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拟收购国联安基金49%股权,国泰君安手握3张公募牌照加码布局资管

张博然 环球老虎财经app 2023-10-17

作为首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国联安基金股权或将再次出现变化,原控股股东国泰君安拟接手外资安联集团的49%股权,两家公司的一进一退,不仅反映了券商持续加码公募业务,也反映了外资参与公募基金的形式逐渐从合资转向独资。

时隔六年,国泰君安拟“迎回”国联安基金。


10月11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显示,关于国联安基金的股权变动材料已被接收。


若本次交易顺利完成,国联安将由太保资产和国泰君安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权,并从合资公募转变为内资公募,安联集团将彻底退出国联安基金,而国泰君安也将实现“一参一控一牌”。


国泰君安收购国联安基金49%股权

近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关于国联安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持股不足百分之五但对公司治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审批》已被接收。


同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公示了国泰君安收购国联安股权案,根据案件公示表,9月份,国泰君安与安联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由国泰君安收购安联集团所持有的国联安49%的股权。


资料显示,国泰君安与国联安渊源颇深,作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公募基金,国联安最初由国泰君安、安联集团各自持股67%和33%。2008年,国泰君安将持有的国联安16%的股权转让给安联集团后,国泰君安持有国联安的股权比例变更为51%,安联集团持股比例提升至49%。


此后,在“一参一控”的限制下,国泰君安意图出售控股子公司国联安基金股权来满足对华安基金的控股要求。


于是,在2018年,国泰君安将国联安基金的51%股权以10.45亿元转让给太保资产。同年,国泰君安完成对国内公募行业“老五家”基金公司之一华安基金20%股权的受让,2022年国泰君安历时8年终于拿下华安基金控股权,成为了业内首家实现“一控一牌”的券商。


随着“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后,券商开展公募基金相关业务的限制逐渐放宽。目前,国泰君安可以在拥有“一牌一控”的情况下,再参股一家公募基金,所以本次收购国联安基金或是国泰君安“一参一控一牌”的最后一环。


事实上,相对于华安基金,国联安基金的业绩并不突出。


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7年,国联安净利润连续两年大幅下滑,且基金管理规模不断缩水,截至2017年12月31日,国联安基金管理总规模211.67亿元,较2015年二季度末的顶峰规模626.57亿元缩水66%,净利润相比于2015年更是直接“腰斩”。


不过,近几年,国联安基金依托股东方在客户、渠道、业务、投研等多方面的资源协同,实现了业绩与规模的双增。


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今年二季末,国联安旗下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1028.5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公司非货资产管理规模为986.29亿元,位居公募基金行业前1/3,相较于2022年增长了20.43%。


此外,国联安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绝对收益率5.73%,近一年行业排名前1/4(35/165);公司固定收益类基金近一年绝对收益率2.93%,在行业中排名前1/3(44/164)。


国联安基金的资产规模及业绩持续向好叠加监管对券商公募业务的放宽,使得国联安基金对国泰君安的吸引力大增。


国泰君安的“重心”向资管业务倾斜

近年来,国泰君安持续完善资管业务战略布局,目前已拥有公募基金牌照并控股持有华安基金51%股权,若上述国联安股权事项交易完成,国泰君安将以49%的持股比例参股国联安基金,实现“一参一控一牌”业务布局。


如此积极的加码公募基金业务或是因为国泰君安尝到了布局资管业务的“甜头”。


从财报数据上来看,2023年上半年,国泰君安仅包含华安基金在内的投资管理业务和国际业务出现正增长,其他四大板块业务均同比下滑,公募基金业务为国泰君安带来明显的业绩助益。


其中,投资管理业务实现营收21亿元,同比增长256%。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华安基金并表,华安基金上半年实现营收18.38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1.37%。


不仅国泰君安在资管业务上获益,从宏观上来看,自2019年以来,资管业务就日渐成为券商日益重要的业绩来源。


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上市券商分别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130.10亿元、153.29亿元,而在随后的2020年、2021年,这一数据上升至216.18亿元、268.02亿元。虽然2022年受市场震荡影响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整体仍明显高于2019年。


在资管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公募基金业务也保持持续增长。


中证协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证券公司公募基金与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占比大幅提升,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及占比持续下降,主动管理转型成效显著。截至上半年末,已有13家券商或旗下资管子公司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管理公募基金(含大集合)业务规模超6400亿元。


目前“排队”申请牌照的资管子公司还包括广发资管、兴证资管、光大资管、安信资管。


对此,中金公司也表示,公募业务是券商资管业务收入的支撑,也是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从盈利贡献来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参控股公募基金盈利贡献合计为9%,其中东方证券、广发证券旗下参控股基金公司利润贡献分别为36%、23%,兼具高‘含基率’及优质公募资产的券商更具差异化经营特色和长期投资价值。


外资“谋求”独资公募牌照

本次国泰君安能“重回”国联安基金同样离不开安联集团的“慷慨”转让。


8月24日,证监会官方发布公告,安联投资发起设立的安联基金,已经获得证监会核准设立的批复,这家国际资本巨头即将在中国拥有独资的公募基金牌照,而安联集团独资公募牌照的获得或直接影响了国联安基金对安联的“吸引力”下降。


2020年4月1日,随着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正式取消,直接激活了外资机构布局中国的热情,外资系基金公司纷纷开始筹备、审批、然后逐渐落地,在2023年实现加速落地。


目前,我国的外商独资基金公司已达9家,分别为贝莱德、宏利、富达、路博迈、施罗德、联博、摩根、摩根士丹利基金、安联基金,其中有6家为外资新设公募基金,宏利、摩根、摩根士丹利基金原为中外合资公募,通过股权转让方式,成为外商独资基金公司。


不过,从合资转变为独资,在本土略显“稚嫩”的海外巨头们能否念好“公募经”仍需时间检验。


比如,作为全球最大的资管公司之一的贝莱德集团在中国成立的贝莱德基金,设立之初就被国内市场投资者给予了较高的预期。


并且早在设立前夕,贝莱德就从广发证券挖来汤晓东负责中国区业务,并成为后来贝莱德基金的董事长。


汤晓东不但有多年的华尔街工作经验,还在2009年成为证监会从国际机构引入的职位最高人才,曾担任基金部副巡视员、国际部副主任,后来又执掌国内最大公募机构华夏基金长达4年。


首家外商独资公募的光环虽然有行业大佬加持,但绝佳的起手牌非但没能带来高收益预期,反而旗下权益产品大面积亏损。


而在宽基ETF的话语权被华夏、易方达统治后,贝莱德也难以在中国市场复制其在全球市场被动投资的长板优势。


数据显示,贝莱德成立至今发行的全部4只权益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全部报亏。其中发行于2021年9月、首发规模高达66.8亿元的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成立以来回报率为-34.7%,跑输同期业绩基准幅度达-17.6%。


净值的跌跌不休,让贝莱德规模持续下滑,其6只产品累计91.3亿元的新发规模,截至2023年6月末仅剩53.5亿元。


在同质化内卷的行业格局以及市场下行期的叠加作用下,外资独资基金要实现“弯道超车”,不仅需要用优秀的业绩和服务来证明自己,更需在“硬实力”之外做出自己特色之路。

责任编辑 | 陈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