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沿进展 | 光电集成轻微型“复眼相机”,解决商用探测器不兼容问题

有理想 爱光学 2023-04-28

“前沿进展”栏目,旨在介绍科研人员在光学领域发表的具有重要学术、应用价值的论文,促进研究成果的传播。部分论文将推荐参与“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

01 导读

近日,吉林大学张永来教授、清华大学孙洪波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翀教授团队合作,通过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FL-TPP)制造具有19~160个对数轮廓小眼的曲面人工复眼(CE),解决了微型曲面复眼镜头的离焦问题,实现了质量仅为230 mg的光电集成微型复眼(μ-CE)相机,并且基于复眼相机的多目视觉原理实现了对微观运动目标轨迹的3D重构。
相关成果以“Miniature optoelectronic compound eye camera”为题于2022年9月26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2022 | 前沿进展

02 研究背景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节肢动物进化出先进且复杂的视觉系统,为开发紧凑型的微型相机提供了灵感。通常,昆虫复眼(CE)由许多紧密排列且呈半球形分布的小眼组成,每个小眼作为一个独立的感光单元、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猎物识别和敌人防御。
值得注意的是,昆虫复眼具有体积小、无失真成像、宽视场(FOV)和灵敏的运动跟踪能力等优势,激发了人工复眼的创新,旨在克服现有成像技术的局限性,提高其在医疗内窥镜、全景成像、微导航和机器人视觉方面的性能。
受昆虫复眼的启发,开发在尺寸和功能上可与昆虫媲美的微型光电CE相机成为研究热点。然而,昆虫CE成像依赖感光细胞,而人造CE相机要想获得类似的成像能力,必须将复杂的3D复眼镜头与光电探测器集成。
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挑战是:当光电系统的特征尺寸减小到微尺度时,如何克服三维分布小眼的非平面成像和商用微型CCD/CMOS探测器的平面检测之间的不匹配问题。

03 研究创新点


针对微型复眼相机光电集成困难的问题,该研究团队通过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FL-TPP)制造具有对数轮廓小眼的曲面人工CE。与存在散焦问题的具有球形小眼的μ-CE相比,所制备的对数轮廓小眼的μ-CE因为小眼的景深和聚焦范围都显著增加,可以有效避免散焦问题从而实现与商用微型CMOS探测器的直接集成。
图1展示了这种光电μ-CE相机的设计思路和制造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μ-CEs可以很好地与商业CMOS探测器(OV9734,Omnivision)集成,形成光电μ-CEs相机。重要的是,μ-CE的特征尺寸仅为~400 μm,类似于天然蚊子的CE;制备的μ-CEs相机的总重量仅为230 mg。
图1 光电μ-CE相机的设计思路和制造过程
对数CE的使用使得曲面CE与商用平面CMOS探测器的集成成为可能;制备的光电μ-CE相机可以直接捕获不同类型目标物体的图像。如图2所示,每个小眼都可以形成包括明场/暗场“F”和各种昆虫在内的清晰图像。
图2 不同目标的照片(上)和光电μ-CE相机采集的图像(下)
众所周知,昆虫CE视觉对移动物体非常敏感。当目标移动时,不同位置的小眼会产生闪烁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昆虫可以实时感知捕食者或猎物的移动轨迹和速度,并立即做出有效的反馈。受昆虫CE的启发,光电μ-CE相机有望实现类似的功能。如图3所示,在校准了μ-CE相机的物像关系后,μ-CE相机可用于记录活体甲虫的运动轨迹。
图3 μ-CE相机用于监测活体甲虫的运动轨迹
此外,μ-CE相机可以基于多目视觉原理对微观运动目标轨迹进行实时3D重构。作为概念验证,通过将μ-CE相机与微流控芯片集成,提出了一种先进、微型和便携式的片上相机系统,该系统进一步用于监控活体微生物草履虫的实时运动轨迹。3D重构原理和片上相机及其核心部件(μ-CE相机)的照片如图4所示。
图4 用于活体微生物监测的片上μ-CE相机
在真实案例观察中,与藻类共生的绿色活草履虫作为动态目标;它被困在μ-CE相机下方的微流控芯片的腔室中。作为代表性演示,μ-CE 相机记录了草履虫运动视频,并以每秒 24 帧的速率进行实时轨迹重建。μ-CE相机展现了微观运动目标的3D轨迹实时重建的能力,在微观立体成像、微观流场测量和微观动态目标实时跟踪监测方面非常有前景。

04 总结与展望


简而言之,具有集成光电系统的微型复眼相机的开发非常重要,这使得从昆虫的角度看世界成为可能。这款微型复眼相机具有小尺寸、轻量化、便携性和多向全方位成像能力等特点,特别是基于多目视觉成像原理可以实现运动目标的实时3D重构,在机器人视觉、医学内窥镜、微型导航、运动目标跟踪和许多其他显微视觉领域的尖端应用中前景广阔。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吉林大学博士生胡志勇。吉林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论文通讯作者为吉林大学张永来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3072-8

推荐阅读:

前沿进展 | 探索更多拓扑特性:实现p轨道的拓扑旋错态

前沿进展 | 类人眼自适应行为的近红外光电晶体管

前沿进展 | 暗夜寻光:突破荧光范围的激光辐射

前沿进展 | 超大容量光载太赫兹通信

前沿进展 | 200 m高速光子太赫兹通信

编辑 | 方紫璇

END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没办法准时收到“爱光学”的文章。为了让您第一时间看到“爱光学”的新鲜推送, 请您:1. 将“爱光学”点亮星标(具体操作见文末)
2. 多给我们点“在看

欢迎爆料

新闻线索、各类投稿、观点探讨、故事趣事

留言/邮件,我来让你/事红

爆料请联系:ioptics@clp.ac.cn

在看联系更紧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