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业务量“不降反增”,“事多钱少”的政府法律服务如何深耕出价值?
文 | 胡朝建 不止政府法务团队 合伙人
卿旻 不止政府法务团队 律师
本文由作者向新则独家供稿
我们发现,受今年疫情影响,刑事、旅游、文创、餐饮、酒店民宿等法律服务领域,包括针对C端个体的法律服务需求,业务量都出现过停滞不前,甚至断崖式下滑。
感到极其意外的是,我们的政府法律服务团队同期的业务量却呈明显涨幅:2020年3月至5月期间,新增常年法律顾问单位5家,专项法律服务9项,地方立法工作2项;与此同时,既有的常顾单位法律需求也呈增加趋势。
回顾团队在专注政府法律服务领域的十二年里,所有碰过的壁、踩过的坑、有过的尝试,我们试图厘清——
为什么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政府法律服务业务会“不降反增”?
- 1 -
大多律师对政府法律服务心存矛盾
三年前,某区党委、政府公开选聘年度法律顾问,限价颇低,却丝毫没有影响投标人的热情,超过40家律所竞标,其中不乏多家全国知名大所,每家动辄几十万字的响应文件。
在投标现场跟同行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大家根本不是冲着『钱』来的,出现了一个既矛盾又有趣的现象:
几乎所有投标人都认为,这个价格一定『亏本』,但同样地,大家对能为核心城区政府提供法律服务,又抱着极高的『心理期待』。
也就是说,律师行业似乎对政府类法律服务形成了某种共识:
一方面,大家坚定地认为,政府法律服务是一项『事多钱少』的业务;另一方面,又希望有了政府信任背书后,能够获拥更多的业务机会。
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大家对政府法律服务的『刻板印象』,是否与实际相符?又或者说,哪些看不见的机会,正在发生变化?
- 2 -
躬身入局,政府法律服务是值得深耕的业务领域
清代名家曾国藩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胸)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而我们在入了政府法律服务的“局”后,发现『事多钱少』的表象下,这项业务其实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
第一,抗风险能力强。
在我国,不存在政府“停业”一说,最多可能出现个别机构调整,但职能、职责依旧存在,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也是持续不间断,且必须都要在合法前提下进行。
因此,政府单位的法律服务需求不会突然减少。这种天然属性,对于法律服务提供者来说,是极大优势,在疫情期间优势更加明显。
另外,我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较晚,服务广度、深度都有待加强,在国家大力强调依法行政的政策下,相关经费支出也受到保障,只要律师团队能力与需求匹配,就有机会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
第二,可涉及的细分领域足够广。
我国政府是名副其实的大政府,各级政府部门分管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团队服务能力跟得上,涉及的细分领域就可以足够广;
以我们团队服务某一地方政府的经历为例,从最初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开始,经过6年时间,逐渐扩展到国土、规划、建设、财政、发改、审计、交通、卫生、国资监管等17个领域。而这是团队早先根本没有想到的。
随着在政府法律服务各细分领域的持续深耕,我们相信,能够触及到的服务领域会更广,不管是横向领域扩展,还是垂直细分深挖,都存在很多机会。
第三,顶层设计让新业务涌现。
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一些政府单位以前的法律顾问,大多为挂名,并不会实际参与到行政工作。这样导致的后果,一是政府单位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律师解决问题,二是律师也不清楚该如何更好地服务政府。
近些年,国家要求全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政府法治意识越来越强,涉法事务越来越多,这项工作的专业性、重要性都提了起来,各级政府单位的法律顾问需求空间很大。
在这一背景下,新业务不断涌现,比如: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案卷审查、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地方立法等等。
业务类型变化的同时,采购预算也呈上升趋势,以今年我们团队中标的市级立法项目为例,中标价近80万,实话实说,这种高价在我们服务过的政府法律服务案例里,是较为少见的。
第四,占位格局利于反哺团队。
政府单位在社会中的角色,处于金字塔顶端。在为政府提供法律服务时,团队有机会参与法律、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等全流程。
与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们近距离交流,不仅能充分感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还能让团队成员对该服务领域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逐渐拥有更高、更全的视野格局。
加之政府事务本身的复杂程度,远高于一般民商事事务,能使团队成员得到充分锻炼。不得不承认,体制内大部分都是精英,与社会精英共事,对律师工作的时效性、规范性、严谨性都会有更高要求。
与这样的服务对象共事合作,对于反哺法律团队的实战能力,实则给足了养分。
- 3 -
如何做好政府法律服务
在一个不太受律师行业『待见』的领域里坚持下去,一次又一次深入服务对象,关注那些真实场景下的必然需求,一边对内改造,一边向外探索,在这样的实践中,我们窥见了对『政府法律服务』的新认知,也从不确定性中走向确定。而这一点,或许就是团队在疫情期间“不降反增”的真实答案。
如何做好政府法律服务业务,我们总结了三点经验。
第一, 有规模的『一体化团队』是前提。
“不止”从一开始就是可以“指哪打哪”的团队,统一受案、统一调配、统一分配。正因“高度统一”的特性,使得我们在服务政府单位的过程中,在及时性、规范性、连续性等方面能得到一致好评。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一体化是做好政府法律服务的大前提,这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
1. 团队规模
跟企业常法业务相比,政府客户对坐班、参会有更高需求,并且,经常有突发事务需要处理。针对这种业务特点,需要匹配一定规模(10人以上)的律师团队。
例如,我们经常面临的情形是,周一密集接到客户需求,周二到周四会有3~5名团队律师在全省各地出差,同时,还需要3名左右的律师满足大本营(成都市区)各单位的需求。
如果没有成规模的稳定团队,这是很难支撑的。
另外,政府事务涉及面广,想要尽可能覆盖到大部分的行政治理领域,也需团队具备较为充裕的专业人才资源。
2. 人员结构
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老中青相结合”应当是政府法律服务团队的科学标配。
因为,政府法律服务涉及事务类型庞杂,往往不局限于行政领域,还会涉及大量的民商事甚至刑事法律问题,难易程度不一。
我们发现,大多政府单位的领导对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年龄,潜意识里是会存在要求的。说白了,就是希望提供服务的对接律师不要太年轻,这一点,我们很能理解,也尽全力满足。
但是,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大量具体的基础法律事务处理,很需要年轻律师来完成的,而且很多年轻律师能够完成得相当出色。
因此,对于团队来说,最优解就是,不同层级的律师,来分配协作处理,不仅服务效率高,而且服务质量也能经得住考验。
第二,真正深入政府生态,才能挖掘出需求。
近年来,『不仅要懂专业,更要懂行业』已成为律师界的共识。
我们理解的『懂行』,就是要明白客户的行业生态,说细一点,就是要掌握客户的商业模式、盈亏利益点,甚至行业潜规则等等。
从组织复杂程度来看,政府远远超过一般的企业组织体;价值追求上,也完全不同于企业『盈利』这一简单维度。追求的不同,必然导致行事逻辑、风格等方面的与众不同。
那么,这对政府法律服务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
1. 懂得『需求分层』是服务心法
政府的法律需求,复杂又多元,既要践行中央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又要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既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又要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涉及方方面面。
应该意识到,我们服务的不是『中国政府』这个复杂的大组织体系,而是『组织体系』里的各个血、肉、骨等等,不同角色的具体需求千差万别。
举个例子,从级别来看,省、市政府更多关注落实更高级别政府的工作要求,更重视『程序』和『法律依据』;而基层政府或者部门,直面的是具体事务,甚至『基层矛盾』,他们最需要的是『解决问题』。
再打个比方,不同需求,同样体现在不同职务的人员身上,领导干部往往关注『责任』『程序合法』,中层干部、办事人员更关注『事』是否解决。
看似都是同样的『政府』,但身处不同的『位置』,需求可能全然不同。把握住这种『差异』,客户能被切实关照,律师服务也就能快速触达。
2. 学会蓄能,别忽视趋势的力量
法律服务提供者,时刻保持对政府工作重心的预测和关注,十分必要。
这是因为,很多大型组织体的工作重心,不一定都来自于外部,有时是因由体系内部的要求,会呈现出某种阶段性、运动式的特点。
例如,2016年,我们参与了四川首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服务,每个村(社区)预算一万,中选32个村(社区)。
在我们当时的认知里,这是多年来首次由司法部门出资为村(社区)采购法律服务。我们意识到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这很有可能成为新的法律服务机会,于是果断决定调整团队内部资源,为最基层的政府法律服务市场预留服务空间。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趋势的。
近一年多以来,中央、省市陆续出台加强『基层法治治理』的各种政策,在这种趋势下,团队用3年左右的时间,陆续开发出10余家乡镇(街道)和超过100个村(社区)的基层政府客户。
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也是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情。
第三, 能够『落地』的服务才有价值。
律师,长期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专才,但政府的很多事务(特别是基层政府),例如信访、维稳、历史遗留问题等,很难直接通过法律来解决。
不少同行,包括我们自己,在服务初期都面临过这样的困境,在处理方法上,往往以『这是非法律问题』等理由来推诿。
而现在想来,这特别像是一个能力陷阱。作为法律顾问,有必要帮助政府解决这些难题。
1. 服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事实上,越是客户棘手的问题,才越需要律师出场。有时候,客户未必不知道此事难以用法律解决,但你在或不在,客户心理感受上的区别是相当大的。
以一件城管暴力执法引发的维稳事件为例:
事件本身并不复杂,但由于发生在闹市区,第一时间引起了舆论的关注。由于基层工作人员缺乏应对媒体的经验,非常担心出现表达不清而引发舆论事件——这样的新闻真是屡见不鲜。
尽管此事并无太多法律因素,但我们的律师全程在现场参与,重点协助工作人员准确地表达出事件过程、处理依据等内容,平息了这一事件。
这充分说明,服务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2. 抓住真实场景下的必然需求
近年来,我们在服务过程中明显感知到,物业纠纷越来越多。
作为物业活动的指导和监督者,乡镇(街道)却并没有完全培养出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各种突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基层政府,面临着『城市化』带来的大量物业矛盾压力。
物业纠纷,有群体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律师的介入不一定能起到一针见血的奇效;但我们也发现,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纠纷,是由于街道工作人员指导不及时、不准确所导致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通过对同类型客户的调研,我们逐渐确认,这一类问题是法律顾问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因为确实能够帮助解决部分实际问题。
基于此类需求,我们尝试开发两个法律服务产品:
一是针对街道、小区业委会、筹备组成员的服务培训,围绕『实战场景』,就规定、流程到话术、文书模板展开培训,重点在交付常识、树立概念;
二是直接辅导业委会、筹备组的依法设立。
与其说我们是在解决问题,这似乎更像是在创造一种需求价值。
从实际场景中来的,也回到实际场景中去,令人欣喜的是,这种旨在『落地』的服务,也如期得到了客户的积极回应。
结语
反其道而行之,未必不是好的选择。
尽管政府法律服务领域组织特殊、突发事务多、需求庞杂,但这未必不是律师的机会。关掉其他的门,走近一扇别致的窗,然后越走越专注,越走越远,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发现了新大陆。
政府法律服务,相较其他律师业务领域,起步较晚,律师还涉足不多、专研不深。而我们笃信,随着政府依法治国的切实推行,民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政府法律服务市场必将大有可为。
最后,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和我们一起,重新定义政府法律服务。
*『不止政府法务』团队,来自北京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2008年至今,累计为省、市、县、乡超过100家行政机关提供专业法律服务,覆盖规划与自然资源、住房与建设、发改、公安、市场监督、卫生、城市管理等17个行政领域,深耕政府法律服务,关注治理能力改革,为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