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开了武汉,再也找不到过早的感觉
▍ ▎ ▏
早餐是武汉人最重视的一顿饭,过早之后,一天才算真实的开始。通常会让武汉人纠结的不是明天穿什么,而是,明天吃什么。
因为,武汉的早餐,可选择的实在太多了。蒸煮煎炸炒,十八般技艺统统用上,保证你三十天都吃不重样。
但最迷人的,其实是过早的人。
天微亮,做热干面的师傅麻溜儿地将大锅中的面捞起,用力抖了两下,迅速倒进事先摆放好的纸碗里,熟练撒下调味料,最后浇上秘制的芝麻酱,递到排队等候的人们手中。
九点差十分,摊豆皮的师父面前围满着焦急等待的上班族。他们不时看看手机,以便在拿到早餐的第一秒,冲向不远处的办公大楼。
过早的人熙熙攘攘,武汉人从不计较。有人抢占先机,坐下慢慢吃完。没有座位的,拿在手上吃便是,三两下见底,心满意足的离开。
▍ ▎ ▏
在外地长期生活过,才知道,过早还是武汉最厉害。
武汉女孩孙思颖今年 23 岁,童年在深圳度过,初中回到武汉,大学又在长沙生活了四年。
她说最喜欢武汉早餐,种类最多,油辣最重。
去年10 月,恰好看到《新视线》杂志一篇关于武汉过早的文章,于是有了创作插画的想法,画下了大街小巷过早的人们,你也许能在这些画里看到自己。
/
上班族李圆圆,
差点没赶上经停的班车,
好在买上了刚出锅的面窝。
/
每天 7 点,
张小李准时在楼下的早餐店出现,
在自己的小电驴上开始他清晨第一餐。
/
余唯是个老武汉,
偶尔也怀念和工友一起吃早饭的时光。
/
刘姐做了十年早餐,
每天清晨 4 点起床,
开始她忙碌又有序的一天。
/
温温去年毕业,
每天的过早是她996 的最大慰藉。
/
陈小果六年级,
每早都要去校门口,
买她最爱的徐嫂糊汤粉吃。
/
全叔爱吃热干面,
吃了几十年了,也没腻过。
/
老孙退休两年,
每天的乐趣就是,
带着孙子去吃他最爱的早点。
/
小七和大头,
又在家楼下的早餐店遇见了。
/
黄小小8岁,
每个周末清晨,
爷爷会把他爱吃的过早统统买回家。
在武汉待了这么久,这些地道的过早术语你都知道吗?
释义:不要放葱。
造句:老板娘,我这碗面莫把葱啊。
释义:多放点芝麻酱。
造句:老板,多把跌滋马酱。
释义:搅拌一下。
造句:你这个热干面,拌哈子,料都在下面。
释义:因为放的时间长,面糊了。
造句:赶紧吃,再不吃面就憨鸟。
释义:来一碗粉/面/豆皮......(任何过早品类都可在此处作宾语)。
造句:我今天过早,拍了碗豆皮。
释义:将面在锅里多煮会儿,口感更好。(武汉人有时也会要求把碗一起烫一下,心理消毒。)
造句:我的面多挞哈,谢谢老板啊。
释义:少许,一点点。
造句:“你要不要辣椒啊?” “一滴滴嘎嘎”。
释义:多浇一点卤汁。
造句:多把跌卤(LOU)水我,再等哈面就憨了。
▍ ▎ ▏
武汉人过早,和过日子一样风风火火,是冲锋上阵前的铠甲,也是平常生活里的第一口满足。
百样花式的过早在外人看来是稀奇,在本地人眼里不过是循环的日常。
我和你一样,曾焦急地等待过一碗热干面出锅,也曾提着烫手的小笼包追赶公交,也曾在家里,吃到爸妈从不远处的街道给我买来想吃的过早。
而今回想动人处,当时只道是寻常。
/
编辑 | 嵇田利
插画 | 孙思颖
* 本文转载自武汉市旅游委官方微信号
🌟
『 HANS福利 』
雨过天晴,武汉又杀入酷暑天气
张小花送你5杯星巴克冰饮
混搭豆皮热干面,饱肚提神
具体获取方式
请看张小花(hansxiaoguo)朋友圈哦
×
☒
惠济一路。
武汉人吃东西,100样不嫌多。
作者/黄大头