时代,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决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9]


三、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质,旗帜鲜明讲政治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10]思想理论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坚持这一点,旗帜鲜明讲政治,巩固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条重要经验。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针对红军第四军共产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明确要求必须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在苏区时期,他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首先就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抗大的教育方针首要的一条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我们第一等的业务”。[1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针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减弱的情况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12]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要在全党全社会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出改革开放十年来最大的失误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薄弱,提出一定要讲政治,“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13]江泽民强调:“一定要讲政治。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14]胡锦涛强调:“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阵地。”[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对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一定要放在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一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和方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又坚决进行意识形态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上,开展思想理论教育有过多种形式,就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来看,也不尽相同。但是概括起来,基本上是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以大批判为特征的群众运动的教育方式;另一种是采取和风细雨式的以启发思想觉悟为特征的正面教育方式。从党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长时间里,采用前一种方式居多。这种群众运动的教育方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对错误思想的批判斗争,具有很强的震慑和警示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必要性与合理性。但是实践证明,这种疾风暴雨式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甚至有些粗暴,弊端甚多。思想理论教育是深入细致的工作,其特征是注重说理、启发心智,群众运动的教育方式往往事与愿违,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各种负面的思想认识也会纷至沓来,所以,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超越传统的群众运动的教育方式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重要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这是我们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因为我国社会积极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是支流,要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此外,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绝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他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6]

当前,各种敌对势力极力宣扬所谓“普世价值”,目的就是要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最终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所以,在事关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必须旗帜鲜明,积极投入意识形态斗争,坚决打赢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好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


五、树立群众观点,坚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教学相长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这个角度看,党是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是主导者,即教育者。百年来我们党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主导者的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保证了党团结和带领人民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功。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要真正能够起到思想理论教育主体、主导者的作用,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时刻不忘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毛泽东在谈到《毛泽东选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说过:“《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17]邓小平也说过:“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报告讲我的功绩(指党的十四大报告—引者注),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18]这些精辟论断,充分说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的源泉。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一定要把向群众学习、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9]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20]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进行理论武装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六、区分教育层次和对象,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重点与一般相结合


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教育层次和对象,分类指导,突出先进性,照顾广泛性,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寓先进性于广泛性之中,用重点带动一般,使少数影响多数,把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久久为功,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坚持这一原则和方法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在实践中就是把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和对象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分类施策。从教育对象看,要把“关键少数”、一般干部、普通党员区分开来;要把共产党员和一般群众区分开来;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区分开来;要把对大中小学各种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要求区分开来;等等。从教育内容看,就理想教育而言,要把最高理想教育和共同理想教育区分开来;就道德教育而言,要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区分开来;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要把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教育要求区分开来。总之,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任务和要求,适应对象化、分众化、差异化的特点,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创新,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构建思想理论教育新格局,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这样思想理论教育才能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统一起来,既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群众,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和要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

针对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学习教育,要坚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党的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同时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学习教育照本宣科,防止为了博眼球信口开河,防止学习教育内容肤浅化和碎片化。[21]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切实体现了不同领域和群体的特点与要求,扎实推进,生机勃勃。


七、以人为本,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党员和群众作为党的贴心人,采取具有亲和力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22]所以,我们开展思想理论教育不能从自己的主观好恶出发,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凭想当然开展工作,更不能搞那些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式的说教。在这个问题上,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必须正确处理好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的关系,这是做好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前提。思想理论教育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教育者要带着真心、真诚、真情去做,要有足够的思想温度,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同时,又要有理论深度,能够晓之以理,以理服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真理是能够说服人的。总之,要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亲切可信,才能使之入耳入脑。在这个方面要想有成就,必须既要“身”入群众,更要“心”入、“情”入群众,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甘当人民的孺子牛。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身教与言教的关系,这是做好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基础。“言教”就是传授马克思主义,念“真经”,以立为本,这是完全必要的。“身教”就是我们不能夸夸其谈,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马克思主义“上刺刀”,只对别人,不讲自己。为师的,要别人做的,必须自己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受教育者;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想理论教育要靠真理的力量,更要靠人格的力量,“身教胜于言教”,“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23]“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宋史·宋祁传》)所以,教育者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和赢得受教育者,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受教育者,才能提高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批评过那种不注意思想理论宣传方式的错误态度和做法,他指出:“我们的宣传有时也太刺耳,玫瑰花虽然可爱但是刺多扎手,‘羊肉好吃烫得慌’。对于那些绅士,玫瑰花虽可爱,但因为刺多他们不大喜欢。”[24]20世纪50年代,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宣传教育中,毛泽东还曾经严肃批评过那种“或者走共产党的道路,或者走蒋介石的道路”的简单生硬的宣传,指出这“只是企图拿大帽子压服听众,手里并无动人的货色”的说教式的宣传教育工作,强调要摆事实、讲道理,肯定了“拿当地农民的经验向农民作细致的分析”的这种“有很强的说服力”的宣传教育工作。[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出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学习教育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领党员、干部和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研机析理,融会贯通,掌握精髓要义,真正把理论参悟透、领会准、运用好,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强调宣传阐释要有理论的深度、思想的温度,网上舆论宣传要不断提升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要善于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巧妙地嵌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外事场合中,扎实推进思想理论教育工作。


八、立德树人,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开展思想理论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立德树人,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对这个问题都有明确的要求。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号召,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向白求恩和张思德学习,提出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提出要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这种共产主义精神激励着无数的革命者前仆后继,为着人民的利益,为着新中国的诞生,不惜流血牺牲而英勇奋斗。新中国成立后,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当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还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提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基本条件,防止和平演变,等等。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针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他强调,要教育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信念,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他还强调,进行革命和建设,“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26]这一思想与时俱进,是指导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其核心思想就是立德树人。他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进一步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的认识。对于其他各条战线,就培育什么样的时代新人,他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对于我们党的干部,他提出要始终做到“四有”,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要做好“四个人”,即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27]要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四铁”干部队伍。[28]对于教师,他提出做一个好老师,就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29]对于解放军官兵,他提出要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30]对于当代中国青年,他强调,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31]对于少年儿童,他提出,要从小学习做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坚持品德为先。[32]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通过教育把立德树人工作做好,使我们党的干部、党员和群众都能够成为这样的时代新人,就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这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


九、把实效性放在首位,坚持用科学的标准检验思想理论教育


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坚持以实践标准检验其实效性。把实效性放在首位,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根本经验。

早在中央苏区根据地时期,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就提出了必须反对本本主义,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33]在延安整风时期,他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34]这些论断,深刻阐明了检验学习教育效果的实践标准。

粉碎“四人帮”后,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邓小平支持和领导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重新确立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地位,并且指出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态度问题,是个政治问题。1992年,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针对当时一度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他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35]江泽民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36]进一步阐明了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党校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理论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37]针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38]针对党的宣传和新闻舆论工作,他指出,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履行好党的宣传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等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蒸蒸日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坚持党的领导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9]坚持党对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领导,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理论、制度和方法建设,这是我们党百年来思想理论教育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第一,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增强政治意识。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主导权,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思想理论教育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不断提高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第二,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始终是既认真抓好经常性教育,又注重集中性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其中,抓好集中性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是关键。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历来坚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新变化、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在全党开展经常性和集中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成效显著。

第三,把握重点,认真抓好学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责任落实、工作机制、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氛围,办好大思政课。

第四,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坚持端正学风、改进文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用相长上下功夫,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以上所阐述的十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守正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深入推进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就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参考文献:

[1][2][3][16][28][37][38][39]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54,43,155,159,146,156,385,3.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5][3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815

[6][13][26][3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166,190,382.

[7]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96.

[8][9][19][2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10]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7.

[1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1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1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7.

[15]胡锦涛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30.

[17]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43.

[18]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

[20]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2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23]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

[24]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17.

[25]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61.

[27]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1.

[29]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30]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 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 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4-11-02.

[3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32]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强调: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 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N].人民日报,2015-06-02.

[3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36]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05期)



思想理论教育长按关注,获取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