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光学

其他

​封面 | 超构表面赋能光学微操控:驾驭微观世界的“光之力”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光学学报》的青年编委团队有朝气、有活力,不仅勇攀科技高峰,还积极为期刊献计献策献文,是促进中国科技期刊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编辑部特邀青年编委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徐孝浩副研究员撰写综述“超构表面赋能光学微操控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超构表面的多种微操控器件,并结合微纳结构的拓扑光学性质,对拓扑光操控等新奇效应进行了探讨,被选为2024年第5期封面文章。封面解析封面从两方面描绘了超表面在光学操控技术中的代表性应用:一方面是以超表面作为光场调控器件,得到新颖的结构光作为微小粒子操控手段,包括微粒的三维俘获和旋转;另一方面反映在超表面自身独特的光力学响应,即以超表面作为光场的动力学操控对象,使该结构实现类似于日常生活中无人机和汽车的运动模式。这两方面都和超表面优异的光场塑形能力有关。原文链接:《光学学报》2024年第05期封面文章
3月27日 上午 11:00
其他

《光学学报》“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王大珩光学奖”专栏出版!

1979年,在中国光学学会(后续简称“学会”)成立之初,学会首任理事长王大珩先生就决定创建一本能够全面反映光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中文刊,《光学学报》应运而生。1981年《光学学报》正式出版第1期,光学泰斗王大珩先生担任创刊主编。在40多年的期刊发展过程中,多位学会理事担任期刊编委会成员。现任主编为学会名誉理事长龚旗煌院士,曾称“很多人以发表在《光学学报》上的文章为荣”。近年来,学会为激励我国在光学、光学工程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促进我国光学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设立了“光学科技奖”。此外,为促进中国光学科技事业发展,激励中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学会还设立了“王大珩光学奖”。围绕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光学学报》定向约稿,组织“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专栏,最新相关成果发表在《光学学报》2024年44卷第2期。围绕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奖,《光学学报》策划了“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专栏,特邀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撰写优质综述,总结领域发展现状、研究进展以及未来趋势,为相关领域发展助力。该奖项最新相关成果发表在《光学学报》2024年44卷第4期。欢迎阅读!衷心感谢为专栏提供优质文章的专家学者以及所有参与作者的鼎力支持!“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专栏特邀文章1、量子行走作者:薛鹏,王坤坤第一单位: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3月12日 上午 11:01
其他

封面 | 二维材料:光纤氢气传感器的新载体

封面解读利用二维材料六方氮化硼(hBN)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的特性,研究制备出纳米级氢敏薄膜Pd/hBN,并将其与光纤复合,形成新型探针式光纤氢气传感器。纳米级Pd/hBN超薄氢气敏感膜的形成与制备,能够显著提高传感器对氢气分子的吸附与脱附速度,并有效增强氢气探测灵敏度,进而实现高灵敏、高精度的氢气传感。《光学学报》2023年第22期封面文章|丁晖,郭茂森,徐浩东,韩春阳,陈宸.基于钯修饰六方氮化硼的光纤氢气传感器[J].光学学报,2023,43(22):2228001.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SAME亮点 | 甲烷遥感:为大气甲烷全球探测“添一双慧眼”

王晓琰推荐阅读:1、青年人才,源头活水:《光学学报》首期SAME青年编委专辑正式出版2、SAME青编专辑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封面 | 紧凑型周期极化铌酸锂薄膜波导器件

Letter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60余篇论文。授权专利80余项,其中美国专利1篇,国内发明专利30余项。推荐阅读:1、专题封面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封面 | 微纳加工中的可逆毛细力自组装:温控变形,以柔克刚

博士生导师,入选安徽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国自然面上、青年等项目。在超快激光微纳加工领域发表论文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专题亮点 | 光学加密进化:超构表面光学加密技术

为及时和全面反映光信息加密及存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中国激光》于2023年第18期出版“多维光信息加密及存储技术”专题。(点击查看专题网页)专题亮点文章(三)来源于暨南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包燕军教授课题组。文章基于超构表面的光学加密方法,根据加密的端口类型,分别从单一输入端、单一输出端以及输入-输出端联合三个方面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超构表面光学加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点击查看原文)魏睿,
2023年10月25日
其他

​专题亮点 | 紧凑型光谱分离多焦点超透镜

为及时和全面反映光信息加密及存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中国激光》于2023年第18期出版“多维光信息加密及存储技术”专题。(点击查看专题网页)专题亮点文章(二)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熊伟教授、高辉副教授研究团队。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光学器件超透镜的光谱分离技术,该技术将推动小型化光谱分离成像器件的进一步发展。(点击查看原文)王星儿,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专题封面 | 温稠密金太赫兹波段电导率测量

为进一步推动强场太赫兹(THz)科学的探索与应用,《中国激光》于2023年第17期(9月)出版“强场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专题。(点击查看专题网页)专题封面来自国防科技大学赵增秀教授课题组的特邀研究论文,设计搭建了强激光泵浦-单发太赫兹时域光谱探测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在45
2023年10月16日
其他

专题亮点 | 光场纵向维度助力信道扩容再升级

为及时和全面反映光信息加密及存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中国激光》于2023年第18期出版“多维光信息加密及存储技术”专题。(点击查看专题网页)专题亮点文章(Ⅰ)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赵建林教授、李鹏教授团队。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OAM)模式叠加态纵向调控的编解码方法及实现光场模态纵向调控的超表面。(点击查看原文)樊鑫豪,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SAME封面 | 全光学光声光谱传感技术:高灵敏、小体积、抗干扰

编者按青年编委既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又是科技期刊长远发展的源头活水。《光学学报》于2022年推出“空间、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SAME)专题刊的同时,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SAME期刊青年编委队伍。为集中展示青年编委风采,编辑部精心组织本期“SAME青年编委专辑”,共收录16篇特邀论文,分别涵盖激光雷达、气溶胶、温室气体探测、光谱传感技术、光学散射技术以及海洋光通信等领域。本文源自大连理工大学梅亮教授课题组,他们综述了干涉型全光学光声光谱气体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的全光学光声光谱技术,分析了目前全光学光声光谱技术的研究挑战和应用瓶颈,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被选为《光学学报》“空间、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SAME)专题刊封面文章,同时被收录至《SAME青编委专辑》中。封面解析:本封面展示了一种典型的干涉型全光学光声光谱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光声池中的待测痕量气体吸收周期性调制的激励光产生光声信号,引起干涉型光纤声波传感器敏感膜片受迫振动,最终通过光学解调方法可实现待测气体浓度的高灵敏度检测。该传感器通过全光学的光声激发和探测,无需使用电子元器件,具有环境适应性强、灵敏度高、体积小等优点,可在易燃易爆气体检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链接:宫振峰,
2023年9月22日
其他

青年人才,源头活水:《光学学报》首期SAME青年编委专辑正式出版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中指出:将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要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光学学报》作为有情怀、有担当、有特色、有作为的中文先锋学术期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2022年推出“空间、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SAME)专题刊,同时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青年编委团队。他们有朝气、有活力,不仅勇攀科技高峰,还积极踊跃为期刊献计献策献文,是促进中国科技期刊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为集中展示青年编委风采,编辑部定向邀约,组织首期“SAME青年编委专辑”,共收录16篇特邀论文,分别涵盖激光雷达、温室气体探测、光谱传感技术、光学散射技术以及海洋光通信等领域。希望本期专辑能够为空间光学(S)、大气光学(A)、海洋光学(S)和环境光学(E)等相关领域的广大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促进合作交流。激光雷达篇文章系统介绍了国际首个大气探测激光雷达(ACDL)基于碘分子滤波器的星载光谱探测激光雷达(HSRL)系统,并利用HSRL系统测量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反演得到了气溶胶的退偏振比、后向散射系数、消光系数和激光雷达比等重要的光学参数。同时选取2022年6月途径撒哈拉沙漠地区和2023年6月途径加拿大山火地区的ACDL的卫星数据,分析了不同气溶胶类型的光学参数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ACDL相比传统的激光雷达,如美国NASA的星载激光雷达CALIOP,无需假定激光雷达比参数来反演大气气溶胶和云的光学参数,具有独特的高精度大气气溶胶和云光学参数剖面探测能力,对全球环境监测、气候变化和天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点击查看详情)文章来源:光学学报,
2023年9月17日
其他

专题亮点|一“仪”在手,多“参”皆有:激光差动共焦干涉仪

《光学学报》于2023年43卷第15期推出“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70周年庆”专题,其中,北京理工大学赵维谦教授团队特邀综述“激光差动共焦干涉高精度测量技术及仪器”被选为本期亮点文章。《光学学报》2023年第15期亮点文章
2023年8月1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专题亮点 | 超构表面设计与多功能性,琼斯矩阵自由度来“解密”

编者按《光学学报》曾于2021年推出首期“微纳光学”专题,出版20篇特邀论文,该专题不仅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还催生了一批新兴研究方向。应业内专家学者的号召与需求,《光学学报》编辑部又精心策划了“微纳光学II”专题。该专题于《光学学报》2023年43卷16期正式出版。敬请关注!致谢专题组稿专家:陈树琪教授、程亚教授、赵建林教授。本文来自暨南大学包燕军教授、李宝军教授的特邀综述“不同自由度琼斯矩阵超构表面结构设计及应用”,以同一视角将超构表面的各种功能进行归纳,介绍了不同自由度的超构表面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并对多自由度的超构表面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被选为专题亮点文章。文章来源:包燕军,
2023年8月9日
其他

专题亮点 | 多维调制全息存储 —— “可纳百川”的新方案

《光学学报》于2023年43卷第15期推出“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70周年庆”专题,其中,福建师范大学谭小地教授的特邀综述“多维调制全息数据存储研究进展”被选为本期亮点文章。《光学学报》2023年第15期亮点文章
2023年8月2日
其他

封面 | 光刻照明均匀化:微柱面镜阵列与积分棒组合效果佳

出射光线方向余弦的绝对偏差分布曲线。(a)微柱面镜;(b)聚光镜组如图4所示,在LightTools
2023年7月26日
其他

封面 | 微观生物粒子的新型“捕手”:光致温度场光镊

封面解析封面形象地展示了光致温度场光镊对多种生物粒子的操控过程。光致温度场光镊使用激光照射在衬底上产生温度场,进而产生多种微纳尺度的热动力学现象,实现低功率微粒捕获和操控的效果。图中的红色光束照射到衬底上产生温度场,其中红、蓝两种颜色流体表示光热与光制冷两种温度场产生的多种热动力学现象的作用,可对多种生物纳米颗粒(PS颗粒、金纳米颗粒、病毒、细菌等)进行捕获与操控。原文链接:《光学学报》2023年第14期封面文章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封面 | 无衍射光束的结构,由你“私人订制”

封面解析封面形象地展示了基于焦散工程的任意无衍射结构光场的简洁、高效产生方法。一束光经过特制的环形相位掩模版调制后,在透镜的后焦面产生一个特殊的心形结构光场;在光场分布曲线的每一个点上,都有一条光线与之相切,所有切点构成的奇异点集形成高强度的心型结构焦散线。基于焦散工程设计任意结构的无衍射光束的中心思想为:将光场强度最大值路径与光学焦散线联系起来,进而分析形成焦散线所需的光线模型,最终构造初始场分布。此外,所设计的相位具有特殊的环形结构,可使得产生的目标光束具有无衍射特性。原文链接:《光学学报》2023年第13期封面文章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封面 | 纳米颗粒增强焊丝,铝锂合金更强韧

MPa,相比于激光自熔焊强度提高了14.19%,其断口形貌如图3所示。图3
2023年7月5日
其他

封面 | 轨道角动量编/解码技术—提高信道容量的“新星”

封面解析封面形象地展示了由5位二进制序列(00000~11111)编码的32组复合涡旋光束在自由空间中传输。在发送端,首先将32组复合涡旋光束依据提出的映射关系式转换成32组单束拉盖尔-高斯(LG)涡旋光束,随后依次照射在x或y轴方向周期渐变光栅上,通过周期渐变光栅的远场衍射光斑图可成功检测出入射LG涡旋光束的OAM模态和径向模态,从而推导出对应的复合涡旋光束并实现正确解码。《光学学报》2023年第11期封面文章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封面 | 高速直调激光器

【封面解读】封面展示了高速直接调制分布反馈(DFB)激光器,包括一段有源DFB激光器区和一段无源分布布拉格反射(DBR)光反馈区。当激光器的发光波长位于DBR反射谱峰值波长的长波区时,所产生的失谐加载效应可以显著提升器件的直接调制带宽。同时,DBR区的光栅有助于提高输出光功率并减小解理端面相位不确定性的影响,有效提升激光器单模成品率。DFB区及DBR区均采用了相同的量子阱材料,简化了制备工艺,有利于降低器件成本。所制备的器件具有高速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优势,在短距离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文链接:朱旭愿,剌晓波,郭竟,李振宇,赵玲娟,王圩,梁松.
2023年5月29日
其他

封面 | 基于模式复用技术,实现超大容量光纤传输

封面解析封面上方所示为一根少模光纤,不同于传统的单模光纤,它能同时支持多个模式的传输,成倍提升通信容量。然而,模分复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模式间的串扰将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借助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接收端予以补偿,方可让通信既有“容量”又有“质量”。《光学学报》2023年第10期封面文章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封面 | 新型全光纤FM-EDFA:助力高速DP-QPSK模分复用信号的长距离传输

封面解析封面形象地展示了一台新型少模掺铒光纤放大器(FM-EDFA),内部的增益光纤支持3个线性偏振模(LP01、LP11a和LP11b)同时放大。自制的少模隔离型波分复用器(FM-IWDM)用于耦合1550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封面 | 机器人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

University青年编委,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增材制造技术专委会委员。在国内外领域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dvanced
2023年5月6日
其他

封面 | 特邀综述:复杂光学曲面的数理描述与设计方法

《光学学报》于2023年43卷第08期推出“现代光学设计与制造”专题,其中,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程德文教授团队特邀综述“复杂光学曲面数理描述和设计方法研究”,被选为本期封面文章。封面解析封面展示了一种特殊的复杂光学曲面——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呈现了复杂光学曲面描述方法自由度多、灵活性强、局部面形可调控等特点,具有很好的优化潜力;同时配合高效的面形调控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化潜力。因此对于复杂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来说,探索灵活多变、能够描述复杂形状、像差校正能力强且光线追迹和优化收敛速度都比较快的光学面形表征方法,以及高效的光学曲面形貌控制方法至关重要。《光学学报》2023年第08期封面文章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极紫外光超透镜,有望开启新一代光刻技术

EUV光刻本身能够创造出更细粒度、更复杂的超表面,而超表面可以控制EUV光,进而实现“新一代光刻光学”。该团队强调,他们开发的技术和模型原则上应该可以直接转移到比概念验证镜头聚焦的50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激子发光的反常类激光行为

不同(a)自由电荷密度和(b)激子向三子转化速率情况下激子和三子密度的泵浦依赖特性;(c)不同阈值载流子密度和(d)增益系数下光子和载流子密度的泵浦依赖特性04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自偏置非互易超表面——电磁信息传输的新范式频率中的“莫尔晶格”

dB,且在±64°入射角内均能保持单向传输特性,如图2;进一步设计并测试了一个非互易光束偏转超表面,达到0°/29°的前向/后向偏转角,如图3;研究团队还展示了一个前向焦距为110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光频率中的“莫尔晶格”

42-46)。在一维体系中,研究者将两列晶格周期不同的晶格耦合在一起,并把两者的周期之比充当了二维系统中的“莫尔角”,探索该一维莫尔晶格结构所拥有的与二维莫尔结构关联的特征现象(Phys.
2023年4月14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北京大学王剑威、龚旗煌课题组实现超大规模集成的图论光量子计算芯片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王剑威研究员、何琼毅研究员和龚旗煌院士等,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和奥地利科学院合作者,在光量子芯片上多路径波粒二象性研究中取得重要科学进展。他们实现了一款大规模集成的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芯片,在量子延迟选择实验框架下,将波粒二象性的互补性关系推广至多路复杂量子体系。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有关实验研究往往集中于杨氏双缝或马赫-曾德尔双路径干涉系统。在复杂多缝或多路径量子体系中,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否依旧遵循互补性关系、是否存在普适化准则,以及如何有效刻画多模式量子相干性等,迄今未被实验揭示和验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极端光学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发展了大规模硅基集成的可重构光量子芯片技术,近期研制了一款可惠勒延迟选择测量装置的多路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该芯片单片集成350多个光子元器件和近100个可调相移器,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光量子芯片之一(见图)。利用该芯片,联合研究团队开发了量子纠缠片上产生、量子受控型d模式普适化分束器、d模式普适化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以及量子态重构等功能器件和模块。他们首先验证了多路径干涉体系中的玻恩准则,测得-0.0031±0.0047的Sorki参数,与已发表文献中最精确测量的结果齐平,排除了高阶干涉的存在。通过相干纠缠量子态和量子过程,实现了一种量子受控的d模式分束器,其状态决定了d模式观测仪器的状态,从而可在惠勒延迟选择条件下观测粒子的多路径波粒二象性。图中分别为单光子在2、4和8路径干涉仪所观测到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分布图,表明在多路径量子体系中存在更丰富的多模式量子化特性和多路径量子相干性。通过测量多模式粒子性D和多路径量子相干性C,首次在多路径量子体系中验证了普适化玻尔不等式C2+D2≤1。此外,还展示了对高维量子相干性的直接探测和高维随机数的产生。该项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复杂高维量子体系的基础物理特性,发展大规模集成光量子芯片调控技术有望推动高维量子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图A.大规模集成的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芯片线路示意图和芯片实物图;B-G.片上延迟实验条件下观测到的多路径波动性和粒子性转化分布,可看出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高度一致(F值);H-M.多路径量子体系中普适化玻尔不等式的实验验证2021年5月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大规模集成光量子芯片的多路径普适化波粒二象性研究”(A
2023年4月14日
其他

封面 | 微弱信号提取不够好?谐振探测来“发威”

封面解析极微弱信号提取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量子信息以及雷达探测等领域。本封面以探测黑洞合并释放的极微弱有效信号为类比,利用光电二极管具有结电容特性和低损电感组成谐振电路,对激光中微弱调制信号进行“窄而精”的专心探测,实现高信噪比微弱信号提取。《光学学报》2023年第07期封面文章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智能彩虹光谱仪芯片

(JSTQE)。约州立大学Buffalo分校杰出青年科学家(2016)。长期致力于辐射制冷、纳米光子学材料和生化传感应用的开发,以及相关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课题组近期成果发表于Nature
2023年4月8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利用超构表面实现高效的等离激元涡旋透镜

环形等离激元涡旋透镜的性能表征结果。(a)环形等离激元涡旋透镜的SEM照片;(b)和(c):SPP透镜在LCP偏振光的作用下所激发SPP的位相及电场强度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d)
2023年4月7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基于混沌光梳的并行激光雷达新架构

研究背景激光雷达作为一种三维感知技术,是光学探测由被动到主动的发展延续,凭借其对空间目标超高精度的探测能力,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被广泛应用于地理测绘、武器装备和卫星对接等领域。近年来,随着通用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上海光机所发展单光束电子共振增强相干拉曼散射技术

相干拉曼散射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光谱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物质检测、燃烧诊断、生物显微等领域。传统的相干拉曼光谱技术通常需要多束激光实现分子振转相干性的激发与探测,并对多光束间的时空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发展单光束相干拉曼散射技术是极具吸引力的研究方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州农工大学、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都开展了相关研究。然而,以往方法通常需要使用空间光调制器对飞秒激光进行时间、频谱、偏振整形,不适用于大能量飞秒激光,而且拉曼激发光和探测光波长相近,导致拉曼信号的信噪比较低,难以进行痕量分子的灵敏检测。针对上述问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基于空气激光的独特时频性质和远程产生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单光束相干拉曼散射技术,实现了空气中温室气体SF6的定量测量,检测灵敏度达到千分之四的水平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

研究创新点该团队基于自主开发的相干边带稳相与异地激光源频率校准技术,研制出首个开放式架构、无需服务光纤的新型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图1.b与图2)。系统重复频率为1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单脉冲能量高达13.9 mJ的铌酸锂太赫兹强源

总结与展望该工作基于上海光机所新一代超强超短激光综合实验装置,通过铌酸锂倾斜波前技术,克服了超强超短激光泵浦铌酸锂晶体产生太赫兹辐射的难题与挑战,实现了13.9
2023年3月26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基于光学偏振加工无机手性超结构的新范式

c)。随着螺旋度的增加,其光学手性逐渐加强(图3d)。在矢量偏振光场作用下,氧化铂纳米颗粒能够组装形成更为复杂的图案(图3e,f),在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较宽的手性光谱(图3g)。图3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封面 | 傅里叶合成技术,实现极紫外波段离轴照明

封面解读封面展示了傅里叶合成照明的过程,即空间频谱的产生、空间频谱中不同频率分量经过收集镜后在检测表面上发生重叠的傅里叶变换过程,不同颜色代表与传输角度相关的不同频率分量。此外,主光路侧边的弧形柱状结构是对频率域的补充描述,呈现出空间频谱分量获得有效展宽的过程。在空间几何光线传输方面,扇形光束包含了不同传输角度信息,其光线扫描轨迹将产生所需的任何离轴照明模式(图中以环形照明为例),照明发散特性得到改善,数值孔径得到提高,从而成像分辨率得到提高。原文链接:李慧,吴晓斌,韩晓泉,马赫,沙鹏飞.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

GHz,量子比特误码率优于0.35%;结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团队最新研制的八像素SNSPD,实现了高计数率、高效率的单光子探测,在每秒输入5.5亿个光子时仍能保持62%的探测效率。图1
2023年3月17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人靠衣装马靠鞍——太赫兹辐射实时观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电子变身极化子的“武装”过程

THz附近的THz幅值急剧增强,被认为来源于FA阳离子与热电子(占据FA+能级)碰撞所引起的,这表明在太赫兹发射光谱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极化子模式,分别标记为P1(~1
2023年3月17日
其他

封面 | 借条纹调制的“慧眼”,发现透明物体的表面缺陷

封面解析封面展示了基于条纹调制的透明物体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建立基于条纹投影的透明物体混合光学成像模型,利用所提出的多频时域迭代策略估计待测表面的双形貌参数,在消除后表面寄生反射干扰的同时、准确识别和定位出透明物体的表面缺陷,以普通工业相机实现了接近于白光干涉仪的微米级缺陷检测。《光学学报》2023年第05期封面文章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封面 | 综述:太赫兹近场超分辨成像,不断突破衍射极限

编者按《光学学报》依托中国光学学会优质资源,将持续组织策划“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专辑,以更好地介绍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相关成果的最新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目前,“2021年度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专辑已正式出版。本文来源于2021年度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一等奖获得者——南开大学刘伟伟教授课题组,文中从THz近场超分辨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与技术路线出发,多方位总结了各种近场太赫兹成像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被选为《光学学报》“空间、大气、海洋与环境光学”SAME专题刊2023年第6期封底文章。封面解读封面从微观角度描述了两种THz超分辨成像方案,分别是散射探针THz近场成像和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探针THz近场成像,其核心原理图分别位于封面上/下两部分。前者展示了散射针尖-样品表面系统对THz波段的响应;后者展示了THz脉冲在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结构的聚焦过程。以上两种技术的成像分辨率不再受THz波长限制而是取决于探针针尖尺寸,能够获得~10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首次实现中红外单光子单像素成像

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赵春竹团队:研制2.17克微型三光子显微镜,开创大脑研究新范式前沿进展|首次基于超冷原子气体系统,实验实现了二维扭转双层光晶格前沿进展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亮点 | 崭露头角——二维反铁磁材料的追“光”之路

Review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1篇进入ESI前1%,2篇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候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湖南省博士后创新人才等项目4项。科学编辑
2023年3月9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片上系统中的“宇称-时间反对称声学奇异点”

导读近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黄翊东团队的崔开宇等人利用拉链型光声晶体微腔构建片上可调控的声学非厄米系统,通过光场对两个声学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调控,首次在片上系统中实现了“宇称—时间反对称
2023年3月3日
其他

封面 | “双剑合璧”:双色X射线激光提供新探针

封面解析封面形象地展示了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工作原理。电子束被注入磁铁极性交替变换的波荡器中,电子因做扭摆运动而在其前进方向上自发地发射电磁辐射。我们在同一段波荡器中放大束流中的两个群聚好的电子束团,从而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光学学报》2023年第04期封面文章
2023年3月2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赵春竹团队:研制2.17克微型三光子显微镜,开创大脑研究新范式

collection”的文章。文中报道了重量仅为2.17克的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图1),首次实现对自由行为小鼠的大脑全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功能成像,为揭示大脑深部结构中的神经机制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图1
2023年3月2日
其他

亮点 | 半导体量子点的双激子发光

双激子-激子光子对呈现极化反对称;(3)量子点中的光增益阈值更低且更为稳定。这些性质为量子点的纠缠光子源和激光增益介质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图1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前沿进展 | 实现任意无衍射结构光场的定制

Expres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申请发明专利10项。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364/OL.482073推荐阅读:前沿进展
2023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