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视作品能否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性叙事”?

SSIR中文版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2021-09-05

 
城市,一个超复杂的系统。
 
城市发展中每一个社会问题里,都有多元主体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会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博弈,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在这个系统中发挥影响。
 
8月30日,一场名为“四部短片引发的城市隐喻”的展映会在北京召开,专注短片展映的HiShorts!与致力社会创新的乐平公益基金会携手举办了一场跨界的交流会。(点击蓝字了解会议详情:城市变迁
 
主办方希望以影视和内容的社会影响力为入口,除了呈现真实的问题之外,能够进一步呈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和现实情况,并以跨界的对话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和思考,让人们可以在正视问题之余,尝试更进一步地探讨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未来的影视作品和创意内容不只是停留在消遣和娱乐的层面,而能成为启迪社会思考和社会变革的沟通媒介。”
 
影视作品能否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性叙事”?
 

▲ 展映会现场播出纪录片《飘》——影片简介:2017年,北京开始新一轮疏解整治,打工子弟学校首当其冲。当年7月,位于北五环的智泉学校遭到强拆,掉入了漩涡中心。本片以该校校长及回流老家的“打工子弟”为主人公,记录了他们在3个月里的抗争与无奈,并展现“京飘”喜忧参半的情绪:他们始终对首都公民的身份和未来满怀憧憬,却也一直在为人口限制付出代价。
 
▲ 展映会现场播出动画片《一指城》——影片简介:数百层的建筑将每一个都市人封印在钢筋水泥的监牢中。在巨楼的脚下,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年事已高的老奶奶独自而居。因为楼房不断加盖,每个人都不得不带着安全帽生活,以防止被掉落的砖块砸破脑袋。每天早晨,院落里便布满碎石瓦砾,老人一遍遍地清扫,战战兢兢。却不忘摘下新鲜的柿子,供奉在院落里那尊菩萨石像前。大楼的修建昼夜不停,老婆婆的院落愈加危险,她却固守于此,不愿离开,无奈终有诀别的那一天。

2019年,HiShorts!的论坛上,乐平基金会CEO沈东曙有一句话激发了与会者的思考:“中国的创作者,包括电影导演,艺术家,音乐人,很多都是天赋型选手,但是天赋型选手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天赋耗尽了,怎么办?”
 
一个解答的方案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本质,并从问题解决者那儿汲取灵感。
 
活字文化公司副总编刘净植则在“城市隐喻”展映会后的沙龙里提到:
 

“《飘》里边讲到疏散的时候,那时候北京市的领导有一个词儿叫腾笼换鸟,腾笼换鸟这个词真的是深深的刺痛了我,腾的这是什么笼,换的是什么鸟,我们以及外地来务工的这样这些人他们是低一级的鸟……
记录是有力量的,你把它记下来,你把问题提出来,我们希望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到这样的问题,然后同时提出解决的方案。我希望我们能够生产这样的东西,就像这些导演一样,能够把不仅是一种记忆,不仅是一种情绪,而是把对城市的爱,对所有人的爱,在这种作品里体现出来,把问题提出来,希望能找到好的解决的方法。”


▲截自《飘》

而在沈东曙看来,提出问题当然是很好的,但创造者应该更进一步,试着为观众呈现解决方案:


“这几部片子更多的是情绪和记忆。我们希望看到一些真正解决问题的人,他们到底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影像可以让大家在复杂的信息环境里看到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底线,带来不同角度的观察,如何让人们更全面地看待一个问题,并看到和考虑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和影像表达者们可以一起去思考和努力的。比如《飘》里提到了北京驱赶‘低端人口’,这个代表了‘野蛮’吗?也未必见得。但是,城市需要一个文明的底线,而这个底线可以通过对复杂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的暴露,叙述而加以确立,在公共行动和话语中得到确立。”
 

沈东曙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怎么让看不见的问题和好的解决方案被看见、被记录、被讨论,甚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讨论层次?二是关注这些改变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参与方共同推动,有哪些利益相关方?
 


“今天的望京是谁来推动了好的改革?他是怎么做成的?为什么一个快要死去的睡城变得生机勃勃?对吧?为什么五道口又变成了一宇宙中心,不管它好坏是谁造成的,是个别人的英明决策吗?还是一种所谓的潮流?这些所谓的Solution Maker他们是怎么工作?”


这些问题指向一个讲故事的新思路——建设性的叙事。
 
美国有一个公益机构叫Solution Journalism Network,直译就是“建设性报道者网络”,这一社群由记者发起,旨在改变美国新闻业界过于关注问题揭露,而少去报道解决方案的弊病,在最近几年里,它发展成一个国际化的机构,让对建设性报道感兴趣的新闻工作者聚合成一个社群,一起推动改变的出现。

Solution Narratives(建设性叙事,简称SN)则是源自Solution Journalism(解困式报道,简称SJ)的一种变式,更适应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的发展以及中国群众的阅读和兴趣。2019年由乐平公益基金会发起,并联合包括新闻,自媒体,艺术,创意等各界共同推进。其核心与SJ一致,但更适用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媒体环境,让人们在混杂乱象的媒体环境中,跳脱资本或流量裹挟的各类焦虑、歧视与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导向,仍可看到针对社会问题和问题本身所应有的积极应对方式。

中国的舆论环境固然与美国有很大不同,但建设性叙事却有同样广阔的空间,中国的特点是,自媒体、流媒体的发展让多样化的讲述方式有了更大的舞台。
 
如果我们渴望改变,就该让自己成为改变的一部分。
 
加入我们



什么是建设性叙事
建设性叙事(Solution Narratives,简称SN)通过故事叙述,经验描写,案例说明等方式,关注社会问题以及问题本身的反应,并给予正向积极的解决方案以足够的表达和曝光。它的表达形式包括文章,记录影像,视觉艺术,音乐等等,而并不局限在单一的新闻体裁中,以最符合社会大众日常自然地接收信息的方式来传递社会问题和应对这个社会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等信息。

如何参与?

在各个建设性叙事(简称SN)可拓展的相关内容领域,以体验和共创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也促成SN成为大众日常观察社会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和表达的一种方式。


如建设性叙事体裁所覆盖的领域所指,当代艺术领域,影响领域,音乐领域和文字记录领域(自媒体为主)都将成为让大众接触SN相关内容的通道。比如,通过艺术展,创作营等方式用当代艺术语言结合艺术家看问题的角度,邀请大众一起来共创对社会问题的视觉艺术表达体系和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的创想,同样在影像、音乐以及文字领域,SN仍然会不断地为关注社会问题、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以及自我观念/观点表达的创作者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让大众通过他们的表达获取更多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以及了解问题被解决的状态和不同的积极正向的创想。




如果你对#建设性叙事#感兴趣
欢迎扫码
添加福娃微信
加入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