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动残障融合发展——一项本土实践

SSIR中文版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2024-03-12

导读
Foreword


社会和环境不公平现象(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equities)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如我们所熟知的,人们因种族、性别或身体能力而受到不公的对待,不均地获得教育、就业、技术、安全和保障健康的环境。然而,这些不公现象的严重性、根深蒂固性和复杂程度在不同地区和社区都是独特的。它们的起源、演变以及人们对什么是公平的定义也是独特的。


因此,要解决不公平问题,就必须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包括是什么使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以及改变这些问题的力量所在。它需要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不公平现象的人们的知识和智慧。换句话说,这需要在地创新。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很荣幸地首次推出包含《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西班牙语版、《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日文版、《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韩文版、《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葡萄牙语版和《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阿拉伯语版在内的七个编辑部合作撰写的全球专题系列文章。该系列文章以促进公平为主题,探讨了七个特定国家和地区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以及当地创新者如何在一系列问题领域追求公平并促进更大的包容性。这些故事反映了超越非营利领域的跨界创新,介绍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想法或项目,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灵感和提供信息。


本专题是由各语言版本编辑部组成的乐于共享、富有创造力和坚定的全球团队的工作成果,与我们以往的任何专题不同,它将在我们各自的平台上以中文、西班牙文、韩文、葡萄牙文和阿拉伯文同步呈现。集合起来,这些本地的创新故事有助于描绘出公平的各种模样。

                                                                                                      —— SSIR全球专题导言




残障是生而为人的一部分。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暂时或永久性地经历残障。目前全球总人口的16%为残障人士,约13亿。《2018年联合国残障与发展报告》(The UN Disability and Development Report 2018)显示,残障人士在就业、医疗保健和教育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面临着根本性挑战。过去四年来,这些困难因新冠疫情、气候相关灾害和经济困难而加剧。

中国亦面临该全球性挑战。中国有8500万残障人士,约占总人口的6.5%。中国制定了60多部旨在保障残障人士权利的法律法规,涵盖视觉、听觉、语言、身体、智识、心理和多重障碍。在过去的30年里,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行政和立法行动,以及支持残障人士社群的非营利组织的不懈努力,残障人士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改善。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步,但中国的残障人士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挑战,他们往往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不便之源和负担。虽然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致力于通过提供福利补贴和其他服务来保障残障人士的权利和利益,但只有符合特定受益条件的残障人士才有资格获得政府的财政援助。与此同时,在15-29岁的残障人士中,有超过20%的人不识字,这严重削弱了其就业能力。因此,残障、贫穷和歧视形成交互加剧的恶性循环。

在中国,通过商业领域推进包容性发展是一条强有力的途径。全球范围内对企业社会责任(CSR) 以及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实践的认可和拥护已成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资助残障人士的驱动力。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价值500强”(The Valuable 500),其旨在通过联合来自不同公司(包括财富500强和富时100强)的首席执行官,提高人们对残障人士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大环境中的价值和能力的认识。在中国,B In Action残障融合企业行动网络寻求与不同规模和行业的公司合作,理解和支持残障人士融入社会,深入了解残障人士的能力和潜力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如社会融入和出行问题)。该企业行动网络已吸引了88家公司参与,为企业如何有效地推进中国残障人士的包容性发展和福祉提供经验与洞察。

专题插图:Raffi Marhaba, The Dream Creative


企业在行动

B In Action残障融合企业行动网络由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孵化培育的残障融合实验室(Diversability Lab)——一个致力与优化提升残障人士福祉的利益相关方携手,共同分享知识、经验和资源的跨界枢纽,以及共益企业中国 (B Corps China)——共益实验室(B Lab)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合作伙伴,其已支持51家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获得共益企业认证——联合发起。

网络中的每个成员公司都承诺采取至少一项可行的措施以推进残障人士包容性发展,并指派一名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行动。成员公司还将共益影响力测评工具BIA (B Impact Assessment)作为提高公司社会与环境绩效的指南。

残障融合实验室与共益企业中国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残障人士包容性发展的试点项目。从这些举措中,我们总结出三项重要的经验,可供致力于改善残障人士福祉、寻求促进社会整体包容性发展的路径的个人和组织参考。

1. 提高认知和寻求解决方案同样重要

残障人士在公共场所或工作场所的可见度越低,非残障人士对其需求的认可度就越低。B In Action残障融合企业行动网络和残障融合实验室认为,“让不可见变得可见”(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和消除对残障人士的偏见是实现社会正向变化的关键步骤。推广并促进面向公众的、以及以劳动力为基础的残障人士包容性发展项目凸显了残障人士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方式。

以联想集团(Lenovo Group)为例,它在全球拥有7.7万多名员工。联想集团在2022年与残障融合实验室合作发起了一系列研讨会,召集残障人士和公司的技术专家共同讨论联想技术中包括个人电脑和相关硬件产品在内的最新发展。该研讨会的重点是将各种不同需求纳入早期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中,确保所有用户(无论其背景或能力如何)都能使用这些产品。残障融合实验室还为联想集团员工提供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培训,共同探讨如何让科技普惠残障人士。

第二个案例是比利时公司Loop Earplugs,该公司于2022年进入中国市场。残障融合实验室针对Loop的产品包装设计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在包装设计上考虑到视障用户的需求,因为视障人士平日依靠读屏软件获取语音信息,所以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对他们尤甚。Loop邀请了孙菁泽和王梦醒这两位来自残障融合实验室社群的设计师负责包装设计,他们还为包装添加了盲文识别信息说明和包装表面的压纹声波图案,使视障人士能够通过触摸来感受其包装设计。

第三个案例是位于北京东城区金宝街的Shifter酒吧,其主理人苗苗致力于将酒吧打造成一个包容性空间,以容纳不同年龄、身体能力、职业和需求的顾客。残障融合实验室长期为Shifter员工提供残障融合平等意识培训;在2023年全国助残日那一周,Shifter在酒吧橱窗上张贴起“没有我们的参与,就不要做有关我们的决定”( "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这一激励残障人士“自我赋能,自主决定”的国际通行主张,以承诺倾听并重视每一种声音。该酒吧还在入口处增设可供轮椅使用者随时取用的灵活轮椅坡道,并推出一款以残障融合实验室出品的播客节目“不碍事儿”("Out of the Way”)命名的特色鸡尾酒,以此庆祝用实际行动致力于消除障碍并推进包容性发展。

2. 科技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

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残障人士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如何在未充分考虑其需求的工作环境中发挥自身的技能和才智残障人士希望自己的能力和贡献像非残障人士那样得到社会认可,而非在工作中被容忍或怜悯。

如今,科技辅具和智能设备正在为残障人士在工作场所中茁壮成长铺平道路。此外,一些需要技能但不太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新兴就业领域正在涌现。

例如,科技公司腾讯(Tencent)将为各个领域的非营利组织提供支持作为其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一部分。2021年,腾讯基金会与残障融合实验室合作,招募了一支由残障数据标注员组成的小团队。腾讯基金会还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建立了一个数字人工智能检测平台,其能够从数千张图像中识别珍稀雪豹,然后培训标注员团队跟踪雪豹,并对数据进行标注,为栖息地保护策略提供信息。这个由9人组成的团队在1.5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超过10万份数据标注。仝蔚是该团队的小组长之一,也是一名轮椅使用者,她表示:“参与腾讯守护雪豹项目既有趣又有启发性。我对于栖息地以及山区其他野生动物有了深入了解。” 通过与腾讯基金会合作,残障融合实验室旨在提高残障人士的技能和收入,并鼓励更多科技公司采取更具包容性的就业措施。

自主创业和融媒体电商也正在成为残障人士有前景的就业途径之一。中国残联和阿里巴巴在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约有17.4万名残障人士(大多数年龄在36岁至50岁之间)在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淘宝网经营网店。这一趋势在残障融合实验室日益壮大的青年残障创业者、设计师、艺术家和活动家社群中也很明显,他们希望结识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探讨如何让自身更好地融入社会活动中。残障融合实验室的「有料青年」项目作为数字化经济发展下的残障融合就业项目,一直在关注并召集全国各地新兴职业领域,有相关职业技能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残障青年,通过此项目帮助有志青年达成岗位匹配、能力拓展、商业转化等需求。为Loop耳塞设计新包装的两位设计师菁泽和梦醒都来自于这个项目。

3. 改变现有叙事对于系统性变化至关重要

媒体倾向于用截然不同的方法来描述残障人士:一种观点认为,残障是一种个体需要去应对的挑战,人们可以通过调用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努力来克服它(如残奥会运动员们所做的那样);另一种观点则把残障描绘成令人怜悯的。这两种观点都忽视了努力过着普通生活、与偏见作斗争的大多数残障人士。正如叙事专家布雷特·戴维森(Brett Davidson)所指出的那样,“人们往往将现状视为理所当然,认为它既自然又合理,因而更容易接受不公的社会现状,由此减少了对挑战现状的活动的支持和动力,即使是在弱势群体中也是如此。”

改变主流文化叙事具有挑战性,但却很有必要。潘美好是一位30岁的轮椅使用者,自2022年起担任残障融合实验室的媒体和传播负责人,其通过自媒体工具,特别是短视频,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和生活记录者过马路、乘坐地铁、接收快递和参观博物馆的经历。2023年,华人新世代(CNEX),一个致力于培养中国纪录片制作人的基金会,拍摄了一部名为《美好的路》的纪录短片,其讲述了美好背井离乡前往北京追梦的旅程。如今,美好的社交媒体微博账户拥有2500多名粉丝,其日常生活视频已经获得了400多万次观看。美好的故事并非关于非凡的意志或悲惨的生活,而是展现了一个努力过上普通人生活的残障人士,以及与那些往往被非残障人士忽略的日常障碍作斗争的过程。诸如美好这样的人正在引领这一创造新叙事的潮流。

值得一提的是,残障融合实验室推出了播客《不碍事儿》,其内容围绕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故事和采访展开。该播客的主理人张炜军是中国首位获得翻译硕士学位的视障人士,目前正在进行教育文化基础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炜军和美好都采用了戴维森所强调的一种策略——以诙谐的方式进行巧妙的提问,以揭露主流叙事中的矛盾,从而帮助人们认识到其中的荒谬并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视障人士如何玩电子游戏? 当公寓的厨房柜台太高而够不着时,轮椅使用者如何提高烹饪技巧? 他们的播客和视频回答了诸如此类问题。


道阻且长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把残障人士称为“残废”,意即“残缺”和“无用”。如今,中文“残障”二字的使用(“障”代表“障碍”或“阻碍”)更为普遍。这种用词演变反映了某种程度的进步。中国残障人士所面临的困难源于一个不适应其独特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系统。我们必须认识到,残障人士并非“少些什么”,障碍是在与缺乏物理空间、信息空间、认知态度支持的环境互动中产生的作为促进中国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的一小步,残障融合实验室目前正在编制北京市轮椅友好地图手册。

B In Action残障融合企业行动网络和残障融合实验室等倡议乍看之下不足为奇,但它们反映了在中国建立跨界倡导残障人士包容性网络和生态系统方面迈出的步伐。这些努力背后的愿景是,我们需要转变系统,提供适合所有人的环境,而不是反过来,仅让个体努力适应不变的环境。这要求倡导者探索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方法,以挖掘社会排斥和歧视的根本原因,并系统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不能提供所有资源,独自解决这些问题;非营利组织亦没有能力将解决方案的规模扩大到满足所有需求。然而,企业合作网络和协同行动有潜力赋能社群,塑造一个对所有人而言公平、无障碍、包容的未来。


李凡是《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联合主编

任仁是残障融合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


原标题:Taking Steps Toward Disability Inclusion in China 



推荐阅读
往期回顾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推动残障融合发展——一项本土实践

SSIR中文版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